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枢要 >

第1章

外科枢要-第1章

小说: 外科枢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外科枢要
作者:薛己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属性:往余少时,获交于立斋薛先生,尝与余通书,所手钞笥袭者亡算,时时窃好之,弗置也 
。嘉 
所为诸疡书甚具。凡病癃肿、痈疽、挛 、 疠,经先生延医,亡不立已。然卒因疡死,故 
人多訾先生,以为执泥补法,不知合变,嗟乎!冤哉其言之也。始余识先生时,妇病肿疡濒 
死,先生竟活之,语在医案中。当是时,诸医抱药囊环立,咸愕吐舌,不敢出一语,而先生 
率意信手,日剂一二,不动声色,坐而收功,如充国金城之兵,方略豫定,其正翕张,动中 
成算,即是以例。先生之医,殆所谓神解者,而世乃以执泥訾之,岂非贵耳贱目者众邪!语 
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必若所云,是越人至今存,而轩、岐不古也,嘻!亦 矣。昔扬 
子云作《太玄法言》,桓谭以为必传,且谓世人亲见子云,故轻其书。当时博闻如刘歆,亦 
恐后人用覆酱瓿。然则世之所为訾先生,亡乃类是也乎。乃余则以为医顾业精否耳。业诚精 
矣,当必有排众说而独是之者,一时知不知亡论也。先生没诸版刻,渐次流散,余悉为购得 
之。而先生从子师颜,复手《外科枢要》一编示余,盖不独补诸刻之所未备而立,凡举要深 
,足为疡家指南,因属雠订并刻之。余固亲见先生者,方愧不能为先生之桓谭,而师颜之克 
世家学,则刘歆之虑吾知其免矣。夫先生诸他著作,世多有其书,不论所为,序本枢要论所 
x隆庆辛未夏五既望, 李沈启原道卿撰。x 

