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35-证治准绳·幼科 >

第57章

635-证治准绳·幼科-第57章

小说: 635-证治准绳·幼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乍凉乍热,精神倦怠,肌肉 白,饮食减少,四肢倦而睡卧安静,便清自调,虚证无 
疑。未见点前用参 饮加轻剂发散,如紫苏、防风、白芷。见点之后用参 饮加轻 
剂,如川芎、桔梗。见点四日之后重用参 饮随病加减处治。七八日浆足之后,保 
婴百补汤调养气血而已。此证末稍塌陷黑靥者,多用木香异功散收功。凡血热之 
证,初发身热壮盛,腮红脸赤,毛焦色枯,烦躁渴欲饮水,日夜啼哭,睡卧不宁, 
好睡冷处,小便赤涩,热证无疑。未出之前,升麻葛根汤或升麻流气饮虽皆可服, 
总不若十神解毒汤为稳。未出至见点三四日后,热证悉平,势将行浆,从太乙保和 
汤加减。八九日浆足之后,则有保婴百补汤调养之。此证七八日间,有紫黑干枯及 
青灰干黑陷者,则有夺命大造、谈笑博金、一字金,或百祥、牛李、猪尾、独神 
等方,皆可审用。惟经泄泻之后有黑陷干红者,则从木香异功散治之。此祖宗世业 
不传之秘,万试万中者也。凡热毒壅遏之证,初发身热壮盛,腮红脸赤,毛焦皮 
燥,气粗喘满,腹胀烦躁,狂言谵语,睡卧不宁,大便秘结,小便赤涩,面浮眼胀, 
多啼多怒,的系热毒壅遏,未见点时,先须升麻葛根汤一服,随服羌活散郁汤。至 
见点三日之内,诸证悉平,势将行浆,则服益元透肌散加减。浆足之后,服婴童百 
补汤调养而已。六七日外有紫黑干枯及青灰干白陷者,则有夺命大造、谈笑博金、 
一字金、百祥、牛李、猪尾、独神等方,皆可审用。惟曾经泄泻,有木香异功证, 
则从木香异功散治之。治虚弱痘证有二法,的系气虚,则宜补气,气虚易寒,又 
宜温之,温补一法之中,酌量轻重处治,方为妙用。治血热壅遏有五法,表热盛 
则痘必干枯,表太凉则冰伏,内热盛则秘结,内太凉则泄泻,气壅盛则腹胀喘满, 
热毒为所抑而不得伸越、则腹胀狂乱,毒瓦斯弥盛则表里受重、而婴童难任,是故治 
痘之法,在安表、和中、匀气、透肌、解毒五者而已。安其表,使无干枯冰伏之 
患。和其中,使无便结泄泻之变。匀其气,使无壅盛喘满之过。透其肌,使热毒得 
以伸越而达表。解其毒,使内外有所分消。五者不失,则血热壅遏之证势虽绵密, 
亦不足忧矣。 
x参 饮x(即保元汤) 专治元气虚弱,精神倦怠,肌肉柔慢,面青 白,饮食少 
进,睡卧宁静而不振者,不分已出未出皆治。 
人参(一钱) 黄 (二钱) 甘草(五分,初热生用,出定炙用) 
杨仁斋谓其能补益元气,更名保元汤,盖为元气虚弱者立也。后世治痘者多 
主之,不分元气虚实之异,概用于血热毒壅之证,是为以实攻实,岂不误哉。 
上,用水一钟,姜一片,煎四五分,不拘时服。 
x参 饮加减禁忌法x 
如前虚证,辨认不瘥,以此方为主,前后始终,皆不可易,中间杂证兼见,虽 
或不同,要皆气虚所致,则以本方而斟酌加减之,毋得过投发散、苦寒、之剂。 
初热未出之际,只可少济以开提匀气之功如桔梗、川芎、之类。浆足之后,助以 
收敛如白术、芍药、茯苓、焉尔。 
出不快,加川芎、官桂。禁用蝉蜕、鼠粘子、人牙、紫草。小便赤,加大腹 
皮、茯苓。禁用车前、滑石、瞿麦、山栀。大便溏,加白术、茯苓、肉果。禁 
用猪苓、诃子、龙骨、矾石。小便短涩,加大腹皮、木通。禁用滑石、瞿麦。 
大便实秘,加酒炒当归。禁用大黄、枳壳、生地。泄泻,加白术、肉果、木香。 
