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83-医学正传 >

第41章

583-医学正传-第41章

小说: 583-医学正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柏(一钱) 黄连(五分) 知母(三分) 杜仲(七分半) 牛膝(三分,足不软者不用) 苍术(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空心温服。酒糊为丸服,亦可。一云∶血虚者,以四物汤加黄柏、苍术,下 
补阴丸。 
(以上丹溪方法凡九条) 
x健步丸x(东垣) 治膝中无力,屈伸不便,腰背腿脚沉重,行步艰难。 
羌活 柴胡 滑石(炒) 甘草(炙) 栝蒌根(酒洗) 肉桂(各五分) 防风 泽泻(各三钱) 防己(酒洗, 
一两) 川乌(炮) 苦参(酒浸,各三钱) 
上为细末,汤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煎愈风汤下。(一云荆芥汤下,按荆芥汤又号为愈风汤也。) 
x大防风汤x(局方) 治两足痿弱,或沉重麻痹,不能行动,两膝虚肿,名曰鹤膝风等证。(方见中风门。) 
(祖传方)治两足痿弱软痛,或如火焙,从足踝下,上冲腿胯等证,因湿热所成者。 
苍术(米泔浸一、二宿) 黄柏(酒浸日干,各四两) 牛膝(去芦,二两) 龟板(酥炙) 虎胫骨(酥炙) 防 
己(各一两) 当归尾(二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或一百丸。空心姜、盐汤下。 
一方,加炮附子五钱。 
x鹿角胶丸x 治血气虚弱,两足痿软,不能行动,久卧床褥之证,神效。 
鹿角胶(一斤) 鹿角霜 熟地黄(各半斤) 川牛膝 白茯苓 菟丝子 人参(各二两) 当归身(四两) 白 
术杜仲(各二两) 虎胫骨(酥炙) 龟板(酥炙,各一两) 
上为细末,另将鹿角胶用无灰酒三盏烊化,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姜、盐汤下。 

