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35-证治准绳·幼科 >

第134章

635-证治准绳·幼科-第134章

小说: 635-证治准绳·幼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八分) 蜜 地黄汁(各一升) 
上,以水一斗,煮及三升,去滓,下杏膏、地黄汁、蜜,微火上煎,不住搅, 
至二升三合,绵滤绞汁。二三岁儿一合,温服之,日进三服,夜三合。 
x知母散x 治大人小儿久嗽不止,痰吐喘闷气噎。 
知母 贝母 柴胡 黄 (炙) 紫菀(洗) 马兜铃 杏仁(研,去皮尖) 半夏(白矾水煮干为度) 
桑白皮(炙) 白矾(研) 款冬花(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七分盏,同煎三分,去滓时时服。或生姜自然汁煮糊 
为丸,每服五七丸,生姜汤下。 
x贝母散x 治小儿久咳嗽,气急。 
贝母(煨) 杏仁(去皮,炒) 麦门冬(去心) 款冬花(各一分) 紫菀(半两) 
上为末,用乳汁调下半钱。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属性:《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 
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曾〕小儿喘疾,重于咳嗽,然有虚实冷热之 
分,不可概举。实热者,投清肺饮(嗽)加五和汤(里热),水姜葱煎,及泻肺汤(嗽)、碧玉丸 
为治。经云∶喘急多因气有余,盖肺主气故也。虚冷者,投枳实汤水姜煎,并如意 
膏、补肺散,坎离汤自效。此肺虚感风,气不升降,致有是证。及用定喘饮常验, 
不拘冷热,皆可服。涎壅失音,二圣散主之。〔薛〕喘急之证,有因暴惊触心者, 
有因寒邪壅盛者,有因风邪外客者,有因食咸酸痰滞者,有因膏粱积热熏蒸清 
道者,然喘与气急,有轻重之别,喘则欲言不能,隘于胸臆,气急但息短心神迷闷 
耳。治法,因惊者,用雄朱化痰定喘丸,佐以天麻定喘饮。寒伤肺气者,用小青龙 
汤。风邪伤肺者,用三拗汤加减之。食咸酸伤肺者,啖以生豆腐。热伤肺气者,当 
凉肺定喘。哮喘喉声如锯者,梅花饮,兼用半夏丸。前证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 
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为多,若已发,则散邪为主,未发则补脾为主,设概 
攻其邪,则损真气,迳补其肺,则益其邪。凡喘嗽之证,若小便不利,则必生胀, 
胀则必生喘,要分标本先后,先喘而后胀者主于肺,先胀而后喘者主于脾,盖肺金 
司降,外主皮毛,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既受邪,则失降下之令,故 
小便渐短,致水溢皮肤而生胀满,此则喘为本而胀为标也,治当清金降火为主,而 
行水次之。脾土恶湿,而主肌肉,土能克水,若脾土受伤,不能制水,则水湿妄行, 
浸渍肌肉,水既上溢,则邪反侵肺,气不能降,而生喘矣,此则胀为本而喘为标也, 
治当实脾行水为主,而清金次之。苟肺证而用燥脾之药,则金燥而喘愈甚,脾病而 
用清金之药,则脾寒而胀益增,观其证若中气虚弱者,用六君子汤;中气虚寒者, 
前方加炮姜。郁结气滞者,用归脾汤加柴胡、山栀。肝木克脾土者,用六君、柴胡、 
山栀。肺气壅滞者,用紫苏饮加白术。食郁壅滞者,用养胃汤加木香。肺中伏热、 
水不能生而喘者,用黄芩清肺饮及五淋散。脾肺虚弱不能通调水道者,用补中益气 
汤及六味丸。膏粱浓味脾肺积热而喘者,用清胃散及滋肾丸。心火刑金不能生水者, 
用人参平肺散,亦用滋肾丸。肾水亏、虚火烁金、小便不利者,用六味丸及补中益 
气汤。肝木乘脾不能相制而喘者,用六君、柴胡、升麻。脾胃虚寒脐凸腹胀者,用 
八味地黄丸。脾肾虚寒,不能摄水如蛊胀者,用加减肾气丸。凡亏损足三阴而致喘 
胀,或二便不调,及牵引作痛者,俱用六味、八味、加减肾气等丸治之。仍参伤风咳嗽证。 
钱氏论肺盛复有风冷云∶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 
散肺、泻白散(肺),发散风冷,大青膏主之(吐泻)。肺只伤寒,则不胸满。洁古云∶肺 
实,则喘而气盛,泻白散。 
x泻白散x(肺) x清肺饮x(嗽) x五和汤x(里热) 
x碧玉丸x 治痰嗽气喘胸满,饮食减少,睡不得宁,烦躁有热。 
青黛 明白矾(生用) 天南星(生用) 滑石(四味各二钱半) 轻粉(五十帖) 全蝎(十五尾,去尖毒) 巴 
