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吴鞠通医案 >

第4章

吴鞠通医案-第4章

小说: 吴鞠通医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生地(八钱) 丹皮(五钱) 元参(四钱) 白芍(六钱) 麦冬(一两) 桑叶(三钱) 知 
母(三钱) 
煎四碗,日三服,夜一服。 
十四日 邪少虚多,且左大为下焦血分,非右大可比。议复脉法,复胃中之阴,渐有驱 
邪之势。 
炙甘草(五钱) 阿胶(三钱) 麦冬(六钱) 麻仁(三钱) 生白芍(六钱) 大生地(六钱) 
生鳖甲(六钱) 生牡蛎(六钱) 知母(四钱) 
头煎水八碗,煎成三碗,二煎一碗。日三服,夜一服。 
十八日 服前方。 
五月初五日 温病愈后十五日,未服真元,复中暑温卒厥,俗名暑风,治在厥阴足少阳 
。 
桑叶(二钱) 杏仁泥(钱半) 羚羊角(二钱) 菊花(二钱) 银花(二钱) 连翘(二钱) 
钩藤(钱半) 生甘草(一钱) 荷叶边(三钱) 
日三帖。 
岳 七十八岁 二月十八日 右脉大于左,滑而且数,舌苔老黄,渴欲凉饮。诊尺篇, 
所谓尺肤热为温病者是也。法宜辛凉解肌,合芳香化浊。切忌辛温发表,甘热温里。 
连翘(二钱) 银花(二钱) 藿香叶(钱半) 薄荷(一钱) 元参(钱半) 牛蒡子(二钱) 
郁金(二钱) 杏仁泥(二钱) 豆豉(二钱) 芦根(三把) 
水三杯,煮一杯,日三服。 
十九日 其人素有痰饮,又以客气加临,身热,苔黄,脉数,思凉,为温病。昨用辛凉 
芳香 
,今日大便后,病势仍未除。仍须辛凉解散。《金匮》所谓先治新病,旧病当后治也,但当 
回护痰饮耳! 
生石膏(四钱) 杏仁粉(三钱) 连翘(三钱) 芦根(二钱) 郁金(一钱) 牛蒡子(二钱) 
薄荷(八分) 藿梗(钱半) 生甘草(一钱) 
今晚明早共三帖。 
二十日 病势虽较前稍减,脉体亦小,黄苔亦彻。但寒从左升,热从入分,寒少热多, 
颇似 
温疟。议白虎桂枝法,加青蒿等,使陷下之邪,一齐涌出,庶不致缠绵日久,坐耗真元也。 
石膏(三钱) 知母(钱半,炒黑) 甘草(一钱) 桂枝(三钱) 京米(一撮) 青蒿(八 
分) 
二十一日 痰饮是本病,温热是客气。客气易退,本病难除。现下客气已减六七,胁下 
常痛 
引痛,系痰饮为患。大温大凉,皆在难施之际。仍议以辛而微凉者,清不尽之邪,复以芳香 
降气开痰止痛。如下半日渴思凉饮,仍如石膏三钱。 
降香末(三钱) 苏子霜(二钱) 制香附(三钱) 连翘(二钱) 杏仁泥(三钱) 银花(三 
钱) 旋复花(三钱,包) 郁金(二钱) 
二十二日 脉静身凉,舌苔悉退,温热已尽。惟余痰饮胁痛,一以宣通悬饮为法。 
生香附(二钱) 降香末(三钱) 广皮(钱半) 旋复花(三钱,包) 小茴香(三钱) 半夏 
(四钱) 苏子霜(二钱) 郁金(二钱) 杏仁泥(三钱) 
甘澜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明早一帖。 
二十三日 今日大便后,面微赤,脉微大,舌微苔,胸中热思凉饮,又有余邪上泛之故 
。议芳香之中,仍稍加辛凉。 
旋复花(三钱,包) 杏仁泥(五钱) 连翘(二钱) 降香末(二钱) 小枳实(三个) 银花 
(三钱) 生香附(二钱) 郁金(二钱) 芦根(三把) 
二十四日 犹有余热,舌苔未化,仍用前法。但小便不禁,去枳实。 
二十五日 脉静身凉,惟头微热,余邪已去八九,一以宣肺透饮为主。须能入胁者宜 
之。 
杏仁泥(三钱) 郁金(二钱) 茯苓(二钱) 旋复花(三钱) 藿梗(三钱) 降香末(二钱) 
生香附(三钱) 
甘澜水五杯,煮成两杯,分二次服。 
三月初四日 食复,脉弦细而滑,胁痛胀,舌苔重浊,不思食。其人本有痰饮,与两和 
