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35-证治准绳·幼科 >

第143章

635-证治准绳·幼科-第143章

小说: 635-证治准绳·幼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为细末,法酒煮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五丸,用黑豆薄荷汤入酒一滴,吞下。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五硬
属性:五硬者,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作痛,连于胸膈,脚手心冷而硬,此阳气 
不营于四末也。经曰∶脾主四肢。又曰∶脾主诸阴。今手足冷而硬者,独阴无阳也, 
故难治。若肚筋青急者,木乘土位也,急用六君子汤加炮姜、肉桂、柴胡、升麻, 
以复其真气,若系风邪,当参惊风治之。此证从肝脾二脏受患,当补脾平肝,仍参 
急慢惊风门治之。《百问》云,如审系风证,根据中风治之,必有回生之理,小续命汤加减。 
x小续命汤x 治中风不省人事,涎鸣反张,失音厥冷。 
麻黄(去节) 人参 黄芩 川芎 芍药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炒) 汉防己 官桂(去皮。 
各半两) 防风(七钱半) 附子(炮,去皮脐,七钱半) 
上,除附子、杏仁外,捣为粗末,次入二味夹和。每一钱,姜枣煎,食前服。 
有热去附子,官桂减半。 
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故收此方,非的风证勿用。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寒热往来
属性:凡寒热往来无定期,其有定期者,疟也。巢氏曰∶风邪外客于皮肤,而痰饮 
内渍于腑脏,致令血气不和,阴阳更相乘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之气,为 
邪所乘,邪与正相干,阴阳交争,时发时止,则寒热往来也。《全生指迷》论曰∶ 
若其人翕翕如热,淅淅如寒,无有时度,支节如解,手足酸疼,头目昏晕,此由荣 
卫虚弱,外为风邪相乘,搏于阳则发热,搏于阴则发寒,久不治,成劳。宜荆芥散。 
又曰∶若寒热如疟,不以时度,肠满膨 ,起则头晕,大便不通,或时腹痛,胸膈 
痞闷,此由宿谷停留不化,结于肠间,气道不舒,阴阳交乱,宜备急丸。经曰∶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寒热往来,此乃阴阳相胜也, 
故寒气并于阴则发寒,阳气并于阳则发热,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恶 
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入阴中则发热,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 
寒,阴阳不归其分,则寒热交争也。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阳盛则乍热, 
阴盛则乍寒,阴阳相胜,虚实不调,故邪气更作,而寒热往来,或乍寒乍热也。少 
阳胆者,肝之府,界乎太阳、阳明之间,半表半里之分,阴阳之气,易于相乘,故 
寒热多主肝胆经证,以小柴胡汤加减调之。若只见寒热,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 
大病后元气未复,悉属阴虚生热,阳虚生寒,宜用八珍汤(虚羸)补之,甚者十全大补汤 
(汗)。有食积为病,亦令寒热,用保和丸(宿食)消之,若兼呕吐泄泻用六君子汤(吐泻),厥冷 
饮热,人参理中丸(泻);作渴不止,七味白术散(渴);食积既消而寒热尚作者,肝邪乘脾, 
所胜侮所不胜也,用异功散(吐泻)加柴胡、山栀。其疟证寒热详见疟门。 
〔汤〕食积寒热如疟,渴泻气急,要合地卧。此候先当取下积,只用平胃散,次 
常服进食丸。(平胃散、见不乳食,进食丸,见积。) 
〔钱〕曹宜德子三岁,面黄时发寒热,不欲食而饮水及乳不止。众医以为潮热, 
用牛黄丸不愈,及以止渴干葛散,服之反吐。钱曰当以白饼子下之,后补脾,乃以 
消积丸磨之,此乃解也,后果愈。何以故?不食但饮水者,食伏于脾内不能消化, 
致令发寒热,用止渴药吐者,药冲脾故也,故下之即愈。 
〔子和〕高巡检子八岁,病热,医者皆为伤冷,治之以热药。欲饮冰水,禁而不 
与,内水涸竭,烦躁转生,前后皆闭,口鼻俱干,寒热往来,咳嗽时作,遍身无汗。 
又欲灸之。适遇戴人,戴人责其母曰,重 浓被,暖炕红炉,儿已不胜其热,尚可 
灸乎。其母谢以不明。戴人令先服人参柴胡饮子,遂连进数服,下烂鱼肠之类,臭 
气异常,渴欲饮水,听其所欲,冰雪冷水连进数杯,节次又下三四十行,大热方去, 
又与通膈丸、牛黄丸,复下十余行,儿方大痊。前后约五十余行,略计所用冰雪水 
饮计一斛,向灸之,当何如哉。 
x太医局小柴胡汤x 治大人小儿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 
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 
瘥后劳复,发热头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 
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柴胡(去芦头秤半斤) 黄芩 人参(去芦头秤) 甘草(炙。各三两)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秤二两半) 
上五味,同为粗末。每服三大钱,以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枚擘破,同 
煎至七分,滤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分作二服,更量大小加减。 
〔张涣〕x秦艽汤x 治小儿寒热往来。 
秦艽(去苗) 鳖甲(醋炙微黄,去裙 各一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 麻黄(去根节。各半两) 竹茹 甘 
草(炙。各一分) 
上件捣,罗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盏,入葱白二寸,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x人参前胡散x 
