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丹溪手镜 >

第11章

丹溪手镜-第11章

小说: 丹溪手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脾虚;实热能食渴便难属胃实;火郁而热、五心热,乃心火陷于脾;血中伏火,心神烦乱不安, 
宜镇阴火;阴虚热;酒食肉热。 
x肺热x 日西而甚,喘咳寒热,轻者泻白散,重者凉鬲、白虎、地骨皮散。 
x心热x 日中甚,烦心、心痛,掌中热而 ,以黄连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x肝热x 寅卯时甚,脉弦,四肢困,热满、转筋,筋痿不起,以泻青丸、柴胡饮子。 
x脾热x 夜甚,怠惰嗜卧,以泻黄散、调胃承气治实热,补中治虚热。 
x肾热x 如火,因热不任起床,以滋肾丸、六味地黄丸 
x木香金铃子散x 治暴热心肺上喘。 
大黄(五钱) 金铃子(三钱) 木香(三钱) 轻粉(一钱) 朴硝(一钱) 柳白皮汤下三钱。 
x地黄丸x 治肾热不能运动。 
熟地(八钱) 茯苓 泽泻 牡丹皮(各三钱) 山茱萸 山药(各四钱) 蜜丸酒下。 
x柴胡饮子x 治肝热,两胁下肌热,脉浮弦,寅申候者。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一两) 大黄 川归 芍药(半两) 活石(三钱又方三两) 
x三黄丸x 治胃实热。 
x四物四君子加升柴x 治脾虚热。 
x补中益气汤x 
人参 白术 黄 陈皮 甘草 川归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水煎。 
x火郁汤x 治四肢热、五心烦热,因热伏土中,抑遏阳气。 
羌活 升麻 葛根 芍药 人参(五钱) 柴胡 甘草(三钱) 防风(三钱) 
上葱白三寸煎。 
x朱砂安神丸x 治血中伏火,心神烦乱,蒸蒸不安,兀兀欲吐。 
朱砂(一钱) 黄连(一钱半酒炒) 生地 甘草 川归(半钱) 心下痞除地黄加大黄并丸。 
x四物补阴丸x 治阴虚。 
四物汤 人参 白术 黄柏 龟板 青黛 栝蒌 姜汁丸 
治酒肉热。 
x凉鬲散x 退六经热。 
连翘 栀子 薄荷 大黄 黄芩(半两) 朴硝(二钱半) 甘草(两半) 
上酒下八钱。咽不利、肿痛并涎嗽,加桔梗、荆芥;咳而呕,加半夏;鼻衄呕血,加归芍; 
淋闭,加滑石、茯苓;痛秘,加木香、沉香。 
x六一加辰砂薄荷丸x 治表里热。 
活石(六两水飞) 甘草(一两) 共为末。 
x朱砂凉鬲丸x 治上焦虚热,肺脘有气如烟上。 
黄连 栀子(一两) 人参 茯苓(五钱) 脑(五钱) 朱砂(三钱) 蜜丸。 
x黄连清鬲丸x 治心肺间热及经中热。 
麦门冬 黄芩 黄连 
x当归承气汤x 治狂热甚。 
x四顺饮子x 治血热日晡热者。 
x桃仁承气汤x 治血热夜热者。 
x潮热者x 芩连甘草汤;平旦发,阳分也,白虎加芩;日晡潮,阴分也,肾主 
之,用滋肾丸;辰戌时,加羌活;午间加黄连;未时石膏;申时柴胡;酉时升 
麻;夜间当归;有寒加四君子。平旦热属肺,日晡热肾主之。 
x五蒸汤x 治蒸劳。 
人参 知母 黄芩(钱) 石膏(二钱) 甘草(五分) 地黄 竹叶 葛根 茯苓(钱半) 
粳米 以小麦煮水煎,随虚实加减。 
实热加芩连柏大黄; 
虚热加秦艽、柴胡、乌梅、蛤蚧、青蒿、牡丹皮、鳖甲、小麦。 
x肺,鼻干x 乌梅 天门冬 麦门冬 柴胡 紫菀。 
x大肠,右鼻孔干痛x 大黄 芒硝 
x舌白唾血x 石膏 桑白皮 
x气身热喘促鼻干x 人参 栀子 黄芩 石膏。 
x昏昧嗜卧x 牡丹皮 
x心,舌干x 黄连 地黄 
x小肠,下唇焦x 地黄 赤茯苓 木通 
x脉,唾白脉不调x 归 生地黄 血发焦 地黄 桂 童便 
x脾,唇焦x 芍药 木瓜 苦参 
x胃,舌下痛x 石膏 粳米 大黄 芒硝 葛根 
x内食无味而呕烦躁不安x 芍药 
x肝,眼黑x 川芎 川归 前胡 
x胆,眼白x 柴胡 栝蒌 
x筋,甲焦x 川芎 当归 
x三焦,乍寒乍热x 石膏 竹叶 
x肾,二耳焦x 石膏 知母 地黄 寒水石 
x膀胱,左耳焦x 泽泻 茯苓 活石 
x脑,头眩热闷x 地黄 防风 羌活 
x髓,骨中热x 地黄 当归 天门冬 
x骨,齿黑腰痛足逆x 当归 地骨皮 牡丹皮 鳌甲 地黄 
x肉,支细趺肿,腑脏俱热x 石膏 黄柏 
x胞,小便赤黄x 泽泻 茯苓 活石 沉香 生地黄 
x参归散x 治骨蒸劳。 
人参 柴胡(同川归炒) 鳖甲(麦芽汤浸七日) 秦艽 川归(同柴胡炒) 川常山(酒浸三日) 
甘草 前胡(半两) 茯苓(七钱半) 地骨皮 北知母(炒) 乌梅(二个) 煎服 
x牛膝丸x 治肾肝损,骨痿筋缓不能收持,亦治腰痛。 
萆 (炒) 苁蓉(酒浸) 菟丝子(酒浸) 牛膝(酒浸治肾) 杜仲(炒) 蒺藜(治 
肝等分) 桂(一钱半) 
上以酒煮猪腰子丸,酒下。 
x脾胃虚x 四君子主之。 
x肝乘之胁痛、口苦、寒热而呕,四肢满,淋溲、便鸡、转筋、腹痛x 宜用柴胡 防 
风川芎 独活 羌活 芍药 白术 桂 
x心乘之宜x 黄芩 黄连 黄柏 芍药 地黄 石膏 知母 
x肺受病x 咳嗽寒热,懒语嗜卧短气,宜补中益气。 
x水浸侮x 作涎清涕,冷泄,肩甲腰脊痛,宜姜附桂。 
x诸病能发热x 风寒、水湿、火燥、七情,皆能发热也。 
x五心烦热x 小肠热、心虚热、日晡热(女疸),胸中烦热、肝中寒、足下热(酒疸) 