肝胃法。 
旋复花(三钱) 青皮(钱半) 郁金(二钱) 制香附(半钱) 广皮炭(钱半) 红曲(八分) 
降香末(三钱) 半夏(三钱) 神曲炭(二钱) 
脉虽安静,苔尚未化,未可恣意饮食。胁下刺痛,开胃兼与和络。 
半夏(五钱) 新绛(三钱) 乌药(二钱) 广皮(钱半) 旋复花(三钱) 归须(二钱) 青 
皮(钱半) 降香末(三钱) 郁金(二钱) 生香附(二钱) 延胡索(一钱) 小枳实(一钱) 
章 丙寅年二月十一日 头痛身热,脉芤数,口渴,自汗,喉痛,舌苔重浊而尖赤甚, 
温病也。势甚重,法宜辛凉,最忌发汗。 
连翘(三钱) 银花(三钱) 麦冬(三钱) 桔梗(三钱) 桑叶(钱半) 细生地(三钱) 甘 
草(一钱) 薄荷(八分) 射干(二钱) 元参(三钱) 牛蒡子(三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二日 温热咽痛之极,阴本亏也。 
桔梗(八钱) 人中黄(三钱) 马勃(三钱) 牛蒡子(八钱) 元参(八钱) 连翘(六钱) 
射干 
(四钱) 黄连(三钱) 黄芩(三钱) 银花(三钱) 薄荷(二钱) 荆芥穗(二钱) 细生地(四 
钱) 
共为粗末,分八包,一时服一包。芦根汤煎,去渣服。 
十三日 大便通,咽痛减,脉渐静,不可躁。 
桔梗(三钱) 麦冬(五钱) 黄芩(一钱) 银花(三钱) 元参(五钱) 连翘(二钱) 射干 
(二钱) 人中黄(一钱) 丹皮(二钱) 芦根(二钱) 黄连(一钱) 细生地(五钱) 白茅根(三钱 
)牛蒡子(三钱) 
煮两碗,分二次,今晚明早各半帖。 
十四日 脉静,痛止大半,小便未畅,余焰尚存,仍不可食谷。 
细生地(五钱) 连翘(二钱) 射干(二钱) 丹皮(三钱) 银花(二钱) 人中黄(钱半) 
元参(三钱) 牡蛎(三钱) 桔梗(二钱) 黄芩(一钱) 麦冬(六钱) 黄连(八分) 
二帖共煎四碗,分四次服。明日午前服完,计今日两碗,明日两碗,如服完后,喉仍微 
痛,小便不畅,明晓再服一帖。如喉痛已止,小便亦畅,可少啜粥汤,静俟十六日换方服药。 
十六日 脉静身凉,用一甲复脉汤。 
炙甘草(六钱) 大生地(六钱) 阿胶(三钱) 麦冬(五钱) 白芍(六钱) 麻仁(三钱) 
牡蛎(八钱) 
赵 初六日 热病脉七至,烦躁无宁晷,谵语神昏,汗出辄复热,脉不为汗衰。《内经 
》所 
邪,获效亦不少。但黄帝岐伯所云之死症,谁敢谓必生,勉与玉女煎法。 
生石膏(四两) 次生地(八钱) 知母(一两) 麦冬(八钱) 甘草(五钱) 京米(一合) 
煮五杯,分五次服。外服紫雪丹。 
初七日 温热未清,又加温毒,喉肿,舌肿,唇肿,项强,面色反青。伏毒不发,与痘 
科之闷痘相似,可与代赈普济散。 
一时许服一包,鲜荷叶边汤煎,其紫雪丹照旧服不可断,有好牛黄清心丸亦可。 
初八日 热病螈 ,痉厥神昏,脉洪大而芤,与育阴潜阳,咸以止厥法。但喉舌之肿, 
未能一时消尽,可与代赈普济散间服,其紫雪丹仍用。 
细生地(一两) 麦冬(四钱,连心) 生白芍(五钱) 勾藤勾(三钱) 丹皮(四钱) 生鳖 
甲(八钱) 生牡蛎(八钱) 犀角(三钱) 黄芩(二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初十日 左脉洪而有力,右脉甚软,是温邪日久,陷入下焦血分无疑。古谓三时热病, 
深入 
下焦血分者,每借芳香以为搜逐之用。仍用紫雪丹五分一次,约三次,热退神清能言即止。 
次生地(一两) 丹皮(三钱) 生鳖甲(六钱) 生白芍(五钱) 麦冬(五钱,连心) 生龟 
板(六钱) 生牡蛎(六钱) 生甘草(五钱) 生阿胶(五钱,药化入) 
十一日 汗已得而脉未静,宿粪已解而肿未消、神未清,其代赈普济散仍服一二次,紫 
雪丹仍服三五分,其汤药与重收阴气。 
