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98-济阴纲目 >

第11章

198-济阴纲目-第11章

小说: 198-济阴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症或腹满如孕,或脐腹绞痛,或血结成片,或血出则快,止则闷,或脐上动。其治法 
宜开结痰、行滞气、消污血。 

卷之二血崩门
论杀血心痛
属性:x良方x云∶妇人血崩而心痛甚,名曰杀血心痛,由心脾血虚也。若小产去血过多,而 
心痛甚者亦然。用乌贼鱼骨炒为末,醋汤调下。失笑散亦效。(既云心脾血虚,自当并补,乃不为治本,即用乌贼、失 
笑以治标何耶) 
x薛氏x曰∶前证若阴血耗散,用乌贼丸收敛之;若瘀血不散,用失笑散行散之;若心血虚 
弱,用芎归汤补养之;若郁结伤血,用归脾汤调补之。(论解得当,至云心血虚,止用芎、归,似未尽善,观后案便得 
要旨) 
一妇人血崩兼心痛三年矣,诸药不应,每痛甚,虚证悉具,面色萎黄。余曰∶心主血。 
盖由去血过多,心无所养,以致作痛,宜用十全大补汤,参术倍之。三十余剂稍愈,百余剂痊 
愈。 

卷之二血崩门
论崩漏杂治法
属性:x丹溪x云∶崩漏有虚有热,虚则下溜,热则通流。 气虚血虚者,皆以四物汤加参 ;因劳者,用参 加升补 
药。 因寒者,用干姜;因热者 
,用黄芩。漏下乃热而虚,四物汤加黄连。崩过多者,先用五灵脂末一服,当分寒热,盖五 
灵脂能行能止。紫色成块者,血热,四物汤加黄连、柴胡之类。急则治其标,用白芷汤调百 
草霜末,甚者棕榈灰,后用四物汤加炒黑姜调理。 
x经验简要治崩中等证x 冷者,脉紧细,手足寒,红去淡黑或五色,当归建中加白龙 
骨、血竭、附子,下紫石英丸、震灵丹,灸火。热者,脉洪,四肢温,心烦口苦,燥热血沸而 
成,用黄芩汤、荆芥散,或清心莲子饮加竹沥、生地黄汁,甚者,生地黄汁磨京墨、百草 
霜冷服。虚者,胶艾汤加麦门冬、鹿茸、龙骨、酸枣仁,或养荣汤加龙骨、血竭,送震灵丹。 
实者,腹中痛,煮附丸、四物汤加香附子。心虚者,恍惚多梦,健忘,舌强,小便多,面红 
盗汗,柏子仁汤、酸枣仁汤加龙骨、京墨、百草霜吞灵砂丹,又灵砂当归莲肉龙骨枣肉丸, 
参汤送下。崩中,麝香当归;崩者,心气已散,急服龙骨灵砂等。有田妇崩中断下者,用大 
芜根,酒煎,清早服(生麦中,如蓬蒿花,或云即蓟根也)。 
x产宝x分阴崩阳崩,受热而赤,谓之阳崩;受冷而白,谓之阴崩。(按赤者血热,白者气虚。) 

卷之二血崩门
脉法
属性:x脉经x曰∶问五崩何等类?师曰∶白崩者,形如涕;赤崩者,形如绛津;黄崩者,形 
如烂瓜;青崩者,形如蓝色;黑崩者,形如衄血也。寸口弦而大,弦则为减(减即小也),大则为芤,减 
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脉则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尺脉急而弦大,风邪入少阴之 
经,女子漏下赤白。漏血下赤白不止,脉小虚滑者生,大紧实数者死。漏下赤白,日下血数 
升,脉急疾者死,迟者生。 

