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298-针灸聚英 >

第29章

298-针灸聚英-第29章

小说: 298-针灸聚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四下杂病歌
肠痔大便
属性:肠鸣三里陷谷焚。公孙太白与章门。神阙胃俞三焦俞。三阴交兮与水分。肠鸣而泄神阙 
穴。 
并治一穴三阴交。泄不止兮亦神阙。泄不觉兮治中脘。痢疾曲泉太 便。太冲丹田与脾俞。 
兼治小肠俞最善。便血承山并复溜。太冲太白四穴求。大便不禁丹田穴。兼治大肠俞即瘳。 
大便不通治太 。承山照海太冲宜。小肠俞穴与太白。章门穴与膀胱俞。大便下重治承山。 
解太白带脉间。闭塞照海与太白。兼治章门如神丹。泻泄曲泉隐白宜。阴陵然谷三焦俞。 
京骨中脘脾俞穴。肩俞大肠俞天枢。五痔承山与委中。飞扬阳辅复溜同。侠 气海会阴穴。 
长强之穴与太冲。肠风百壮灸尾穷。假如大小便不通。三百壮灸胃脘穴。功效最速如神通。 
肠痈痛治太白中。陷谷大肠俞与同。乃若脱肛治百会。灸至七壮是尾穷。此疾须用治三穴。 
随年壮兮灸脐中。患者血痔泄腹痛。承山复溜二穴攻。若是痔疾骨疽蚀。承山商丘收神功。 
久痔宜治二白间。须兼长强与承山。 

卷四下杂病歌

属性:寒疝腹痛阴市宜。并及太 与肝俞。疝瘕须治阴跷穴。卒疝大敦与丘墟。兼治阴市与照 
海。 
三阴交穴曲泉穴。宜兼阴陵六穴攻。腹中之病云疝瘕。阴陵太 丘墟佳。更兼照海通四穴。 
从此治之无所差。肠癖 疝小肠痛。灸至百壮通谷用。京骨穴与大肠俞。三穴治之有神应。 
偏坠木肾治归来。大敦三阴交穴该。阴疝太冲大敦穴。三穴治之绝无灾。 癖膀胱小肠事。 
医家宜把燔针刺。五枢气海及三里。气门百壮三交俞。阴肿大小便数兮。或阴入腹大敦宜。 
阴肿曲泉太 穴。大敦三阴交肾俞。阴茎肿痛治曲泉。阴陵阴谷与行间。太冲大敦太 穴。 
肾俞中极三阴痊。阴茎痛兮阴汗出。太 鱼际与中极。更治一穴三阴交。四穴治之多有力。 
转胞不溺只淋沥。关元疗病真可必。肾脏虚冷日渐羸。阴疼少气遗精疲。不须别求疗此病。 
只治一穴是肾俞。遗精白浊肾俞烧。关元穴与三阴交。梦泄百壮曲泉穴。中封太冲至阴高。 
膈俞脾俞肾俞准。关元三焦三阴交。寒热气淋阴陵宜。淋漓曲泉然谷医。阴陵行间大敦穴。 
涌泉气门小肠俞。小便黄赤阴谷中。太溪肾俞气海同。膀胱俞穴宜兼治。五穴无缺有神功。 
小便五色治委中。须把前谷第二攻。小便不禁上承浆。阴陵委中太冲间。膀胱俞穴大敦穴。 
通治六穴患者安。小便赤如血大陵。兼治关元病始轻。妇人胞转小便艰。二七壮兮治关元。 
遗溺神门鱼际穴。太冲大敦及关元。阴痿丸骞阴谷中。然谷三阴交中封。兼治大敦通五穴。 
此病立待有神功。阴挺出兮治太冲。少府照海曲泉同。疝气偏坠用小绳。患者口角量一形。 
分作三折成三角。如△样为权衡。一角安在脐心上。两角安在脐下平。两角尽处是灸穴。患 
左患右灸反更。各三七壮病立愈。二穴俱灸亦安宁。膀胱气攻胁脐下。阴肾入腹病染增。自 
脐量下至六寸。两旁各寸是穴中。患左患右灸反复。炷如小麦大相应。 

