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35-证治准绳·幼科 >

第74章

635-证治准绳·幼科-第74章

小说: 635-证治准绳·幼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今疮疹之火熏灼于里,迫血妄行,血亦随火而动,阳络伤则血从上焦出, 
或衄血,或呕血。阴络伤则血从下焦出,或溺血,或便血。阴阳俱伤则血上下出也。诸失血惟从鼻出者,或有 
可治之理,其余皆死证也。亦有痘疮灌烂,不能收较,出血不止者,此阳疮出血, 
亦不可治。〔张〕所云血之妄行,从口、从大小便、从阳疮,或痘毒而出者,悉 
皆不治,盖指出之多而不止者言之耳,若初出之时,苟详推其因而善为清理,岂俱无生者耶。若痘疮赤痛,烦热 
作渴,或便血、或衄血,先用犀角地黄汤(失血)。次用加减大紫草散(痘灰白)去黄 加木通主之。吴氏治诸失血, 
始终用犀角地黄汤加山栀、芩、连、白芍药,有初出时衄血不止,用下药而得效者。〔薛〕一小儿痘后,非衄血, 
即便血,痘痕赤白靡定,手指冷热无常。余谓此元气虚,而无根之火,倏往忽来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 
功散,各二十余剂而愈。后因劳心复发,仍用前二药为主,佐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x犀角地黄汤x 治痘疹并麻疹与衄血便血者可服。 
牡丹皮 犀角 赤芍药 生地黄 
热盛者,加酒炒黄连。若有瘀血停胸,加醋制大黄。若口鼻出血,加大蓟茅 
根。若小便去血,去大黄、加小蓟,水煎服。 
x二宝散x 治痘紫色,发热鼻衄,小便如血,口渴乱语。 
犀角 玳瑁 
二味磨汁,顿服,即愈。 
【衄血吐血】〔薛〕《痘疹方》云∶若痘发之际,正宜微见,与发汗同体,然血与汗虽殊,其源则一,盖痘疹 
乃秽血所发,邪结肺胃,毒瓦斯自然上越也。若见此证,不可妄投以药,恐治失其宜,瘀蓄者不出,而已出者复伤, 
反生变证也。若作渴饮冷,手足并热,此毒瓦斯炽盛,而血上溢也,宜用《圣济》犀角地黄汤。若肺经热毒 
而鼻衄,用地黄清肺饮。胃经热毒而吐血,亦用《圣济》犀角地黄汤。若肠胃热毒而便血,亦用之。作渴饮汤,手 
足不热者,脾肺气虚不能摄血而妄行也,宜用五味异功散。若出血作渴烦躁,面赤色者,血脱也,宜用当归补血汤。 
一小儿衄血,上寸脉数。此肺金有火也。用泻白散而血止,但四肢倦怠,用益气汤而愈。一小儿痘 
疮赤色,吐血发热。此胃经热毒也。先用《圣济》犀角地黄汤,诸证渐愈,又用五味异功散而痊。〔万〕疮疹发热失血, 
皆非佳候,但从鼻出者,此火刑于肺,鼻为肺之窍,宜泻火凉血清肺,以玄参地黄汤调郁金末、加茅根汁、磨京墨 
汁饮之,衄止者佳,一向不止者,不治。 
x玄参 地黄汤x 
玄参 生地黄 牡丹皮 栀子仁(各一钱半) 甘草 升麻(各半钱) 白芍药(一钱) 
