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辗⒘呀猓╥nducrive lvsis)。
图5…7 λ噬菌体的溶原化和原噬菌体形成,示环状λ基因组整合
到宿主染色体上的过程,POP′为attP位点,BOB′为attB位点
图5…8 温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噬菌体基因组侵染细菌细胞时,能立即复制、产生成熟的噬菌体(裂解反
应),也能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溶原性反应)。整合的原噬菌体能被诱发
而进入裂解周期,也可能自然消失,使细胞变成敏感的细菌细胞
λDNA整合至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固定位点上,这个位点在gal(半乳糖代谢基因)和bio(维生素生物素合成基因)之间。它与λ的附着位点有相同的“核心序列”区,它们有15对相同的核苷酸:
5′ GCTTTTTTATACTAA 3′
3′ CGAAAAAATATGATT 5′
5。2 噬菌体的染色体作图
5。2。1 噬菌体的表型与噬菌体遗传学
由于噬菌体遗传分析是通过噬菌斑测验进行的,所以最初发现的某些T偶列噬菌体的突变体都形成异常噬菌斑。其中,r突变体就是典型例子之一,它形成很大的噬菌斑,由A。D。Hershey于1948年发现,并命名为r突变型即速溶(rapid lysis)之意。可能正是由于这种突变体能快速裂解宿主细胞,所以才能形成很大的噬菌斑。Hershey还证明r突变型确实是由于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的,于是就将r基因的野生型等位基因称为r+。
早期发现的T偶列噬菌体的另一个突变体称为T2h,h代表宿主范围(host range)。它是T2噬菌体的一种突变体,能够感染大肠杆菌细胞(Ttor)。野生型T2噬菌体不能感染Ttor大肠杆菌,所以宿主细胞Ttor细胞抗T2噬菌体侵染。由于野生型T2噬菌体(h+)不能侵染Ttor,因此,它不能在这种菌株上形成噬菌斑。但是,将h+野生型T2噬菌体涂布到Ttor和Ttor细胞的混合物上则可产生噬菌斑。T2噬菌体在这种细菌垫层上感染Ttor细胞,从而产生混浊的、含有未裂解的Ttor细胞的噬菌斑。
如果将两种不同的T2突变体进行杂交,就可对其杂交子代进行重组分析。杂交时,首先将Ttor和Ttor细胞混合,然后再同时接种高浓度的T2hr+和T2h+r两种毒株,以保证绝大多数细胞都被一个以上噬菌体感染。两种不同的噬菌体DNA就可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重组,产生2种非亲本型子代T2h+r+和T2hr(图5…9)。
图5…9 T2噬菌体的h和r基因之间的重组
Ttor和Ttos2种细胞混合垫层便于区分子代噬菌体中有2对等位基因差异的4种组合。在这4种组合中,T2h+r+噬菌体产生小而混浊噬菌斑,其中r+基因决定小噬菌斑表型,h+基因决定混浊表型,T2h+r噬菌体产生大而混浊的噬菌斑,T2hr+噬菌体产生小而透明的噬菌斑;T2hr噬菌体产生大而透明的噬菌斑。
T偶列噬菌体的2种不同毒株之间的重组可以用于噬菌体基因的作图。例如Hershey从T2噬
菌体中分离到几种不同r突变型,编号为r1r2等,并对各种r突变体与h突变体之间的重组率进行了研究。其中有2种r突变体即r7和r13与h突变体之间的重组率分别为12。3%和1。7%,这表明在T2噬菌体的遗传图上r7与h突变体之间相距较远,而r12与h之间则相距较近。三者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有以下2种方式:
h r13 r7
(a)
r13 h r7
(b)
