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枢要 >

第6章

外科枢要-第6章

小说: 外科枢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涩,两尺微细。余曰∶此虚寒之症也。王太仆云∶大热而不热,是无火也。决不能起,恳求治之 
,用大温补之药一剂,流涎虽止,患处不起,终不能救。 
举人顾东溪久作渴,六月初,腰患疽,不慎起居,疮溃尺余,色黯败臭,小便如淋,唇 
裂舌刺 
起。然脓水败臭,色黯不痛,疮口张大,乃脾气败而肌肉死也。小便如淋,痰壅喘促,口干 
舌 
危殆速矣,二日后果殁。盖此症既发于外,两月方殁者,乃元气虚,不能收敛也。若预为调 
补,使气血无亏,亦有得生者。 

卷二
论乳痈乳岩结核(八)
属性:(妇人症见《妇人良方》、《妇科撮要》) 
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男子房劳恚怒,伤于肝肾。妇人胎产忧郁,损 
于肝 
,托里散为主。不收敛,或脓清稀,补脾胃为主。若脓出反痛,或作寒热,气血虚也,十全 
大补汤。体倦口干,中气虚也,补中益气汤。晡热内热,阴血虚也,八珍汤加五味子。欲呕 
作呕,胃气虚也,香砂六君子汤。食少作呕,胃气虚寒也,前汤加藿香。食少泄泻,脾气虚 
寒也,前汤加炮姜。若劳碌肿痛,气血未复也,八珍汤,倍用参、苓、归、术。若怒气肿痛 
,肝火伤血也,八珍汤加柴胡、山栀。若肝火血虚而结核者,四物汤加参、术、柴胡、升 
麻。若肝脾气血虚而结核者,四君子加芎、归、柴胡、升麻。郁结伤脾而结核者,归脾汤兼栝蒌 
散。若郁怒伤肝脾而结核,不痒不痛者,名曰乳岩,最难治疗。苟能戒七情,远浓味,解郁 
结,养气血,亦可保全。 
x治验x 
封君袁阳泾,左乳内结一核,月余赤肿,此足三阴虚,兼怒气所致。用八珍汤加柴、栀 
、丹皮,治之诸症渐退;又用清肝解郁汤而愈。时当仲秋,两目连札,肝脉微弦,此肝脉火盛而 
风动也,更加龙胆草五分,并六味地黄丸而愈。若用清热败毒,化痰行气,鲜有不误者。 
一儒者,两乳患肿,服连翘饮,反坚硬,食少内热,胸胁作痛,日晡头痛,小便赤涩, 
此足三阴虚而兼郁怒,前药复损脾肺,先用六君子加芎、归、柴胡、山栀,四十余剂,元气复而 
自溃,乃作痛恶寒,此气血虚也,用十全大补汤,六味丸而愈。 
一儒者,两乳作痛,两胁作胀,久服流气饮,栝蒌散。后左胁下结一块,肉色不变,劳 
则寒热,用八珍加柴胡、远志、贝母、桔梗,月余色赤作痛,脓将成矣。后针出脓碗许,顿然作 
呕,此胃气虚而有痰也,令时嚼生姜,服六君子汤呕止,加肉桂而疮愈。后出仕,每劳怒, 
胸乳仍痛,或发寒热,服补中益气汤加炒山栀即愈。 

卷二
论疔疮(九)
属性:《内经》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多由膏粱浓味之所致,或因卒中饮食之毒,或感四 
时不正之气,或感蛇虫之毒,或感死畜之秽,各宜审而治之。其毒多生于头面四肢,形色不一, 
或如小疮,或如水泡,或疼痛,或麻木,或寒热作痛,或呕吐恶心,或肢体拘急,并用隔蒜 
灸,并服解毒之剂。若不省人事,或牙关紧急者,以夺命丹为末,葱酒调灌之。 
若生两足者,多有红丝至脐;生两手者,多 
有红丝至心;生唇面口内者,多有红丝入喉。皆急用针挑破其丝,使出恶血,以泄其毒。若 
患于偏僻之处,药所难导者,惟灸法大有回生之功。然疔之名状,虽有十三种之不同,而治 
法但审其元气虚实,邪之表里,而庶无误人于夭札也。若专泥于疏利表散,非惟无益,而反 
害之。凡人暴死,多是疔毒,急取灯遍照其身。若是小疮,即是其毒,宜急灸之,并服夺命 
丹等药,亦有复苏者。 
x治验x 
长洲庠苏子忠鼻梁患之,症属表邪,但气血俱虚,不胜发散,遂用补中益气为主,佐以 
防风、白芷而愈。 
一男子小指患之,或为针刺出血,敷以凉药,掌指皆肿三四倍,色黯神昏,此邪气郁遏 
。余先以夺命丹一服,活命饮二剂,稍可。余因他往,或为遍刺其手,出鲜血碗许,臂肿如瓠, 
指大数倍,用大剂参、 、归、术之类,及频灸遍身而肿消。但大便不实,时常泄气,此元 
气下陷,以补中益气加骨脂、肉蔻、吴茱、五味;又日以人参五钱,麦门三钱,五味二钱, 
水煎代茶饮;又用大补药,五十余帖而愈。设此症初不用解毒之剂,后不用大补之药,死无 
白莲泾陈伯和子,唇患之,有紫脉延至口内,将及于喉。余曰∶紫脉过喉,则难治矣, 
须针 
口内肿胀,针不能入,乃砭面、唇出黑血碗许,势虽少退,终至不起。惜哉! 

