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姚贞白医桉-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糖炒山楂9克
三诊:上方服三剂,浮肿全消,恶露已尽,腹痛止,血压稳在130/90毫米汞柱。食眠.二便正常,只精神未复,脉缓和,舌润。再拟下方调理数剂而愈。处方;
生口芪12克 全当归12克 漂白术9克 茯苓15克 广陈
皮6克西砂仁6克淮山药12克生甘草3克小红枣11枚
炒苡仁15克 桑寄生12克
'按'妊娠血虚,水湿遏阻,胞脉气滞,致过期不产,变症丛生。法拟利水消肿,松气滑胎,中加养血之品,为因势利导,标本兼顾,深见气血互用之要领。
滑 胎
苏××,女,二十九岁,某厂职工。1963年。
初诊:患者结婚八年,曾怀孕三次均先期流产。现又妊娠五月,因恶阻,脾胃失调,食少神倦。一日劳累,发生腰楚腹坠,漏红色鲜,胎动不安。且气短,心悸,头晕,泛恶,动则汗出,思睡而不能入寐,小便频数。诊脉寸滑无力,关濡,尺部细微,舌自少津。此因气血两亏,肝肾冲任不固,有滑胎之兆。宜温固气血,调摄冲任。处方:
生口芪24克 当归15克 阿胶珠15克 炒艾炭6克 菟丝
子15克千张纸9克炙甘草3克炮姜炭6克炙升麻2.4克
小红枣11个 煅龙骨12克
二诊:上方服二剂,漏红渐少,夜能安卧,腰楚腹坠已减。胎动未安,气短溺频,自汗眩晕。脉象较前稍起,舌淡润。仍以固气养血,安胎为法。拟方;
苏条参15克 生口芪24克当归15克茯神15克炒白术12克
广陈皮6克炒艾炭6克阿胶珠15克桑寄生15克菟丝
子15克炮姜6克 小红枣11个 枯芩炭2.4克 炙甘草3克
三诊:上方连进五剂,漏红已止,胎动渐安。余症均减,饮食增加。舌红润,脉滑缓。此冲任胎元调固。续以滋养培补之剂。处方:
黄芪15克 当归身15克炒杭芍9克茯神15克桑寄生15克
菟丝子12克 枯芩2.4克 炒白术9克 炙甘草3克 莲
子15克 桂圆11枚 小红枣11枚
常服上方,病痊愈,足月后,产一女。
'按'肝肾素虚,封藏失职,冲任损伤,致累孕累坠。此乃劳逸失常,且恶阻伤脾,中阳不举。恐胎元所系,复致流产,故玄法重在补气固摄,充实内脏,达安胎之的。
产后胞衣不下
杨××,女,三十岁,昆明市郊区。1941年3月。
初诊:因分娩第六胎时间过长,胎儿下后,流血过多,胞衣留滞,急延余往诊。症见少腹剧痛,面色灰白,汗出淋漓,呼吸迫促。脉芤,舌淡红,苔薄白而腻。此属冲任虚损,气滞血瘀所致。病情危急,速拟下方:
当归30克川芎9克怀牛夕9克瞿麦12克芒硝6克通草6克
浮麦12克 小枣10枚 王不留行9克 点童便一小杯为引
药后一时许,患者自觉腹中绞痛阵作,顷刻,胞衣即下,恶露畅行,腹痛顿减,汗出渐收。得安卧,思饮食。脉仍芤,舌转红润。得宜调理气血,温经化瘀。处方:
当归24克 川芎6克 益母草9克 红糖炒山查9克 桃仁
泥4.5克藏红花3克炒续断9克 生炒蒲黄各4.5克 炮
姜6克小枣10枚
上方服二剂,腹痛渐止,恶露已少,面色转润。脉和缓,舌粉红,再拟调理冲任气血。
生口芪15克全当归15克炒杭芍9克茯神15克淮药12克
益母草6克 炒续断9克 桑寄生12克 生甘草3克 炒蒲
黄6克炮姜4.5克小枣10枚
'按'胞衣留滞,症情危急,在黑暗的旧社会,对妇女威胁尤甚。此案冲任既亏,血瘀胞阻,本内经:“留者攻之”,然若纯用攻破,必致气血重伤。因以通导活血、养血,治之获效。此遵经而不泥古也。
产后血瘀腹痛
王××,女,二十四岁。1939年。
初诊:产后旬余,少腹剧痛阵作,拒按,恶露不净,且时下紫黑瘀块。寒热往来,腰楚神倦,自汗头眩,食少,乳汁不下。脉沉细而紧,尺涪,舌淡,苔白腻。证属产后血瘀气滞,冲任受损。法当活血化瘀,舒通经脉,调达肝脾。处方;
