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枢要 >

第7章

外科枢要-第7章

小说: 外科枢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则腐化为脓,最为难。若流注关节,则为败症。 

卷二
论腹痈(十三)
属性:(男妇同用) 
腹痈谓疮生于肚腹,或生于皮里膜外。属膏粱浓味,七情郁火。若漫肿坚硬,肉色不变 
,或 
也,托里消毒散。脓成而不外溃者,气血虚也,卧针而刺之。肿 作痛者,邪气实也,先用 
仙方活命饮,隔蒜灸以杀其毒;后用托里散以补其气。若初起欲其内消,当助胃壮气,使根 
本坚固,而以行经活血之药佐之。若以克伐之剂,欲其内消,则肿者不能溃,溃者不能敛。 
若用疏利之药,下其脓,则少壮者,多为难治,老弱者立见危亡。亦有食积疝气类此者,见 
x治验x 
司马李梧山患此,腹痛而势已成,用活命饮,一剂痛顿止。用托里消毒散,肿顿起,此 
脓将成也。用托里散补之,自溃而愈。 
锦衣掌堂刘廷器,正德辛未仲夏,腹患痈,溃而脓清,热渴腹胀,作呕不食。或以为热 
毒内 
呕止食进;再用托里等剂而疮愈。 
进士边云庄,腹痛恶寒,脉浮数。余曰∶浮数之脉,而反恶寒,疮疽之症也。不信,数 
日后 
脓溃臀矣,气血俱虚,何以收敛。急用活命饮一钟,臀溃一孔,出脓斗许,气息奄奄。用大 
补 
烦躁,脉大,举按皆实。省而诊之,脉洪大,按之如无,以十全大补,倍用参、 至四斤, 
更加附子二枚,煎膏服而痉止;又用十全大补汤,五十余剂而疮敛。 
上舍周一元,腹患痈,三月不愈。脓水清稀,朝寒暮热,服四物、黄柏、知母之类,食 
少作 
,气血虚也。食少作泻,脾肾虚也。痰涌胸痞,脾肺虚也。悉因真气虚,而邪气实也。当先 
壮其胃气,使诸脏有所禀,而邪自退矣。遂用六君加黄 、当归,数剂诸症渐退;又用十全 
大补汤,肌肉渐敛,更用补中益气汤,调理而痊。 
上舍毛体仁,素阴虚。春初咳嗽,胸中隐痛,肾脉数而无力,肺脉数而时见,此肾脉亏 
损,阴火炽盛。用六味地黄丸料一剂,服之,病势虽减,内痈已成。盖因元气虚,而未能发出, 
火令可畏。不信,服痰火之剂,两月后,乳间微肿,脉洪数而无力。余曰∶脓内溃矣,当刺 
出其脓,以免内攻之祸。不信,又月余,请视。但针得一孔,脓HT 不利,仍复内攻,唇舌青 
赤。余曰∶脏腑已坏,吾何能治之!后果殁。 
从侄孙年十四而HT 姻,乙巳春,年二十四,腹中气痛,用大黄等药二剂,下血甚多,胸 
腹胀满,痰喘发热。又服破气降火药一剂,汗出如水,手足如冰。余他往适归,诊之左关洪数, 
右尺尤甚,乃腹痈也,虽能收敛,至夏必变而成瘵症。用参、 各一两,归、术各五钱, 
陈 
又二剂肿痛脉滑,数针出脓瘀,更用大补汤,精神饮食如故。因遗精,患处色黯,用前药, 
加五味、山茱、山药、骨脂、吴茱等剂,疮痛渐敛,瘵症悉具。其脉非洪大而数,即微细如 
无,惟专服独参汤、人乳汁,少复,良久仍脱。余曰∶当备后事,以俟火旺。乃祷鬼神,巫 
者历言往事如见,更示以方药,皆峻利之剂。且言保其必生,敬信服之,后果殁。经曰∶拘 
于鬼神,不可与言至德。而况又轻信方药于邪妄之人耶!书此以警后患。 

