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35-证治准绳·幼科 >

第139章

635-证治准绳·幼科-第139章

小说: 635-证治准绳·幼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锉散。每用五钱,以车前子、茅草同煎,熏洗。 
小儿脱肛泻血,秋深不痊。灸龟尾一壮,炷如小麦大,脊端穷骨也。小儿脱肛者, 
灸脐中三壮。小儿脱肛久不瘥,及风痫中风,角弓反张,多哭言语不择,发无 
时节,盛即吐沫者,取百会一穴,灸七壮,在鼻直入发际五寸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炷如小麦大。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肛痒
属性:〔薛〕小儿肛痒,或嗜甘肥,大肠湿热壅滞,或湿毒生虫而蚀肛门,若因湿热壅 
滞,用四味肥儿丸(疳),大便秘结者用清凉饮(里热)。虫蚀肛门,先用化 丸,后用四味 
肥儿丸,外以雄黄散纳肛内。若因病不食,虫无所养,而食脏食肛者,其齿龈无色, 
舌上尽白,四肢倦怠。其上唇内有疮,唾血如粟,心内懊 ,此虫在上食脏,若下 
唇内有疮,此虫在下蚀肛门,若蚀肛透内者不治。诸虫惟上半月头向上,可用药追 
之,望后头向下,令患者闻烹食香味,虫头即向上矣,后用药追之。一儿嗜膏粱 
甘味,患疥疮。余谓当禁其浓味,急用清胃之药以治其积热。不从,乃用敷药以治 
其外,更肛门作痒发热,疮益甚,肌体骨立,饮食少思。遂用九味芦荟丸(疳)、五味 
异功散(吐泻)加柴胡、升麻寻愈。一儿肛门作痒,耳前后结小核如贯珠,隐于肌肉之 
间,小便不调,面色青。此禀母之肝火为患。用九味芦荟丸为主,佐以五味异功加 
山栀、柴胡,又以加味逍遥散(虚热)加漏芦,与母服而愈。一儿十三岁,肛门作痒, 
或脱出,或大便血,遍身生疮,发热作渴,腹大青筋。用大芦荟丸、五味异功散, 
其疮渐愈,佐以补中益气汤,热渴渐止,肛门悉愈,又用异功散为主,佐以补中益 
气汤(虚热)加吴茱萸所制黄连治之,而血愈。一儿十五岁,两目白翳,遍身似疥非疥, 
肛门作痒,晡热口渴,形体骨立。余以为肝疳之证也。用六味地黄丸而痊。后阴茎 
作痒、小便澄白,服蟠葱散,肛门肿痛,服大黄等药,肛门脱出,作痒不可忍,杂 
用降火之药不应,下唇内生小白疮,余以为虫蚀肛门,用九味芦荟丸而愈。一小儿 
肛门作痒,误以为痔,服槐角丸等药,肢体消瘦,鼻下湿烂,下唇内生疮。此虫食 
下部也。先用化 丸二服,乃用五味异功散四剂,却用大芜荑汤(疳)四味肥儿丸而痊。 
一儿七岁,饮食过多即作泻,面青黄色,服峻利克剂。余谓当节饮食,健脾胃为善。 
不信,后牙龈赤烂,肛门作痒,服清热之剂,腹痛膨胀,复请欲用前剂。余曰此元 
气亏损,虚火上炎也。仍不信,后腮间黑腐。余曰此脾气太虚,肉死而不知痛也明 
矣,后虽信余,已不救矣。若初用五味异功散健脾胃为主,佐以大芦荟丸、四味肥 
儿丸、清脾湿热,岂有不治之理哉。后之患者审之。一小儿肛门作痒,属大肠经 
风热,用槐角丸而愈。一小儿肛门连阴囊痒,出水淋漓,属肝经湿热也。用龙胆 
泻肝汤、九味芦荟丸治之,并愈。一小儿嗜甘肥,肛门作痒,发热作渴,杂用清 
热之剂,腹胀少食,鼻下生疮。余谓脾胃湿热生虫也。不信,后下唇内生疮,先用 
四味肥儿丸,诸证渐愈,又用大芜荑汤治之而痊。 
x化 丸x 治诸疳生虫,不时啼哭,呕吐清水,肚腹胀痛,唇口紫黑,肠头湿 。 
芜荑 青黛 芦荟 虾蟆(烧灰) 川芎 白芷 胡黄连(各等分) 
上,各另为末,猪胆浸糕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后并临卧,杏仁汤下。 
x雄黄散x 治走马疳,并痘毒疳虫蚀肛门。 
雄黄 铜绿(各二钱) 
