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大商圈·资本巨鳄作者:雾满拦江 >

第42章

大商圈·资本巨鳄作者:雾满拦江-第42章

小说: 大商圈·资本巨鳄作者:雾满拦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扩股的必要性,你要是直接告诉股民说我就想搂你的钱,股民不掐死你才怪,你得说上材科技的发展富于前景,未来堪可预期,预期一定要安排在未来,安排在现在那就分红得了,话说回来,谁会为了分红才上市的啊,钱董你说对不对?当时我就这么跟广州东联的钱悦川说,老钱笑眯眯的,听得直乐,我看他老是乐不说话,心里奇怪得不行,就问他:钱董,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老钱吞吞吐吐的开口了,他说,高经理,我想跟你提个要求,希望你不要见怪。我立即回答说:钱董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既然大家合作,我们东方证券肯定是义不容辞的。老钱说:我想麻烦你替我送一个人去机场。我有些纳闷啊,我是来替你们做包装宣传的啊,怎么竟让我替你送人?就问他,送谁啊?老钱突然转了话题,说,我们东联一共五个财务顾问,这五个人都在你们东方证券的包装计划之中,这五个人,有两个是从美国回来的博士,一个在国内拿的是双博士,还有一个差一点,只有一个博士学位和一个硕士学位,最后一个最厉害,可以说广州东联这两年全指着他养活了,猜一猜他有几个学位?我可不想乱猜,猜错了没意思啊,就直接问老钱:他有几个学位?钱悦川的回答把我吓了一跳,他说:这个人只有一个学位,初中毕业证,当时我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脱口冒出一句:有没有搞错,连高中都没上过,他能看懂财务报表吗?老钱回答说:他当然看不懂,看报表的事不是有四个博士呢吗?杜景伤没必要看报表耽误时间,他只要搞好资本运作就行了。然后老钱说:我想让你送的,就是杜景伤,他这不是马上要去美国吗,一走两个月,我怕你们错过,所以委托你送一送,象他这种人你是一定要认识一下的,我这个情,求得不过份吧?     
  就这样高伟明陪杜景伤上了车,送他去机场,也就是这样,通过老高独特而夸张的包装手法,杜景伤成为了一个神秘的传奇人物,但在林秋敬眼里,对杜景伤却另有一番解读模式。     
  林秋敬解释说:“杜景伤实际上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的成功不过是失败的附属物和衍生物,就好象一个人玩蹦极,从高楼上跳下来却计算错了弹绳的长度,扑通一声摔在地上成了肉饼,从道理上来说他是一个蹦极的失败者,但这丝毫不妨碍他的尸体成为医学院中最具价值的尸体。而杜景伤的成就,就是那具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的尸体。”     
  听到林秋敬这样评价杜景伤,孙雪英素来知道林秋敬的偏激与狂傲,倒还罢了,温蕴却瞪圆了眼睛,她在想,如果一个人失败也能失败成杜景伤这个样子,那倒也不错。骆子宾却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衣兜,他的兜里装着祝高龙交给他的那一份有关杜景伤的调查资料,这曾经给他一种感觉,他和苏妍冰、祝高龙就是为了这个杜景伤才来到启江的,但怪异的是苏妍冰不知所踪,祝高龙也不知道躲到那里去了,只有他一个人近距离看了杜景伤一眼——仅仅一眼,他就知道杜景伤是为何而来,他有八成把握杜景伤是为了彭立明而来到这里的,现在杜景伤肯定是已经达成了他的目的,也许他只是要某一个人看到他与彭立明出现在这里就够了,问题是,那个人是谁?     
  想到这里,骆子宾猛的站了起来,这里有一个机会,他必须要抓住,他含糊不清的向林秋敬做了一个手势:“我去一下洗手间。”就急急忙忙的抓住兜里那叠已经折叠得皱巴巴的资料走向男厕,要想抓住这个机会,他就必须要了解杜景伤,但是林秋敬的思维太偏激了,不知道这份资料能不能帮助他。         
  18)     
  骆子宾走进男厕所,在抽水马桶上坐下来,锁上门低头翻起资料来,好象这短短的一天他根本就没干正事,老是跟在温蕴屁股后面转来转去,这份资料居然一页也没翻过,这真的不象是他骆子宾,他必须静下心来,好好的考虑考虑。     
  就在骆子宾走进男厕所里的这一即定时刻里,省工商行的朱胖子正忧心忡忡,他不知道这一次杜景伤又会拉来多少个担保,又会让他把数亿元的灰色资金贷给谁。红黄蓝的姜平愁眉不展,没有见到张涵是他的一个致命的失败,他不清楚接下来能否说服杜景伤继续替他做顾问。高伟明正在一边灌着烈酒,一边继续对彭立明和王哲创造着他理想中的资本英雄杜景伤的形象,这个形象对他来说很重要,关系到他在资本市场的咨询专家权威地位的确立。林秋敬正在雅座里对着两个女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讲述着杜景伤的失败,他始终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失败的,只有他林秋敬例外。可以说杜景伤已经成为众人的关注点,但真正愿意静下心来研究他的,只有骆子宾一个人,而且洗手间的马桶上也的确是一个容易出研究成果的好地方。     
  正象大家知道的那样,杜景伤高中未毕业的时候就到了京城谋生,对此他的解释是因为家贫,但没人相信他的鬼话,可也没谁有这个兴趣进一步深究。总而言之,杜景伤到了北京,立即发现自己两眼一片漆黑,北京没有为一个初中生准备好饭碗,他是否曾经被保安在午夜时份踹开门查问暂住证?是否曾经被收容后拉到密云筛沙子?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永远的谜,因为他本人已经失去谈论这些事情的兴趣。别人知道的只是他在北京的街道上徘徊了至少两个星期,也没有找到工作,后来他发现,只有实行大数法则的保险公司敞开大门,对所有求职者来者不拒,于是他就成为了一名中国人寿的保险营销精英。     
