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35-证治准绳·幼科 >

第135章

635-证治准绳·幼科-第135章

小说: 635-证治准绳·幼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渐安,尚有余热,亦宜服化痰退热。 
硼砂 马牙硝 芒硝 人参(各一两) 甘草(半两) 梅花脑子 辰砂 麝香(各一字) 
上八味,为末,以瓷器收贮。遇有此证,麦门冬汤调下,气喘咳嗽,桑白皮汤 
下。常服,薄荷汤调下。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失音
属性:x二圣散x 治风痰壅闭,语音不出,气促喘闷,手足动摇,似搐非搐。 
诃子(十枚大者,半生半炙,去核) 大腹皮(净洗,焙干,五钱)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通治
属性:x定喘饮x 治夹风痰喘气促,不拘冷热二证。 
人参(去芦头) 麻黄(不去根节) 防己(去黑皮) 诃子(去核) 半夏(汤洗,去滑) 甘草(六味各五钱)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煎七分,无时温服。总治十六般哮嗽。出《本事方》 
阿胶(锉,炒) 马兜铃 甘草(炙) 半夏(姜汁浸三日) 杏仁(去皮尖。各一两) 人参(半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随病汤使,煎至七分,临卧食后服。汤使于后。 
心嗽,面赤,或汗流,加干葛煎。肝嗽,眼中泪出,入乌梅一个,糯米十四 
粒煎。脾嗽,不思饮食,或恶心,入生姜二片煎。胃嗽,吐逆,吐酸水,入蚌 
粉煎。胆嗽,令人不睡,用药半钱,茶清调下。肺嗽,上气喘急,入桑白皮煎。 
膈嗽,出痰如丸块,生姜自然汁调药咽下。劳嗽,秦艽末同煎。冷嗽,天晚 
嗽甚,葱白三寸同煎。血嗽,连频不住,当归末、枣子同煎。暴嗽,涕唾稠 
粘,入乌梅、生姜煎。产嗽,背甲痛,甘草三寸、黄蜡少许煎。气嗽,肚 
疼胀满,青皮同煎。哮喘声如拽锯,入半夏二个同煎。肾嗽,时复三两声, 
入黄 、白饴糖煎。 
以上十六般嗽疾,根据法煎服,无不效验。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马脾风
属性:暴喘而胀满也。田氏云∶暴喘,俗传为马脾风也,大小便哽,宜急下之,用牛黄 
夺命散,后用白虎汤平之。马脾风在百日内者不治。 
x牛黄夺命散x 治小儿肺胀喘满,胸膈起急,两胁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 
嗽喝,声嗄而不鸣,痰涎潮塞,俗云马脾风,若不治,死在旦夕。 
白牵牛 黑牵牛(各一两,半生半熟) 川大黄 槟榔(各一两) 
上为细末。三岁儿每服二钱,冷浆水调下。涎多,加腻粉少许,无时,加蜜少许。 
x无价散x 治风热喘促,闷乱不安,俗谓之马脾风。 
辰砂(二钱半) 轻粉(五钱) 甘遂(面裹者,焙干,一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用温浆水少许,入滴油一点,挑药在上,沉下去,却以 
浆水灌之,立效。 
又一法,小儿喘胀,俗谓之马脾风,又谓之风喉者。以草茎量病儿手中指里近 
掌纹至中指尖截断,如此二茎,自乳上微斜直立,两茎于稍尽头横一茎,两头尽头 
点穴,灸三壮,此法多曾见愈。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悲哭
属性:《万全方》小儿有惊啼,有夜啼,有躯啼。夫惊啼者,由风邪乘心,脏腑生热, 
热则精神不定,睡卧不安,故惊啼。夜啼者,脏冷也,夜则阴盛,阴盛相感,痛甚 
于昼,故令夜啼。一云有犯触禁忌,亦令儿夜啼,可作法术断之。其躯啼者,由腹 
中痛甚,儿身躯张,气蹙而啼也。又有胎寒而啼者,此儿在胎时已受病也,其状肠 
胃虚冷,不消乳哺,腹胀下痢,颜色青白,而时或啼叫是也。〔薛〕悲哭者,肺之 
