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28-类经图翼 >

第10章

428-类经图翼-第10章

小说: 428-类经图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肩解(膂上两角为肩解。)肩胛(胛,音甲,肩解下成片骨也。亦名肩 。)巨骨(膺上横骨。)膺(音英,胸前为膺。 
一曰∶胸两旁高处为膺。)胸中(两乳之间也。)膈(膈膜也。义详经络三。膈上为宗气之所聚,是为膻中。)腋(胁之上 
际。)腹(脐之上下皆曰腹。脐下为少腹。)季胁(胁下小肋。) (区去二音,腋之下,胁之上也。)鸠尾(蔽心骨 
也。) (音结于,即鸠尾别名。) 中( 音秒,季胁下两旁空软处也。)脊骨(脊,音即。椎骨也。)胂(音申, 
膂内曰胂,夹脊肉也。)膂(吕同,脊骨曰吕,象形也。又曰∶夹脊两旁肉也。) 骨( ,音鱼,端也。肩端之骨。) 
腰骨(尻上横骨也。)腰髁(髁,苦瓦切,中原雅音作去声,即腰 骨,自十六 
椎而下,挟脊附着之处也。)毛际(曲骨两旁为毛际,其动脉即足阳明之气冲也。)睾(音高,阴丸也。)篡(初贯切, 
屏翳两筋间为篡。篡内深处为下极。)下极(两阴之间,屏翳处也。即会阴穴。)臀(音屯,机后为臀,尻旁大肉也。) 
机(挟腰 骨两旁为机。)髋(音宽,尻臀也,曰两股间也。)尻(开高切,尾 骨也,亦名穷骨。)肛(音工,又 
好纲切,俗作纲,大肠门也。) 
(儒、软二音,又奴刀切,肩 下内侧对腋处,高起 白肉也。)肘(手臂中节也。一曰∶自曲池以上为 
肘。)臂(肘之上下皆名为臂。一曰∶自曲池以下为臂。)腕(臂掌之交也。)兑骨(手外踝也。) 
寸口(关前后两手动脉,皆曰寸口。)关(手掌后动脉高骨处曰关。)鱼际(在手腕之前,其肥肉隆起处形如 
鱼者统谓之鱼。寸之前,鱼之后,曰鱼际穴。)大指次指(谓大指之次指,即食指也。足亦同。)小指次 
指(谓小指之次指,即无名指也。足同。)髀(比、婢二音,股也。一曰股骨。)髀关(伏 
兔上交绞处曰髀关。)髀厌(捷骨之下为髀厌,即髀枢中也。)髀枢(捷骨之下,髀之上,曰髀枢,当环跳穴。) 
股(大腿也。)伏兔(髀前膝上起肉处曰伏兔。)膑(频、牝二音,膝盖骨也。) (音国,膝后曲处曰 。) 
辅骨(膝下内外侧大骨也。)成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 (音篆,一名腓肠,下腿肚也。)腓肠(腓,音肥,足 
肚也。) 骨( 音杭,又形敬切,足胫骨也。) (音干,足胫骨也。)胫(形景、形敬二切,足胫骨也。) 
绝骨(外踝上尖骨曰绝骨。) (劬允切,筋肉结聚之处也。直音云∶肠中脂。王氏曰∶肘膝后肉如块者。) 
踝骨(踝,胡寡切。足跗后两旁圆骨,内曰内踝,外曰外踝,俗名孤拐骨。手腕两旁圆 
骨,亦名踝骨。)跗(附、敷二音,足面也。内筋内踝上大筋,在太阴后,上踝二寸所。)足岐骨(大指 
本节后曰岐骨。)跟骨(跟音根,足根也。) 骨( ,亥陌切,又胡骨、亥不二切。一作核骨,足大指本节 
后,内侧圆骨也。)踵(足跟也。) (音 ,足跟也。本经与 通用。)胪(闾、卢二音,皮也。一曰∶ 
腹前曰胪。)三毛(足大指爪甲后为三毛,毛后横纹为 毛。) 

