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吴鞠通医案 >

第11章

吴鞠通医案-第11章

小说: 吴鞠通医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桂枝尖(三钱) 川楝子(三钱) 小茴香(三钱,炒黑) 牛膝(二钱) 防己(二钱) 降香 
末 
(三钱) 新绛(三钱) 归须(三钱) 蚕砂(三钱) 桃仁泥(三钱) 黄连(一钱,吴萸汁炒) 
又 诸证悉减而未尽,左脉已和,右脉弦大,是土中有木,于两疏气血之中,兼泄木安 
土法。 
桂枝尖(三钱) 牛膝(二钱) 郁金(二钱) 归须(三钱) 白芍(三钱,酒炒) 杏仁(三 
钱) 
蚕砂(三钱) 降香末(二钱) 半夏(五钱) 青皮(二钱) 川楝子(三钱) 防己(二钱) 新 
绛(三钱) 小茴香(三钱) 茯苓皮(三钱) 
又 右脉弦刚,土中木盛。 
白芍(六钱,酒炒) 茯苓块(四钱) 郁金(三钱) 桂枝尖(四钱) 降香末(三钱) 新绛 
(三钱) 姜半夏(六钱) 归须(三钱) 广皮(二钱) 小茴香(三钱) 川楝子(三钱) 
又 脉弦数,头痛时止时甚,向来时发时止,已非一日。此乃少阳络痛,虚风内动也。 
今日且与清胆络法,勿犯中焦。 
桑叶(二钱) 甘菊花(二钱) 刺蒺藜(一钱) 丹皮(钱半) 羚羊角(八分) 苦桔梗(一 
钱) 炒白芍(二钱) 钩藤(一钱) 生甘草(八分) 
又 治下焦络法。 
桂枝尖(二钱) 泽兰(钱半) 新绛(二钱) 整当归(五钱) 生香附(三钱) 小茴香(三 
钱) 白芍(六钱,酒炒) 缩砂蜜(二钱,研细) 郁金(三钱) 
煮成三杯,日二夜一。 
又 八脉丽于肝肾,肝病久,未有不累及八脉者,用通补阴络,兼走八脉法。 
桂枝尖(一钱) 杞子(二钱炒黑) 小茴香(二钱) 杭白芍(六钱) 归身(三钱) 缩砂仁 
(钱半) 新绛(钱半) 桂圆肉(二钱) 
又 法同前。 
桂枝尖(一钱) 全当归(三钱) 桂圆肉(二钱) 广木香(一钱) 炒白芍(六钱) 降香末 
(三钱) 生香附(三钱) 新绛(三钱) 川芎(二钱) 泽兰(一钱) 
尹氏 三十二岁 误服大辛大温,致伤心阳,使下焦浊阴来攻,过提致少阳无忌,有升 
无降,上愈盛,下愈虚。且与镇固法,非治病也,特医药耳。 
新纱(三钱) 栀子(三钱,炒黑) 半夏(六钱) 旋复花(三钱) 古勇黄连(钱半) 代赭 
石(一两, 
) 降香末(五钱) 焦白芍(三钱) 紫石英(一两, 
研细) 炙龟板(五钱) 
煮成三大茶杯,分三次服,渣再煎一杯服。 
又 镇冲脉,泄胆阳,业已得效,仍宗其法。其血络之郁痛未能卒治,盖事有缓急也。 
紫石英(一两) 代赭石(一两) 焦白芍(五钱) 新绛纱(四钱) 古勇黄连(一钱) 山栀(三 
钱,炒) 炙龟板(八钱) 旋复花(三钱) 半夏(六钱) 
苏氏 三十二岁癸亥十月二十八日 脉弦数,左尺独大,瘕居右胁,发则攻心,痛跃不 
止,病名肝着,先宜宣络,后补八脉。 
新绛纱(三钱) 归须(二钱) 广郁金(二钱) 旋复花(三钱) 炒桃仁(三钱) 两头尖( 
三钱,拣净两头圆) 降香末(三钱) 丹皮(三钱,炒) 元胡索(二钱) 
初二日 肝着用通络法,业已见效,仍宗前法。但必须用化气丹间服为妙,取其治病而 
不伤正耳。 
新绛纱(三钱) 归须(二钱) 元胡索(二钱) 旋复花(三钱) 桃仁(三钱) 生香附(三 
钱) 苏子净霜(三钱) 降香末(三钱) 半夏(三钱) 广郁金(三钱) 乌药(二钱) 
二帖。 
初三日 于前方内加∶ 
两头尖(三钱) 丹皮炒(三钱) 白芍(三钱) 韭白汁(三小匙) 
初六日 药力不及,且用进法。 
新绛纱(三钱) 桃仁泥(三钱) 藏红花(二钱) 旋复花(三钱) 归须(钱半) 生香附( 
三钱) 焦白芍(六钱) 丹皮(五钱) 川楝子(三钱) 
三帖。 
十四日 仍宗前法。 
新绛纱(三钱) 桃仁泥(五钱) 归须(二钱) 旋复花(三钱) 藏红花(三钱) 降香末( 
三钱) 
子(三钱) 
三帖。 
十六日 甲子正月十九日 业已见效,照前方日服半帖,丸药减三分之二。 
经来五日,颜色已正,不得过行伤正。其瘕气,留为丸药化可也。兹拟宁心止汗。 
白芍(六钱,炒) 粉丹皮(三钱) 洋参(二钱) 茯苓块(五钱) 制五味(一钱) 牡蛎( 
五钱) 
小麦(三钱) 
水八碗,煮取三碗,分三次服。三帖。 
甘氏 五十岁 凡两畔不同者,皆肝病也。此证气至丑寅则上升,暮卒复。左脉沉弦, 
右脉浮弦,升降失司,痰饮斯聚。 
姜半夏(五钱) 降香末(三钱) 旋复花(三钱) 小枳实(三钱) 广陈皮(三钱) 杏仁泥 
(三钱) 苏子霜(三钱) 黄芩炭(八分) 生姜(三片) 

