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298-针灸聚英 >

第18章

298-针灸聚英-第18章

小说: 298-针灸聚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烂。着疮大小。捻作饼子。浓约三分。于疮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壮。一灸一易。后隔四五日。 
方用翠霞锭子并信效锭子。互相用之。 入疮内歹肉尽处。好肉长平。然后外贴收敛之药。 
内服应病之剂。调理即瘥矣。盖不止宜灸于疮之始发也。大抵始发宜灸。要汗下补养之药对 
证。至灸冷疮。亦须内托之药切当。设有反逆。不唯不愈。恐致转生他病也。元好问记云。素 
饮酒。于九月中。患脑之下。项之上。出小疮。后数日。脑项麻木。肿势外掀。疡医遂取五 
香连翘。至八日不下。而云不可速疗。十八日得脓。俟脓出。用药或砭刺。三月乃可平。四 
月如故。予记医经云。凡疮见脓九死一生。果如其言。则有束手待毙之悔矣。乃请东垣诊视 
。且谓膏粱之变。不当投五香。五香已无及。当先用火攻之。然后用药。以大艾炷如两核许 
者。攻之至百壮。乃觉痛。次为处方云。是足太阳膀胱之经其病逆。当急治以黄连消毒丸。 
身面疣瘤。宝鉴云。艾炷灸十壮。即用醋摩雄黄涂纸上。剪如螺蛳靥大。贴灸处。用膏药重 
贴。二日一易。候痒折出。纸如豆粉愈。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水气
属性:内经谓经脉满。则脉络溢。络脉溢。则谬刺之。以调其络脉。使形容如旧而不肿。故曰 
谬刺其处。以复其形。谨按。谬刺谓不分俞穴而刺之也。水热穴论。刺水穴分大法。水溢于表。 
或腹胀。或四肢虽肿。而气稍实。脉浮洪者。宜行此。至病气孤危。脉微弱而四肢小。气盛 
实者。今人往往谬刺之。祸不旋踵。盖不审经言脉满络溢谬刺之理也。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香港脚
属性:孙真人云。古人无此疾。自永嘉南渡。衣冠之人多有之。湿流足胫。房事所致。发明曰 
。北 
足之三阴、三阳。是何经络所起。杨太受云。香港脚是为壅疾。当治以宣通之剂。使气不成壅 
。既成而盛者。砭恶血而去其肿势。经曰。畜则肿热。砭射之也。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喉痹
属性:原病式曰。痹、不仁也。俗作闭。闭、壅也。火主肿胀。故热客上焦而咽嗌肿胀也。张 
戴人 
乳蛾、双乳蛾、单闭喉、双闭喉、子舌胀、木舌胀、缠喉风、走马喉闭。热气上行。故传于 
喉之两旁。近外肿作。以其形似。是谓乳蛾。一为单。一为双也。其比乳蛾差小者。名闭喉 
热结。舌下复生一小舌。名子舌胀。热结于舌中为之肿。名木舌胀。木者。强而不柔和也。 
热结于咽喉。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曰缠喉风。暴发暴死者。名走马喉痹。八 
名虽详。皆归之火。微者咸软之。大者下散之。至于走马喉痹。生死人在反掌间。砭刺出血 
。则病已。尝治一妇人。木舌胀。其舌满口。令以 针锐而小者砭之五七度。三日方平。计 
所出血几盈斗。刘氏曰。伤寒少阴病。咽痛及生疮。不能言。声不出者。用甘苦辛温制其标 
病。以通咽喉。至若伤寒伏气内发。咽痛兼下利清谷。里寒外热。面赤脉微弱者。用辛热之 
药攻其本病。以顺阴阳。利止则水升火降而咽痛自无也。此非杂病一阴一阳结为喉之比。不 
可妄施针砭。及寒凉之药。上是火热喉痹。急用吹药点。刺少商、合谷、丰隆、涌泉、关冲 
等穴。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淋闭
属性:原病式曰。淋。小便涩痛也。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严氏曰。气淋者。小便涩 
。常 
血淋。过热即发。甚则溺血。刘氏曰。大抵是膀胱蓄热而成。灸法。炒盐不拘多少。热填满 
病患脐中却用箸头大艾炷七壮。或灸三阴交。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眼目