卷二
论流注(十四)
属性:(妇人症见《妇人良方》、《女科撮要》,小儿症见《保婴粹要》) 
流注,或因饮食劳倦,脾胃伤损;或因房劳阴虚,阳气凑袭;或因营气不从,逆于肉理 
;或 
;皆因气虚血注而凝也。或生于四肢关节,或生于胸腹腰臀,或结块,或漫肿,或作痛,皆 
由 
久而不敛,佐以豆豉饼、琥珀膏,祛散寒邪,补接阳气。若内有脓管而不敛者,用针头散 
腐化之。经云∶形伤痛,气伤肿。又曰∶真气夺则虚,邪气胜则实。若不补气血,节饮食, 
慎起居,戒七情,而专用寒凉克伐,其不死者幸矣。 
x治验x 
侍御朱东溪,左胁下近腹肝胆经部分结一块,四寸许,漫肿不赤,按之则痛。余曰∶此 
当补 
炒芍药、姜、桂,胃气复而恶症退,乃去干姜加黄 数剂,微赤微痛。又三十余剂, 肿大 
痛,此脓内溃也,遂针之。用补中益气、加减八味丸而愈。 
一男子元气素弱,臀肿硬而色不变,饮食少思,如此年余矣。此气血虚而不能溃也,先 
用六君子汤,加川芎、当归、芍药,元气渐复,饮食渐进,患处渐溃;更加黄 、肉桂,并用葱 
熨之法月余,俟脓熟而针之;又以十全大补汤,及附子饼熨之而愈。 
一男子腿患肿,肉色不变,亦不作痛,此真气虚也。以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少佐以 
枳壳 
剂,饮食少进;再用补剂,月余而消。 
一男子胁肿一块,日久不溃,按之微痛,脉微而涩,此形症俱虚也,当补不当泻。乃用 
人参养荣汤,及热艾熨患处。脓成,以火针刺之,用豆豉饼、十全大补汤,百剂而愈。 
一男子腹患此,肿硬不溃,脉弱时呕,欲用败毒等药。余谓肿硬不溃,乃阳气虚弱,呕 
吐少食 
曰∶热而脉反静,脱血脉反实,汗后脉反躁者,皆为逆也。辞不治,后果殁。 
余北仕时,有留都贾学士子年十六,患此二载矣。公升北宗伯,邀余治,脉洪大而数, 
脓清 
以四君子,加芎、归、炙草,午后以四君子加五味、麦门、参、 ,两月诸症遂可一二,又 
有用渗利之剂,保其必生者。三月后,形体骨立,复求余治,余时被命南下,后竟不救。 

卷二
论鹤膝风(十五)
属性:(妇人症见《妇人良方》,小儿症见《保婴粹要》) 
鹤膝风乃调摄失宜,亏损足三阴经,风邪乘虚而入,以致肌肉日瘦,内热减食,肢体挛 
痛,久则膝大而腿细,如鹤之膝,故名之。若伤于脾胃者,补中益气汤为主。伤于肝肾者,六味 
丸为主。若欲其作脓,或溃后,十全大补汤为主,皆佐以大防风汤。初起须以葱熨,可以内 
消。若津涸口干,中气不足也,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头晕头痛,阳气不升也,补中益气汤 
加蔓荆子。发热晡热,阴血虚弱也,用四物、参、 、白术。畏寒憎寒,阳气虚弱也,用十 
全大补汤。饮食少思,胸膈膨胀,脾胃虚痞也,用四君子汤。面色痿黄,饮食少思,脾胃虚 
弱也,用六君子汤。脓水清稀,肌肉不生,气血俱虚也,用八珍汤。热来复去,有时而动, 
无根虚火也,用十全大补汤。形瘦嗜卧,寝息发热,痰盛作渴,小便频数,五脏虚损也,用 
六味丸。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无力,头晕吐痰,肾气冷败也,用八味丸。发热大渴, 
不欲近衣,面目赤色,脉大而虚,血虚发燥也,用当归补血汤。或有痢后而患者,亦治以前 
法。余当临症制宜。 
x治验x 
州守张天泽,左膝肿痛,胸膈痞满,饮食少思,时欲作呕,头晕痰壅,日晡益倦。此脾 
肺气 
防风汤,十余剂;又用补中益气,三十余剂而消。 
通府刘国威,先筋挛骨痛,右膝漫肿。用化痰消毒之剂,肿痛益甚,食少体倦;加祛风 
消毒等药,寒热作呕,大便不实;用二陈除湿之类,肿起色赤,内痛如锥。余诊其脉,滑数而无 
力,此脓已成,元气虚而不能溃也,用十全大补汤四剂,佐以大防风汤,一剂而溃;又百余 
一儒者腿筋弛长,月余两膝肿痛,此阴虚湿热所乘也,用六味丸为主,佐以八珍汤,加 
牛膝、杜仲,间以补中益气汤,三月余而消。 
一男子腿痛膝肿,脉浮按之弦紧,此肝肾虚弱也,用大防风汤,二剂已退。彼惑于附子 
有毒 
小便不禁,膀胱虚而不能约制也;燥热虚痞,胃气弱而不能化也;恍惚健忘,精神失而愦乱 
也。恶症蜂集,余辞之,后果殁。 

