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97-冯氏锦囊秘录 >

第15章

597-冯氏锦囊秘录-第15章

小说: 597-冯氏锦囊秘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本之与枝叶,同乎一气而不殊,故但仰观七曜之象,周 
旋虽远,可知其动也。)天地之气,何以候之?天地之气, 
胜复之作,不行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 
诊。此之谓也。(言天地平气及胜复,皆以形证观察,不以 
诊知也。)间气何如?(惟间气偏治一位,固可随其所在,期与尺寸左右也。) 
随气所在,期与左右。(与左右尺寸四部分位承之,以知应与不应, 
过与不及也。)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谓当沉不沉,当浮不浮,当 
涩不涩,当钩不钩,当弦不弦,当大不大之类也。)不当其位者病,(见于 
他位也。)迭移其位者病,(谓左见右脉,右见左脉。)失守其位者危,(已见 
于他乡,本宫见贼杀之气,故病危。)尺寸反者死。(子午卯酉四岁有之。 
反,谓岁当阴在寸而脉反见于尺;岁当阳在尺而脉反见于寸,尺寸俱乃谓反也。 
若尺独然,或寸独然,是不应气,非反也。)阴阳交者死。(寅、申、己、亥、丑、 
未、辰、戌八年有 
之,交,谓岁当阴,在右脉反见左;岁当阳,在左脉反见右。左右交见,是谓交。 
若左独然,或右独然,是不应气,非交也。)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 
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此言天地之气,可随其所在期之于尺寸左右也。 
盖五运以甲乙土运为尊,六气以少阴君火为尊,故甲乙土运为南政,乃南面而行 
令,其余四令为北政,以臣事之,则面北而受令者也。又以少阴为君主,反脉司 
天在泉,而尺寸不应者,皆以少阴而论之,其脉主于沉也。是以期之之法,阳之所在。其脉 
应不沉,阴之所在,其脉不应,北政之岁,人气面北而寸北尺南,地左间之气在右寸, 
右间之气在左寸,天左间之气在左尺,右间之气在右尺。所以少阴在泉,则左间太阴 
右间厥阴,而两寸之脉俱不应。厥阴在泉,则左间少阴右间太阳,而少阴在左,其右 
寸之脉不应太阴。太阴在泉,则左间少阳右间少阴,而少阴在右,其左右之脉不应。故 
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者此也。少阴司天,则左间太阴,右间厥阴,而两尺之脉俱不应。 
厥阴司天,则左间少阴,右间太阳,而少阴在左,则左尺之脉不应。太阴司天,则左间少阳, 
右间少阴,而少阴在右,其右尺之脉不应,故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上,则尺不应者此也。南政之 
岁,人气而南而寸南尺北,天左间之气在右寸,右间之气在左寸、地左间之气在左尺。右间之气 
在右尺,所以少阴司天则左间太阴右间厥阴,而两寸之脉俱不应。厥阴司天,则左间少阴右间太阳, 
而少阴在左,其右寸之脉不应。太阴司天,则左间少阳,右间少阴,而少阴在右,其左寸之脉 
不应。故曰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者此也。少阴在泉,则左间太阴,右间厥阴,而两 
尺之脉俱不应。厥阴在泉,则左间少阴,右间太阳,而少阴在左,其左尺之脉不应。太阴 
在泉、则左间少阳,右间少阴,而少阴在右,其右尺之脉不应也。故曰南政之岁,三阴在泉, 
则尺不应者此也。从其气则和者,阴阳各当尺寸本位也。违其气则病者,即所谓阴阳或不当 
其位,或迭移其位,或失守其位,或尺寸反,或阴阳交也。南北二政,内行运法,甲乙为南政, 
余四运为北政。南政同天在泉,皆行土运,其余北政,皆以在泉行运,如此政巳亥,厥阴司天则 
行在泉少阳火运。又如寅卯,少阳司天则行,在泉厥阴木运,余仿此。惟有北政辰戌年,太阳 
司天当行,在泉太阴土运,缘北政以臣,不敢行君之令,故行金运,是土之子,以足木火金水四运焉。) 