生白芍(五钱) 细生地(一两) 生甘草(五钱) 麦冬(五钱) 黄芩(三钱) 生牡蛎(二 
钱,研粉煎汤代水) 
煮三杯,分三次服。渣再煎一杯,明日服。 
十二日 汗出脉静身凉之后,甫过七八日,忽又身热,脉洪数有力,便涩口渴思凉。乃 
余邪续出,以当日受邪之时,非一次也,并非食后劳复之比。但久病不宜反复,恐气血不支也, 
与玉女煎法。紫雪丹(三分)一次,身热神昏螈 则服,否则止。 
生石膏(八钱) 生甘草(三钱) 知母(五钱) 细生地(五钱) 麦冬(五钱) 黄芩(三钱) 
京米(一撮) 
十三日 减石膏。 
十四日 今日脉浮大,下行极而上也。 
生石膏(二两,另煎),有热则加。 
知母(五钱) 次生地(八钱) 生鳖甲(五钱) 生甘草(四钱) 龟板(五钱) 麦冬(六钱) 
生牡蛎(五钱) 京米(一撮) 
头煎三杯,今夜服。二煎两杯,明早服。若能睡熟但令稳睡,不可呼之服药。 
十五日 今日右脉已小,左脉仍壮,邪气又归下焦血分。先用紫雪丹以搜之,继之培阴 
清热。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法。 
知母(五钱) 生甘草(四钱) 生牡蛎(六钱) 次生地(一两) 丹皮(四钱) 生鳖甲(六 
钱) 黄柏(三钱) 麦冬(六钱) 生龟板(六钱) 生白芍(三钱) 
煮五杯,今晚服三杯,明早两杯。 
十六日 今日右脉复浮而大,犹思凉饮,暂与玉女煎法。其芳香搜逐邪浊之法,仍不能 
止。 
生石膏(一两) 知母(五钱) 生甘草(四钱) 次生地(六钱) 麦冬(六钱) 生鳖甲(六 
钱) 京米(一合) 
煮四杯,分四次服。 
十七日 今日右脉稍沉而小,左脉仍洪大而浮。余邪续出,神识反昏,微螈 ,肢微厥 
,非 
吉兆也。舌上津液已回,大便甚通。自始至终,总无下法,只有护阴,一面搜逐深入之伏邪 
。 
大生地(一两) 生鳖甲(五钱) 生甘草(四钱) 丹皮(三钱) 勾藤勾(三钱) 生白芍( 
六钱) 生牡蛎(五钱) 麦冬(六钱) 阿胶(三钱) 生龟板(五钱) 
煮五杯,分五次服。 
十八日 神清改方。 
十九日 温毒日久,诸症渐减,惟脉未静,应照邪少虚多例,其不尽之邪,付之紫雪可 
也。 
生白芍(四钱) 钩藤(三钱) 生鳖甲(五钱) 大生地(八钱) 麦冬(六钱) 生龟板(五 
钱) 炙甘草(三钱) 羚羊角(三钱) 生牡蛎(五钱) 丹皮(四钱) 阿胶(三钱) 
煮四杯,分四次服。 
二十日 病虽渐次就退,伏热犹未清楚。暂与少加清热之品。 
生白芍(四钱) 钩藤(二钱) 次生地(一两) 生甘草(三钱) 羚羊角(三钱) 丹皮(三 
钱) 麦冬(六钱) 生牡蛎(六钱) 黄芩(二钱) 生鳖甲(四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二十一日 犹有螈 ,仍从少阳中求之,再用紫雪丹(一钱),分二次服。 
刘 六十岁 癸丑年七月初九日 温病误表,津液消亡。本系酒客,热由小肠下注,溺 
血每 
至半盆,已三四日矣。又亡津液,面大赤,舌苔老黄而中黑,唇黑裂,大便七日不下,势如 
燎原,与急下以存津液法。 
大承气,减枳朴分量,加丹皮、犀角。 
初十日 昨日下后,舌上津液已回,溺血顿止,与清血分之热。 
焦白芍(四钱) 犀角(四钱) 麦冬(四钱) 丹皮(五钱) 银花(五钱) 细生地(五钱) 
生甘草(二钱) 天冬(二钱) 
十一日 照前方。 
十二日 前方加麻仁(三钱)。 
十三日 前方四帖。 
十七日 邪去七八,已能进粥,阴虚甚于余邪。 
复脉汤去参桂姜枣,二帖。 
十九日 照前方加生牡蛎、生鳖甲,二帖。 
二十一日 照前方又加生龟板,服二十一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