卷四下杂病歌
头面
属性:头痛百会上星中。风府攒竹小海攻。阳 后 合谷穴。腕骨中渚丝竹空。风池昆仑阳陵 
等。 
头偏痛者针头维。脑泻囟会通谷医。头风上星前顶穴。百会阳谷合谷宜。通前通后共八穴。 
昆仑关元与侠 。脑痛上星风池中。脑空天柱少海攻。头风面目赤何治。通里解 真有功。 
头风牵引脑项痛。上星百会合谷同。偏正头风百会穴。前顶神庭上星通。风池合谷头维等。 
攒竹穴与丝竹空。醉后头风治印堂。攒竹三里三穴当。头风眩晕治合谷。次及丰隆解 方。 
再兼风池通四穴。垂手着膝着腿双。两般皆灸虎口内。更详此处宜灸壮。面肿水沟与上星。 
攒竹支沟间使应。中渚液门解 穴。行间厉兑噫嘻灵。再兼天牖风池等。十三穴内治之精。 
面痒肿兮治迎香。再兼合谷治之良。患者头面项俱痛。百会项后合谷强。假如头风冷泪出。 
攒竹合谷治无失。脑昏目赤攒竹中。头旋目窗百会同。申脉至阴络却穴。通前五穴治有功。 
至若面肿与项强。鼻生息肉治承浆。头肿上星前顶穴。大陵出血公孙央。若人颊肿治颊车。 
颐颔肿者阳谷宜。腕骨前谷商阳等。侠 手三里丘墟。风动如虫行迎香。颈项强急风府央。 
若人头面目浮肿。宜治陷谷与目窗。眼睑 动治头维。再兼一穴攒竹医。脑风而疼治少海。 
头肿身热是肾俞。眉棱痛兮肝俞穴。毛发焦燥治下廉。面浮肿兮厉兑穴。面肿若灸水分痊。 
头目眩疼反肿者。兼生白屑灸囟会。 

卷四下杂病歌
咽喉
属性:凡人喉痹治颊车。合谷少商与经渠。大陵二间与尺泽。再兼前谷与阳 。假如鼓颔治少 
商。 
咽中闭者治合谷。再有曲池二穴同。咽喉肿痛又闭塞。水粒不下合谷得。少商兼以三棱针。 
刺手大指背头吉。节上甲根不可瘥。排刺三针斯为毕。双蛾玉液与金津。又兼少商三穴焚。 
单蛾少商合谷等。并治廉泉病绝根。复有咽喉肿闭甚。治之以细三棱针。把针藏在笔端内。 
以药点肿给患人。却将笔端点肿处。刺之立愈病除根。续添一证是咽痛。若治风府效如神。 

卷四下杂病歌
耳目
属性:耳鸣百会与听宫。听会耳门络却中。阳 阳谷前谷穴。后 腕骨中渚同。液门商阳肾俞 
顶。 
听会听宫通六穴。治之此患定不存。凡人目赤目窗针。大陵合谷液门临。上星丝竹空攒竹。 
七穴治之病绝根。目风赤烂阳谷烧。赤翳攒竹后 高。再兼液门通三穴。斯病可待无根苗。 
目赤肤翳治太渊。侠 攒竹风池前。目翳膜者治合谷。临泣角孙液门巅。后 中渚睛明穴。 
白翳临泣肝俞痊。睛痛内庭与上星。假如冷泪治睛明。临泣风池脘骨穴。四穴不失医者精。 
迎风有泪治头维。睛明临泣与风池。眼泪出治临泣穴。百会液门与后 。通前通后共八穴。 
必是前谷与肝俞。风生卒生翳膜引。两目痛兮不可忍。睛明穴及手中指。本节间尖三壮准。 
眼睫毛倒丝竹空。青盲无见肝俞中。并及商阳通二穴。患左患右左右攻。眼 急痛三间医。 
假如目昏治头维。攒竹睛明目窗穴。百会风府与风池。合谷肝俞丝竹空。再兼一穴是肾俞。 
目眩临泣风府中。风池阳谷中渚同。通前通后共八穴。液门鱼际丝竹空。目痛阳 二间精。 
次及三间与大陵。前后总算六穴治。须兼前谷与上星。目眶烂见风泪流。宜治头维颧 头。 
眼痒眼痛光明泻。兼治五会痒痛休。目生翳者治肝俞。命门童子 穴宜。外 五分得气泻。 
再兼合谷商阳医。小儿雀目不见物。手拇指甲后一寸。宜在内廉外纹头。白肉际各一壮稳。 

