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97-冯氏锦囊秘录 >

第141章

597-冯氏锦囊秘录-第141章

小说: 597-冯氏锦囊秘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形之水,下焦肾气虚损,带脉漏下,白为气虚,赤为有火。治法但以补肾为主,白者多,赤者少。若脾虚者,六君子 
加升麻;气虚者,补中汤;肝虚者,逍遥散兼六味丸。 
带下,任脉之病也。《经》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顺循面。任脉自胞上过 
带脉,贯脐上,其病所发正在过带脉之分淋漓,故曰带。男子遗精白浊,女子赤下白淫,皆因喜怒忧思、产育房劳伤其 
荣卫,或素有湿热浊气渗入膀胱,故秽白之物如涕而下流不止,面色无光,腰腿酸痛,精神短少。世徒知下焦之虚寒, 
不知中焦之湿热,反用燥热温补之剂偏助阳火,阳火既盛,阴血渐烁,譬如猪膏烹之则融,冷则凝。中焦湿热,淫气不 
清,则为白带。所以火升水降则上热下寒,下焦虚冷,凝结浊物。若热气熏蒸,则为腥腐之气,安得独言虚寒乎。法当 
清上实下,清浊自分,理脾养血,湿热自解,再为温补下元,使水升火降而带自除。故丹溪曰∶气属血,白属气、属痰, 
俱是胃中痰积下流渗入膀胱,宜用升举。肥人多属湿痰,瘦人带病少,如有者亦属热痰,宜用星、半、苍术、海石、炒 
黄柏、青黛、川芎、椿树皮之属。 
妇人多忧思郁怒,损伤心脾,肝火时发,血不归经,所以多患赤白带也。白带多是脾虚,盖肝气郁则脾受 
伤,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输为荣血,而下白滑之物矣,皆由风木郁于地中使然耳。法当开 
提肝气,补助脾元,以补中益气汤加枣仁、茯苓、山药、黄柏、苍术、麦冬之类,浓煎,不时饮之,再用六味 
地黄加牡蛎粉、海螵蛸、杜仲、牛膝,蜜丸如豆,空心吞下五六钱。白带本属气虚,补气健脾兼以升举,若如 
浓泔而臭秽特甚者,湿热甚也,宜苍术、白术、黄柏、茯苓、椿树皮之类,佐以升提。若如鸡子清者,脾肾虚 
极也,面色必不华,足胫必浮,腰腿必酸,宜五味子、八味丸,间用开脾养心之剂,如归脾汤之类。阴虚有火, 
宜八味丸中加五味子、菟丝子、车前、黄柏。叔和云∶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骨水枯。盖言崩久气血虚脱, 
虽有寒热之分,俱是气血流淫为病,总归属于虚处也。 
妇女下赤白而不甚稠者曰白淫,与男子白浊同系于肾火。如龙雷之搅而不澄清也,属足少阴、足太阴,治 
当清补为主。如有滑白稠粘者,谓之带下,属心包手厥阴少阳,即如男子自遗之精,甚如砂石之淋。源乎心包, 
系乎脊,络于带脉,通于任脉,下抵涌泉,上至泥丸,治宜血肉之剂以培之。时人泥于常套,作流痰治,以牡 
蛎、龙骨、地榆、胶艾之类治之,和以四物,加以升提,殊不知根本损伤,以致腐败,而来涩彼塞滞不清之物,则益加 
其滞,升提不正之气,则愈增其郁。惟以六龙固本丸、十六味保元汤主之。十六味保元汤治赤白带下。骨碎、贯众去毛 
三钱,杜仲、小茴香盐酒炒一钱五分,人参二钱,黄 一钱,巴戟二钱,当归一钱,石斛七分,升麻七分,山药一钱, 
生草六分,独活一钱,茯苓七分,莲子一钱,黄柏八分,圆肉三枚。六龙固本丸,山药四两,巴戟肉四两,山奈四两, 
川楝子二两,小茴香一两,补骨脂二两,青盐三钱,人参二两,莲肉二两,黄 二两,川芎一两,木瓜一两。 
带脉总束诸脉使不妄行,如人束带而前重也。妇人赤白带下之症,多是怒气伤肝,肝郁乘脾,则脾受伤而有湿,湿 
而生热,热则流通,所以滑浊之物渗入膀胱而出也。古人作湿寒,而用辛温治之者非,丹溪作湿热,而用苦寒之药,是 
正治之法也,用辛温之药是从治之法也。盖湿热怫郁于内,肚腹疼痛,赤白带下,非辛温之药从治,而能开散之乎。若 
在湿热尚未怫郁,但只赤白带下而无腹痛之症者,不若暂用苦寒之药治之为当也。 
x一方x 
治妇人有孕白带。 
黄芩(炒) 苍术(各三钱) 黄连(炒) 白芷(各二钱) 白芍(二钱五分) 椿根皮(炒) 黄柏(炒,各 
一钱五分) 山茱萸(二钱五分) 
为末糊丸,空心温酒下五十丸。 
x白带神方x 
用牡蛎(青色无沙眼者为雄者佳) 炭火 红,在地上冷定再 ,如法七次,研制空心,用腐浆调下二钱,一二服 
便愈。 
x一方x 
治赤白带湿胜而下者。 
滑石(炒) 苍术(盐炒) 白芍(各一两) 枳壳(炒) 甘草(各三钱) 地榆(五钱) 干姜(炮,二钱) 椿 
根皮(炒,一两) 
为末粥丸,空心米饮下百方。 
x当归煎x 
治赤白带下,腹内疼痛,不欲饮食,日渐羸瘦。 
当归(去芦酒浸) 赤芍药 牡蛎(火 取粉) 熟地(酒浸,蒸焙) 白芍药 续断(酒浸) 阿胶(各一两 
)地榆(五钱) 
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x威喜丸x 
治白带、白淫、白浊,便如米泔。 
黄蜡(四两) 白茯苓(去皮切块四两,用猪苓一两同煮三十余沸,取出日晒,不用猪苓) 
以茯苓末,熔黄蜡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细嚼,津液咽下,以小便清为度,忌米醋,只吃糠醋。 
x大效拱辰丸x 
治妇人血海虚冷,白带时下,脐腹刺痛,久服令人延年,精神充实,子嗣多育。 
琥珀(二钱) 当归(二两) 沉香(五钱) 木香(不见火,三钱) 官桂(不见火,五钱) 人参 黄 鹿 
茸(酥炙) 酸枣仁 鹿角霜 延胡索 柏子仁(各一两) 乳香 没药 干姜(各五钱) 
为末蜜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空心温酒化下。 
x人参黄 散x 
治久患白带,瘦细无力,腰腹腿痛,饮食无味,面黄浮肿、小水淋漓,气虚血少。 
当归身 茯苓(各一钱) 芍药(炒) 真地骨皮 白术(八分) 川芎 人参(各八分) 车前子(五分) 黄 
(一钱) 炙甘草(五分) 熟地(一钱五分) 鹿角胶(如气虚者入五茶匙) 
水一钟,枣二枚煎服。 