卷三
肝痈
属性:谢 四十四岁 辛巳三月二十四日 病起肝郁胁痛,痰中带血,病名肝着。医者不识络 
病因 
由,与络病治法,非见血投凉,即见血补阴,无怪乎愈治愈穷也。大凡血症之脉,左脉坚搏 
,治在下焦血分;右坚搏,治在上焦气分。兹左手脉浮取弦,沉取洪大而数,重按即芤, 
前曾痰有气味,现下痰挟瘀滞黑色,唇舌皓白,其为肝经络瘀挟痰饮,咳血无疑。势已惫极 
,勉与宣络止血,兼之两和肝胃,以逐痰定咳。(方此未服) 
新绛纱(三钱) 旋复花(三钱) 归须(钱半) 桃仁泥(三钱) 半夏(三钱) 广皮炭(二 
钱) 苏子霜(一钱) 降香末(钱半) 广郁金(二钱) 
煮两茶杯,分四次服。二帖。 
四月初三日 血家左手脉坚搏,治在下焦血分。此症先因肝络瘀滞,以致血不归经,日 
久不 
治,由阴经损及阳气,自汗溺变痿弱,阳虚也,左脉洪数而芤,阴伤也。如是阴阳两伤之极 
,而瘀滞仍然未净,通络则虚急,补虚又络滞,两难措手。不得已用新绛一方,缓通其络, 
其补药则用阴阳两摄法,聊尽人力而已。(从此服起) 
辽参(一钱) 麦冬(四钱,连心) 海参(二钱) 五味子(一钱) 沙苑蒺藜(三钱) 茯神 
(五钱) 枸杞子(三钱) 龟板(五钱) 牡蛎(六钱) 
初四日 病起于胁痛,瘀血致壅,久嗽成劳,至骨痿不能起床,仍有瘀滞不化之象,且 
痰有 
臭味,即系肝着成痈。前日脉虽芤大而涩,昨日大见瘀血后,今日则纯然芤矣,岂非瘀血之 
明征乎?若一味贪补,断难再起,兼之宣络,万一得苏,妄诞之诊,高明酌之。 
新绛纱(三钱) 旋复花(二钱) 归横须(八分) 半夏(钱半) 广皮炭(一钱) 桃仁泥( 
三钱) 丹皮炭(五钱) 
此方《金匮》 载在妇人虚劳门,有识者其悟之。上半日服此方完,下半日服前补方。 
初五日 痰中臭味太甚,黑痰未净,是活络之方不能除;脉芤自汗甚,是补摄之方又不 
可缓 
。痰稀纯白,内有支饮,于补方中去牡蛎、海参。盐味之碍饮者。此症极虚极实,时人但知 
其虚而不知其实,所以日误一日,以至于此。治实碍虚,治虚碍实,焉望成功。一通一补, 
俱每日照前服法未改。 
初七日 脉较前敛戢,于新绛方内半夏加钱半,作三钱,余仍旧,服法亦如之。 
初八日 今日左尺脉独大,加封固肾气法,余有原案二方,每日间服如前。 
人参(一钱) 炙龟板(八钱) 莲子(五钱) 炙甘草(三钱) 制五味(一钱) 杞子(三钱 
,炒 
黑) 沙蒺藜(二钱) 左牡蛎(六钱) 云茯苓(五钱) 麦冬(三钱,连心) 炒白芍(三钱) 
初十日 于前方内加辽参五分作钱半,又加海参一条,淡苁蓉三钱,四帖,余悉如前。 
十三日 仍照前服,每日间服一通一补方。 
十七日 左脉空大未敛,精神较前虽好,犹宜收摄下焦,于前方内去龟板、五味子、白 
芍、海参、苁蓉,余如旧间服法。煮好去渣,再上火煎成二杯,分二次服。 
同日 痰色犹不能清白,气味亦不净,仍须宣络。 
新绛纱(三钱) 旋复花(二钱) 半夏(五钱,姜制) 广皮炭(钱半) 广郁金(钱半) 当 
归须(一钱) 
上半日服,四帖。 
二十一日 脉少敛,通补二方间服如前,四帖。 
二十四日 痰浊未变,脉象少敛,午后微热不寐,饮食由渐而加,不可太过不及。 
人参(钱半) 莲肉(五钱,连心皮) 炙甘草(三钱) 枸杞(三钱,炒黑) 沙蒺藜(三钱) 
云 
茯苓(五钱) 左牡蛎(五钱) 麦冬(三钱,连心) 熟五味子(一钱) 炒枣仁(三钱) 海参( 
二条,洗去砂) 大淡菜(三钱) 
午后服此。 
又方∶ 
新绛纱(二钱) 旋复花(二钱) 半夏(三钱,姜制) 广郁金(二钱) 归须(一钱) 桃仁 
泥(二钱) 广陈皮(八分) 香附(二钱) 
煮两小茶杯,午前服。 
初九日 复诊于补方去牡蛎、五味子,余仍二方间服如前。 
十三日 痰已渐清,肝亦渐平,精神渐旺,拟去搜逐而补中,与外台茯苓饮意。(专用 
一方)。 
云茯苓块(六钱) 人参(二钱) 香附(三钱) 生于术(五钱) 炙甘草(二钱) 半夏(五 
钱) 生薏仁(五钱) 小枳实(二钱) 

