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62-明医杂着 >

第11章

562-明医杂着-第11章

小说: 562-明医杂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瘴疟、时疟寒热往来。 
柴胡 知母(各一钱五分,炒) 苍木(泔浸) 黄芩(酒炒) 干葛 陈皮 半夏(汤洗) 
川芎(各一钱) 甘草(七分,炙) 
上姜三片,乌梅二个,水煎,侵晨、午前服。 
愚按前症若因外邪未解,而寒热往来者,宜用原方解散之;若因脾气素弱,或服前药外邪既去而寒热 
不止,或欲呕少食者,脾气亏损也,宜用补中益气汤加半夏、干葛、茯苓调补之。若午前寒热,属气虚,用 
四君子加当归、升麻;若午后寒热,属血虚,用八珍汤加柴胡、升麻。大凡病久气虚而血弱者,必发 
热,须用四君之类调补脾胃,脾胃一健,气血自生。若误认为血虚而用四物沉阴之剂径生其血,则脾土复 
伤,诸脏皆病,虚症蜂起,反为难治,甚致不救。 
疟久者,加人参一钱五分,当归一钱;汗多者,去苍术,换白术,加白芍药(酒炒)一钱五分。 
愚按疟久不愈,属中气虚不能滋养诸脏,但调补脾胃,诸病自退。其汗自出者,乃阳气虚而不能卫固 
于腠理也,用四君加归、 、陈皮;未应,加姜、桂。手足逆冷,急加附子。盗汗者,阴虚而腠理不密 
也,宜用八珍加肉桂、五味子。烦热作渴,暂用当归六黄汤,其中三黄俱炒黑,倍加参、 ,汗既止,仍 
用八珍散之类。若肾气素虚,发热作渴,宜六味丸。手足逆冷,或痰气上攻,宜用八味丸。若邪气既散, 
而寒热仍作,此真气虚也,即用补中益气汤。若气血 
虚而寒热者,用八珍汤。若治失其宜,则元气亏损,变症百出,不但久疟而已矣。 
疟后变成痢疾,宜从虚治,故用补脾胃药。 
黄连(炒) 木香 缩砂 黄芩(炒) 橘皮 白术 当归(酒洗,各一钱) 白芍药(炒,二钱) 
甘草(炙,五分) 
上姜、水煎,食前服。 
愚按前症乃病气有余、形气不足而变症也,宜用原方,以清解脾胃邪热。若病气形气俱不足而不能 
愈,宜补中益气汤滋养诸脏自愈。 
若温暑之月,民病天行瘟疫热病,治宜清热解毒之剂,兼治内外,愈后随当调理脾胃,以壮元气。 
枯黄芩 升麻 干葛 知母(酒炒,各一钱) 人参 石膏 白芍药(各一钱半) 黄连(酒炒,四分) 
甘草(七分) 羌活(二钱) 生地黄(酒洗,五分) 
上姜、水煎,食前热服,渣继服。 
愚按前症若邪在足阳明,表里不解者,宜用本方和解之。若疏通过度,胃气亏损,而发热烦渴者,用 
竹叶黄 汤以生津液;若误汗亡阳,而发热烦渴者,用升阳益胃汤;若误下亡阴。而发热烦躁者,用理 
中汤。 
若胸膈痞闷,痰涎壅塞者,加枳实、半夏各一钱,生姜汁四、五匙。脾胃不实,加白术一钱半。 
愚按前症若形病表里俱实,而痰邪痞闷者,宜用 
本方。若脾肺气虚,痰涎不得运化而痞闷者,宜用六君子,少加桔梗、枳壳。若脾胃虚弱,不能摄涎归源而 
痞闷者,宜用六君、炮姜。 
若时气发热,变为黄病,所谓瘟黄也。治宜内泻湿热。 
茵陈 黄连(姜水炒) 山栀仁 白茯苓 浓朴(姜水炒) 木通 白术 人参(各一钱) 
木香(七分) 白芍药(酒炒) 干葛(各一钱半) 
上姜、水煎,食前服,渣继服。 
愚按前症若因湿热壅滞所致者,宜用此方。若因病久元气益虚,而脾之正色见于外者,宜用补中益气 
加茵陈、茯苓。若中气虚寒,四肢厥冷,或浮肿、黑黄者,用人参理中汤加茯苓、茵陈。观东坡任黄州,用 
圣散子,正谓此意。土人不知,反用槟榔导损真气,疏泄腠理,外邪易感,病由是作。若节饮食、慎起居、 
适寒暑、固元气,以却外邪,虽患是症,亦为轻浅。嘉靖甲申春,南都大疫,煎圣散子,普济老幼并服, 
来者接踵,死者塞途,良可哀悯!殊不知此方因岭南风土而作,且浙之与广,相去万里,殊域异方,天 
时人事,大不相侔,岂有概一治疗而无误者哉! 