女科精要卷十六女科杂症门
热入血室
属性:《金匮》曰∶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 
焦必自愈也。此言发热病之初也。经水适来,邪盛而经气亦盛,寒邪伤荣,故邪与血搏,血属阴主夜,故昼则虽热 
而明了,暮则入阴分,邪挟阴气而为谵语,如见鬼状者,谵之甚也。此为热入血室。然血室虽在内,而表邪实未尝犯 
胃及上二焦,故治法亦惟和表邪,兼清血室之热足矣。误以为客邪入内攻之,则伐及无辜,导邪入内矣。故曰无犯胃气, 
及上二焦,必自愈也。然冲为血海,即是血室,冲脉得热则逼血下行,男子亦有之,不独妇人也。 

女科精要卷十六女科杂症门
血分水分
属性:《金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为难治。先病水,后断经,名曰水分, 
此病易治。盖去水,后断经,名曰水分,此病易治。盖去水,其经自下也。《圣济》曰∶血分者,经水通之际,因寒热 
伤其冲任,气壅不行,播在皮肤,邪气相搏,经血分而为水,发为浮肿,故曰血分,久不治积成水肿,即难治。水 
分者,以水气上溢皮肤,散于四肢,发为浮肿,盖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病水而经乃断矣。《证治》 
又曰∶经事不通,血入四肢,化为水,遂成肿满,非独产后为然,名曰血分,误作水治,其害不小,宜调经散,盖气者, 
水之母,血者,气所化,非气无法以生血,非血无以养气。若经水不通,则血病气亦病,岂有水不通而能化血乎? 
血不通而化水者,乃是气壅不能化血而成水也,观桃仁丸可见矣。 