禁用龙骨、石脂、枯矾。呕吐,加干姜、丁香、橘皮。禁用半夏。烦渴,加 
麦门冬、芍药、五味子。禁用天花粉、葛根、乌梅、半夏。减食,加白术、人 
参、神曲。禁用山楂、砂仁。伤食,加神曲、麦芽、山楂。禁用枳实、蓬术、 
三棱、巴豆、大黄。喘急在三四日前者,加桔梗、蝉蜕、杏仁。风,则微散 
之,加紫苏、防风、枳实。痰,则从痰治,加杏仁、贝母。有虚证见者,决 
非实喘,不过是毒不得外达,上乘于肺耳,禁用麻黄、莱菔、苏子、枳壳下气 
等药。六七日后,或先曾泄泻而后气喘者,虚之极也,加人参则喘自止。腹 
胀,加大腹皮、浓朴,兼发散开提。禁用枳壳、莱菔宽中下气等药,仍视小便 
秘、与伤食否,亦有伤于生冷,或寒气郁遏而然,从内伤外感而治。内伤,用 
丁香、官桂、神曲、木香。外感,用防风等药发散治之。当热不热,四五日 
间手足厥冷,冰硬不起,加丁香、官桂、炙黄 、川芎。夏月减丁香。四肢不 
起,加肪风,减川芎。浆不足,加白术、当归、川芎。灌水泡,加白术、防 
风、白芷、芍药。灌清浆,加白术、茯苓。喘嗽,加五味子、杏仁、麦门冬。 
禁用天花粉、桑白皮。发痒,加川芎、当归、芍药、白术、茯苓。禁用僵蚕、 
蒺藜。痒甚,外用茵陈烧烟熏之。禁用沐浴发散之药,恐成气脱。 
x十神解毒汤x 专治身发壮热,腮红脸赤,毛焦色枯,已出未出,三日以前痘点烦红, 
燥渴欲饮,睡卧不宁,小便赤涩者,此热盛也,并皆治之。 
当归尾 生地黄 红花 牡丹皮 赤芍药 桔梗 木通 大腹皮 连翘 川芎 
此方,治血热痘疹,以凉血行血为主,佐以桔梗、川芎,有开提发散之功,引 
以大腹皮、木通,有疏利热毒之效,臣以连翘、牡丹皮,有解毒之良,用此以治 
血热痘疹,则能内外分消,热毒虽盛,庶几解散,表里自然和平矣。古人用黄连 
解毒汤,恐骤用寒凉,不惟冰伏热毒,及出不快,抑且热毒为其所抑,则郁于脏 
腑,或肚痛腹胀,内溃而死者有之,岂若此方用之为稳当,若不得已而用黄连芩 
檗,亦须酒炒,一以制其寒凉之性,一以助其上行之势,借连、檗以解毒耳。 
x十神解毒汤加减法x 
身热壮盛,加葛根、前胡。毒盛绵密,加荆芥、鼠粘子。渴,加天花粉、竹叶、 
滑石。小便尿血,加犀角、山栀。大便黑,加犀角、黄连,或桃仁。吐血干呕, 
加黄连、犀角。发红 ,加犀角、黄芩、黄柏、山栀、玄参。小便赤,加山栀。 
小便短涩,加猪苓、泽泻。小便秘,加滑石、瞿麦。大便秘,加枳壳、前胡。大 
便秘,喘,加枳壳、前胡、大黄。烦躁,加麦门冬、天花粉。烦渴,狂乱谵语, 
加知母、麦门冬、石膏。呕吐,加猪苓、泽泻、黄连。咽喉痛,加甘草、鼠粘 
子、荆芥。泄泻,加猪苓、泽泻、防风。呕,加橘皮。 
以上,并用灯心十四根,水煎服。 
血热痘证,热毒弥盛,然毒瓦斯无所分消,只宜重用升提发散,使毒得以达表而 
从外解,引以渗泄,使热得以润下而从内消,佐以清凉消毒,行血凉血之剂,则 
痘虽稠密,亦能消散,自易浆而易化也,所谓轻其表而凉其内,此方盖得安表、 
和中、解毒、三法尽善,诚痘科之神方也。丹溪曰∶热者清之,实者平之,其此 
方之谓欤。是故发热至见点之后,三日以前,毒瓦斯未尽达表,内外弥盛,血热之 
证悉具,辨认不瘥,并只以本方处治之,切不得下参、 、白术、茯苓补气之 
药于热证,未浆之前,如误而用之,是谓以实攻实,腹胀气喘,狂乱谵语,咽喉 
肿痛,口舌生疮,变证百出,所谓邪得补而愈盛也。呕吐泄泻,慎不得用半夏、 
丁、桂、干姜、木香、藿香、诃子、肉果,如误而用之,则是以热助热,气得热 
而愈亢也,燥证,必至咽疼狂乱,失血便秘,无所不至矣。至于龙骨、枯矾、涩 