卷之三续医论
喘胀
属性:喘与胀二症相因,必皆小便不利,喘则必生胀,胀则必生喘,但要识中标本先后。先喘而后胀者主 
于肺,先胀而后喘者主于脾,何则?肺金司降,外主皮毛。经曰∶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又 
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是小便之行,由于肺气之降下而输化也。若肺受邪 
而上喘,则失降下之令,故小便渐短,以致水溢皮肤,而生胀满焉。此则喘为本,而胀为标,治当清金 
降火为主,而行水次之。脾土恶湿,外主肌肉,土能克水。若脾土受伤,不能制水,则水湿妄行,浸渍肌 
肉,水既上溢,则邪反侵肺,气不得降而生喘矣。此则胀为本,而喘为标,治当实脾行水为主,而清金次 
之。苟肺症而用燥脾之药,则金得燥而喻愈加;脾病而用清金之药,则脾得寒而胀愈甚矣。近世治二症, 
但知实脾行水,而不知分别脾肺二症,予故为发明之。 
愚按前症若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而喘且渴者,用黄芩清肺饮以治肺,用五淋散以清小便;若脾肺虚弱, 
不能通调水道者,宜用补中益气汤以培元气,用六味地黄丸以补肾水;若膏粱浓味,脾肺积热而喘者,宜 
清胃散以治胃,用滋肾丸以利小便;若心火克肺金而不能生肾水者,用人参平肺散以治肺,用滋阴丸以滋 
小便;若肾经阴亏,虚火烁肺金而小便不生者,用六味地黄丸以补肾水,用补中益气汤以培脾土;若脾气虚 
弱不能相制而喘者,用补中益气汤以培元气,用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若肝木克脾土不能相制而喘者,用 
六君、柴胡、升麻以培元气,六味地黄丸以补肾水;若脾胃虚寒不能相制而胀者,用八味丸以补脾肺、生 
肾水;若脾肾虚寒不能通调水道而胀者,宜用金匮加减肾气丸补脾肺、生肾水;若酒色过度,亏损足三阴 
而致喘、胀、痰涌、二便不调或大小便道相牵作痛者,亦宜用此丸,多有生者。 
一富商,饮食起居失宜,大便干结,常服润肠等丸,后胸腹不利,饮食不甘,口干,体倦,发热,吐 
痰,服二陈、黄连之类,前症益甚,小便滴沥,大便泄泻,腹胀少食,服五苓、瞿麦之类,小便不通,体 
肿,喘嗽,用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而愈。 
一儒者,失于调养,饮食难化,胸膈不利。或用行气消导药,咳嗽喘促;用行气化痰,肚腹渐胀;用 
行气分利,睡卧不能,两足浮肿,小便不利,大便不实。肺肾脉浮大,按之微细,两寸皆短。朝用补中益 
气汤加姜、附,夕用金匮肾气丸加骨脂、肉果,各数剂,诸症渐愈,再佐以八味丸,两月乃能步履,却服 
补中、八味,半载而康。 

卷之三续医论
气虚血虚
属性:气虚补气,用四君子汤;血虚补血,用四物汤。虚甚者,俱加熟附子。盖四君、四物,皆和平宽缓之 
剂,须得附子健悍之剂行之,方能成功。附子热药,本不可轻用,但当病,虽在暑热时月,亦可用也。予尝 
治一仆人,五月间病热,口渴,唇干,谵语。诊其脉细而迟,用四君子汤加黄 、当归、芍药、熟附子, 
进一服,热愈甚,狂言狂走。或曰附子差矣,诊其脉如旧,仍增附子,进一大服,遂汗出而热退,脉还四 
至矣。又尝治一妇人,亦夏间病热,初用平调气血,兼清热和解之剂,服二、三服不应,热愈甚,舌上焦 
黑,膈间有火,漱水不咽。诊其脉两手皆虚微,而右手微甚。六七日内谵语撮空,循衣摸床,恶症俱 
见。后用四物汤加黄 、人参、白术、陈皮、麦门、知母、熟附子,服之一、二时汗出而热退,次日复 
热,再服仍退,又次日复发,知其虚极也,遂连进十 
服,皆加附子而安。 
愚按前论正所谓舍时从症,舍症从脉,真有定见者也。 
一男子,发热,烦渴,头痛,误行发汗,喘急,腹痛,自汗,谵语,用十全大补加附子治之,熟睡唤而 
不醒,及觉,诸症顿退,再剂而痊。 
黄武选,饮食劳倦,发热恶寒,误用解表,神思昏愦,胸发赤斑,脉洪数而无力。余曰∶此内伤元 
气,非外邪也,急用温补之剂。彼不从,后果殁。 