卷之二血崩门
治血热崩漏
属性:x荆芥四物汤x 治崩漏初起,不问虚实,服之立止。 
当归 川芎 白芍药(炒) 生地黄 荆芥穗 条芩(炒) 香附子(炒,各一钱) 
上锉。水煎服。(血藏于肝,肝气不升,则热迫于下,故血不能藏而崩也。况厥阴之经环阴器,而庭孔前阴皆属之, 
荆芥升肝气,香附理肝气,条芩除内热,四物生地、芍药养血凉血,故皆取效) 如不止,加防风、升麻、白术、蒲 
黄。一方加地榆尤效。一方四物加芩 
x奇效四物汤x 治肝经虚热,血沸腾而久不止。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药(炒) 熟地黄 阿胶(炒成珠) 艾叶 黄芩(炒,各一钱) 
上锉。水煎服。(此方用熟地以补肝之母,以阿胶、黄芩益肝之气,艾叶温下元,以助真气之升,所谓阴从阳起也) 
x河间生地黄散x 治经漏下血,脉虚洪,经水紫黑。 
生地黄 熟地黄 白芍药 黄 枸杞子 天门冬(去心) 地骨皮 柴胡 
上 咀。水煎服。(洪虚者气不足,紫黑者血之热,黄 所以补气,然气盛则生火,又加天 
冬、地骨以清气中之火,熟地所以生血,血生而不凉,尤虚妄行,故以生地、黄连以凉心,芍药、甘草缓肝益脾,柴 
胡、黄芩清肝升举,枸杞、熟地,又肝肾同归者也) 便血者,加地榆。 
x凉血地黄汤x 治妇人血崩不止,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生地黄 当归尾(各五分) 黄连 黄柏 知母 本 川芎 升麻(各二分) 柴胡 防风 
羌活 黄芩 细辛 荆芥 蔓荆子 甘草(炙,各一分) 红花(少许) 
上 咀。作一服,水煎,空心稍热服。(经曰∶阴者从阳而亟起也。血属阴,阴不自升,故诸经之血,必随诸 
经之气而后升,若气有所陷,则热迫血而内崩矣。故用黄柏以清下焦胞络之火;心者火之主也,故又以生地、黄连以治 
火之源;知母、黄芩滋水之母;归尾破瘀,红花生血,所谓去故生新也;川芎行血海之余;蔓荆凉诸经之血,而风药 
者,皆所以升诸经之气也,诸经气升则阴血不得不随之而起矣。故曰从阳亟起也,有是症者法之) 
x小蓟汤x 治崩漏不止,色明如水,得温则烦闷者,此阳伤于阴,令人下血,当补其阴, 
脉数疾小者顺,大者逆。 
小蓟茎叶(捣取汁) 生地黄(捣取汁,各一盏) 白术(半两,锉) 
上三件,入水一盏,煎减一半,去渣温服。 
x芎 酒x 治崩中,昼夜不止,医不能治者。 
川芎(一两) 生地黄汁(一盏) 
上用酒五盏,煮川一盏,去滓,下地黄汁,再煎二三沸,分为三服。(此方以酒煎川芎配生地汁,自有妙用,甚 
奇甚奇) 

卷之二血崩门
治崩中去血不止
属性:大小蓟根(五两) 白茅根(三两) 
上二味细切,用酒五斤煮,取四斤,去渣,分四服。(用酒之意,便是升法) 
x一方治妇人血崩x 
槐花(半两,炒) 黄芩(二两,去皮) 
上二味,共为细末。每服五钱,好酒一碗,用铜秤锤一枚,桑柴火烧红,浸入酒内,调 
服,不拘时。忌生冷、油腻之物。 
x金华散x 治血室有热,崩下不止,服温药不效者。 
玄胡索 当归 瞿麦穗 牡丹皮 干姜(各一两) 石膏(二两) 桂心(另研) 威灵仙(各七钱) 
蒲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煎空心温服,日二次。(此方用石膏,以阳明为血海也,而干姜、桂心为之从治,威灵仙 
去肠中宿脓恶水,惟败腐不清,热结血凝者可用) 
x简易黄芩汤x 治崩中下血,今人多用止血补血之药,惟此方治阳乘阴,所谓天暑地热, 
经水沸溢者。 
黄芩一味研为细末。每服三钱,霹雳酒调下(即烧秤锤淬酒)。一方荆芥汤煎下。 