豆(四十九粒,去壳膜心,存油,碎切,入乳钵极细杵) 
上除轻粉、巴豆外,余五味,或晒或焙,为末,仍入前二味,同在乳钵杵匀, 
姜汁煮糯米粉为糊、丸粟壳大。每服七丸,至九丸或十一丸,用淡姜汤空心投, 
热甚者,薄荷汤下,或不拘时。 
钱氏论肺藏怯云∶唇白色,当补肺,阿胶散主之(方见本门)。若闷乱气粗,喘促哽 
气者难治,肺虚损故也。脾肺病久则虚而唇白,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 
营,故名曰怯,肺主唇,唇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 
x补肺散x 治久患咳嗽,肺虚气促,有痰恶心。 
阿胶(一两半,锉,炒) 白茯苓 马兜铃(去老梗) 糯米(三味各半两) 杏仁(二十一粒,汤泡,去皮尖) 
甘草(四钱,炙)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 
x坎离汤x 治虚喘昼轻夜重,食减神昏。 
荜澄茄 石菖蒲(各一钱) 白术 白茯苓(去皮) 南木香(草上各二钱) 甘草(炙) 半夏(汤煮透, 
滤,仍锉,焙干) 紫苏子(略炒,杵碎。草上四钱) 
上锉。每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无时。 
《圣惠》x杏仁煎x 治小儿咳嗽,心烦喘粗。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天门冬(去心) 寒食面(各一两) 蜜 酥(各一合) 生地黄汁(一 
大 
盏) 贝母(半两,微炒) 
上件,煎贝母及天门冬至五分,便研,绞取汁,入杏仁膏等同熬如稀饧。每服, 
用温水调下半钱已来,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x八味理中丸x 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升降,中膈痞满,郁隘胸臆,坐 
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 
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干姜 枳实(制炒) 白茯苓 五味子(去梗) 桑白皮(去赤皮) 
上件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小指头大。每服一丸,淡豆豉五粒,水一小盏, 
煎至半,去豉,通口服,不拘时候。 
张涣x蝉壳汤x 治小儿肺气不利病。 
x白术五味汤x 治小儿咳嗽气逆上喘。(二方并见咳嗽) 
《聚宝方》x平气散x 治小儿气不和,定喘和气,补虚思食。 
人参 白茯苓 百合 甘草(炙) 白术 桔梗(各等分) 
上六味,为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生姜少许,同煎至五分,温服。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热实
属性:云岐云∶小儿结热上气喘者,四顺清凉饮子。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寒实
属性:(佚)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痰实
属性:丹溪云∶痰嗽、痰喘,并用涌法吐之,重剂瓜蒂散,轻剂苦参、赤小豆末,须 
虾齑汁调服。 
x生白丸x 治小儿痰涎不利,上喘咳嗽。 
白附子(新罗者) 天南星(各半两) 半夏(一两) 
上为末,用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汤下,量大小加减。 
x枳实汤x 主伤风伤寒,胸满气促,咳嗽不活,食多夹痰吐出。 
枳实(去瓤,锉片,麸炒微黄) 赤茯苓(去皮。各半两) 甘草(六钱) 半夏(七钱,汤煮透,滤,仍锉,焙 
干) 
桔梗(七钱半,锉,炒)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七分,无时。 
x如意膏x(见前 ) 
x半夏丸x 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及风痰呕吐,恶心涕唾稠粘。 
白矾(一两半,焙) 半夏(三两,汤泡七次,生姜汁制一宿)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丸赤豆大。每服十丸,姜汤下。 
