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中药学第8讲活血化瘀药 >

第3章

中药学第8讲活血化瘀药-第3章

小说: 中药学第8讲活血化瘀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茜草又名红茜草,味苦、微酸,性微寒。生用能行血活血,消瘀通经。炒炭用可以止血。常用于以下情况:
1。 月经闭止:妇女月经不通,可用本品31克,黄酒煎服,有行血通经作用。《内经》有四乌贼骨一藘茹(即茜草)丸方,用乌贼骨125克、茜草31克,为细末,用麻雀卵和为丸,每次3~6克,一日二次,用鲍鱼汤送下,治女子血枯、月经衰少不来。我曾用本方治愈一青年女子,月经闭止一年半左右,骨蒸盗汗,消瘦颧红,气短疲倦,行动无力,经几个医院检查,未找到确切原因,经服用滋阴清热、养血舒郁等应证汤药,同时兼用上述丸药,治疗约三个月左右,月经即渐通,诸症逐渐消失而愈,目前此人已将近四十岁,身体健康,在工厂工作。仅供参考。
2。跌打损伤、血瘀肿痛:可用本品配合红花、赤芍、苏木、乳香、没药、骨碎补等同用。
3。吐血、咳血:由于血热或血瘀而致的吐血、咳血、衄血等失血症,可用本品炒炭用,既能止血,又不致发生瘀血。常配合生地、阿胶、三七、藕节、白芨等同用。据近代研究报导,茜草炭有缩短家兔出、凝血时间的作用。
4。妇女崩漏:对子宫出血(突然大量出血叫崩,时常小量出血叫漏),可配合桑寄生、川断炭、炒白术、阿胶珠、棕榈炭、艾炭、当归、益母草、菟丝子、赤石脂等同用。
另外,根据本品有治“风痹,黄疸”的作用。可与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穿山龙等配合,用于关节炎的关节疼痛。配茵陈、栀子、黄柏、车前子、泽泻等,用于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黄疸和胆道不畅通而致的黄疸等。
紫草茜草均能行血活血,但紫草偏用于透发斑疹,兼通二便;茜草偏用于通经活血,兼治崩漏、便血,炒炭后止血作用优于紫草。
用量一般8~9克。特殊情况可用至30克。
血虚、血少者不宜用。

                     乳      香
乳香味辛、苦,性微温。它的主要功用有二:
1.行气活血:本品气香能香窜调气,味辛能散瘀活血,性温能通经络。凡因气滞血瘀,凝涩不通而致的心腹痛、跌打肿痛、痈肿疼痛等皆可随证选用。例如:
(1)心腹痛,可配元胡、五灵脂、草蔻、没药各等分,为细粉,每服1~2钱,酒调服,或温开水送服,前人称此方叫“手拈散”,意思是能很快止痛。
(2)跌打损伤,伤处青紫肿痛,可配归尾、红花、川芎、牛膝、续断、骨碎补,没药等同用。
(3) 痈疽疮毒初起,红肿高大疼痛,可配银花、连翘,赤芍、红花、天花粉、皂角刺、炙山甲、白芷、防风等同用。如已溃烂破口,则不宜用,并去皂刺、山甲。如脓已排净,可用乳香、没药,加入煅龙骨、血竭、儿茶、冰片等,研细粉外敷用(以膏药贴护)有生肌收口作用。如痈疽初起平塌不痛不红,可配当归、黄芪、连翘、木香、没药、桂心、桔梗、党参、甘草等同用,有托里通经、活瘀消肿作用。乳香并有托里护心、使毒气外出、不致内攻的作用,是外科常用药。
2.伸筋舒络:本品能温通经脉、伸筋舒络。对于风寒湿痹,或中风偏枯等病由于气血不通畅而致的肢体筋脉拘挛难伸等症,可配合羌活、独活、防风、川芎、当归、没药、红花、地龙、炙山甲、苡米等同用。
另外,乳香能入心,有时配辰砂、枣仁、远志等,用以治癫狂等症。
用量一般1。5~9克。
无气血瘀滞者及孕妇忌用。痈疮破溃后,则不宜作内服用。