卷三
癫狂
属性:陀 五十九岁 病由情志而伤,中年下焦精气不固,上年露痱中之萌,近因情志重伤, 
又在 
相火主令,君火司天,君火客气,内与本身君火相火相应,以致肝风鸱张,初起如狂。医者 
仍然攻风劫痰,大用辛温刚燥,复以苦寒直下,是助贼为虐也。现下左脉实大坚牢,大非吉 
兆,勉以紫雪定螈 肢厥,而泄有余之客热,再以定风珠济不足之真阴,而息内风之震动。 
如果病有回机,神色稍清,再拟后法。 
紫雪丹(二两,每服二钱,二时许一服,以神清为度。牙关紧闭用乌梅蘸醋擦牙根,其 
牙即开) 
大生地(一两) 生白芍(一两) 生鳖甲(一两) 炙甘草(六钱) 真阿胶(四钱) 麻仁( 
四钱 
)麦冬(八钱连心) 左牡蛎(八钱) 蚌水(半酒杯,冷开水冲入) 鸡子黄(二枚,药煮成去 
渣和入上火三沸) 
煮成三碗,渣再煮两碗,共四碗,四刻服半碗。尽剂再作服。 
二十日 左脉仍然牢固,较昨日诸证俱减,舌苔黄黑,尺肤热,阳明络现。昨谓不止本 
身虚 
热,且有客气加临,非虚语也,汤药仍照前方,再以清宫汤,化牛黄紫雪辈,二时一次。 
连翘(三钱,连心) 元参心(五钱) 麦冬(五钱,连心) 莲子心(钱半) 鲜竹叶(三钱 
,卷心) 
服牛黄丸紫雪丹,即以此汤化服。 
二十一日 螈 肢厥虽止,其狂如故,会厌不利,脉仍牢固数大。按∶阳盛并于上则狂 
,的 
系阳火有余,非极苦之药,直折其上盛之威,其势未必得减。况小肠火腑,非苦不降,痰亦 
因之而降,其会厌庶可得利矣。 
洋芦荟(三钱) 真雅连(三钱) 龙胆草(三钱) 生白芍(六钱) 知母(六钱) 细生地( 
六钱) 丹皮(八钱) 麦冬(八钱) 元参(五钱) 犀角(八钱,先煎代水) 
头煎三碗,今日服,二煎两碗,明早服。二帖半。 
二十四日 脉气大减,但阳升阴络,机不灵,拟兼清会厌胆络之热。 
羚羊角(三钱) 龙胆草(钱半) 知母(三钱) 钩藤(二钱) 连翘(钱半) 桑叶(钱半) 
洋芦荟(钱半) 大生地(三钱) 麦冬(三钱,连心) 
米醋三杯,每药一茶杯,冲入半酒杯,今晚一帖,明早一贴。 
二十五日 于前方内加∶ 
石膏(二两) 
二十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