声,泪者,肝之液也,若六脉弦紧者,先以温汤渍其身取汗,次以凉膈散之类清其 
内热,此张子和治法如此。若因乳母怒火遗热于肝,肝火炎炽,反侮肺金,金木相 
击,故悲哭有声者,宜用六君、柴胡、山栀以补脾清肝,用六味丸以壮水生木。 
有因惊风,过服祛风燥血之药而致者,有因吐泻内亡津液而致者,及禀父肾阴不足 
不能生肝者,治各审之。若小儿忽然大啼作声,丹溪谓必死,此禀肾阴不足,虚火 
炎上故也,用六味丸多有生者。仍参览夜啼、客忤、惊啼、重舌、口疮、天钓、内钓等证。 
x钱氏蝉花散x 治惊风夜啼,切牙咳嗽,及疗咽喉壅痛。 
蝉花(和壳) 白僵蚕(直者,酒炒熟) 甘草(炙。各一分) 延胡索(半分) 
上为末。一岁一字,四五岁半钱,蝉壳汤下。 
《本事方》治小儿拗哭。x龙齿散x 
龙齿 蝉壳(去翅足泥土) 钓藤(有钩子者) 羌活 茯苓 人参(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大钱,煎六分,去渣,温热服。 
子和治一小儿悲苦,弥日不休,两手脉弦而紧。戴人曰,心火甚则乘肺,肺不 
受其屈故哭。肺主悲,王太仆云∶心烁则痛甚,故烁甚悲亦甚。先令浴,以温汤 
渍形以为汗也,肺主皮毛,汗出则肺热散,浴止而啼亦止矣。仍命服凉膈散加当 
归、桔梗,以竹叶、生姜、朴硝同煎服,泻膈中之邪热。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悲哭
惊啼
属性:谓于眠睡里忽然啼而惊觉也。钱氏云∶小儿惊啼,邪热乘心也,当安心,安 
神丸主之。(方见心脏) 
x乳香丸x 治惊风内钓,腹痛惊啼。 
乳香(半钱) 没药 沉香(各一钱) 蝎稍(十四枚) 鸡心槟榔(一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菖蒲、钓藤汤调下。 
x木香丸x 治证同前。 
乳香 没药 全蝎(各半钱) 钓藤 舶上 香 木香(各一钱) 
上,先将乳香、没药另研,次入诸药末和毕,取大蒜少许研细和丸,桐子大。 
每服二丸,钓藤汤下。 
〔张涣〕婴儿眠卧着,忽啼哭惊觉,面赤口舌干,状若神祟,即非夜啼,乃风热邪气 
乘于心脏。名曰惊啼。宜用x牛黄膏方x(常服除胎热) 
牛黄 好牡蛎( 粉。各一分) 人参 甘草(炙。各半两) 以上并为细末,次入 辰砂 
雄黄(各一分,并细研,水飞) 龙脑(半钱) 
上件诸药,一处研细匀,炼蜜和成膏,如鸡头实大。每服半粒至一丸,薄荷汤化下,乳食后。 
x青云散x 
石莲心(一分) 天南星(炮) 僵蚕(取直者) 全蝎 郁金(皂角煮。各一钱半) 雄黄(一钱) 粉霜(半 
钱) 
上件为末。每服一字半钱,看大小,蜜汤调下。 
《圣惠》x犀角散x 治小儿惊啼。 
犀角屑 钓藤 升麻 黄芩 甘草(炙。各一分) 人参(三分) 
上 咀。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量儿服之。 
x羚羊角散x 
羚羊角屑 黄芩 犀角屑 甘草(炙) 茯神(各一分) 麦门冬(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x龙齿散x 治小儿惊啼烦热,眠卧不安。 
龙齿 麦门冬(各半两) 白芍药 川升麻 川大黄(炒) 甘草(炙。各一分) 
上件药 咀。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渣,温温服,量小儿大小,加减服之。 
x柏子仁散x 治小儿惊啼,状如物刺。(亦治 啼) 
柏子仁(一两,捣,细罗为散) 
上件药,一二岁儿每服一字,用粥饮调服,三四岁儿每服半钱,一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五邪,惊啼悲伤。鲮鲤甲、烧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服方寸匕。(出本草) 
《仙人水鉴》儿生下,多惊啼声噎,庸医云是气急,此误人命,宜使此方。 
收取黄葵四月花,阴干捣散入马牙,黄连四分加黄柏,四味神方力莫加 
上,以冷水调下一字至一钱,服之立效。 