杂症大小合参卷首下内经纂要
五常政大论篇
属性:《五常政大论》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 
(面巽言也。)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大小之异也。(高下,谓地形。大小,谓阴阳之气盛衰之异。中 
原地形、西北方高、东南方下,西方凉,北方寒,东方温,南方热。)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 
下,故右热而左温。(阳精下降,故地气以温,而和之于下矣。阳气生于东而盛于南,故东方 
温而南方热,此则气之多少明矣。)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阴精奉上,故地 
地以寒而和之于上矣。阴气生于西而度于北,故西方凉而北方寒,君面巽而言,臣面干而对也。)是以 
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六元政纪论》云∶ 
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奉,高之地 
也。阳精所降,下之地也,阴方之地,阳不妄泄,寒气外持,邪不数中,正气坚守,故寿延。 
阳方之地,阳气耗散,发泄无度,风湿数中,真气倾竭,故夭折。今中原之境,西北方人多寿,东南方人 
多夭,其中犹各有微甚尔。)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温而收之,所谓同病异治也。(西方 
北方人皮肤闭,腠理密,人皆食热,故宜散宜寒。东方南方人,皮肤疏,腠理开,皆食冷,故宜收宜 
温。散,谓温浴,使中外条达,收,谓温中,不解表也。)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凡禀乎天者,以神为主,禀乎地者,以气为主。诸有形之类, 
要于中者,生源系天,其所动浮,皆神气为机发之主,其所为也,物莫知之,是以神舍去,则机发 
动用之道息矣。又以其生气之根本,乃发自身形之中,故曰根中也。其根于外者,生源系地,故其所生 
长化成收藏,皆为造化之气所成立,其所出也,物亦莫知,是知以气丘止息,则生化结成道绝灭也。其 
木火土金水,燥湿液紧柔,虽常性不易,及乎外物,生气离,根化绝,则其常体性颜色,皆必变移其 
旧也。)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始动而生化,流散而有形,布化而成 
结,终极而万象皆变也。)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下取,谓 
寒逆于下,而热攻于上,不利于下,气盈于上,则温下以调之。上取,谓寒积于下,温之则下,阳脏不 
足,则补其阳也。旁取,谓气并于左,则药熨于右,气并于右,则药熨其左以和之。) 
有毒无毒,服有约乎?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官常制矣。有毒治病,十去其 
六,(下品药毒,毒之大也。)常毒治病十去其七,(中品药毒,次于小水。)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上品药毒,毒之小也。)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上品、中品、下品无毒药,悉谓之平。)谷肉果 
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大毒之性列,其为伤也多,小毒之性和,其为伤也。少,当毒 
之性,减大毒之性一等,加小毒之性一等,所伤可知也。故至约必止之,故十去其或六、或七、或八而即 
已。然无毒之药性虽平和,久而多之,则气有偏盛,正有偏绝,不可长也,故十去其九而止。服至药已, 
则以五谷、五肉、五果、五莱,随五脏宜者,食养尽之。)不尽,复行如法,(法,谓前四约也。余病 
不尽,然再行之,毒之大小,至约而止,必无过也。)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 
夭殃。(不察虚实,但思攻击,盛者转盛,虚者转虚,万端之病,从兹而甚。真气日消,病势日侵, 
殃咎之来,苦夭之兴,难可逃也。)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所谓伐天和也。攻虚谓 
实,是则致邪,不识脏之虚,斯为失正,正即失,则为死之由矣。)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 
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病去 
而瘠者,其经络已通,血气以顺,当复其不足之脏,而兴足者同,必养之和之,静以待时,形自 
彰而不瘠矣。) 

杂症大小合参卷首下内经纂要
六元政纪大论篇
属性:《六元政纪大论》曰∶数之起,始于上而终于下,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 
主之,(岁半,谓之立秋之日也。)上下交互,气交主之,岁纪毕矣。(上下交互,则三四气 
之纪,即天地之气交主之,此则一岁之纪毕也。)春气西行,夏气北行,秋气冬行,冬气南行。(观 
万物生长收藏如斯言。)故春气始于下,秋气始于上,夏气始于中,冬气始于标。春气始于 
左,秋气始于右,冬气始于后,夏气始于前。此四时正化之常。(察物以明之,可知也。)故 
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高山之巅,盛夏冰雪,污下川泽,严冬草生,常在 
之义足明矣。春夏之气,本主冬南,而其气则降于西北。冬秋之气,本主西北,而其气则生于东 
南。故春气者,始于往年,在下之气所。秋气者,由于今年在上之气所降,夏气者,始于今年,中 
气所升。)必谨察之。 
厥阴所至为里急,(筋挛缩,故急。)少阴所至,为疡胗身热,(火气主也。)太阴所至,为积 
饮痞膈,上气也。)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火气主之。)阳明所至,为浮虚,(浮虚,薄肿按之浮 
起也。)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厥阴所至为支痛,(支,杜妨也。)少阴所至。为惊 
惑恶寒,战栗、谵妄,(谵,乱言也。)太阴所至为搐满,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阳 
明所至为鼽、反阴股膝髀 足病,太阳所 
至为腰痛,病之常也。厥阴所至为软戾,少阴所至为悲妄、衄蔑,(蔑,污血也。)太阴所至 
为中满霍乱吐下,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涌,谓溢食,食不下也。)阳明所至为胁痛、 
皱揭,(身皮麸象。)太阳所至为寝汗痉,(寝汗,谓睡中汗发于胸嗌颈腑之间也,俗乎为盗汗。) 
病之常也。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泄,谓利也。)少阴所至为语笑,太阴所至为重 肿,( 肿, 
谓肉泥按之不起也。)少阴所至为暴注、 螈、暴死,阳明所至为鼽嚏,太阳所至为流泄禁 
止,病之常也。凡此十二变者,报德以德,报化以化,报政以政,报令以令,气高则 
高,气下则下,气后则后,气前则前,气中则中,气外则外,位之常也。(气报德报化,谓天 
地气也。高下前后中外,谓生病所也。手之阴阳其气高,足之阴阳其气下,足太阳气在身后,足阳 
明气在身前,足少阳、太阴、厥阴气在身中,足少阳气在身侧,各随所在,言气变生病象也。凡正文 
厥阴、少阴、太阴等语。俱主岁言,而人病则合于岁也。凡此十二变者,言前言德化、政令、病变、 
十二节之候。若不当岁步,主客政位而至者,则属变气,而为用复也。凡胜复之候,至气胜气, 
变德则报复以德,变化则报复以化,变政令则报复以政令,而其气之往复不能相移也。所变之气,居高 
则报复亦高,居下则报复亦下,居后则报复亦后,居前则报复亦前,居中则报复亦中,居外则报复 
亦外,而其位之高下,亦不能相移也。由是言之,则天下风寒暑湿燥火之变常,不能同也。) 
故风胜则动,(不宁也。)热胜则肿,(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