                                 三棱
三棱味苦,性平。主要功用是散血行气、软坚消积。常与莪术同用。
凡因血瘀气滞而引致的腹中硬块(包括肝脾肿大等)、食积、痰滞以及妇女血瘀经闭等症,皆可以本品活血化瘀、行气消积、通经散结。一般说,对腹中硬块,常配合莪术、生牡蛎、炙鳖甲、炙山甲、焦山查、神曲、黑白丑、红花、桃仁、当归等同用。对食积痰积、消化不好,常配合木香、砂仁、麦芽、谷芽、半夏、莱菔子、陈皮、茯苓等同用。对血瘀经闭,常配合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牛膝、香附、茜草等同用。
莪术行气破血、散瘀消积的功力优于三棱。三棱软坚散结、削除老块坚积的功力优于莪术。
三棱、莪术经常用以消积除癥,但须用于实证。如中气不运而成积块者,应健运中焦佐以削磨积块之品,使积渐消。切不可不顾正气而一味攻伐。
用量一般3~9克。
脾胃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水  蛭
水蛭味苦、咸,性平,有毒。主要作用是破血活瘀、散结。
对血瘀所致的经闭癥瘕,可配合当归、桃仁、红花、三棱、莪术、黄芪、知母、泽兰、牛膝等同用。
伤寒病六七日,表证仍在(恶寒、发热、头痛等),或已无表证,脉沉,小腹硬满,拒按,小便自利(注意如小便不利即非蓄血证),其人喜忘,或狂躁,大便色黑,为蓄血证。应用抵当汤:水蛭二十个(猪脂炒黑)、虻虫二十个、桃仁十五个、大黄9克(看具体情况而定)水煎,分两次服。下瘀血则愈。
据近代研究报导,水蛭含有水蛭素,水蛭素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固,从而有抗凝血作用。
用量一般1。5~3克。水前服;或o。6~1。8克,为细粉,装胶囊服用。
本品破血力猛峻,孕妇及无严重瘀血者,均忌用。

苏  木
苏木味甘、咸,性平。入三阴经(少阴、太阴、厥阴)血分。主要有活血化瘀、行血祛风的作用。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中风:对中风失语或半身不遂,前人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经验和理论。本品既能行血又能祛表里风邪,符合“血行风自灭”的精神,故常用于中风。可配防风、桑枝、红花、赤芍、桃仁、地龙、片姜黄、胆南星、茯苓、半夏、竹沥等同用。
2。瘀血心腹痛:因瘀血而致的胃脘痛,可配五灵脂、蒲黄、香附、高良姜、苏梗等同用。腹部搅痛,刺痛,可配当归、赤芍、白芍、丹参、元胡、吴萸、五灵脂、乌药、木香等同用。
3。产后腹痛、胀闷:产后瘀血未尽而腹痛、腹胀、闷痛欲死等症,可用本品配当归、红花、桃仁、炮姜、川芎、益母草、元胡、紫苏等同用。
4。跌扑损伤:可配合乳香、没药、骨碎补、续断、当归、红花、牛膝等同用。
前人经验认为苏木有治“心腹搅痛”的作用。根据这一经验,我常用本品15~30克,配合瓜蒌30克、薤白9克、檀香6克(后下)、五灵脂9克、红花9克、蒲黄9克、槟榔9克、远志9克、茯神木15克,随证加减,用于治疗心绞痛,可有一定效果,仅提供参考。
红花行血,长于破瘀,多用破血,少用养血。苏木行血,长于祛风,多用破血,少用和血。并能祛风。
茜草行血通经,兼能止血(炒用)。苏木行血通经,兼能消肿止痛。
用量一般3~9克。特殊情况可用15~30克。                     

