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06)二十一世纪之光 >

第3章

(06)二十一世纪之光-第3章

小说: (06)二十一世纪之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谬误。
     爱因斯坦的声望并没有使他的本质的人性发生扭曲或异化。他一直都在
逃避这种声誉所能带来的一切荣华和危险。这种声誉,一直是他所厌恶着的。
     对大自然的无限接近使爱因斯坦感到极度的喜悦。尽管他住在柏林,但
是他一直都不认为自己是个城市居民。他那么清晰地看到高楼大厦里所堆积
着的人性的缺乏:束缚在劳役锁链下一大群贫穷的和富有的奴隶,而这种劳
役的目标几乎完全是为满足物质需要。
     而在大自然中,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当爱因斯坦一头扎进了自然的怀
抱中的时候,他看到了阳光、空气和草木,都伸出她们温暖而又柔软的手,
轻轻地哼着眠歌,拍打着他,他便带着天真满意的笑容睡着了。
     当人们大批大批地投身于物欲的泥坑里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把荣誉的棕
榈枝授予爱因斯坦,他的工作是纯理性的,他的生活是宁静谦逊的。
     然而,人类生活中所屡屡出现的那些灾难却一再打击着善良的爱因斯
坦:
     纳粹军国主义在德国的烧杀掳掠;国际联盟的软弱无能;预示着世界范
围的经济危机的来临的纽约证券市场的崩溃;特别是他的小儿子爱德华神经
失常,这件事比一切别的事件都更加严重地破坏爱因斯坦的乐观天性。
     爱因斯坦多么希望战争能够不再继续下去,人类能够永远和平共处呵!
     为了敦促1932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裁决会议能够达成裁军协议,
他竟然准备建立爱因斯坦反战者国际基金。
     当这些会谈失败了的时候,爱因斯坦感觉到他多年来支持世界和平和人
类谅解的活动所得到的只是一场空。他以少有的愤怒向记者发表声明:
      “他们(政客和政治家)骗了我们,他们愚弄了我们。上亿的欧美人民,
和将来出生的亿万男女都已经受骗和正在受骗,被出卖,被骗去了生命、健
康和幸福。”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就任德国元首之后,纳粹分子没收了他的全部
银行存款,冲进他的住宅抢走了他夫人保险箱内的财物,把他在柏林的心爱
的别墅洗劫一空,暴徒们还在大街上公开烧毁他的手稿和著作。希特勒政府
还公开取消他的德国国籍。
     爱因斯坦的生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他被一艘私人快艇送到了美国的普
林斯顿。肉体的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他更加衰老了。一个朋友这样写道:
      “似乎有什么东西在他心里死灭。他坐在我们家里的一张椅子上,用手
指搓弄他的白发,精神恍惚地谈论世上种种事情。他再也不笑了。”
     1939年,丹麦原子物理学家玻尔带给爱因斯坦一个消息,说已经有人分
裂了铀原子,总质量稍有点亏损,因已转变为能量。
     玻尔设想,如果分裂铀原子的链式反应能够加以控制,那就会产生巨大
的爆炸。
     爱因斯坦担心纳粹会首先制造出这种“炸弹”,便写信给当时的罗斯福
总统,建议美国在“原子弹”研究上要赶快行动。
     爱因斯坦没有直接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直到1945年广岛被炸为平地
以后他才知道核裂变炸弹已经搞成功。然而,爱因斯坦的名字却同原子时代
的来临引人注目地联系在一起。
     爱因斯坦不止一次地呼吁美国政府,不要让科学的发现变做杀人的武
器,然而,他的愿望无人理睬。
     同他在过去时代的声誉相比,爱因斯坦已经越来越不为人所重视,他自
己说,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很像是个生客。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已
经不能再拉小提琴了。许多年以前留下来的胃病迫使他放弃抽烟,而且还必
须十分注意自己的饮食。
     1955年4月15日,爱因斯坦住进了医院。他在安静地等待终结,他感
到在这地球上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他不止一次地对来探望他的亲人说:“我
在这里已经把事情做完。”
     由于大动脉外壁破裂,他的身体不可阻挡地被损毁,但他的内心是健康
的,甚至可以说是愉快的。
     有一次,他对来访的一位朋友说:“我在最后时刻里所经受过的,不是
人所能忍受的。——我也许再也不能忍受了!”
     但是,在顽强地抵抗所有来自肉体的痛苦的时候,他还拒绝吃药,拒绝
打针,拒绝同任何人讨论动手术。
     他默默地然而从容镇静地忍受他的命运,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发
出一股内在的力量,闪烁出一种巨大的人格的光辉。
     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25分,阿尔贝特·爱因斯坦的心脏停止跳动。
     在人类无始无终而又无穷无尽的悲哀与寂静中,只有歌德的诗句在人类
头顶的上空沉默地回响着:
     我们全都获益不浅,
     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
     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
     早已传遍广大人群。
     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星,光芒四射,
     把无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连结。
                                 查德威克
     当爱因斯坦的名字如日中天的时候,还有无数的物理学家们仍旧在科学
的道路上,默默地执着地奋斗着,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这更是一条充满
乐趣的路。
     詹姆斯·查德威克无疑是这众多科学家中的一员,在物理学这条羊肠小
道上,他一直在努力着,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932年,从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里,
传出了一个令世界为之震惊的消息:中子发现了。
     当查德威克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用a粒子成功地轰击铍等轻元素,发