《经验后方》大人小儿定喘化痰 
上用猪蹄四十九个,净洗控干,每个指甲内半夏、白矾各一字,入罐子内封闭, 
勿令烟出,火 通赤,去火,细研,入麝香一钱。人有上喘咳嗽,用糯米饮下,小儿半钱,至妙。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属性:x大效雄朱化痰定喘丸x 治小儿因惊发喘,逆触心肺,暴急张口,虚烦神困。 
雄黄 朱砂(各一钱,研) 蝉蜕 全蝎(炒) 地龙 白僵蚕 天南星 白附子(炮。各二钱半) 轻粉(半钱) 
上为末,面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薄荷、茶清送下,食后服。 
x天麻定喘饮x 治小儿喘嗽惊风。 
天麻 防风 羌活 甘草 人参 桔梗 白术 川芎 半夏曲(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麦门冬十四粒,煎至七分,食后服。有热去白术,加芍药、枳壳。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风邪伤肺
属性:x三拗汤x(嗽) 
x紫苏饮子x 治肺受风寒,喘热痰嗽。 
紫苏叶 桑白皮 青皮 五味子 杏仁 麻黄 甘草(炙) 陈皮(各二分) 人参 半夏(各三分) 
上,姜三片,水煎,温服。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寒邪伤肺
属性:x小青龙汤x(嗽) 
x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x 治伤寒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下后喘亦治。 
麻黄(二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秤) 杏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石膏(四两,研) 甘草(一两,炙)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小盏,煎六分,去滓温服。 
《金匮要略》x小青龙加石膏汤x 治大人小儿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 
麻黄(去节,三两,《千金》四两) 芍药 桂枝 细辛(各三两,《千金》各二两) 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五味子(半升,《千金》一升) 石膏(二两,碎)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一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食咸酸伤肺
属性:(佚)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杂方
属性:〔吉氏〕治小儿伤冷气喘涎多方 
栝蒌(一个大者,开一盖子) 阿胶(一分) 沙糖(半两) 
上件,将二味投入栝蒌内,以盖子依旧封着,白纸都糊,入饭甑蒸两遍,倾出。 
随儿大小约多少,冷服。 
x真珠散x 治小儿气喘多涎。 
真珠(末) 生犀角(镑。各半钱) 香附子(四钱) 龙脑(少许) 
上为末。每服半铜钱,煎桃仁汤调下,婴儿一字,一岁以下者半钱。 
〔茅先生〕小儿诸喘气急方 
海螵蛸 黑牵牛(末) 牡蛎 马兜钤(去皮) 
上各秤二钱,为末,拌匀。每服抄一钱,用鲫鱼淡煮汤调下。 
又方 
海螵蛸 牡蛎(火 ) 
上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用淡生姜汤调下。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喘
喉间有声
属性:《千金》x射干汤x 治小儿咳嗽,喘急如水鸡声。 
射干 麻黄 紫菀 甘草 生姜(各半两) 半夏(三钱) 桂心(二钱) 大枣(十五枚)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入蜜少许服。 
x梅花饮子x 治小儿惊潮,五脏积热,上焦蕴热,手足心热,喉中多痰涎,面色或红 
或白, 呀鼻流清涕,气急肝肺壅热,目赤咳嗽,或被人惊,夜啼不安,或伤寒 
渐安,尚有余热,亦宜服化痰退热。 
硼砂 马牙硝 芒硝 人参(各一两) 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