卷二
论肺疽肺痿(十)
属性:(妇人症见《妇人良方》) 
夫肺者,五脏之华盖也,处于胸中,主于气,候于皮毛,劳伤气血,腠理不密,外邪所 
乘,内感于肺;或入房过度,肾水亏损,虚火上炎;或醇酒炙爆,辛辣浓味,熏蒸于肺;或咳唾 
痰涎,汗下过度,重亡津液之所致也。其候恶风咳嗽,鼻塞项强,胸胁胀满,呼吸不利,咽 
燥作渴,甚则四肢微肿,咳唾脓血。若吐痰臭浊,脓血腥秽,胸中隐隐微痛,右手寸口脉数 
而实者,为肺疽。若吐涎沫而无脓,脉数而虚者,为肺痿也。若咳嗽喘急者,小青龙汤。咳 
嗽胸胀者,葶苈大枣泻肺汤。咳脓腥浊者,桔梗汤;咳喘短气,或小便短少者,佐以参 补 
肺汤;体倦食少者,佐以参术补脾汤。咳唾痰壅者,肾虚水泛也,六味地黄丸。口干咽燥者 
,虚火上炎也,加减八味丸。此症皆因脾土亏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肾水,故始萌则 
可救,脓成则多死。若脉微紧而数者,未有脓也。紧甚而数者,已有脓也。《内经》曰∶血 
热则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大凡肺疮咳唾脓血,久久如粳米粥者,难治。若唾脓而不 
止者,亦不可活也。其呕脓而自止者自愈,其脉短而涩者自痊。面色当白而反赤者,此火之 
克金,皆不可活,苟能补脾肺滋肾水,庶有生者。但恐专攻其疮,脾胃益虚,鲜有不误者 
x治验x 
一儒者患肺痈,鼻流清涕,咳吐脓血,胸膈作胀。此风邪外伤也,先用消风散加乱发灰 
,二 
此脾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能生肾水也。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儒者,原素善饮,咳脓项强,皮肤不泽。此脾肺气虚,外邪所乘而成肺痈也。先用桔 
梗汤,后用人参补肺汤而痊。 
一男子咳吐痰脓,胸腹膨胀,两寸与右关脉皆洪数。此火不能生土,而土不能生金也。 
用桔梗汤为主,佐以补中益气汤而愈。 
一男子不时咳嗽,作渴自汗,发热便数。自用清肺降火、理气渗利之剂服之,反小便不 
通,面目赤色,唇裂痰壅,脾肺肾三脉浮大,按之而数。此足三阴亏损,不能相生,当滋化源, 
否则成痈矣。不信,仍用分利之药,后果患肺痈,余用桔梗汤及六味丸而愈。 
一男子面赤吐脓,发热作渴,烦躁引饮,脉洪数而无伦次。先用加减八味丸加麦门,大 
剂一 
麦门二钱五分、五味二钱,水煎代茶,日饮一剂,月余而安。此症面赤者,当补肺肾;面白 
者,当补脾肺,治者验之。 
一妇人素血虚,发热咳嗽,或用痰火之剂后,吐脓血,面赤脉数,其势甚危,此脓成而 
血气虚也。余用八珍汤以补元气,用桔梗汤以治肺症,脉症渐愈。 
一妇人感冒风寒,或用发表之剂,反咳嗽喘急,饮食少思,胸膈不利,大便不通,右寸 
关脉浮数,欲用通利之剂。余曰∶此因脾土亏损,不能生肺金,若更利之,复耗津液,心患肺痈 
矣。不信,仍利之,虚症悉至,后果吐脓。余朝用益气汤,夕用桔梗汤,各数剂,吐脓渐止 
。又朝仍前汤,夕用十全大补汤,各五十余剂,喜其善调理,获愈。 
一妇人咳嗽吐痰,胸膈作痛,右寸关浮滑,项下牵强,此脾胃积热成痰,非痈患也,以 
二陈汤,加山栀、白术、桔梗,治之而愈。 
一妇人素血虚,内热时咳,甲辰孟冬,两尺浮洪。余曰∶当防患肺症。丙午孟春,果咳 
嗽,左右寸脉洪数,此心火型克肺金,而成肺痈也,脓已成矣,夏令可忧。余用壮水健脾之剂稍 
愈。彼不慎调摄,果殁于仲夏。 