卷三经络(一)
骨度
属性:(下文皆骨度篇古数,然骨之大者则太过,小者则不及,此亦言其则耳。) 
〔头部〕 
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 
发所覆者,颅至项一尺二寸。(颅,额颅。覆者,言前发际至后项发际也。) 
发以下至颐长一尺。(颔中为颐,颔,腮也。)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耳上侧旁曰角。肩胛上际颈根曰柱骨。) 
两颧相去七寸。 
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完骨,耳后发际高骨也。) 
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三寸半。(自后发际以至大椎,项骨三节处也)。 
头部折法,以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为一尺二寸。如发际不明,则取眉心直上后至大杼 
骨,折作一尺八寸。此为直寸。横寸法,以眼内角至外角比为一寸。头部横直寸法并根据此。 
督脉神庭至太阳曲差,曲差至少阳本神,本神至阳明头维,各开一寸半。自神庭至头维,共开四寸半。 
〔胸腹部〕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此以巨骨上陷中而言,即天突穴处。) 
缺盆以下至 KT 之中,长九寸。 
KT 中下至天枢长八寸。(天枢,足阳明穴名,在脐旁。此指平脐而言。) 
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横骨横长六寸半。(毛际下骨曰横骨。按此古数,以今用上下穴法参较, 
多有未合,宜从后胸腹折法为当。) 
胸围四尺五寸。 
腰围四尺二寸。 
两乳之间广九寸半。(当折八寸为当。) 
两髀之间广六寸半。(此当两股之中,横骨两头之处,俗名髀缝。) 
胸腹折法,直寸以中行为主,自缺盆中天突穴起,至岐骨际上中庭穴止,折作八寸四 
分。自 上岐骨际,下至脐心,折作八寸。脐心下至毛际曲骨穴,折作五寸。横寸以两 
乳相去,折作八寸。胸腹横直寸法并根据此。 
〔背部〕 
膂骨以下至尾 二十一节,长三尺。(膂骨,脊骨也。脊骨外小而内巨,人之所以能负任者,以是骨之 
巨也。脊骨二十四节,今云二十一节者,除项骨三节不在内。尾 骨男子者尖,女人者平。) 
背部折法,自大椎至尾 通折三尺。上七节各长一寸四分一厘,共九寸八分七厘;中 
七节各一寸六分一厘,共一尺一寸二分七厘,第十四节与脐平;下七节各一寸二分六厘,共 
八寸八分二厘,总共二尺九寸九分六厘。不足四厘者,有零未尽也。直寸根据此,横寸用中指同身寸法。 
脊骨内阔一寸。凡云第二行挟脊一寸半,三行挟脊三寸者,皆除脊一寸外,净以寸半 
三寸论,故在二行当为二寸,在三行当为三寸半。 
〔侧部〕 
自柱骨下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柱骨,颈项根骨也。) 
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小肋也。) 
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捷骨之下,大股之上,两骨合缝之所曰髀枢,当 
足少阳环跳穴处也。)髀枢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 
〔四肢部〕 
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臂之中节曰肘。)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 
(臂掌之交曰腕。)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指之后节曰本节。) 
横骨上廉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骨际曰廉。膝旁之骨突出者曰辅骨,内曰内辅,外曰外辅。) 
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上廉,下廉,可摸而得。)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 
(踝骨,足掌后两旁高骨也,俗名孤拐骨,内曰内踝。外曰外踝。)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以下 
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膝 以下至跗属,长一尺 
二寸。( ,腿弯也。跗,足面也。膝在前, 在后。跗属者,凡两踝前后胫掌所交之处皆为跗之属 
也。)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 
手足折量,并用后中指同身寸法。 