卷四下杂病歌
鼻口
属性:鼻有息肉治迎香。衄血风府风池良。合谷二间三间穴。后 前谷委中强。申脉昆仑并厉 
兼治上星隐白长。鼽衄风府与二间。再兼一穴是迎香。鼻塞上星临泣烧。百会前谷厉兑高。 
通前通后共七穴。兼治合谷迎香焦。鼻流清涕治人中。上星风府三穴攻。脑泻鼻中臭涕出。 
曲差上星治有功。鼻衄上星二七壮。兼治绝骨囟会康。又法灸项后发际。两肋中间宛宛央。 
久病流涕出不禁。百会灸之病绝根。口干尺泽与曲泽。大陵二间少商穴。再兼一穴是商阳。 
仔细治之效自获。咽干太渊鱼际中。消渴水沟承浆通。金津玉液曲池穴。太冲行间与劳宫。 
商丘然谷隐白穴。百日以上不可攻。唇干有涎治下廉。舌干涎出复溜尖。唇干饮食又不下。 
三间少商治之痊。假如唇动如虫行。水沟一穴治之宁。唇肿宜治迎香穴。口 眼斜颊车精。 
水沟列缺太渊穴。合谷二间丝竹空。兼治地仓极有效。感应最速如神灵。口噤颊车与支沟。 
外关列缺内庭头。再兼厉兑通六穴。次第治之病自瘳。失口不语治间使。支沟灵道兼鱼际。 
合谷阴谷复溜穴。再治然谷病即愈。舌缓太渊合谷中。冲阳内庭风府同。通前通后共七穴。 
三阴交穴昆仑攻。舌强哑门少商穴。鱼际二间与中冲。再兼阴谷然谷等。七穴治之为有功。 
假如舌黄治鱼际。齿寒少海实为贵。齿痛商阳一穴医。齿龋恶风合谷利。再兼厉兑二穴攻。 
医者寻趁须仔细。齿龋厉兑少海宜。小海阳谷合谷奇。液门二间内庭等。 痛角孙少海居。 
舌齿腐兮承浆穴。须兼劳宫二穴医。牙疼少海与曲池。阳谷二间与阳 。更兼内庭与吕细。 
并及液门与颊车。上牙疼兮治人中。太渊吕细三穴通。臂上起肉中五炷。灸之立待有神功。 
下牙疼者龙玄穴。侧腕交叉脉是斯。并及承浆合谷穴。腕上五寸两筋间。灸至五壮病必痊。 
不能嚼物角孙强。牙疳蚀烂至生疮。炷如小箸头样大。七壮须灸在承浆。 

卷四下杂病歌
胸背胁
属性:胸满经渠与阳 。后 三间间使宜。阳陵三里曲泉穴。足临泣等九穴医。假如胸痹治太 
渊。 
胸中淡者间使宜。胸满支肿治膈俞。再兼内关通二穴。得效最速定不迟。胸胁引满腹下廉。 
丘墟侠 肾俞连。假如胸烦期门穴。胸中烦者 中安。肩背酸疼治风门。肩井中渚支沟焚。 
后腕骨委中穴。次第治之病不存。心胸痛者治尺泽。内关大陵三穴着。胸满血膨有积块。 
霍乱肠鸣喜噫带。三里期门向外针。二寸不补亦不泻。假如胁满章门奇。胁痛阳谷腕骨宜。 
支沟膈俞及申脉。缺盆肿足临泣医。胁与脊引肝俞烧。背膊项急大椎焦。腰背强直难转侧。 
腰俞肺俞二穴高。腰脊痛楚委中头。再兼一穴是复溜。腰背伛偻风池穴。并治肺俞病即瘳。 
背拘急者治经渠。肩背相引二间宜。商阳委中昆仑穴。假如偏胁背痹痛。须治鱼际委中穴。 
可保此病无根株。背痛鱼际与经渠。昆仑京骨及丘墟。脊膂强痛委中穴。腰背俱疼治风池。 
天牖合谷昆仑等。四穴善治身不疲。脊肉牵疼难屈伸。合谷复溜昆仑真。胸连胁痛期门穴。 
宜于此处先入针。章门穴与丘墟穴。行间涌泉须细寻。肩痹痛者治肩 。宜兼天井与曲池。 
并治关冲与阳谷。五穴仔细疾不居。 

卷四下杂病歌
手足腰腋女人
属性:手臂痛难举曲池。须兼尺泽与肩 。三里少海太渊等。阳池阳谷与阳 。前谷合谷液门 
穴。 
腋痛少海间使宜。少府阳辅与丘墟。须兼申脉足临泣。腕劳天井治曲泽。间使中渚与阳 。 
阳谷太渊腕骨等。列缺液门十穴医。手腕无力列缺中。肘臂痛者肩 攻。曲池通里手三里。 
四穴能除肘臂疼。肘挛曲泽及肩 。少海间使与后 。复兼大陵鱼际等。七穴驯治病自除。 
肩背酸重治支沟。肘臂手指难屈忧。曲池三里外关等。兼治中渚病即瘳。手臂麻木天井宜。 
外关支沟与曲池。阳陵腕骨上廉等。再兼合谷与经渠。手臂冷痛肩井中。曲池下廉三穴攻。 
手指拘挛并筋紧。曲池阳谷合谷同。手热曲池与内关。曲泽列缺经渠间。太渊中冲少冲等。 
劳宫九穴病必安。臂肿经渠曲池中。通里中渚合谷同。并兼液门手三里。治之立待有神功。 
风痹手挛不举证。尺泽曲池合谷应。差点拘挛皆不安。偏风瘾疹喉痹等。胸胁 满及筋缓。 
无力皮肤枯燥病。曲池先泻后补宜。肩 手三里为证。肩膊烦疼治肩 。兼带肩井与曲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