女科精要卷十六女科杂症门
炙脔梅核
属性:《金匮》曰∶妇人咽中,有如炙脔,半夏浓朴汤主之,炙脔干肉也。咽中贴贴,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此病不因肠胃,故不碍饮食;二便不因表邪,故无骨痛寒热,乃气为积寒所伤,不与血和,血中之气,溢而浮于咽中, 
得水湿之气,凝结难移,男子亦间有之。药用半夏浓朴汤,乃二陈去陈皮、甘草,加浓朴、紫苏、生姜也。专治妇人 
七情之气,郁滞不散,结成痰涎,或如梅核,在咽咯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畅,或痰饮中滞,呕逆恶上,并可 
取效。盖半夏降逆,浓朴散结,生姜、茯苓宜至高之滞,而下其湿,苏叶味辛气香,色紫性温,能入阴和血,则气与 
血和,即不复上浮也。 

女科精要卷十六女科杂症门
瘕癖
属性: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拳,因气而成,如弦之状,故名曰 。癖者,僻在两肋 
之间,有时而痛,故名曰 。癖者,僻在两肋之间,有时而痛,故名曰癖。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假物成形,推 
移乃动也。若伤食成块坚而不移,名曰食 。瘀血成块,坚牢不移,名曰血 。积在肠胃之间与脏气结搏坚牢,虽推之 
不移,名曰 ,言其病形可征验也。气壅塞而为痞,言其气痞塞不宣畅也。大抵推之不动为 ,推之动为瘕也。 
至疝与 癖则与痛俱,痛即现,不痛即隐,在脐左右为 ,在两肋间为癖,在小腹牵引腰胁为疝,总因妇人脏腑虚弱, 
经行不忌生冷,痰血饮食,结聚成块,与脏气相持,日渐生长,牢固不安,得冷则发,大痛欲死,然有异于丈夫者, 
非因产后血虚受寒,或因经来取冷过度,不独饮食失节,多挟血气所成。其脉弦急者生,虚弱微细者危。善治者, 
调补脾胃为主,佐以消导。若形气充实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以伤 
元气,病重则病受之,病轻则胃气受伤矣。或云,待块消尽而后补养,则胃气之存也。几希不惟不胜治。终亦不可治也。 

女科精要卷十六女科杂症门
乳症
属性:妇人之乳,男子之肾,皆性命之根也。人之气血周行无间,寅时始于手太阴肺经,出于云门穴,穴在乳上,丑时归 
于足厥阴肝经,入于期门穴,穴在乳下。出于上,入于下,肺领气,肝藏血,乳正居于其间也。其足阳明之脉,自缺盆 
下于乳。又冲脉者,起于气街,并足阳明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妇人不知 
调养,有伤冲任,且忿怒所逆,郁闷所遏,浓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血热甚,或为风邪所容,则气壅不散, 
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乳核,渐至皮肤 肿,寒热往来,谓之乳痈。风多则硬肿色白,热多则 肿色赤,不治则 
血不流通,气为壅滞,而与乳内津液相搏,疡化为脓。治之之法,凡初起寒热 痛,即发表散邪,疏风清胃,速下乳汁, 
导其壅塞,则病可愈。若不散而不易成脓,宜用托里;若溃后肌肉不生,脓水清稀,宜补脾胃;若脓出反痛,恶寒发热, 
宜调荣卫;若晡热 肿作痛,宜补阴血;若食少作呕,宜补胃气。切戒清凉解毒,反伤脾胃也。 
乳痈者,俗呼曰吹乳。吹者,风也。风热结汨于乳房之间,血脉凝注,久而不散,溃腐为脓。凡忽然壅肿结核色赤, 
数日之外, 痛胀溃,稠脓涌出,此属胆胃热毒,气血壅滞,名曰乳痈,为易治。治法∶青皮疏厥阴之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