卷之二血崩门
治劳伤崩漏
属性:x胶艾四物汤x 治劳伤血气,月水过多,或崩漏不止,及妊娠胎气不安,或因损动,漏血 
伤胎者,亦宜。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阿胶(炒成珠) 艾叶(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锉。水酒各半煎,空心服。(与奇效四物少异,彼用黄芩,此用甘草,彼以水煎,此又半酒,其温凉不同如此) 
x当归芍药汤x 治妇人经脉漏下不止,其色鲜红,先因劳役,脾胃虚弱,气短气逆,自汗 
不止,身热闷乱,恶见饮食,四肢倦怠,大便时泄。 
黄 (一钱半) 白术 苍术(泔浸去皮) 当归身 白芍药(各一钱) 陈皮 熟地黄(各五分) 
生地黄 甘草(炙,各三分) 柴胡(二分)(据见证悉属脾胃气虚,当用补中益气为主,今此方不用人参、升麻何也, 
苍术气悍燥散,其色鲜红,又何用之?况与地黄同用,岂不为时人所笑!要知古人皆因证立方,但求至理所在,而不 
必拘方以试病也) 
上作一服,水煎,空心热服。(东垣为一妇人制此方,一服之后,诸证悉去。予族一妇 
,因劳役下血,每来两旬不止,医者拘血热之说,用四物加芩连,累治不愈。一日血大下, 
昏迷不醒,急以问予,予用此药一剂,少顷顿醒,过两时血遂止,后常用此药,其病遂不复 
作。盖血虚须兼补气,尝譬之血犹水也,气犹堤也,堤坚则水不横决,气固则血不妄行,自 
然之理也。此药黄 最多,白术次之,所以神效。俗医不达此理,专用凉药,不知凉药伤胃 
,服久则正气愈弱,血安得固,故特为表而出之也) 
x归脾汤x 治妇人思虑伤脾,不能摄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或心脾伤痛 
,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此为气犹夫也,血犹妻也,血随气升,夫唱妇随之道耳。夫营出中焦,脾胃气虚,则中气 
下陷,是营血失其夫矣,此方益营助脾,而以气药为君者,正此意) 
人参 黄 (炒)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远志(去心) 酸枣仁(炒,各一钱) 木香 甘草 
(炙,各五分) 龙眼肉 
上锉。加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心脾气虚气结者宜之) 加柴胡、山栀,名加味归脾汤。 
x柏子仁汤x 治妇人忧思过度,劳伤心经,不能藏血,遂致崩中下血不止。 
柏子仁(炒) 香附子(炒) 芎 鹿茸(燎去毛,酒蒸焙) 茯神(去木) 当归(各一钱半 
川续断(二钱) 阿胶(炒) 远志(去心,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生姜五片,水煎,空心服。(此《济生方》也,而立斋加柴、栀以清厥阴之火,以升甲胆之气。鹿茸 
乃阴中至阳,阴体而阳用也,非血脱气衰者不用) 
x养血平肝散x 治大怒经血暴下。 
当归(酒浸) 白芍药(炒) 香附(炒黑,各二钱) 青皮(醋炒) 柴胡 川芎 生地黄(各八 
分) 甘草(五分) 
上锉。水煎,食前服。(以大怒而用是,故曰平肝,香附、青皮、柴胡、芍药、甘草、川芎,缓肝疏肝,升提肝气; 
当归、生地,养血荣肝。然所重在大怒,故立方如此) 

卷之二血崩门
治崩漏气陷
属性:x益胃升阳汤x 血脱益气,古人之法也。先补胃气,以助生长,故曰阳生阴长,诸甘药为 
之先务,举世皆以为补气,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阳生阴长之理也,故先理胃气,人之一身, 
内谷为宝。 
黄 (二钱) 人参(有嗽去之) 神曲(炒,各一钱半) 白术(三钱) 当归身(酒浸) 陈皮 甘 
草(炙,各一钱) 升麻 柴胡(各五分) 生黄芩(二钱,泻盛暑之伏热刑金肺逆,秋凉不用)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或五钱,如食添,再加之,如食减,已定三钱内更减之,不可多 
服,每服二钱,水煎,去滓热服。如腹痛,每服加白芍药二分、中桂少许;如渴口干,加干 
葛二分;如嗽,去人参。如服此不止,却服后方柴胡调经汤,大举大升之也。 
x柴胡调经汤x 治经水不止,鲜血,项筋急,脑痛,脊骨强痛,不思饮食。(要知鲜血不用清凉,而用升举,当 
在不思饮食上揣摩) 
羌活 独活 本 升麻(各五分) 苍术(一钱) 柴胡(七分) 葛根 当归身 甘草(炙,各三 
分) 红花(少许) 
上 咀。作一服,水煎去渣,稍热空心服,微汗立止。(外症属太阳者多半,而方药又兼少阳、阳明、太阴、 
厥阴,且君以苍术,少加当归、红花,引入血分,以升阳气,乃为之大举大升,此从阴用阳之义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