卷之四
诸虫
属性:x论x 
《内经》曰∶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包。又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夫饮食不能谨节,则朝损暮伤,自 
伤成积,积久成热,湿热相生,而诸般奇形之虫,各从五行之气而化生矣,若腐草为萤之类是也。外台秘要所谓九虫者, 
皆能食人腑脏。一曰伏虫,长四寸许;二曰蛔虫,长尺许;三曰白虫,长四、五尺余;四曰肉虫,状若烂杏;五曰肺虫, 
其状如蚕;六曰胃虫,状如虾蟆;七曰弱虫,又名膈虫,状如瓜瓣;八曰赤虫,状如生肉;九曰蛲虫,状如菜虫,形至 
细微。其伏虫,又为诸虫之主也。蛔虫,生发多则贯心,即杀人。白虫,母子相生,其形转大而长,亦能杀人。肉虫, 
食人,令人烦满。肺虫,令人咳嗽。胃虫,令人呕吐咳逆喜哕。弱虫,令人多唾。赤虫,令人肠鸣。蛲虫,居广肠,多 
则为痔,剧则为癞,因人疮处,以生诸痈疽癣 、 疥龋蚀。若虫之类,无所不为,人亦不必尽有,有亦不必尽多,或 
偏有,或偏无,皆能为害者也。凡此诸虫,根据附肠胃之间,若元气尚实,未为大害;稍有虚损,遂能侵蚀,随其虫 
动而变生诸病也。若夫膈噎、劳瘵、癞风、蛊胀、狐惑、伤寒等证,无不生虫,又如鼷鼠、应声虫之类,未易悉举, 
医者宜于各类推而治之可也。 
x脉法x 
脉沉实者生,虚大者死。 
尺脉沉而滑者,为寸白虫。 
蚀阴肛,脉虚小者生,紧急者死。 
《外台》云∶虫脉当沉弱而弦,今反洪大,即知蛔虫甚也。 
x方法x 
丹溪曰∶湿热之生虫,脏腑虚则侵蚀。上半月虫头向上,易治;下半月虫头向下,难治(以上二月字,恐并当作日 
字,盖虫无半月一转头之理也)。先以蜜或砂糖或炒吃引虫头向上,然后用杀虫药。 
腹内热,肠胃虚,虫行求食。上唇有疮曰惑,虫食其脏;下唇有疮曰狐虫食其肛。 
(以上丹溪方法凡二条) 
x治 桃仁汤x(活人) 治狐惑唇口生疮,上唇虫食其脏,下蜃虫食其肛。 
桃仁 槐子 艾(各五钱) 大枣(十五枚) 
上用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半,分二服。 
x雄黄锐散x(活人) 治前证 
雄黄 青葙子 苦参 黄连(各二钱) 桃仁(一钱) 
上为末,捣新艾汁和,捏如小指头大 纳谷道中,治虫食其肛也。 
x化虫丸x(宝鉴) 治诸虫。 
鹤虱(去土) 槟榔 苦楝根(东引不出土者) 胡粉(炒,各一两) 明白矾(枯,二钱半) 
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一岁儿服五丸,量人大小加减丸数,温浆水入生麻油三、四点打匀送下,清米 
饮亦可,不拘时候。其虫细小者皆化为水,大者自下。 
x集效丸x(宝鉴) 
木香 鹤虱(炒) 槟榔 诃子(麸裹煨,去核) 芜荑(炒)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各七钱半) 大黄 
(一两半) 乌梅(十四个,去核) 
上为末,炼蜜丸如麻子大,陈皮汤或醋汤下。 
一方,加黄连、黄柏各七钱半。 
x万应丸x(外台) 
槟榔(五两) 大黄(八两) 黑丑(四两,以上三味为末) 皂荚(十挺,不蛀者) 苦楝根皮(一斤) 
上先以皂荚,苦楝用水二大碗熬成膏,一处搜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又以沉香、木香、雷丸各一两为末为衣, 
先以沉香衣,次用雷丸衣,又次用木香衣,每服三丸,四更时用砂糖水送下。 
x一方x(外台)用鸡子炒白 尘,酒糊丸服,治寸白虫。 
x一方x(外台)黑铅炒成灰,槟榔末等分和匀,米饮调下。 
x化虫丸x(外台)能化虫为水。 
硫黄(一两) 木香(五钱) 密陀僧(三钱) 附子(一枚,炮,另为末) 
上先以附子末,醋一盏熬膏,余药研为细末,以附子膏和匀,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荆芥茶清下。 
x一方x(外台)用苦楝根、槟榔、鹤虱三味,浓煎汤饮之。 
x前胡汤x 治脾劳身热,内有白虫在脾为病,令人好呕而胸中咳,呕而不出。 
前胡 白术 赤茯苓 细辛 杏仁(去皮尖,另研) 草龙胆 常山(各二钱) 枳实 松萝(各七分) 旋复花 
(五分) 竹叶(七片)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如腹中热满闷,加芒硝五分,栀子、黄芩、苦参各五分,加水 
煎,忌桃、李、雀肉、醋、生葱、菜等物。 
x茱萸根汤x(外台) 治脾劳热,内有白虫食脾为病,与前证同。 
吴茱萸根(东引者,一钱) 火麻子(八钱) 陈皮(一两半) 
上三味,细切,水煎服,或下虫或下黄汁。……此方治虫甚验。 
x五膈下气丸x(外台) 治肺劳热瘦损,内有肺虫在肺为病,令人咳逆气喘,或谓忧忿气膈寒热,皆从劳之所生, 
名曰膏肓疾,针灸不着。 
麦门冬(五两,去心) 蜀椒(炒出汗,一两) 远志肉 附子 干生姜 甘草炙(各五钱) 人参(七钱半) 桂 
心(二钱半) 百部 白术 黄 (各七钱半) 细辛(五钱) 杏仁(去皮尖及双仁者,二十四粒)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徐徐噙化咽汁,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葱、桃李、雀肉等物。 