卷一
论疮疡二十六脉所主(一)
属性:浮脉之诊,浮于指下,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状如太过,瞥瞥然见于皮毛间 
。其主表症,或为风,或为虚。浮大而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浮而数者,热也。而反 
恶寒者,疮疽之谓也。 
洪脉之诊,似浮而大,按举之则泛泛然满三部,其状如水之洪流,波之涌起。其主血实 
积热疮肿。论曰∶脉洪大者,疮疽之病进也。如疮疽结脓未成者,宜下之。脓溃之后,脉见洪大 
则难治。若自利者,不可救也。 
滑脉之诊,实大相兼,往来流利如珠,按之则累累然滑也。其主或为热,或为虚,此阳 
脉也。疮疽之病,脓未溃者,宜内消也。脓溃之后,宜托里也。所谓始为热,终为虚也。 
数脉之诊,按之则呼吸之间,动及六至,其状似滑而数也。若浮而数则表热,沉而数则 
里热也。又曰∶诸数为热。仲景云∶脉数不时见,则生恶疮也。又云∶肺脉俱数,则生疮也。诊 
诸疮洪数者,里欲有脓结也。 
散脉之诊,似浮而散。按之则散而欲去,举之则大而无力,主气实而血虚,有表无里, 
疮肿脓溃之后,而烦痛尚未痊退,诊其脉,洪滑粗散者难治,以其正气虚,邪气实也。又曰∶肢 
体沉重,肺脉大则毙,谓浮散者也。 
长脉之诊,按之则洪大而长出于本位,其主阳气有余也。伤寒得之,欲汗出自解也。长 
而缓者,胃脉也,百病皆愈,谓之长者,则易治也。 
芤脉之诊,似浮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其主血虚,或为失血。疮肿之病,诊得芤脉 
,脓溃后易治,以其脉病相应故也。 
牢脉之诊,按之则实而弦,且沉且浮而有牢坚之意。若瘰 结肿,诊得牢脉者,不可内 
实脉之诊,按举有力而类结,曰实。经曰∶邪气胜则实。久病虚人,得此最忌。疮疽之 
人,得此宜急下之,以其邪气与脏腑俱实故也。 
弦脉之诊,按之则紧而弦,其似紧者为弦。如按弦而不移,紧如切绳而转动,以此为异 
。春脉浮弦而平,不时见则为饮为痛,主寒主虚。疮疽论曰∶内寒外热,欲发疮疽也。 
紧脉之诊,似弦而紧,按之如切绳而转动,其主切痛积癖。凡疮肿得之,气血沉涩也, 
涩脉之诊,按之则散而复来,举之则细而不足,脉涩则气涩也。亦主血虚疮肿,溃后得 
短脉之诊,按举则不及本位。《内经》曰∶短则气病,以其无胃气也。诸病脉短者,皆 
难治。疮肿脉短,真气短也。 
细脉之诊,按之则萦萦如蛛丝而欲绝,举之如无而似有,细而微,其正亡阳衰也。疮肿 
之病,脉来细而沉,时值者,里虚而欲变症也。 
微脉之诊,按之则软小而极微,其主虚也。真气复者生,邪气胜者危。疮肿溃后,脉微 
而匀,举自瘥也。 
迟脉之诊,按举来迟,呼吸定息,方得三至。其状似缓而稍迟,痼疾得之则善,新疾得 
之则正气虚惫。疮肿得之,溃后自痊也。 
缓脉之诊,按之似迟,而稍 于迟。仲景云∶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涩,阴阳同等 
,谓之长缓。脉见长缓,百疾自瘳。凡疮肿溃后,其脉涩迟缓者易愈,以其脉病相应,是有胃气 
沉脉之诊,举之不足,按之方见如烂绵,其主邪气在脏也。水气得之则逆,此阴脉也。 
伏脉之诊,比沉不同,伏于筋下,推筋而后见。与沉相类,而邪气益深矣。 
虚脉之诊,按之不足,极大而软,轻举指下豁然而空。经曰∶脉虚则血虚,血虚生寒, 
阳气不足也。疮肿脉虚,宜托里和气养血也。 
软脉之诊,按之则如帛在水中,极软而沉细,亦谓之软,其主胃气弱。疮肿得之,宜补 
弱脉之诊,似软而极微,来微而似有。仲景云∶微弱之脉,绵绵如泻漆之绝,其主血气 
俱虚,形精不足。大抵疮家沉迟濡弱,皆宜托里。 
促脉之诊,按之则去数,来时一止而复来。仲景云∶阳盛则促,主热蓄于里也,下之则 
和。疮肿脉促,亦宜下之。 
结脉之诊,按之则往来迟缓,时一止而复来。仲景云∶阴盛则结。经曰∶促结则生,代 
代脉之诊,其止有常数而不忒,如十动一止,虽数十次皆见于十动之后;如二十动一止 
十次皆见于二十动之后。代者气衰也,诸病见之不祥。凡疮肿之病,脉促结者难治,而况见 
动脉之诊,见于关上,无头尾,如豆大,厥厥然而动摇者是也。《脉经》曰∶阴阳相搏 
,故谓之动。动于阳,则阳气虚而发厥,动于阴,则阴气虚而发热,是阳生于尺而动于寸,阴生 
于寸而动于尺,不可不辨也。 
谨按∶脉者,人身之造化,病机之外见,医家之准绳,不可不精究而熟察。至于太溪、 
冲阳,又为诊法之要,生死之机也。故十二经脉,皆系于生气。是气者,人之根本。寸口脉平而 
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难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 
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是脉有根本,人有元气也。夫人受气于谷,乃传于脏腑, 
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周流一身,昼夜各有常 
度,其不相应者病也。病至于甚,脉道乃乖抑。尝治雀啄屋漏之类,若因药饵克伐所致,急 
用参、 、归、术、姜、附之剂,多有复生者,不可遂弃而不治也。 