属性:东垣曰。五脏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 
精为 
之所常营也。神之所主也。子和曰。目之五轮。乃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其白属肺金 
。肉属脾土。赤属心火。黑水神光属肾水。兼属肝木。目不因火则不病。白轮变赤。火乘肺也 
。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凡目暴赤肿起 
。羞明隐涩。泪出不止。暴寒目匡匡。大热之所为也。在针则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 
。翳者可使立退。肿者可使立消。惟小儿不可刺囟会。肉分浅薄。恐伤其骨。目之内 。太阳 
膀胱之所过。血多气少。目之锐 。少阳胆经。血少气多。目之上纲。太阳经也。亦血多气少。 
目之下纲。阳明胃经也。血气俱多。然阳明经起于目两旁。交 中。与太阳、少阳俱会于目。 
惟足厥阴肝经连于目系而已。故血太过者。太阳、阳明之实也。血不及者。厥阴之虚也。故出 
血者。宜太阳、阳明。盖此二经。血多故也。少阳一经。不宜出血。血少故也。刺太阳、阳明 
出血。则目愈明。刺少阳出血。则目愈昏。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血养目而已。雀目不能夜视 
。及内暴怒大忧所致。皆肝血少。禁出血。止宜补肝养胃。刘氏曰。内障有因于痰热、气郁、 
血热、阳陷、阴脱、脱营所致。种种病因。古人皆不议。况外障之翳。有起于内 、外 、睛 
上、睛下、睛中。当视其翳色从何经而来。如东垣治魏邦彦夫人目翳。绿色从下而上。病自阳 
明来也。绿非五色之正。殆肺肾合而成病也。乃就画家以墨调腻粉合成色。与翳同矣。如论治 
之。疾遂不作。眼生倒睫拳毛者。两目紧急。皮缩之所致也。盖内复热。阴气外行。当去其内 
热并火邪。眼皮缓。则毛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内睑向外。速以三棱针出血。以左手爪甲 
迎其针锋立愈。目眶久赤烂。俗呼为赤瞎。当以三棱针刺目眶外。以泻湿热而愈。刘氏曰。外 
治针也。以泻瘀热。内治服药。以杜其原可也。偷针眼。视其背上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即 
瘥。实解太阳之郁热也。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腰痛
属性:东垣曰。经云。腰痛上寒不可顾。取足太阳、阳明。腰痛上热。取足厥阴。不可俯仰。 
少阳。盖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入腹。经所过处。皆能为痛。治之者。当审 
其何经所过分野。循其孔穴而刺之。审其寒热而药之。假令足太阳。令人腰痛引项脊尻皆如 
重状。刺其 中太阳二经出血。余皆仿此。刘氏曰。王注经中言灸疑误。灸者宜肾俞、腰俞 
宝鉴云。灸曲瞅下两纹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每灸一脚。二火齐下。午时着灸。人定以 
来。脏腑自动一两行。或转动如雷声。立愈。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损伤
属性:内经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腹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 
伤少 
刺右。右刺左。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妇人
属性:宝鉴曰。一妇病伤寒。遇夜则见鬼。许学士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经来否。其家人曰。 
经水 
。针三里穴五分。其痛立止。乳痈、喉痹、 肿、足跗不收。灸下廉三壮。 
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逆气腹胀。其脉缓者。灸血海二穴三壮。 
女子如妊娠。赤白带下。妇人漏血不止。腹胀满不得息。小便黄。如蛊。及治腰痛如锥 