上为末,掺疮上。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属性:〔钱〕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黑陷。儿本虚怯,由胎气不成,则神 
不足,目中白睛多,其颅则解,囟开,面色 白,此皆难养,纵长不过八八之数, 
若恣色欲,不及四旬而亡。或有因病而致肾虚者,非也。又,肾气不足则下窜,盖 
骨重惟欲坠下而身缩也。肾者阴也,肾虚则畏明,皆宜补肾,地黄丸主之。(心气热则 
上窜、宜导赤散,肾气虚则下窜、宜地黄丸是也。)肾病见夏,水胜火,肾胜心也,当治肾,轻者 
肾病退,重者悸动当搐。〔洁〕肾主寒,自病则足胫寒而逆。人之五脏,惟肾无实, 
小儿疮疹变黑陷,则是肾实,水克退心火。心乘肾,微邪,内热不恶寒,桂枝汤 
主之。肺乘肾,虚邪,喘嗽皮涩寒,百部丸主之。肝乘肾,实邪,拘急气搐身 
寒,理中丸主之。脾乘肾,贼邪,体重泄泻身寒,理中丸主之。〔刘〕五行之中, 
惟有肾之一脏,母盛而子反受邪,何则?肺属金,射于皮毛,所主者气。肾属水, 
主于骨髓,所藏者精。气之轻浮,能上而不能下,精之沉重,能下而不能上,此物 
性之自然,今肺之盛,盖热之作也,热上蒸于肺,则不能下生于肾,而肾受邪矣。 
急服凉药解之,使肺气清和而后可,此肾病必先求之于肺,若肺脏安和而肾忽然受 
病者,不过脾之湿相刑于肾而生疾,所以有解肺热、去脾邪两药,若脾肺两脏俱和 
而肾自生疾,亦察其本脏而治之。〔薛〕下窜等证,足不喜覆者,盖腰以下皆肾所 
主,乃心气下行于肾部也,法用地黄丸壮肾水以制心火。若因脾肺虚而不能生肾水 
者,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以滋化源。其疮疹黑陷,乃肾虚而邪气实也,尤 
当用地黄丸。 
x地黄丸x(钱氏) 
熟干地黄(八钱) 山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三岁以下一二至三丸,空心温水化下。 
〔垣〕或问,钱氏地黄丸补肾,又曰补肝何也。曰然,手厥阴心主包络、足厥阴肝 
经、俱治在下焦,经云∶不足者,滋其化原,故肝肾之病,同一治法,此地黄丸 
补二经之意也。海藏云∶若加五味,为肾气丸,此滋肺之源,以生肾水。 
〔薛〕前丸,治肾肝血虚,燥热作渴,小便淋秘,痰气上壅。或风客淫气,瘰 
结核。或四肢发搐,眼目 动。或咳嗽吐血,头目眩晕。或咽喉燥痛,口舌疮裂。 
或自汗盗汗,便血诸血。或禀赋不足,肢体瘦弱,解颅失音。或畏明下窜,五迟 
五软,肾疳肝疳。或早近女色,精血亏耗,五脏齐损。凡属肾肝诸虚不足之证, 
宜用此以滋化原,其功不可尽述。 
〔海〕肾实,须泽泻泻之。肾本无实,不可泻,钱氏止有补肾地黄丸,无泻肾之 
药。治脉洪而实,钱氏地黄丸加生地黄,去山茱萸是也,此治左手本部脉实。 
若右尺洪实,以凤髓丹泻之。(凤髓丹、方见杂病遗精门。)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解颅囟陷囟填总论
属性:《万全方》云∶小儿有解颅候,有囟不合候,有囟陷候,此三者大同而小异也。 
解颅者,谓小儿年长,囟应合而不合,头颅开解也。肾主骨髓,而脑为髓海,肾气 
不成,则髓海不足,故骨缝开解也。其囟不合与囟陷,虽因脏腑有热,热气上冲, 
致囟或不合或陷,然亦本于肾气不足也。〔薛〕肾主骨,骨气实则脑髓充而囟早合, 
骨脉盛而齿早生,肾气怯则脑髓虚而囟不合,此由父母精血不足,宜用地黄丸补之, 
若在乳下,当兼补其母,更以软帛紧束其首,使其易合,皆虚火上冲,当调补脾肾 
为善。囟填、囟陷,亦因所禀肾气不足,及乳哺失宜,脾胃亏损所致,夫脾主肌肉, 
气逆上冲而为填胀,元气下陷而为囟陷也,并用补中益气汤、地黄丸,及用狗头骨 
炙黄为末,以鸡子清调敷囟门。亦有泻利气血虚,脾胃不能上充者,亦用前法。若 