卷之三续医论
饮食过伤
属性:饮食过伤,变为异常急暴之症,人多不识。尝有一壮年人,忽得暴病,如中风状,口不能言语,目不 
识人,四肢不举,急投苏合香丸,不效。予偶过闻之,因询其由,曰适方陪客饮食后,忽得此症。遂教以煎 
生姜淡盐汤,多饮探吐之,吐出数碗而醒,后服白术、陈皮、半夏、麦芽调理而愈。大抵此等症,多因 
饮食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气恼,而致饮食填塞,胃气不行,内伤特重。若误作中风、中气症,而 
用驱风解表、行气散气之药,则胃气重伤,死在旦夕。《内经》虽有暴病暴死之症,但恐多有因于食者, 
前辈不曾明言,故人不识耳!今后遇有此等急症,须要审问明白。若方饮食醉饱,或累伤饮食,重复受 
伤,但觉胸膈有食滞,只作伤食治之。 
愚尝治赵吏部,患吐物出皆酸味,其脉气口大于人迎者二、三倍。僚友速余投剂,余曰∶此实邪在 
上,候其吐尽酸味,不药自愈。翌早吐止而安。 
一妇人,饮食后因怒忽患血崩,四肢逆冷,抽搐,口噤,如发痉然,吐痰如涌,灌以二陈、柴胡、 
山栀、枳壳,吐出酸味,神思稍醒,药止,次日进薄粥少许,但乳胁胀痛,寒热,欲呕,四肢倦怠。余以 
为悉属肝火炽盛,致脾气不能运化。先用六君、柴胡、山栀、钩藤钩,诸症顿退,惟四肢不遂,血崩如 
初。或又以为肝火未息,欲投清肝凉血之剂,余以为肝脾气血俱弱,先用补中益气汤培其脾土,而血气归 
经,又用四物、参、术、柴胡养肝筋,而四肢便利。(余见异症名要。) 

卷之三续医论
头痛
属性:久头痛病,略感风寒便发,寒月须重绵浓帕包裹者,此属郁热,本热而标寒。世人不识,率用辛温解 
散之药,临时得效,误认为寒。殊不知因其本有郁热,毛窍常疏,故风寒易入,外寒束其内热,闭逆而为 
痛。辛热之药,虽能开通闭逆,散其标之寒邪,以热济热,病本益深,恶寒愈甚矣。惟当泻火凉血为主, 
而佐以辛温散表之剂以从法治之,则病可愈,而根可 
除也。 
愚按前症多主于痰,痛甚者乃风毒上攻。有血虚者,有诸经气滞者,有气虚者,有四气外伤,有劳 
役所伤;有可吐者,有可下者,当分虚实寒热兼变而治之。若夫偏正头风,久而不愈,乃内挟痰涎,风火 
郁遏经络,气血壅滞,甚则目昏紧小,二便秘涩。宜砭出其血,以开郁解表。余尝治尚宝刘毅斋,但怒则 
两太阳作痛,先用小柴胡加茯苓、山栀,后用六味丸以生肾水,而不再发。 
谭侍御,每头痛必吐清水,不拘冬夏,吃姜便止。余作中气虚寒,用六君、当归、黄 、木香、炮 
姜而瘥。 
商仪部,劳则头痛。余作阳虚不能上升,以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痊。 

卷之三续医论
眼赤肿痛
属性:眼赤肿痛,古方用药,内外不同。在内汤散,用苦寒辛凉之药以泻其火;在外点洗,则用辛热辛凉之 
药以散其邪。故点药莫要于冰片,而冰片大辛热,以其性辛甚,故借以拔出火邪,而散其热气。古方用 
烧酒洗眼,或用干姜末、生姜汁点眼者,皆此意也。盖赤眼是火邪内炎,上攻于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