刺。不得屈伸。舌纵涎下。烦逆溺难。小腹急引阴痛。股内廉痛。灸阴谷二穴。 
女子不月。灸会阴三壮。妇人月水不利。难产。子上冲心。痛不得息。灸气冲七壮。妇 
人月 
中。因产恶露不止。绕脐 痛。灸气海。妇人不孕。月不调匀。赤白带下。气转连背引痛不 
可忍。灸带脉二穴。产后恶露不止。及诸淋注。灸气海。产后两胁急痛不可忍。灸石关五十 
壮。女子月事不调。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灸阴交百壮。带下 瘕。因产恶露不止。断 
产绝孕。经冷。灸关元百壮。妇人卒口噤。语音不出。风痫。灸承浆五壮。妇人产后。血气 
俱虚。灸血海百壮。妇人疝气。脐腹冷疼。相引胁下痛不可忍。先灸中庭三七壮。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小儿
属性:(小儿针毫针。艾炷如小麦。或雀粪大。) 
宝鉴曰。急慢惊风。灸前顶。若不愈。灸攒竹、人中各三壮。 
武疑急惊属肝。慢惊属脾。宝鉴不分。灸前顶、攒竹。二穴俱太阳、督脉。未详其义。 
小儿慢惊风。灸尺泽各七壮。初生小儿。脐风撮口。灸然谷三壮。或针三分不见血。立 
效。 
儿风痫。先曲手指如数物乃发也。灸鼻柱直发际宛宛中三壮。小儿惊痫。先惊怖啼叫乃发。 
灸后顶上旋毛中三壮。及耳后青络脉。小儿癖气久不消。灸章门各七壮。脐后脊中灸二七壮 
。小儿胁下满。泻痢体重。四肢不收。 癖积聚。腹痛不嗜食。痰疟寒热。又治腹胀引背。 
食饮多。渐渐黄瘦。灸十一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七壮。小儿黄胆。灸三壮。小儿疳瘦脱 
肛。体瘦渴饮。形容瘦瘁。诸方不瘥。灸尾翠骨上三寸陷中三壮。兼三伏内用杨汤水浴之。 
正午时灸。自灸之后。用帛子拭。见有疳虫随汗出。此法神效。小儿身羸瘦。贲豚腹胀。四 
肢懈惰。肩背不举。灸章门。小儿吐乳汁。灸中庭一壮。小儿脱肛泻血。秋深不效。灸龟尾 
一壮。脱肛灸脐中三壮。千金云。随年壮。脱肛久不瘥。及风痫中风。角弓反张。多哭。语 
言不择。发无时节。盛则吐涎沫。灸百会七壮。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戒逆针灸
属性:(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 
小儿新生无疾。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脏。因喜成痫。河洛关中土地 
多寒 
北灸之。多害小儿也。所以田舍小儿。任其自然。得无夭横也。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秦承祖灸鬼法
属性:鬼哭穴以两手大指相并缚。用艾炷骑缝灸之。令两甲角后肉四处着火。一处不着则不效 
按丹溪治一妇人久积怒与酒。病痫。目上视。扬手踯足。筋牵喉响流涎。定则昏昧。腹 
胀痛 
为肝气所侮而为痛。酒性喜动。出入升降。入内则痛。出外则痫。用竹沥、姜汁、参术膏等 
药甚多。痫痛间作无度。乘痛时灸大敦、行间、中脘。间以陈皮、芍药、甘草、川芎汤调石 
膏与竹沥服之。无数。又灸太冲、然谷、巨阙。及大指甲肉。且言鬼怪怒骂巫者。丹溪曰。 
邪乘虚而入。理或有之。与前药。佐以荆、沥防痰。又灸鬼哭穴。余证调理而安。 

卷三
铁针
属性:本草云。马衔铁无毒。日华子云。古旧铤者好。或作医工针也。 
武按本草柔铁即熟铁。有毒。故用马衔则无毒。以马属午、属火。火克金。解铁毒。故 
用以作针。古曰。金针者。贵之也。又金为总名。铜铁金银之属皆是也。 

卷三
煮针
属性:危氏书云。乌头、巴豆各一两。硫黄、麻黄各五钱。木鳖子十个。用乌梅药同入磁石器 
内。 
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净。端直。松子油涂。常近人气为妙。 
按煮针非素问意。今根据法煮之。以解铁毒。此有益无害也。 

卷三
火针
属性:经曰。 针者。以麻油满盏。灯草令多如大指许。丛其灯火烧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烧 
令通 
针。医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