卷二
论胃脘痈(十一)
属性:《圣济总录》云∶胃脘痈,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 
胃,故胃脉沉细;以阳气不得上升,故人迎热甚,令人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或咳嗽,或呕脓唾血 
。若脉洪数,脓成也,急排之。脉迟紧,瘀血也,急下之。否则其毒内攻,腐烂肠胃矣。丹 
溪先生云∶内疽者,因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相郁而发,用射干汤主之。愚常以薏苡仁汤、 
牡丹皮散、太乙膏选用之亦效。若吐脓血,饮食少思,助胃壮气为主,而佐以前法,不可专 
治其疮。 
x治验x 
一男子寒热作渴,不时咳吐,口内血腥,又五日,吐脓,身皮甲错。用射干汤四剂,脓 
血已止,但气壅痰多,以甘桔汤而愈。 
一男子用射干汤之类将愈,但气喘体倦,发热作渴,小便频数。此肺气不足,用补中益 
气、山药、山茱、麦门、五味。时仲夏,更以生脉散代茶饮而愈。 
一妇人素食浓味,吐脓已愈,但小便淋沥,此肺肾气虚。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 
及加减八味丸,而愈。若膏粱之人,初起宜用清胃散。 

卷二
论肠痈(十二)
属性:孙真人云∶肠痈为病,小腹重,强按之则痛,小便如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 
,腹皮急如肿,甚者腹胀大,转侧有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下,盖因七 
情饮食所致。治法∶脉迟紧者,未有脓也,用大黄汤下之。脉洪数者,已有脓也,用薏苡仁 
汤排之。小腹疼痛,小便不利,脓壅滞也,牡丹皮散主之。若大便或脐间出脓者,不治。《 
内经》云∶肠痈为病,不可惊,惊则肠断而死。故患是者,其坐卧转侧,理宜徐缓,时少饮 
薄粥,乃服八珍汤,固其元气,静养调理,庶可保全其生。 
x治验x 
通府张廷用患之,两月余矣。时出白脓,体倦恶寒,此邪气去而中气虚。余用托里散兼 
益气汤,而徐徐呷之。又令以猪肚肺煮烂,取其汤调米粉煮,时呷半盏,后渐调理而痊。 
一男子里急后重,下脓胀痛,此脾气下陷,用排脓散、蜡矾丸而愈。后因劳,复寒热体 
倦,用补中益气汤而安。 
一妇人小腹胀痛,小便如淋,时时汗出,此瘀血凝结于内。先以神效栝蒌散,二剂少愈 
,更以薏苡仁汤而愈。 
一妇人小腹胀痛而有块,脉芤而涩,此瘀血为患也。以四物加玄胡索、红花、桃仁、牛 
膝、木香,二剂血下而痊。 
一妇人小腹胀痛,大便秘涩,转侧有水声,脉洪数,此脓瘀内溃也,以梅仁汤一剂,下 
瘀血,诸症悉退;再以薏苡仁汤,二剂而瘥。 
一妇人脓成胀痛,小便不利,脉洪数,此脓毒内溃也,服太乙膏三钱,脓下甚多;更以 
栝蒌散、蜡矾丸及托里散而安,如用云母膏尤妙。 
一妇人产后,恶血不止,小腹作痛,服栝子仁汤,下瘀血而痊。凡瘀血停滞,宜急治之 
,缓则腐化为脓,最为难。若流注关节,则为败症。 

卷二
论腹痈(十三)
属性:(男妇同用) 
腹痈谓疮生于肚腹,或生于皮里膜外。属膏粱浓味,七情郁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