x千金散x(外台)疗肾劳热,四肢肿急,蛲虫生于肾中为病。 
贯众(三两,炒) 干漆(二两,炒烟尽) 芜荑 胡粉 槐白皮(各一两) 吴茱萸(五十粒) 杏仁(四十五 
粒,去皮尖,炒) 
上为细末,平旦以井花水调服方寸匕,渐增之,以病瘥止。 
x三圣饮子x(外台) 治劳热生虫,在肺为病。 
吴茱萸根(东引者,五两) 野狼牙子(三两) 桑白皮(东引者,一升) 
上三味细切,以酒七升,煮取一升半,平旦服尽。 
x五凤丸x(外台) 治肝劳热生长虫在肝为病,令人恐畏不安,眼中赤壅。 
乌鸡卵(五枚,去黄) 黄蜡(三两) 干漆(四两,炒烟尽) 粳米粉(半升) 东引吴茱萸根(切三升) 
上五味,以茱萸根、干漆杵为细末,和入铜铫中,火炼可丸如小豆大,隔宿勿食,清晨以米饮下一百二十丸,小儿 
五十丸,虫即烂尽。 
x雷公丸x(外台) 治心劳发热,心里有长虫名曰蛊虫,长一尺许,贯心即死。 
雷丸(炒,五枚) 陈皮(一两二钱半) 贯众 芜荑 青葙子 干漆(炒烟尽,各一两) 僵蚕(十四枚炒) 乱 
发(如鸡子大块,瓶内烧存性) 桃仁(去皮尖,另研,一两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空心温酒送下二十丸,日三服。(自前胡汤以下七方,治五脏劳虫方也,当与前劳极方 
互用。) 
x广济疗蛔虫方x(外台) 
槟榔(十枚,细切) 酸石榴根(东引者,切,二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以粳米煮稀粥,平旦空腹食之,少间虫并死,快利神效。 
x又治蛔虫方x(外台) 
用苦楝根生子东引不出土者,刮去外粗皮,取内白皮二两。 
上以水三碗,煮取一碗半,去渣,用晚粳米三合煮糜粥,空心先以炒肉一、二片吃,引虫向上,然后进药粥一、二 
口、少顷又吃一、二口、渐渐加至一碗或二碗,其虫尽下而愈。 
(祖传方) 
x槟榔丸x 治小儿疳病,积气块痛,腹大有虫等证。 
三棱(细切,醋炒,五钱) 莪术(细切,醋炒,五钱) 槟榔(一两) 枳实(去穣,麸炒黄色) 陈皮(去白, 
各五钱) 芜荑(二钱半) 雷丸(五钱) 鹤虱(三钱,略炒) 干漆(五钱,炒无烟) 木香(三钱,不见火) 良 
姜(二钱,陈壁土炒) 砂仁(一钱,去壳) 麦 面(五钱,炒) 胡黄连(三钱,炒) 甘草(炙,三钱) 神曲 
(五钱,炒黄色) 
上为细末,醋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淡姜汤下。今加使君子肉五钱,尤妙。 
x又方x 治妇人阴蚀疮,阴户中有细虫,其痒不可忍,食入脏腑即死,令人发寒热,与劳证相似。 
先用蛇床子煎汤,洗净挹干,敷后药∶ 
梓树皮(不拘多少) 
上焙干为末,入枯矾四分之一,麝香少许,敷之立效。 
(医案) 
予曾治一妇人,因采桑,见桑有金虫如蚕者,被其毒,谓之金蚕毒,腹中 痛欲死,召予治。予以樟木屑浓煎汤与 
之,大吐,吐出有金丝如乱发者一块,腹痛减十分之七、八,又与甘草汤,连进二、三盏而安。 

卷之五
麻木
属性:x论x 
《内经》曰∶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故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河间曰∶留着不去, 
四肢麻木拘挛也。经又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 
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夫所谓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 
丹溪曰∶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然则曰麻曰木者,以不仁中而分为二也。虽然,亦有气血俱虚,但麻而不木者。亦 
有虚而感湿,麻木兼作者。又有因虚而风寒湿三气乘之,故周身掣痛兼麻木并作者,古方谓之周痹,治法宜光汗而后补 
也。医者宜各以类推而治之,不可执一见也。 
x脉法x 
脉浮而濡属气虚。关前得之,麻在上体;关后得之,麻在下体也。 
脉浮而缓,属湿,为麻痹。脉紧而浮,属寒,为痛痹。脉涩而芤,属死血,为木,不知痛痒。 
x方法x 
丹溪曰∶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湿痰死血,宜二陈汤加苍术、白术、桃仁、红花,少加附子行经。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条) 
x人参益气汤x(东垣) 治两手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卧,热伤元气也。 
黄 (二钱) 炙甘草 升麻(各五分)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六分) 生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