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260-脉症治方 >

第3章

260-脉症治方-第3章

小说: 260-脉症治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黄芩(各等分) 桂枝(五分) 杏仁(七分) 
上用姜三片。葱白三根。枣一枚。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后热服。微汗即解。 
咳嗽。加五味子(五分)、款冬花、贝母(各八分)、天门冬、栝蒌仁(各一钱)。 
久嗽肺火。加桑白皮、杏仁、黄芩、石膏、麦门冬、五味子(各等分)。 
喘急气壅。加苏子、麻黄、杏仁、石膏(各一钱)。 
头疼。加川芎(一钱)、细辛(五分)。发热。加柴胡(一钱)、黄芩(八分) 
潮热恶寒。加麻黄(一钱)、桂枝(七分)。 
呕吐。加藿香(八分)、砂仁(七粒)、寒月再加干姜(五分)、丁香(三分)。 
胸膈痞闷。加枳实、白术、香附(各八分)。 
肩背痛。加羌活、当归、乌药(各八分)。 
汗出HT 寒。加桂枝、葛根(各八分)。 
无汗。烦躁不解。加麻黄(一钱五分)、杏仁(八分)、姜三片、葱三根。 
挟食者。加白术、陈皮、枳实、山楂、麦芽(各八分)。 
四肢疼痛。加防风、羌活、苍术(各八分)。 
房劳伤风。加当归、白术(各一钱)。 
痰多。嗽不止。加贝母、南星、栝蒌仁、杏仁(各八分)。 

卷之一
寒门
属性:(伤寒 中寒 瘟疫大头病附 内伤脾胃附) 