上锉细。加炒蒲黄半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 
x斩关散x 痘紫发热,鼻红不止。 
生地黄 牡丹皮 黄芩(各五分) 升麻(三分) 藕节 茅根(各一钱) 绿豆(四十九粒) 
上,水煎服。 
【便血】凡痘子大便出血者,看其血来何如,又看是何时,如疮子正壮,大便数日未行,血从粪出者,此 
肛门伤血出也。如疮已收,大便脓血者,此倒靥之血也。非此二类,但溺血便血者,乃脏腑败坏,阴血妄行,必 
死之候。〔薛〕闻人氏云∶痘疹大便下血或黑粪,若睡而不醒,是为恶候,乃内热盛也,用犀角地黄汤、抱龙 
丸、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主之。窃谓前证若寒热作渴,小柴胡加生地黄。发热体倦,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口干作 
渴,用人参白术散。大凡作渴引饮发热者属实热,作渴饮汤手足不热者属虚热,手足逆冷者属虚寒,治者审之。 
一小儿痘疮下血,且不起发。先君谓气血不足。用紫草快 汤加参、 、归、术,血顿止,疮顿起,用八 
珍汤而愈。一小儿痘疮下血,小便赤色,疮色如赭,发热饮冷,二便不利。先君谓心小肠实热。用八正散,后用 
解毒防风汤(痘证治大法)及饮芹菜汁、而痊。一小儿痘将愈而便血,面白恶寒,大便欲去而不去。余谓此元气 
虚而下陷也。用益气汤。不信,服凉血之剂,致吐泻腹痛而殁。一小儿痘将愈,患便血,面白恶寒,手足并冷,脉 
沉细如无。余谓阳气虚寒,欲用人参、姜、桂。不从,翌日而死,手足青黑,惜哉。一小儿出痘三四日,大便下 
血,日有数滴,至八日不能 
起。御医钱春林谓其脾气虚寒。用木香散二剂,加丁香十一粒、人参五钱,次日痘起有脓,由是血止,二十余日而愈。 
【溺血】〔袁〕痘两三日而小便溺血者,名为沁砂红,盖因枭毒辏于心,心失其主,而血随毒激,故奔散而 
妄驰,心通小肠,注于膀胱而溺血也,或如黑豆汁,或如苏木水,痛者易治,不痛者难治。 
主方 
木通 生地黄 黄 赤芍药 犀角 地榆 升麻 紫草 车前叶(多用) 灯草 
水煎服。痛,加甘草稍、滑石、山栀。 
余治此痘,要在于清心解毒,使阴血总归于荣,升麻黄 ,贵宜详察而投,不可执方以害人也。若便如黑 
豆汁者,毒已冲心而荣元已离,十亡八九,致有小便涩,留结血条如绵线寸长,欲尿则号哭,痛不可忍者, 
急用炒山栀末、青龙须草汁调服,再以木通汤饮之,可也。 
【 裂出血】〔薛〕闻人氏云∶痘疮大便不通,小便如血,或结痈毒,身痘破裂,乃内火炽盛,失于解利,急 
用犀角地黄汤、小柴胡汤加生地黄、四顺饮之类治之。窃谓前证若心脾热盛,用犀角地黄汤。心肝热盛,用小柴胡 
汤加生地黄。若大便不通,先用四顺饮,次用犀角汤。苦色赤 痛,二便不通,急用活命饮加硝黄。若色 
赤痛,恶寒发热,用活命饮加麻黄。若因乳母怒火,用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 