滞之物,且能使气道阻塞,是欲其出而闭之门也,腹胀之患生,而喘急之势至矣, 
尤宜戒之。及至血 已成,气血定位,头顶白光,势将行浆,又宜易方,另行 
别议。 
x羌活散郁汤x 专治实热壅盛,郁遏不得达表,气粗喘满,腹胀烦躁,狂言谵语,睡 
卧不宁,大小便秘,毛竖面浮,眼张若怒,并有神效。并为风寒外搏,出不快者 
同治。 
防风 羌活 白芷 荆芥 桔梗 地骨皮 川芎 连翘 甘草 紫草 大腹皮 鼠粘子 
上,为粗散。水一钟,灯心十四根,煎六分,温服。 
身初发热,及见点之际,毒瓦斯壮盛,外为风寒所抑,或肌肉粗浓,腠理坚闭, 
肌窍不通,经络阻塞,使清气不得引毒达表循窍而出,则热毒壅遏于内,为腹胀, 
为喘急,为秘结,为狂烦,为惊搐,为失血,皮燥毛直,面急眼胀,睡卧不宁, 
惊啼多哭,此热毒壅遏之证,辨认不瘥,急宜用发散开提之剂,佐以和解透肌之 
法,则热毒不壅,而其出自易矣。羌活、白芷、防风,有升提发散解毒之长,桔 
梗有开提匀气之能,荆芥、连翘、鼠粘善解郁热,地骨皮消壅热于筋骨之间, 
且能整肃脏腑,紫草滑肌通窍,大腹皮引热下行,使内外有所分消,用此以治热 
壅之证,效大而功用极妙。若骤用寒凉如芩、连、升麻之类,则热为寒气所抑, 
不得伸越,逗遛经络,为疽为疖者有之,水伏硬闭者有之,至于人参、黄 、白 
术、茯苓温补之剂,误用则其壅盛,祸不旋踵,他如丁、桂、木香、姜、附、 
之类,以热攻热,杀人立至,尤宜戒慎。故发热之初,至见点之后,并宜以本方 
处治,根据后法而加减之。 
x羌活散郁汤加减法x 
初发身热壮盛,腮红面赤,毛焦皮燥,咳嗽喘急者,加升麻。烦渴,加天花粉、 
干葛。腹胀,喘急鼻塞,面赤若怒,毛直及枯,加麻黄。便秘,加当归、枳壳, 
甚则加大黄。呕吐,加猪苓、泽泻、橘皮,禁用生姜、丁香、木香、半夏。洞泄, 
加升麻,禁用白术、茯苓、豆蔻、龙骨等剂。喘嗽恶风,加桑皮、紫苏。失血, 
加犀角、地黄、黄连。发 ,加黄连、黄芩、山栀。小便赤涩,加滑石、山栀、 
地黄、芍药。鼻衄,加黄芩、犀角。惊悸,加木通、山栀。搐,加青皮。不思饮 
食,加山楂。伤食,加山楂、神曲麦芽。见点二三日间出不快利,加鼠粘子、山 
楂、蝉蜕,名透肌散。烦红赤色,加生地黄、红花、牡丹皮,去白芷、防风。皮 
急肉紧,身热壮甚,加葛根、前胡。 
见点三日之内,并根据本方加减,及三日之后,痘疮出齐,血 已成,而前证悉 
平,不得复用此方,恐发散太过,难于行浆,另有方药在后。其禁用药剂,并从 
血热痘证法而裁治之,故此方不立禁忌辨。 
x太乙保和汤x (又名紫草透肌汤) 
专治血热痘证服十神解毒汤后,热证悉去,内外和平,见点三日之后,不易长 
大,粗肌者用之,则能保和元气,活血解毒,助痘成浆,易痂易落也。 
桔梗 紫草 川芎 山楂 木通 人参 红花 生地黄 甘草 糯米(五十粒) 
上,用灯心七根,姜一片,水一钟,煎六分,温服。 
便涩腹胀,加大腹皮。繁红不润,加当归、蝉蜕。出不快,加鼠粘子。陷 
塌,加黄 。痛,加白芷。不匀,加防风。水泡,加白术、芍药。嗽, 
加五味子、麦门冬。渴,加麦门冬。痒,加白术、芍药。 
七八日后浆足,身复壮热,便秘烦渴,腹胀喘急,前胡枳壳汤。浆足,禁用此 
方,另立汤饮在后。 
x益元透肌散x 专治壅热痘证,服羌活散郁汤后,壅证悉开,气血和平,见点三四日 
后不肥大者、不成浆者、用之,则能匀气解毒,透肌达表,领出元阳,助痘成浆, 
而易结脓窠也。加减与保和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