卷之中

疸(六)

属性:疸 有酒疸、女劳疸、女疸,日晡热、足下热,皆湿热为之。有谷疸、酒疸、 
黄汗,前治相同,宜五苓散、茵陈汤下。 



卷之中疸(六)

不治证

属性:女疸其症额黑,日晡热,小腹急,足下热,便黑时溏,此大热交接入水肾虚 
流湿于脾也,脉寸口无脉,口鼻气冷者死。 



卷之中

疟(七)

属性:疟脉弦数者多热,又风痰也。弦迟者多寒。风宜汗之;寒宜温之;痰宜吐 
之。弦小紧者可下之;紧数者可汗之灸之。浮大者可吐之。 
太阳经谓之风,宜汗。阳明经谓之热,宜下。少阳谓之风热,宜和解之。三 
阳经谓之温疟,宜从太阴论之 
不可早截,寒之不久,肾之虚,热之不久,心之虚,截之早,其邪不尽,正 
气愈胜矣,当先服小柴胡一二帖,扶正散邪,方可截。夜间发者属阴,加升麻、 
桔梗开提之,至于阳分截。 
x补发丹x 治久疟痰邪相合者带虚。 
小柴胡 二陈汤 苍术 葛根 常山 
虚加人参 白术 
x老疟丹x 治风水入阴在脏用气血间日发。 
川芎 台芎 白芷 苍术 桃仁 红花 川归 白术 黄柏 甘草 露星月饮 
x常山饮 黎芦散x 



卷之中

中暑(八)

属性:中暑脉虚身热,头痛恶热,躁热大渴,自汗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 
足,两脚痿弱,烦躁,状如伤寒。辛苦之人,动而火胜,热伤气也,脉洪而大, 
白虎加参主之,安佚之人,静而湿胜,头痛恶寒,拘急支节疼,大热无汗,火胜 
金位,脉沉而实,白虎加苍术主之。 
阴胜阳之极,甚则传肾肝,为痿厥,清暑益气汤主之,虚也。 
x黄连香薷饮x 治暑身热。 
挟痰加半夏,虚加参 。 
x清暑益气汤x 治暑伤金虚甚 五苓散 



卷之中中暑(八)

不治证

属性:四日之外,谵语、口干、潮热、失视、失溲者死。 



卷之中

厥(九)