手足并冷,前汤加姜桂未应,虚寒甚也,急加附子,缓则多致不救。 
〔张涣〕婴儿解颅、囟不合、囟填、囟陷下不平,皆由肾经虚热。宜用x封囟散x方 
蛇蜕皮(一两,烧灰,细研) 防风 川大黄(湿纸裹,炒煨,存性) 白芨(各半两) 
上件,碾为细末,入青黛半两,同研匀。每用半钱,以 猪胆汁调匀,用一纸 
囟子摊之,四边回合各留少白纸,用淡生醋、面糊贴囟上。不住以温水润动,一 
伏时换。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解颅囟陷囟填总论
解颅
属性:(囟不合) 
初虞世云∶父精不足,则解颅眼白多。〔钱〕解颅,生下而囟不合,肾气不成 
故也,长必少笑,更有目白睛多, 白色瘦者,多愁少喜也,余见肾虚。〔汤〕 
解颅者,囟大,头缝不合如开解,故曰解颅,此由肾气不成故也。(云云见前总论)凡得此者, 
不过千日,其间亦有数岁者,乃废人也。人之无脑髓,如木无根,古人虽有良方, 
吾所以不录者,劳而无功也,亦不可束手待毙,宜根据钱氏补肾,万一有可生之理。 
(钱氏补肾,如地黄丸加鹿茸之类是。)〔曾〕凡得此候,不及千日之内,间有数岁者,偶因他 
疾攻激,遂成废人,若气色精明,能饮食者,多服调元散、补肾地黄丸,旬月内颇见效 
者,次第调理,或有可治,若投药后如故,亦难疗矣。〔田〕解颅治法,宜用生地 
散。〔丹〕小儿解颅,乃是母气血虚与热多耳,用四君子、四物,有热加酒炒黄连、 
生甘草煎服,外以绵束紧,用白蔹末敷之。 
x钱氏地黄丸x(见前并鹤节条) 
x天南星散x 治囟开不合,鼻塞不通,天南星大者,微泡,去皮为细末,米醋涂调绯 
帛上,贴囟上,炙手,频熨之,立效。 
x调元散x 主禀受元气不足,颅囟开解,肌肉消瘦,腹大如肿,致语迟行迟,手足如 
筒,神色昏慢,齿生迟,服之效。 
干山药(去黑皮,五钱)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茯神(去皮、木) 白术 白芍药 熟地黄(酒 
洗) 当归(酒洗) 黄 (蜜水炙。各二钱半) 川芎 甘草(炙。二味各三钱) 石菖蒲(二钱) 
上碎。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无时温服。如婴儿幼嫩, 
与乳母同服。 
〔张涣〕x玉乳丹x 治婴儿头骨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 
钟乳粉(根据古法制炼者) 柏子仁(别研) 熟干地黄(根据法蒸焙者) 当归(洗,焙干。各半两) 防风(锉) 补 
骨脂(净拣,微炒。各一分) 或加黄 、茯苓 
上件,除别研者,碾为细末,次入钟乳粉等拌匀,炼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 
煎茴香汤下,乳食前。 
《婴孺方》x狗脑丸x 治小儿脑长喜摇头,解颅。 
狗脑(一个) 漆(即五加皮) 甘草(炙) 白术 防风 钟乳石 干地黄(各一分) 牛黄(二分) 
上,以狗脑丸小豆大。一岁饮下二丸,日再。未知、加之。又云∶儿囟常令暖,冷即病死。 
x小儿锢囟药x 
芍药粉 
上取黄雌鸡临儿囟上,刺其冠,以血滴囟上,血止,以芍药粉敷之,使血不见, 
一日,立瘥。 
治小儿解颅虎骨方 
虎骨 败龟板 不灰木 乳香(各半两) 
上为末,用生猪血于手心内调,涂在头缝开处,以旧绵子包裹七日,第八日 
以葱汤水洗去前药,再用此药涂之,经年者已减一分,又歇三日,方再用药涂之。 
又服参苓散。 
人参 茯苓 白附子(炮) 羌活 甘草(炙) 芍药 白术(水煮。各一分) 犀角屑 京芎 
藿香(后三味减半) 
上为末。每服半钱,水一盏,用少金银同薄荷三叶,煎至三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