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不能食
属性:(灌浆落痂二门参看) 
凡痘家,能食者不问稠密皆吉,不能食者痘虽疏亦难发难靥,疮密者危。盖人 
绝水谷则死,表里皆病则困也。有欲食而不能食者,必喉舌有痘作痛,艰于吞嚼也, 
以烂粥米饮频频与之,以助脾胃之气,更以甘桔汤加牛蒡子以解咽喉,利胸膈也。〔翁〕夫痘疮之出也,固赖 
元气以发之,而元气之壮也,必滋乳食以养之,自四五日以至痂落之后,饮食不减,二便如常,虽不起发,不红绽, 
或陷塌,用药得宜,可保无虞。使乳食减少,兼以泄泻,则元气自此而日衰,虽无前证,日后必至药亦难 
效,去生远矣。故四五日前而不食者,此毒盛于里,犹可治也,至六七日后而不能食者,杂证百出,行浆不实,虽 
药之,亦何益哉。有禀受壮实,又发于五岁之外者,又不可以例论也。有痘已痂起而不食,宜调脾胃,若痘起而倍能 
食,乃胃中宿热消谷,能食而大便秘,宜四顺饮之类微解之,恐胃热不去,为口疮。又有脾胃壮实能 
食,大便如常,不必服药。此治痘者、可不知所审耶。〔张〕不食,有虚实之异,其人怯弱,精神慢而不食,或因犯胃 
气脏腑自利而不食者为虚,当温养之,益黄(脾)理中(吐逆)姜附、辈主之。身热中满而不食者为实,当清利之,白 
虎汤(发热)五苓散(惊)辈主之。如腹胀不食,口角流涎者,小异功散主之(吐泻)。 
初出,胸前稠密而减食者,此毒盛脾弱也,宜消毒饮加酒洗紫草、山楂、人参辈。已出,或因烦渴饮冷过多,或 
误投凉剂伤冷腹胀,大小便利,腹中虚鸣不能食 
者,当以温中药疏逐冷气;治法见腹胀条。有内实之人,皮浓肉密,而毒瓦斯难于发越者,又当服解毒匀气之药。凡 
痘出而饮食少进者,多因虚而毒发不透,或兼有积滞故也,以秘传大透肌散(出不快)加枳实、浓朴服之。饮 
食不化,手足逆冷者,脾气虚寒也,四君子汤加干姜,甚则附子。疮痂既起,则中气暴虚,多不能食,只宜四君 
子辈徐徐调养之。或有疮痂起而能食者,乃胃中宿有蕴热也,盖胃热则消谷,故能食,更兼大便秘结者,宜三黄丸 
利之,庶不生他变也。然亦有一等脾胃素壮实者,亦自能食,大便亦不至有秘结之患,则不必用此药也。 
靥后大小便如常而食少者,宜胃爱散、小异功散、双和散之类调补。痂落潮热,唇红口渴不食者,四君子汤加 
陈皮、山楂、黄连。渴甚,白术散。不解,以大连翘饮去黄芩主之。 
脾胃伤于饮食者,枳实丸(伤食)主之。大便酸臭,不消化,畏食或吐者,枳术丸(伤食)。伤冷冻饮料食者,宜温之, 
神应丸(伤食)主之。然神应丸内有巴豆,善医者临证,须量虚实斟酌,少与之,庶不坏事。 
赵氏治疮痘不进乳食,用白术苦参汤。宿食不消者陈皮枳实汤。如因热壅不食 
者,二和汤加黄芩。胃虚弱不调,而不能食者,人参养胃汤、麦冬参术散、七珍散、 
俱可选用。或有杂证者,去其杂证,气和自能食矣。或大小便秘者,利之。 
x四君子汤x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甘草(各一两) 
上 咀。用水一盏,生姜三片,煎四分,温服,每帖三钱。 
x六神散x 治脾胃虚弱,津液燥少,内虚不食,身发虚热。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白扁豆(炒) 黄 (密炙)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抄二钱,用水半盏,生姜一片,枣一枚,同煎至三分, 
去滓温服之,不拘时候。身热甚者,加乌梅少许,同煎服。 
x七珍散x 调胃进食。 
山药 人参 茯苓 黄 白扁豆(各一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七分) 
上,锉为粗散。加粟米一撮,姜二片,枣三枚,水煎,不拘时温服。 
x人参养胃汤x 补脾进食之剂。 
白术 陈皮 神曲(各一钱五分) 人参 茯苓 栀子 黄芩(各一钱) 甘草(八分) 
上锉散。分为二服,水煎,不拘时服。 
x麦冬参术散x 调胃进食,兼消积之药。 
麦门冬 白术(各二钱) 陈皮(一钱半) 人参 甘草(各一钱) 浓朴(七分) 
上锉散。分为二服,水煎,无时。 
x二和汤x 消食扶气之剂。 
藿香 香附(各等分) 
上,为极细末。滚水放温,调下二三钱。 
x白术苦参汤x 治小儿患痘,不进乳食。 
白术 白芍药 槟榔 诃子 柴胡 青皮(各一钱) 苦参(一钱二分) 鼠粘子 浓朴 陈 
皮砂仁 乌药 紫草(各一钱) 
上锉散。每服四五钱,水煎,食远服。 
x陈皮枳实汤x 治患痘宿食不消。 
陈皮(一钱二分) 鼠粘子 浓朴(各一钱一分) 枳实 青皮 乌药 紫草茸 砂仁 神曲 
槟榔 草果 桔梗(各一钱) 升麻(八分) 
上锉散。每服四五钱,水煎,食远服。 
凡痘疮,饮食之间毋令太饥,毋令太饱,毋太寒、太热,以损脾胃,但与糜粥 
烂饭,淡薄滋味以养之,切忌肥甘、煎炒、五辛、一切动风动火之物。 

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咳嗽
属性:肺主气,其变动为咳嗽者,肺证也。疮疹发热之初便有咳嗽者,肺为五脏之盖,疮疹之火挟君相二火之势上 
熏乎肺,肺叶焦举,故气逆而咳也。疮疹既出,其咳更增者,此喉咙有疮,淫淫如痒,习习如梗,故咳 
也。疮疹收后而咳者,此卫气虚弱,腠理疏开,风寒外袭,肺气逆而不收,故亦咳也。〔薛〕痘疹未出欲出之际, 
乃热毒上熏清道,肺气不宁,宜用惺惺散。若已出之后,则属元气虚弱,不能固卫腠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