  成为营销精英对杜景伤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那一天他已经花光了身上带的最后一枚钢崩,要不是刚刚认识的新同事张涵借了他三百元钱的话,杜景伤的人生之路多半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当时张涵还没长了满脸的疙瘩,但也不象吴宇轩见到的时候那样漂亮,她是一个很普通的姑娘,在保险公司听营销培训课程时总是和杜景伤坐在一起,是不是她发现了杜景伤身上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她呢?不太好说,总之,她借给杜景伤三百元钱后,两人就踏上了充满挑战的保险营销路。     
  这条路真的不太好走,尤其对杜景伤来说,这条路简直是一个恶做剧。诺大的北京城里,除了这个刚刚把钱借给他的张涵之外,他不认识一个人,营销的手法也只能是走在街上见到衣冠楚楚之辈就上前打招呼,推销保险。他的目标只能是北京人,北京的游客数量庞大,但再庞大也没有大到有必要买人寿保险的地步,杜景伤勇气可嘉,听到难听的京腔就往前凑。这时候他真正的领教到了北京人的傲慢自大与排外,皇城根下的臣民们用清脆的京片子不吐一个脏字的辱骂他,戏弄他,辱弄他,在显示自己的高傲方面北京人具有极高的天份,那一口霸气的京片子折磨得杜景伤两眼发瓷,两个星期过去了,杜景伤非但没有卖掉一份保险,而且从早到晚被皇城臣民辱弄,刺激过甚,导致了精神崩溃。     
  精神崩溃首先表现在意志上,杜景伤被高傲的京腔彻底打跨了,一听到那清脆流利的京片子他就心惊胆战,发展到最后不敢出门,害怕见人,从早到晚龟缩在那间租来的狭小房间里,只有饿得受不了了的时候,才在午夜悄悄溜出去买几包方便面。这种日子他过了足足一个星期,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还有没有足够的勇气走到火车站,买张车票逃回家乡。     
  但京片子这个东西却是想躲也躲不过去的,杜景伤不敢见人,京片子却想见一见杜景伤。     
  想见杜景伤的这个人就是房东,也可能是二房东,一个独自带着孩子的中年女人,她的京腔只有纯正的老北京才能够听出来仍未消褪的大兴口音,但对杜景伤来说,她就是北京人,说的就是自己最害怕的那种声音。     
  房东想见杜景伤,是因为北京人的社会责任感都很强,都有点以天下苍生为已任的派头。她发现这个房客昼伏夜出,行踪诡密,见到人时目光鬼鬼祟祟躲躲闪闪,最主要的是当时的杜景伤身材干瘪瘦小,顿时起了疑心,怀疑杜景伤是个犯案在逃的吸毒者。要说北京人法律意识就是强,没有证据,房东是不会报警的,她只是想提高房租——把房租提高到离谱的程度,让杜景伤接受不了自己滚蛋,那么他就算是在北京杀了人放了火也不关她的事了。所以房东敲响了杜景伤的房门,杜景伤躲不过去,只好打开了房门。     
  听房东说房租要涨到原来的三倍,杜景伤一个劲的眨巴眼睛,他的精神再崩溃,意志力再涣散,也知道自己大限到了,一旦被房东逐出,他根本没有能力再花钱租第二套房子,他现在必须拯救自己,如果失败了,他就彻底完了。杜景伤只好强打精神,鼓足勇气同房东进行沟通,他不敢急,也不敢毛燥,压抑住内心的软弱,心平气和的同房东讲道理,这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口才其实也不错,措辞组句方面的能力一点也不亚于皇城臣民,沟通到中途他居然成功的岔开了房租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把话题转到了保险上。他很严肃的表示:他和慈祥的女房东一样关心北京的治安问题,这个社会治安是一个大问题啊,需要综合治理,政府的综合治理是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渠道也不可忽视,那么另一个渠道是什么呢?就是通过市场化的行为提高北京居民的保险意识,有了保险,就如同一艘船有了压舱石,但这个保险也是个高消费,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得起的,偏偏越是需要保险的人,越是被排斥在保险的目标人群之外,比如说乞丐,乞丐的生活朝不保夕,充满了不安定的因素,但偏偏保险公司就是没有专门为乞丐设计保险产品,而且永远也不会为这一类人群设计。北京的目标保险人群也很偏狭,比如说女房东,她的房客五花八门,也一样的充满了不测因素,但是保险公司也没有为她这一类人群设计产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目前保险公司的目标人群仍然只是定位于那些社会地位相对来说较高的人群之中……     
  “什么?”女房东被喋喋不休的杜景伤给激怒了,这个外地来的穷小子竟然敢说她的社会地位低,真是让她忍无可忍:“你说我买不起保险?今天我偏偏要买一份给你瞧瞧。”     
  这是杜景伤的第一笔保单,女房东怒气冲冲的走后,他兴奋得整整一夜也没睡着。现在他终于发现北京人的软肋在什么地方了,失去的信心又回来了,而且从此以后这种自信再也没有失去过。     
  从第二天开始,杜景伤就开始在北京的公园街巷四处乱逛,北京最大的特点是闲人多,这非常符合他的口味。象许多老北京一样,他每天出门先买份报纸,挟在腋下,遇到路边有看报的老人,他就踱过去,找机会同对方拉上话,先国际后国内天下大势论过,再把话题扯到保险上,他对每一个人一成不变的使用这种说辞:“……保险这个东西吧,很有意思的,越是需要的,保险公司越是不卖给你,比方说生病的病人,比方说遇到了交通事故的人,还有一类跟你差不多的……你别误会我这不是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