卷一
论疮疡五善七恶主治(二)
属性:疮疡之症,有五善,有七恶。五善见三则瘥,七恶见四则危。夫善者∶动息自宁,饮食 
知味,便利调匀,脓溃肿消,水鲜不臭,神彩精明,语声清朗,体气和平是也,此属腑症,病微 
邪浅,更能慎起居,节饮食,勿药自愈。恶者∶乃五脏亏损之症,多因元气虚弱,或因脓水 
出多,气血亏损;或因汗下失宜,荣卫消铄;或因寒凉克伐,气血不足;或因峻厉之剂,胃 
气受伤;以致真气虚而邪气实,外似有余而内实不足,法当纯补胃气,多有可生。不可因其 
恶,遂弃而不治。若大渴发热,或泄泻淋闭者,邪火内淫,一恶也,竹叶黄 汤。 
气血俱虚,八珍汤,加黄 、麦门、五味 
、山茱萸;如不应,佐以加减八味丸煎服。脓血既泄,肿毒尤甚,脓色败臭者,胃气虚而火 
盛,二恶也,人参黄 汤;如不应,用十全大补汤加麦门、五味。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 
睛青赤,瞳子上视者,肝肾阴虚而目系急,三恶也,六味丸料加炒山栀、麦门、五味;如不 
应,用八珍汤加炒山栀、麦门、五味。喘粗气短,恍惚嗜卧者,脾肺虚火,四恶也,六君加 
大枣、生姜;如不应,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心火刑克肺金,人参平肺散。阴火伤肺 
,六味丸加五味子煎服。肩背不便,四肢沉重者,脾肾亏损,五恶也,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 
、山药、五味;如不应,用十全大补汤加山茱萸、山药、五味。不能下食,服药而呕,食不 
知味者,胃气虚弱,六恶也,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如不应,急加附子。声嘶色败,唇鼻 
青赤,面目四肢浮肿者,脾肺俱虚,七恶也,补中益气汤加大枣、生姜;如不应,用六君子 
汤加炮姜;更不应,急加附子,或用十全大补汤加附子、炮姜。腹痛泄泻,咳逆昏愦者,阳 
气虚,寒气内淫之恶症,急用托里温中汤,复用六君子汤加附子,或加姜、桂温补。此七恶 
之治法者也。此外更有溃后发热,恶寒作渴;或怔忡惊悸,寤寐不宁,牙关紧急;或头目赤 
痛,自汗盗汗,寒战切牙,手撒身热,脉洪大,按之如无;或身热恶衣,欲投于水,其脉浮 
大,按之微细,衣浓仍寒,此血气虚极,传变之恶症也。若手足逆冷,肚腹疼痛,泄痢肠鸣 
,饮食而入,呃逆呕吐,此阳气虚,寒气所乘之恶症也。若有汗而不恶寒,或无汗而恶寒, 
口噤足冷,腰背反张,颈项劲强,此血气虚极,变痉之恶症也,急用参、 、归、术、附子 
救之,间有可生者。大抵虚中见恶症者,难治。实症无恶候者,易治。宋时齐院令虽尝纂其 
状,而未具其因。皇明陶节庵,虽各立一方,亦简而未悉,余故补其缺云。 

卷一
论疮疡当明本末虚实(三)
属性:疮疡之作,皆由膏粱浓味,醇酒炙爆,房劳过度,七情郁火,阴虚阳 ,精虚气节,命 
门火衰,不能生土;荣卫虚弱,外邪所袭,气血受伤而为患。当审其经络受证,标本缓急以治之 
。若病急而元气实者,先治其标;病缓而元气虚者,先治其本;或病急而元气又虚者,必先 
于治本,而兼以治标。大要肿高 痛,脓水稠粘者,元气未损也,治之则易。漫肿微痛,脓 
水清稀者,元气虚弱也,治之则难。不肿不痛,或漫肿黯黑不溃者,元气虚甚,治之尤难者 
也。主治之法,若肿高 痛者,先用仙方活命饮解之,后用托里消毒散。漫肿微痛者,用托 
里散;如不应,加姜、桂。若脓出而反痛,气血虚也,八珍汤。不作脓,不腐溃,阳气虚也, 
四君加归、 、肉桂。不生肌,不收敛,脾气虚也,四君加芍药、木香。恶寒憎寒,阳气虚 
也,十全大补加姜、桂。晡热内热,阴血虚也,四物加参、术。欲呕作呕,胃气虚也,六君加 
炮姜。自汗盗汗,五脏虚也,六味丸料加五味子。食少体倦,脾气虚也,补中益气加茯苓、 
半夏。喘促咳嗽,脾肺虚也,前汤加麦门、五味。欲呕少食,脾胃虚也,人参理中汤。腹痛 
泄泻,脾胃虚寒也,附子理中汤。小腹痞,足胫肿,脾肾虚也,十全大补汤,加山茱萸、山 
药、肉桂。泄泻足冷,脾肾虚寒也,前药加桂、附。热渴淋秘,肾虚阴火也,加减八味丸。 
喘嗽淋秘,肺肾虚火也,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大凡怯弱之人,不必分其肿溃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