卷二
论天泡疮(十六)
属性:天泡疮属元气不足,邪气所乘,亦有传染而患。受症在肝肾二经,故多在下体发起。有 
先筋骨痛而后患者;有先患而后痛者。初起脉浮数,邪在脾肺经也,先用荆防败毒散解散之; 
脉弦数,邪在肝胆经也,先用龙胆泻肝汤清解之;脉沉数,邪在脏腑也,先用内疏黄连汤通导 
之;后用换肌消毒散为主,愈后再无筋骨疼痛之患。若疮凸赤作痛,热毒炽甚也。疮微作痛 
,毒将杀也。疮色白而不结痂,阳气虚也。色赤而不结痂,阴血虚也。搔痒脉虚浮,气不能 
相荣也。搔痒脉浮数,血不能相荣也。臀背间或颈间作痒,膀胱阴虚也。阴囊间或股内痒, 
肝经血虚也。阴囊作痒重坠,肝经阴虚湿热也。小便频数,短少色赤,肝经阴虚也。小便频 
数,色白短少,脾肺气虚也。面目搔痒,或搔变赤,外邪相搏也。眉间痒,或毛落,肝胆血 
燥也。饮食少思,口干饮汤,胃气虚也。饮食不化,大便不实,脾气虚也。侵晨或夜间泄泻 
,脾肾虚也。若治失其法,有蚀伤眼目,腐烂玉茎,拳挛肢体者,但用九味芦荟丸,以清肝 
火;六味丸,以生肾水;蠲痹解毒散,以养血祛邪,亦有可生者。若误用轻粉等剂,反为难 
x治验x 
一儒者患前症,先玉茎作痒出水,后阴囊股内、小腹胁臂,发小 ,或干脓窠,误服祛 
风等 
弦。余曰∶此患属肝胆经也。左关脉弦,左尺脉浮数者,肾水少而虚热传于肝也。右关脉浮 
缓,脾胃之气弱也。按之而弦者,肝木乘脾土也。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为主,佐以换 
一儒者患前症,色 赤作痛,大便秘而不实,服祛风败毒等药。舌痛口干、脉浮而数, 
此邪 
色渐白;后用四君加归、 而愈。 
一人患此,服攻毒等药,患处凸而色赤作痛,肢体倦怠恶寒发热,脉浮而虚,此元气复 
伤而邪气实也。用补中益气,二剂而痊。 
一儒者患之,误服祛风消毒之药,复伤元气。因劳役过度,内热口干,齿龈作痛,右关 
脉洪数而虚,此脾胃受伤而火动,用清胃散之类而愈。 
进士刘华甫患之数月。用轻粉、朱砂等药,头面背臀,各结一块,二寸许,溃而形气消 
弱,寒热口干,舌燥唇裂,小便淋漓,痰涎上涌,饮食少思,此脾胃伤,诸脏弱,而虚火动也。 
先 
小便未清,痰涎未止,用加减八味丸而痊。 
一儒者患之,头面搔痒,或成粒,或成片,或出水,脾肺脉俱洪数,此风邪所伤。先用 
荆防败 
愈。后遍身搔痒,内热口干,佐以六味丸而痊。 
一商人每劳役、饮食后则遍身生疮,服祛风败毒之剂,面目胸背臂胁,结一块,如桃栗 
,凹 
敷当归膏,内用补阴八珍加萆 五钱,并换肌消毒散加干葛、钩藤钩各一钱,二十余剂,诸 
症渐退。仍以前药为主,佐以调理之剂,两月余,血气复而疮愈。 

卷二
论赤白游风(十七)
属性:赤白游风属脾肺气虚,腠理不密,风热相搏;或寒闭腠理,内热拂郁;或阴虚火动,外 
邪所 
山栀、丹皮。风热相搏,用荆防败毒散。内热、外寒,用加味羌活散。胃气虚弱,用补中益 
气汤加羌活、防风及消风散。血虚,用加味逍遥散。阴虚,逍遥散、六味丸。若肝肾虚热, 
用六味丸,则火自息,风自定,痒自止。若用祛风辛热之剂,则肝血愈燥,风火愈炽,元气 
愈虚。腠理不闭,风客内淫,肾气受伤,相火翕合,血随火化,反为难治矣。 
x治验x 
一男子秋间发疙瘩,此元气虚而外邪所侵也。先用九味羌活汤二剂,又用补中益气加羌 
活而愈。后不慎起居,盗汗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