现了“中性粒子”即中子时,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十几年来,他走过了怎
样的一条光荣而又布满荆棘的路啊!
     1891年10月20日,詹姆斯·查德威克出生于英格兰柴郡。这是一个性
格内向而又不爱哭泣的孩子,出生的时候,他好长时间都没有哭,当接生妇
在他的小屁股蛋上使劲打了三下以后,他才“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用他
的哭声宣告他经过十月怀胎以后,来到这个注定要含辛茹苦的世界了。
     像其他别的孩子一样,查德威克在8岁的时候,背着书包上学了。他个
子长得不是太高,性格又温和,大一些的同学老是欺侮他,有一次甚至把他
的书和书包全都扔进了学校前面的河里去了。
     查德威克实在忍无可忍了,随手拾起地上的一块碎砖头,狠命地向那个
扔他书包的大个子男同学砸去,大个子头被砸出了一个小洞,血直往外流。
     后来,查德威克被爸爸妈妈狠狠揍了一顿,他也不去解释,任泪水在眼
眶里直打转儿,也没让它流下来。爸爸妈妈又提着一篮子鸡蛋,要去给那个
大个子赔礼道歉,查德威克死活也不愿意一道去,他坚信自己没有错。
     上中学的时候,他的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差不多,对物理也没有产生出特
别的兴趣,有好几次测验,他都没考及格。
     查德威克性格内向,有时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下课的时候,他喜欢独
自一人,站在窗前,看天上一朵流动的云,或者看同学们忙忙碌碌在争抢一
个篮球。他喜爱陷人无限的遐想状态中去。
     但是,他却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对于那些不会做的习题,凡是他没
有搞懂的题目,他决不勉强自己去做,或者把同学做好了的,拿来自己抄一
遍,他总是想方设法把问题给弄清楚。
     而一旦搞清楚了,他又不是赶任务似地,把题目做出来,总是在草稿纸
上,尝试用好几种方法来解这个题目,最后才选择出一种最便捷的方法,把
题目做在作业本上交给老师。
     他有个座右铭,这就是:“不成功则已,要成功,成绩就应该是颠扑不
破的。”这个座右铭,一直陪伴他度过了中学时代、大学时代,乃至他的一
生。
     1908年,查德威克考入曼彻斯特大学,好像冥冥之中有个什么在主宰着
他似的,他选择了物理学专业,从此,他就同物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把
自己所有的智慧、热血和生命奉献给了这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学科。
     在大学期间,他仍是那么沉默寡言,有点腼腆甚至有点害羞,当同学们
纷纷流连于舞厅、咖啡厅和花前月下的时候,他却把自己投入到物理学的星
空中去,跟那些已故的大师们亲切握手,倾心交谈。
     甚至当一个女同学恶作剧似地给他写了一封情书的时候,他居然被弄得
手足无措,并且被吓哭了,这件事一直被传为笑话。
     查德威克不喜爱出风头,不爱抛头露面,正是由于这种不慕虚名,不为
浮名所累,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使他一生在物理学的研究上取得
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
     1911年,查德威克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此后在卢瑟福教授的指导
下在曼彻斯特物理实验室工作了两年,从事各种放射性的研究。
     没过多长时间,他用a射线穿过金属箔时发生偏离的实验,有力地证实
了原子核的存在。
     由于他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当时科学界的认可,1913年,他荣获科学硕
士学位,并取得了“1851年奖学金”,赴柏林夏洛腾堡技术物理研究所,在
H·盖革教授指导下工作。
     盖革教授是计数管的发明者,查德威克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成天把自己
关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放射性粒子探测技术,并取得了相当重要的研究成
果。
     正当查德威克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不幸扇动着丑陋的翅膀,降临在他
的身上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在实验室里认真观察实验结果的查德威克,被
一伙法西斯分子,用枪托打昏以后,带进了德国鲁赫本平民拘留所。他是被
当作战俘扣留在这里的,尽管他从来也没有参加过战争。
     在拘留所里,法西斯分子硬逼他承认杀死了多少多少德国士兵,还逼他
承认他是英国政府派来的间谍。倔强的查德威克用沉默来表示他的抗争,法
西斯分子就用种种酷刑来折磨他,他常常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他一滴泪也
没有流过。
     更令他痛苦不堪的是,他无法继续从事他心爱的实验工作,去探索人类
那么多的未知领域了。这对于一个无限热爱科学事业的人来说,是一个多么
巨大的遗憾。
     然而,他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用死亡来了却自己的痛苦。后来,他利
用法西斯分子对他稍微放松了看管的机会,联合其他几位战俘科学家,在拘
留所里,搞起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
    这间实验室是一个只能拴两匹马的废旧的马棚,查德威克等人就是在这
里从事β射线的实验的,当马粪和马尿的臊臭味不绝如缕地飘进他们的鼻子
里的时候,他们却浑然不知。他们沉缅于β射线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快乐之
中,他们感觉这样的实验,真是别有情趣。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多行不义必自毙,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查德威克也被释放。长夜漫漫,终于到了尽头,他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
国——英国。
     1919年,他接受了英国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恩斯学院的沃拉斯顿奖学
金,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