                        桃    仁
桃仁味苦、甘,性平。主要有破血散瘀、润燥滑肠的作用。分述如下:
1.破血散瘀:凡因瘀血,蓄血引致的疾病,均可随证选用。例如:
(1)妇女血瘀经闭:可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熟地、赤芍)随证加减。
(2)膀胱蓄血:伤寒病热邪与瘀血蓄结于下腹部,症见小腹胀满,大便黑、小便利、烦躁谵语、发热如狂,名为膀胱蓄血。可用桃仁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甘草、桂枝)随证加减。
(3)肺痈:多由热毒内郁、气血壅滞所致。可用千金苇茎汤(桃仁、冬瓜仁、生苡仁、芦根)随证加减。
(4)肠痈:由于热毒内聚,气血凝滞,肠道传导不利,气血壅塞、蕴结成痈,初起恶寒发热,腹部疼痛拒按,腿喜屈踡(本证包括急性阑尾炎)。可用大黄牡丹皮汤(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随证加减。
(5)跌打损伤:可配合归尾、赤芍、苏木、姜黄、红花、乳香、没药等同用。
(6)痈毒:痈肿毒疮初起,可配合银花、连翘、赤芍、红花、天花粉、炙山甲、乳香、没药等同用。
2。润燥通肠:年老体衰,或久病血虚津亏,或产后失血过多而致血少肠燥大便秘结不通,可用桃仁泥(桃仁捣碎)配杏仁泥、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五仁九)、当归、瓜蒌、地黄等同用。
杏仁泥入气分,用于大肠气秘引致的便秘。桃仁泥入血分,用于大肠血秘引致的便秘。二药也常同用。
用量一般之2。5~9克。
无瘀血者及孕妇忌用。
据近代研究报导,桃仁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抑制凝血作用。

                          蟅  虫
蟅虫又名土鳖虫。味咸,性寒。有破瘀血,消癥瘕,续筋接骨的作用。
临床上用于活血通经、消癥瘕的药方有大黄蟅虫丸:大黄、蟅虫、干漆、蛴螬、赤芍、甘草、桃仁、生地黄、虻虫、水蛭、黄芩、杏仁,蜜丸,每个3克有余(市场上有成药出售)。主治血瘀不通引起的经期不准、经闭不通、积聚痞块、血瘀腹痛、身体瘦弱、午后发烧、肌肤甲错(高度的干燥不润)、干血痨症。遇有上述诸症,我时常使用此丸,每次一丸,一日两次,温开水或温酒送下。重病可配合应证汤药服用。效果可靠而且平稳。
在猩红热、丹毒等急性热病中,或其他热毒瘀血壅滞于舌部,而致舌头的一部分或全部肿大、发硬,疼痛剧烈,口流唾涎,咀嚼、咽下均感困难,前人称为“木舌”,可用蟅虫6克、食盐3充,研末服,一日两次;或煎汤服。也可同时用蟅虫煎汤含漱。
本品有活瘀血、续筋骨的特殊作用,凡是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等症,可配合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三七、海风藤、骨碎补、川续断等为细末,配入麝香少许,温酒服用。外科接骨方药中,多有本品。对闪腰岔气,疼痛不能转侧,也可用蟅虫九个,焙黄研末,一日分两次服用。或配合牛膝、泽兰、续断、狗脊、桃仁、赤芍等煎汤同服。
过去市场上曾将龙虱当做蟅虫,而另将土鳖虫分开。根据文献记载及目前市场出售情况,现在土鳖虫即蟅虫,龙虱不再叫蟅虫。
虻虫破血,遍行经络,能祛除真气运行难到之处的瘀血。蟅虫破血,搜剔血积,接补筋骨折伤又为其专能。
用量一般1。5~4。5克。入汤剂可稍多,入丸散可稍减。
孕妇及无瘀血者忌用。

                               王不留
王不留又名王不留行,味苦甘,性平,其性走而不停故名“不留”。功能通血脉,除风痹、下乳汁。
对因血脉不通,气血闭塞而致的月经闭止、痈疡肿痛等,均可随证选用。例如经闭可配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茜草、牛膝、泽兰、香附等同用。痈肿可配归尾、赤芍、连翘、皂刺、炙山甲、红花、白芷等同用。
前人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经验和理论。本品能通经活血,使血畅行,血行风自灭。故可用于风、寒、湿、瘀血等引致的肢体关节痹痛。而风邪较盛之证(疼痛游走性较大,有时上肢关节痛,有时下肢关节痛,有时大关节痛,有时小关节痛,有肿胀者也是随疼痛的游走而起落无常)。常配合羌活、独活、防风、桂枝、红花、威灵仙、赤芍、炙山甲、鸡血藤等同用。
王不留最常用于下乳。劳动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