卷之一寒门
伤寒
属性:脉 人迎脉必紧盛。或浮或紧。无汗。太阳尺寸俱浮。阳明尺寸俱长。少阳尺寸俱弦。太阴 
尺寸俱沉细。少阴尺寸俱沉。厥阴尺寸俱微缓。又浮大。属阳。沉细属阴。伤寒热盛。脉 
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脉诀云。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湿。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湿热。变为湿毒 
。病发热。脉沉细。表得太阳。名曰 。( 有刚柔二种、有汗名柔 、无汗名刚 、)病太阳 
。关节即痛而烦。脉沉。名曰湿痹病太阳。身热疼痛。名曰中 。病。发汗身内热。名曰风 
温。其症脉阴阳俱浮。自汗身重多眠。小便不利。 
症 谨按内经曰。凡伤于寒者。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 
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也。尺寸俱长者。 
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 
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阳经受病。未 
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 
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 
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 
而囊缩。此三阴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当依旧坏症病而治 
之。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 
即与大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 
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 
即死矣。 
又按仲景伤寒论曰。冬气严寒。万类潜藏。君子当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 
耳。其伤于四时之气者。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疠之气也。自霜降后。至春 
分前。感寒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若春时应暖而反 
寒。夏时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 
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若天令温暖而感之。是为冬温。如春时天令温暖而 
壮热为病者。乃温病也。如天气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曰伤寒。若春末夏秋之间 
。天气暴寒。而感之为病者。此乃时行寒疫也。如夏至后,壮热脉洪者。谓之热病也。然又 
有温疟。风温。温毒。温疫。中寒。中风。伤风。中湿。中暑。中 。湿毒。湿温。痰症。 
脚风。内伤。食积。虚烦。阴虚阳乏。亦皆发热。状似伤寒。故世俗不辨。悉以伤寒治之。 
杀人多矣。且温病热病。乃因伏寒而变。既变。不得复言为寒也。其寒疫。乃天之暴寒。与 
冬时严寒。又有轻重不同。时气是天行疫疠之气。又非寒比也。温病乃山泽蒸气。暑乃炎日 
之火。风乃天之贼邪。皆伤于人者也。有中者为重。伤者犹轻也。温疟。风温。又系伤寒坏 
症。更感异气所变。治亦不同。且诸症似伤寒者。各有其因。岂可通谓伤寒而混治之耶。且 
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尚不正。岂可以言治乎。幸东垣发内外伤辨之论。救千古无穷之弊。 
其功盛已哉。 
又按东垣内外伤辨曰。夫伤寒者。其寒邪多伤于太阳之经。而后传变。故先头疼身痛而发热 
。其脉见于左手。人迎脉必紧盛。或浮紧而无汗。其寒热齐作而无间。晡时必剧。乃邪气盛 
。潮作之时。精神有余。语言壮厉。口鼻之气俱盛。手背热而手心不热。乃邪气胜此为有余 
。当泻不当补也。内伤则见于右手。气口脉必紧盛。手心热而手背不热。燥作寒已不相并。 
但有间耳。日晡时必减。乃胃气得令。潮作之时。精神困倦。少气懒语。身无大热。脉不紧 
数。但大而无力。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是阳虚也。此为不足。宜补 
不宜泻也。若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则阳气偏胜而变为火矣。是为阴虚火动。或 
盗汗遗精。咳嗽寒热。或于午后发热。身无痛处。惟觉困倦。其脉细数无力。宜补阴降火。 
伤食者。因饮食停滞而发热。气口脉亦紧盛。或右关短滑。太抵伤食则恶食。理必然也。又 
或噫气吞酸。或恶食气。或欲吐不吐。或恶心痞闷。按之则痛。或胃口作疼。或停食而复感 
寒者。则气口人迎之脉俱大也。亦头痛发热。恶寒拘急。中脘痞闷。或吐或呕。或痛者。为 
伤食也。若发热脉浮缓而有汗者。谓之伤风也。必口气粗。合口不开。面光不惨。恶风不恶 
寒也。虚烦者。谓虚热。心中郁郁不安。故谓之烦。但只不恶寒。头身不痛。脉不紧数。此 
为异耳。痰症者。乃停痰留饮。凝结中脘。亦令人寒热。状如伤寒。若痰在上焦。则寸沉滑 
。或沉伏。痰在中焦。则右关滑大。兼气郁。则沉而滑。挟食则短而滑也。凡关脉滑大者。 
膈上有痰。可吐之。香港脚之症。亦发寒热。或呕逆。或举体转筋。足胫 赤而肿者。是有瘀 
血。症为跌扑损伤。初时不觉。过七八日或十余日。则寒热始作。但胁下及小腹必疼。手不 
可近。若血上冲。而昏迷不省。良久复苏。此瘀血也。温病者春时地天道和暖。若壮热烦渴而 
不恶寒者。温病也。若夏至以后。时令炎暑。患壮热烦渴而不恶寒者。热病也。时气乃天行 
温疫。四时不正之气。人感之。则长幼一般病也。亦与伤寒相似。盖伤寒因寒而得之。此乃 
瘟疫之气。不可与伤寒同论也。寒疫者。乃天之暴寒为病。四时之中。或有风寒之作。感而 
即病者。寒疫也。亦与伤寒相似。但略轻耳。冬温者。因冬时有非节之暖。实时行之气也。 
若发斑者。亦曰温毒也。中 。即中热也。盖伤大阳经与伤寒相似。故曰中 。必汗出身热 
而渴。或身重而疼也。中暑者。热伤于心脾之经。而不在大阳。其候面垢。自汗。身热。烦 
渴。脉虚。或背微寒。盖暑喜伤心。心不受邪。则包络受之。包络本相火也。以火助火。故 
热甚而昏也。或小便不利。或呕吐头疼。胸膈痞满。或腹痛。又有伤暑之症。虽属外感。却 
类内伤。与伤寒大异。盖寒伤形。寒邪客表。有余之症。故宜汗之。暑伤气。元气为热所伤 
而耗散。乃不足之症。故宜补之。东垣所谓清暑益气是也。又有因时暑热。而过食冷物以伤 
其内过取凉风以伤其外。此则非暑伤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宜辛热解表。或辛温理中之剂 
。却与伤寒治法相类者也。风湿者。春夏之交。病如伤寒。肢体重痛。转侧则难。小便不利 
。因阴雨毕湿。或引饮多。有此症。宜五苓利之忌汗下。有疮疡者。凡疮疡初生。必寒热交 
作。必须视其身体有无疮头。仔细详辨。不可便作伤寒治之。凡脉浮数。当发热而漉浙恶寒 
。若饮食如常。而有痛处。必生恶疮。常见俗医。妄名流注。伤寒褊考诸书。并无此名。何 
其谬哉。凡此之类外形相似。内实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谬。必须审其果为温病。热病。 
及温疫也。则用河间法。果为气虚。伤食。及内伤也。则用东垣法。果为阴虚。及痰火也。 
则用丹溪法。果为正伤寒例病也。则遵用仲景法。如此则庶无差误以害人性命矣。世俗但见 
发热之症。一概认作伤寒治之。悉用汗药以发其表。汗后不解。遽用下药以疏其里。设是虚 
症。岂不死哉。故经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仁者鉴此。岂不 
痛欤。 
治 愚考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 
阳寒热。八者而已。若能明究其的。则三百九十七法。了然于胸中也。何以言之。有表实。 
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有表寒里热。有表热里寒。有表里俱 
热。有表里俱寒。有阴症。有阳症。病各不同。要辨明而治之。其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 
而无汗者。表实也。宜麻黄汤以汗之。若脉浮缓。发热恶风。身疼而有汗者。表虚也。宜 
桂枝汤以和之。设腹中鞭满。大便不通。谵语潮热。脉实者。里实也。宜大柴胡大小承气之 
类。看虚实下之。或腹鸣自利。有寒有热者。里虚也。如表里俱实者。内外皆热也。脉浮洪 
。身疼无汗。宜防风通圣散汗之。若口渴饮水。舌燥脉滑者。人参白虎主之。若弦大而滑者 
。小柴胡合白虎主之。如表里俱虚。自汗自利者。宜人参三白汤。或黄 建中汤。加人参白 
术主之。脉微细。足冷者。加附子以温之。如表寒里热。身寒厥冷。脉滑数。口燥渴。白虎 
汤主之。如里寒表热者。面赤。烦躁。身热。自利清谷。脉沉者。以四逆汤温之。如表里俱 
寒。而自利清谷。身疼恶者。此内外皆寒也。先以四逆救里。后以桂枝治表。如阴症发热。 
则脉洪数而爆渴矣。大抵麻黄桂枝之类。汗而发之。葛根升麻之类因其轻而扬之。承气陷胸 
之类。引而竭之。泻心十枣之类。因中满而泄之。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半表半里者和 
之。表多里少者。和而少汗之。里多表少者。和而微下之。在上者吐之。中气虚而脉微者温 
之。全在活法以施治也。若表里汗下之法。一或未当。则死生系反掌之间。可不深思而明辨 
哉。 
按陶氏伤寒启蒙云。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则知病在太阳经也。身热。目痛。鼻干。 
不得眠。则知病在阳明经也。胸胁痛。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则知病在少阳经 
也。腹满。咽干。手足温。或自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