属性:脉沉微而不数,谓之x寒厥x,乃纵欲于秋冬,阳夺于内,精气下溢,阳衰阴气独行。 
脉沉数,谓之x热厥x ,乃醉饱入房,阴气虚,阳气入,肾气衰,阳独胜。 
x气虚x 四君子主之。 
x血虚x 四物主之。 
x热x 用承气下之。 
x痰x 用白术竹沥。 



卷之中

痿(十)

属性:由肾衰水不能制火,火削肺金则生痿 不能用,因色欲之过,宜降火补虚。 
x清暑益气汤x 治肺被火烁成痿。 
黄 (一钱) 人参(五分) 甘草(三分,以上补气虚) 白术 苍术 泽泻(除湿) 
升麻 黄芩 葛根(解肌热,风胜湿也) 五味 麦冬(救被金侮) 川归 陈皮 知母(补水) 
青皮 黄柏 
x建步丸x 治湿热成痿。 
羌活 防风 柴胡 活石 甘草 蒌根 泽泻(半两) 防己(一两酒制) 苦参(酒) 
川乌 桂(一钱) 愈风汤下。 
x气虚x 四君子加苍术、白术、黄芩、黄柏。 
有痰加竹沥。 
x血虚x 四物汤加苍术、黄柏,下补阴丸。 
x湿痰x 二陈汤加四君子下。 



卷之中

痹(十一)

属性:风寒湿三气合而成之。寒气胜为x痛痹x,寒则阴受之,故痛而夜甚。湿气胜者为 
x着痹x,着于肌肉不去。风气胜者为x行痹x,风则阳受之,走经而且甚。脉迟则寒, 
数则热,浮则风,濡则湿,滑则虚。治法各随其宜。 
x附子汤x 治风寒痹。 
附子(去皮脐,炮。) 桂枝 芍药 甘草 茯苓 人参(三分) 白术(一两) 
上,行痹加升麻桂枝汤;痛痹加附子茯苓干姜汤。 
x忍冬 膏x 治五痹拘挛。 



卷之中

麻木(十二)

属性:x麻木x 风湿热下陷入血分阴中,阳道不行。亦有痰在血分者。 
人参 芍药 甘草 升麻 黄 (助阳道) 苍术 黄柏 白术 柴胡 茯苓 
(除湿热) 川归(行阴) 痰加二陈汤。 



卷之中

痛风(十三)

属性:x痛风x 血久得热,感寒冒湿不得营运,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亦 
有血虚痰逐经络上下作痛。 
四物汤 桃仁 牛膝 陈皮 甘草 白芷 黄芩(又本是茯苓) 草龙胆 
在上属风,加羌活、威灵仙二倍,桂枝一倍。 
在下属湿,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二倍。 
血虚加芎归,佐以桃仁、红花。 
气虚加参术、败龟板。 
有痰加南星。 



卷之中

破伤风(十四)

属性:x破伤风x 风则生热也。 
风袭于疮,传播经络,病如疟状,治同伤寒。 
脉浮无力,表之太阳也,汗之而愈。 
脉长有力,阳明也,下之而愈。 
脉浮而弦,少阳也,和解之愈。 
大便秘,小便赤,汗不止,病在里,可速下之。脉沉在里,承气下之。 
背后搐者,羌活、独活、防风、甘草。 
向前搐者,升麻、白芷、独活、防风、甘草。 
两傍搐者,柴胡、防风、甘草。右搐者加白芷。 



卷之中

厉风(十五)

属性:厉风 血热凝结,其气不清,上体先见多者,气受之,下体先见多者,血受 
之。宜醉仙散、再造散、桦皮散、七圣、七宣辈大下之。 
x醉仙散x 治在上。 
栝蒌根 苦参 蔓荆子 胡麻子 牛蒡子 防风 枸杞子 白蒺藜。 
右末(一钱半) 轻粉(二钱) 空心临卧茶下,如醉,下恶臭物为度。 
x再造散x 治在下。 
大黄(钱半) 皂角(一钱) 生者烧灰冷酒下,以虫尽为度。 
x大风方x 任意加减。 
威灵仙 凌霄花 防风 白芷 荆芥 何首乌 川芎 羌活 皂角 石菖蒲 苦参 川归 乌 
蛇白花蛇 姜蚕 全蝎 雄黄 大黄 苏木 桃仁 苍耳子 梧桐泪 虻虫 水蛭 红花 



卷之中

冷丹(十六)

属性:x冷丹x 血风也,血热也,痰血相搏也。 
x通圣散 消风散x 治血风血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