《婴孺》治小儿夜睡,忽惊啼不识母,母唤之,摇头方 
上小儿忽惊啼不识母者,是梦中见母弃之去,谓母实,故啼去,但令人抱坐于 
暗中,令母从外把大火入来唤之即止,所以然者,谓母去还来也。此方天下未 
之知。《隐居效方》 
一法,写天心二字于囟门上,写泥丸二字于丹田上。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悲哭

属性:巢氏云∶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伤于风冷,邪气入胞伤儿脏腑,故儿生之后, 
邪犹在儿腹内,邪动与正气相搏,则腹痛,故儿 张蹙气而啼。 
x钓藤膏x 治小儿干啼后 。(方见腹痛) 
〔张涣〕婴儿在胎之时,其母将养一切不如法,及取凉饮冷过度,冷气入儿肠胃,使 
胎气不强,致生下羸弱多病,俯仰多啼,名曰 啼,宜用 
x养脏汤x方 
川当归(一两) 沉香 丁香 白术 桂心 川芎(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入生姜二片,煎至四分,去渣放温, 
时时滴儿口中。 
《婴孺》x黄 散x 治少小胎寒,腹痛 啼。 
黄 当归 芎 干姜(各四分) 甘草(三分) 黄芩(六分铢) 
上为末。二十日儿用乳汁和一胡豆大,一日三夜一,五十日儿一小豆大,百 
日二小豆大。药温中无毒,若无黄 ,可阙也。儿生便服,使寒气不得生,亦不 
吐,服之期年,止服妙。若寒气 痛,啼不可忍,以水煮饮之,如服理中丸法, 
服药补益之可数十倍节度无苦。 
〔刘氏〕治胎气弱,阴阳不调,昼夜 啼不已。 
好乳香(水中坐乳钵,细研) 没药(细研) 木香 姜黄(各四钱) 木鳖子(二十个,去壳) 
上,先将后三味同为细末,次研入上二味,炼蜜和成剂收之。每一岁儿,可服 
半皂子大,余以意加减,煎钓藤汤化下,无时。次用魏香散。 
x魏香散x 
蓬莪术(半两,湿纸裹煨) 真阿魏(一钱) 
上,先用温水化阿魏,浸蓬莪术一昼夜,切,焙干为末。每服半钱,煎紫苏米 
饮空心调下。 啼稍愈,服开胃丸。 
x开胃丸x 
白术 木香 蓬莪术 人参 当归(各半两) 白芍药(一分) 
上为细末,汤浸炊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七丸,空心食前,煎麝香汤下。 
x白术当归煎丸x 治胎寒腹痛,遇夜啼叫,身体 张,有如痫状,吐 不止,大便酸 
臭,乳食虽多,不生肌肤。 
白术 当归 木香 
上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煎木香汤化下。 
x六神散x 治腹痛啼哭,面青口中冷气,四肢亦冷,曲腰而啼,或大便泄泻,及不吮乳。 
人参 山药 白术(各半两) 甘草(二钱) 茯苓 扁豆(炒。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二片,枣一枚,煎服。一方,用当归、白芍药、人参各 
二钱半,甘草、桔梗、陈皮各一钱,为散,每服二钱,水煎,时时服。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悲哭
夜啼
属性:《三因》小儿夜啼有四证,一曰寒,二曰热,三曰重舌口疮,四曰客忤。寒则腹 
痛而啼,面青白,口有冷气,腹亦冷,曲腰而啼,此寒证也。热则心躁而啼,面赤, 
小便赤,口中热,腹暖,啼时或有汗,仰身而啼,此热也。若重舌口疮,要吮乳不 
得,口到乳上即啼,身额皆微热,急取灯照口,若无疮,舌必重也。客忤者,见生 
人,气忤犯而啼也,各随证治之。 
〔曾〕夜啼者,有惊热夜啼,有心热夜啼,有寒疝夜啼,有误触神只夜啼,此四 
者,详具于后。惊热者,为衣衾太浓,或抱于极暖处久坐,致生烦闷,邪热攻心, 
心主神,神乱则惊,心与小肠为表里,故啼泣而遗溺者是也。治法,退热镇心则自 
安矣,用百解散(急惊)牛蒡汤(咽喉)三解散(潮热)主之。心热者,见灯愈啼,面红多泪, 
无灯则稍息,盖火者阳物也,心热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