人参(去芦头) 前胡 柴胡(去苗。各一两) 桔梗 地骨皮 甘草(炙) 半夏(汤洗七遍,焙干。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大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二片,煎至半盏,去滓放 
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x芍药汤x 
赤芍药(一两) 黄芩 当归(锉,焙干) 柴胡(各半两) 肉桂 甘草(炙,各一分)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生姜二片,枣一枚,同煎至五 
分,去滓温服,量儿加减。 
《王氏手集》x柴胡人参汤x 治小儿脾热生风,往来寒热(子和柴胡饮子有黄芩、大黄、当归,无茯苓) 
柴胡 人参 芍药 茯苓 甘草(炙。各等分) 
上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四分,温服。 
《全生指迷》x荆芥散x 
荆芥穗 人参 白术 当归(切、洗,焙) 黄 芍药 桂(去粗皮。各一两) 柴胡(去苗,二两) 甘草(炙, 
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全生指迷》x备急丸x 
大黄(湿纸裹,煨) 巴豆(去皮心,去油) 干姜(去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丸,米饮下。羸人服一丸如绿豆大, 
以大便快利为度。 
《千金》治小儿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热方 
上细切柳枝煮取汁洗儿,若渴,绞冬瓜汁饮之。 
《水鉴》孩子百日内忽有寒热,何以治之。与冷药吃,即乳寒呕逆,若与热药治 
之,其病加甚,无神法圣术,因循丧儿之命,博览石室秘方,用之应妙,歌云∶ 
桃花荫末一钱余,甘草冲汤力更殊,蓝花只消一两字(阴干),灌之入口立消除。上 
三味为末,每服半钱,汤调灌之。 
《庄氏家传》疗少小卒寒热不佳。不能服药,李叶浴儿方 
上用李叶不拘多少,煮汤浴儿。(又白芷,又苦参。) 
《玉诀》云,先调气,次解虚热,热不去,下真珠丸取。 
x真珠丸x 治小儿寒热虚积,五脏烦满,及下风涎积滞,惊食疳积。 
南星 半夏 滑石(各末,二钱) 轻粉(四钱匕) 巴豆(二七粒,去心油) 
上末之,面糊丸芥子大。每服十五二十丸,煎葱汤吞下。 
《婴孺》x六味汤x 治少小寒热进退,啼呼腹痛。 
地黄 桂心(各八分) 芍药 寒水石 黄芩(炙) 甘草(炙。各二分) 
上切细,以水三升,煮一升半。一岁儿二合至三合,量与服之。 
x大黄丸x 疗小儿寒热,食不生肌肉。 
大黄(一两,蒸之二斗米下) 桂心 干姜(炮。各二分) 巴豆(五十粒,去皮心,熬) 消石(三分,熬,无 
者以芒硝代之) 
上五味,捣筛四味,别捣巴豆令如泥,合和以蜜,更捣二千杵,丸如梧子。每 
一丸,汤服之。但热在膈上当吐,在膈下当利,预作粥,如服他吐下丸法, 
服药两食顷不吐下,以热饮动之,若不得吐下,可更服一丸半,能药壮人可二丸。 
此药优于他下药丸,故宜大小。下多,冷粥解之。若有疮绵挺如指,蜜和一丸涂挺 
头,旦内疮中,喁出之,不瘥更作。温病不得大便,服之得下佳,宿食不消, 
亦服之。飞尸遁尸,浆服半丸,日一,应须臾止。心腹胀满痛,服一丸。疟者, 
根据发日,先宿勿食,清晨服一丸,丁壮人服二丸,得吐下,忍饥,过发时乃 
食。妇人产后血结中奔,走起上下,或绝产无子,或月经不调,面目青黄,服半 
丸。小儿淋沥寒热,胪胀大腹,不欲食,食不生肌,三四岁如麻子大一丸,日一 
服,六七岁儿服二丸,比三十日,心腹诸病瘥,儿小半之,愈,大良。忌野猪肉、芦笋、生葱。 
按∶病儿若无实积,或有积而虚,皆不宜用此,若疳劳一路,自当求之肥儿之属。 
《圣惠》x柴胡散x 治小儿寒热往来,乳食不下,四肢无力,心腹胀满,上焦痰壅,渐渐羸瘦。 
柴胡(去苗) 鳖甲(涂醋炙令黄色,去裙 。各一两) 人参 前胡 桔梗 诃梨勒皮 地骨皮 
赤芍药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甘草(炙,微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x五味子散x 治小儿寒热往来,不欲乳食,羸瘦心胀。 
五味子 当归(锉碎,微炒) 人参 桔梗 前胡(各去芦头) 白术 赤茯苓 黄芩(各用一分) 
甘草(半分,炙微赤,锉) 麦门冬(半两,去心,焙)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 
服,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x人参散x 治小儿寒热往来,食少羸瘦。 
人参(去芦头) 黄 (锉) 柴胡(去苗) 白茯苓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 ) 木香(各半两) 甘草 
(炙微赤,锉) 白术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分) 诃梨勒皮(三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x黄 丸x 治小儿往来寒热,多汗心烦,小便赤黄,不欲乳食,四肢羸瘦。 
黄 (锉) 麦门冬(去心,焙) 赤茯苓 白术 子芩 甘草(各一分) 柴胡(去苗) 鳖甲(涂醋炙令 
黄,去裙 。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x张涣香甲散x 治寒热往来肌瘦。 
鳖甲(酥炙黄,去裙 ) 木香(各一两) 川大黄(微炒) 陈橘皮(去白,焙干) 当归(洗,焙干) 柴胡 
(去苗) 知母 甘草(炙。各半两) 槟榔(三枚) 
上件捣,罗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二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量儿大小加减。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属性:(以下俱杂病,于五脏无所敷,故列于后) 
〔娄〕治小儿疟疾,多与大人同法,以出汗为瘥,宜桂枝、柴胡、麻黄、参、苓 
等辈,又视其病食、病痰,以意消息之,大抵多是饮食失节得之,须以消导为先可 
也。〔曾〕《内经》疟论∶ 疟皆生于风,而发作有时何也?岐伯曰∶夏伤于暑,秋 
必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