当归18克 川芎9克 藏红花2.4克 桃仁泥6克 炙香
附6克生蒲黄6克五灵脂6克炒荆芥6克竹柴胡9克
红糖炒山楂9克 点童便(每次一酒杯为引)
二诊:上方服一剂,下紫黑色瘀块甚多,腹中疼痛轻减,寒热渐平。脉细而涩,苔自腻较退。余症同前。此瘀滞渐化,惟肝脾络脉未调。续以下方治之:
竹柴胡6克 当归18克炒杭芍9克川芎6克益母草9克
炒山查9克炙香附6克 茯神12克 藏红花2.4克 生蒲
黄6克炒艾叶6克点童便(为引)
三诊:上方服二剂,寒热全退,恶露将尽,血块已无,腹痛止。思饮食,大便通畅。仍感头眩神倦,腰楚肢软,乳汁未下。脉细缓,舌薄腻,此瘀滞化除后,气弱血虚,冲任未足。拟方:
口芪15克 当归15克炒杭芍9克 川芎6克 炙香附6克
淮山药15克(炒) 甘草3克炒续断9克桑寄生12克浮
小麦12克 小红枣10枚 生炒蒲黄各4.5克 包谷须一束煎
汤代水煨药
四诊:上方服三剂后,恶露已净。腹痛腰楚全止。乳汁已行,精神渐佳。脉现缓和,舌转红润。但因产后气血冲任尚虚,再拟下方调和滋养:
炙口芪15克 当归15克 党参15克 炒杭芍9克 白术12克
炒淮药12克陈皮6克桑寄生12克西砂仁6克(冲) 炙
甘草3克 烧生姜2片 小枣9枚
'按'此属产后瘀阻胞络又兼寒热之血痛症。治从瘀血着手,投加味失笑散;而于行气活血及消瘀导滞方中引入疏肝和解,使气机枢转,瘀消而病除。
产后血晕
张××,女,三十五岁,家住昆明市。1946年。
初诊:产后三日,恶露不畅,头眩晕,起则欲仆。少腹拘痛,面色苍白夹青。舌淡苔白少津,脉象濡弱无力。此产后血亏肝虚,瘀郁不化,风热上越,发为眩晕。治法如下:
先用打醋汤熏法:用栗炭和铁器烧红,置于盆中,淬好醋,使冒烟,令患者吸入。
内服方:
当归15克 川芎6克 苏木6克 红花2.4克 川续断9克
醋炒荆芥6克 茯神15克黑芝麻15克香白芷6克 荷叶
顶2个 点童便黄酒各半酒杯为引
二诊:上方服一剂,恶露畅行,并下紫黑色瘀块,腹痛渐止,眩晕轻减,夜能安卧。脉转细弦,苔薄白腻。续用下方,清化调理:
醋炒荆芥6克 当归15克川芎6克益母草9克茯神15克
黑芝麻15克 炒杭芍9克 法半夏9克 荷叶顶2个 苏
木6克生炒蒲黄各6克 点黄酒(一小匙为引)
三诊:上方服二剂后,眩晕已止,恶露干净,食眠均佳,可哺乳,唯觉身困肢软。脉转平和,舌红润。症属肝虚风热渐化,瘀郁已去,气血不足。续用下方加减调治:
干地黄12克 当归15克炒杭芍9克淮山药12克茯神15克
桑寄生12克炙口芪12克白术12克甘草3克广陈皮6克
荷叶顶2个醋炒荆芥6克
'按'产后亏虚瘀郁而为眩晕,不可骤补。此例以养血活血,清化瘀郁风热之品;先用打醋汤熏法,以其酸辛之气味,疏达旰经,肝气得舒,清升浊降,眩晕立除。
又,姚老医师认为醋炒荆芥具有醒脑、散血分风热,止眩晕之功效。用量可由2.4克至30克据病情酌定。
乳 结
钱××,女,廿四岁,某厂职工。1973年9月。
初诊:患者初产七日,恶露已净,因无哺乳经验,遂致乳汁留滞,乳房胀痛,渐发红肿,右侧硬结有块,昼夜呼痛,手不能触。发寒热,夜烦,口干,便秘,溺短黄。经注射青、链霉素,外敷中草药,效果不显。就诊时,呈痛苦病容,自诉:“右乳部疼痛如鸡啄。”诊脉弦滑而数,舌边、尖俱红,苔薄黄。证属:产后郁热,厥阴,少阳别络不通,发为乳结。治宜疏肝理气,化热,散结,通络。处方:
炒柴胡9克 醋郁金9克(冲) 老川芎6克 天花粉9克
全瓜萎1个(打碎) 吴芷9克 炒桔核9克(冲) 浙贝
母6克(冲)醋煅牡蛎12克蒲公英9克 炒黄芩4.5克 自
通草3克甘草梢3克藕节3个