卷三经络(一)
同身寸说
属性:同身寸者,谓同于人身之尺寸也。人之长短肥瘦各自不同,而穴之横直尺寸亦不能 
一,如今以中指同身寸法一概混用,则人瘦而指长,人肥而指短,岂不谬误?故必因其形而 
取之,方得其当。如标幽赋曰∶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盖谓并邻经 
而正一经,联邻穴而正一穴。譬之切字之法,上用一音,下用一韵,而夹其声于中。则其经 
穴之情,自无所遁矣。故头必因于头,腹必因于腹,背必因于背,手足必因于手足,总其长短大小而折中 
之,庶得谓之同身寸法。法附前各条之下。而后之所谓中指同身寸法者,虽不可混用,而亦有当用之处,并列于后。 

卷三经络(一)
中指同身寸法
属性:以男左女右手大指中指圆曲交接如环,取中指中节横纹两头尽处,比为一寸。凡手足 
尺寸,及背部横寸,无折法之处,乃用此法,其他不必混用。 

卷三经络(一)
古今尺寸不同说
属性:骨度篇曰∶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盖古之尺 
小,大约古之一尺,得今之八寸。其言七尺五寸者,得今之六尺;其言二尺六寸者,得今之二尺零八分也。 
其余仿此。然骨大者必有太过,骨小者必有不及。凡用折法者,但随人之大小而为盈缩,庶尽其善。 
r仰人全图pt13a53。bmpr 
r伏人全图pt13a54。bmpr 

卷三经络(一)
经络周流解
属性:r十二经脉起止图pt13a55。bmpr 
人身正脉,十有二经。每于平旦寅时,营气始于中焦,上注手太阴肺经,自胸中而出于中 
府,至于少商,以次行于手阳明大肠等十二经,终于足厥阴肝经,而复始于太阴之肺也。凡手 
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周流不 
息,如环无端。前三图者,诵后十二经营行次序逆顺歌,则其首尾一贯,按图可悉矣。 

卷三经络(一)
十二经营行次序逆顺歌
属性: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手阴藏手阳手头,足阴足腹阳头足。(此脏腑相传之序,及上 
下所行之次也。) 

卷三经络(一)
经络次序
属性:(出十四经发挥。) 
十二经络,始于手太阴,其支者,从腕后出次指端,而交于手阳明。手阳明之支者,从 
缺盆上挟口鼻,而交于足阳明。足阳明之支者,从跗上出大指端而交于足太阴。足太阴之 
支者,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而交于手少阴。手少阴无支者,直自本经少冲穴而交于手太 
阳。手太阳之支者,别颊上至目内 ,而交于足太阳。足太阳之支者,从 内左右别下合 
中,下至小指外侧端,而交于足少阴。足少阴之支者,从肺出注胸中,而交于手厥阴。手 
厥阴之支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于手少阳。手少阳之支者,从耳后出至目锐 
,而交于足少阳。足少阳之支者,从跗上入大指爪甲出三毛,而交于足厥阴。足厥阴之 
支者,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入喉咙之后,上额循巅,行督脉,络阴器,过毛中,行任脉,入缺 
盆,下注肺中而复交于手太阴也。 

卷三经络(一)
十二经脉起止歌
属性:经始太阴而厥阴最后,穴先中府而终则期门。原夫肺脉,胸中始生;出腋下而行于少 
商,络食指而接乎阳明。大肠起自商阳,终迎香于鼻外;胃历承泣而降,寻厉兑于足经。脾 
自足之隐白,趋大包于腋下;心由极泉而出,注小指之少冲。小肠兮,起端于少泽;维肩后, 
上络乎听宫。膀胱穴自睛明,出至阴于足外;肾以涌泉发脉,通俞府于前胸。心包起乳后 
之天池,络中冲于手中指;三焦始名指之外侧,从关冲而丝竹空。胆从瞳子 穴,连窍阴于 
足之四指;肝因大敦而上,至期门而复于太阴肺经。 

卷三经络(一)
周身经络部位歌
属性:脉络周身十四经,六经表里督和任。阴阳手足经皆六,督总诸阳任总阴。诸阳行外阴 
行里,四肢腹背皆如此。督由脊骨过龈交,脐腹中行任脉是。足太阳经小指藏,从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