上方以包谷须煎水煨药。外用芙蓉叶捣汁,加酸醋调匀,外敷乳部。
二诊:上方服二剂,右乳硬结变软,尚感隐痛,可挤出少量乳汁。寒热及烦躁轻减,仍便秘溺短。不思饮食。脉转细弦,舌红苔黄。除外敷乳部外,续以清肝散结,化热润燥为治。处方:
炒柴胡9克 紫苏叶6克 赤芍药9克 吴白芷9克 焦山
查9克 天花粉9克 醋郁金9克(冲) 郁李仁9克(冲)
蒲公英9克炒桔核9克(冲)通草3克全瓜萎1个(打碎)
上方服三剂,便秘已通,烦躁全退,乳部红肿胀痛及硬结消失。乳汁已下,而神疲食少。证属乳结散后,血弱阴虚,肝脾不调,脉象细弦,舌红苔薄。
当归12克 自元参9克寸冬9克炒杭芍9克广陈皮6克
醋炒柴胡4.5克茯神12克 天花粉9克 广木香3克生
甘草3克小红枣11个藕节3个
'按'内经云:“厥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肝剐贯膈,少阳之脉其支者,以下胸中贯膈。”恶者产后畏惧哺乳,肝气不舒,热滞厥阴、少阳之别络,乳汁停留,硬结红肿。对证用药,以柴胡、苏叶、郁金和芍药,疏肝理气定痛,以吴芷、牡蛎、桔核散结软坚,以浙贝、黄芩、郁李、瓜蒌、山查和通草,清润通导。再以归、芍、元、麦滋血养阴。
崩 漏
段××,女,四十五岁,农民。1955年7月。
初诊:生育十一胎,年前因经期中劳作过重,挣伤腰腹,流血不止。虽服药治疗,量减而淋漓不净,逾一、二月恒作血崩一次。症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头眩神倦,饮食减少,腰腹坠胀隐作刺痛。诊脉芤而尺濇,舌质淡,苔薄腻。此劳伤瘀阻,冲任受损,崩漏日久,气血俱亏,乃属虚中夹实之候。治宜活血化瘀,兼固气血。处方:
阿胶珠18克 炒艾炭9克当归24克川芎9克炒杭芍12克
上党参15克 延胡6克 乌贼骨12克 炒续断9克 炙甘
草3克 生炒蒲黄各4.5克 炮姜9克生三七粉3克(分次调
入)
二诊:上方服二剂,畅下暗黑血块甚多,旋即腰腹疼痛顿减。头眩神倦,食少夜烦,时出自汗,肢冷畏寒。脉转细弱无力,舌淡红,苔薄润。是瘀去而血海空虚,元阳不足,亟宜温补调摄。处方:
龟鹿胶各9克(烊化兑服) 炒白术12克 附片18克(开水先煨透)
当归15克 口芪18克炒杭芍12克煅龙骨12克炒艾炭9克
茯神15克 炙甘草3克 炮姜9克 大枣5个
三诊:上方服三剂,崩漏全止,手足转温,自汗收敛,思饮食。面色皓白,头眩神倦,足软无力。脉濡缓弱细,舌淡红。此冲任虚损,肝脾肾经不足,再拟下方,嘱常服调理。
党参18克 黄芪18克 当归15克 白术12克 果杞12克 炒
杭芍9克 熟地15克 淮药12克 茯神15克 桑寄生12克
砂仁6克炙甘草3克 桂圆12枝(去壳) 莲子15克(去心)
'按'崩漏,因症复杂,古代医家有“澄源”、“止血”、“复旧”之论,尤当明辨。此案虚中夹实,如单重止血,不澄其源,则贻误非浅,临床实有借鉴之益。
热入血室
张××,女,三十岁,家住昆明市郊区。1941年。
初诊:患者发热已六、七日,经汛适来,色黑量少,次日忽断,感腰腹及两胁胀痛。口燥咽干,思饮,头眩神昏,入夜则谵语烦乱。大便闭结已五口,溺赤。此表邪入里化热,阳明燥结,热入血室。治当和解清热,行血通腑。处方:
炒柴胡9克 炒黄芩6克 桃仁泥9克 枳实6克《炒冲)
炒厚朴9克 生大黄6克 川芎6克 当归尾9克 炙香
附6克 通草6克 葱白1个 点童便(一小杯为引)
复诊:上方一剂,月经复行,色黑有块。大便畅下。烧热减退,神识转清,谵语止,尚有微烦。能进食。腰腹胁痛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