为了确定这2种排列方式哪一种是正确的,需要分析r13与r7之间的重组率。如果二者之间的重组率大于h与r7之间的重组率,则表明b种排列方式是正确的。如果r13与r7这间的重组率小于h和r7的重组率,表明a种排列方式是正确的。实际结果是r13和r7之间的重组率小于h和r7之间的重组率,表明a是正确的。事实上,r7和r13分别位于是2个不同基因之中,其中任何一个发生突变,形成的噬菌斑在表型上都相同。根据上述作图原理,我们可以作出T2噬菌体的包括有4个基因的连锁图。以下是3种不同的r变型,分别以ra、rb和rc表示,每一突变都发生在不同基因之内,用rh+×r+h获得的试验结果列于表5…1。
表7…1 用rh+×r+h所得的4种噬菌斑数及算得的重组值
杂交组合 每种基因型的百分率 重组值
rh+ r+h r+h+ rh
rah+×r+h
rbh+×r+h
rch+×r+h 34。0
32。0
39。0 42。0
56。0
59。0 12。0
5。9
0。7 12。0
6。4
0。9 24%
12。3%
1。6%
根据表5…1结果,可以分别作出 ra、rb、rc与h的3个连锁图:
m 24 h
rb←12。3→h
rc←1。6→h
由于3个不同的r突变分别位于3个不同基因内,3个r基因与h基因在T2噬菌体染色体上有以下4种可能的排列顺序:
ra rb rc h
ra rc h rb
ra rb h rc
ra h rc rb
为了确定以上排列顺序哪些是正确的,可先只考虑rb、rc及h来确定是rc…h…rb还是h…rc…rb。为此还需作rcrb+×rc+rb杂交,测得其重组值为14%。将其重组值14%与rb…h之间的距离12。3%进行比较,据此可知h应位于rb和rc之间,所以排列顺序应是rc…h…rb。至于ra在h的哪一边,是靠近rb还是靠近rc?上述资料并未给予明确回答。由于T2噬菌体的染色体是环状的,所以ra…rc…h…rb和rc…h…rb…ra这2种排列顺序都是正确的。可将这4个基因用环状连锁图表示如下:
h
rc
rb
ra
在上述噬菌体遗传作图中,尽管资料开始很混乱,但是一旦了解染色体的环状构型后,进行重组分析和构建连锁图就相当便捷。
5。2。2 基因的细微结构作图
5。2。2。1 T4噬菌体rⅡ区的作图
同λ噬菌体一样,利用T4噬菌体的突变型,也可以检验T4噬菌体的基因重组。T4噬菌体中最先发现的突变型就是噬菌斑突变型。噬菌体T4中包括rⅡA和rⅡB基因的区段是一个广泛分析过的区段。快速溶菌r突变型产生的噬菌斑比野生型(r+)颗粒大而界限更分明。这些突变型可与野生型相区别,因为后者在大肠杆菌B、S、K菌株上形成小而绒毛状的噬菌斑,而rⅡ突变型在B菌株上形成r型噬菌斑,在S菌株上形成野生型r+噬菌斑,在K菌株上则根本不形成噬菌斑(图5…10a)。如果一个寄主细菌同时受到2个遗传型不同的噬菌体同时侵染,那么2个噬菌体染色体就会在被侵染的细胞中一起复制。其中有些会发生遗传重组,并产生新的具双亲标记的重组型。被侵染的细胞裂解后,根据对子代噬菌斑的分析,就可测定其中是否含有重组型。Benzer采用rⅡ突变型成对杂交,计算每对突变位置间的重组频率。他用每对rⅡ突变体对大肠杆菌B株进行双重感染,裂解后获得子代噬菌体。然后将裂解液涂布在rⅡ突变型和r+噬菌体都能生长的大肠杆菌B株上,从而计数各种噬菌斑的数目。而要确定重组型的数目就只有将裂解液置于只有r+重组型才能生长的大肠杆菌K株上(图5…10b)。由于双突变型的重组型不能检出,因此,重组值的估算值应乘以2。
重组可以发生在基因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某个基因之内,后者称为基因内重组(intragenic rebination)。基因内重组也是生物体遗传物质重组的普遍现象,因为基因实际上就是遗传物质的一个区段,当基因内某一位点受到损伤,就会使生物体表现出非野生型的表型,这种现象就是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如果某个等位基因内部在不同位点上受到损伤,就会形成不同的突变等位基因,从而产生不同表型特征。将突变基因a1和a2分别以下列图像表示:
a1 * * * 双突变
a2 * 野生型
其中*表示正常基因内的突变位点,二者杂交,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2个突变位点之间通过单交换,就可产生正常的野生型基因。
Benzer根据对T4噬菌体rⅡ区的研究认为,基因是由许多小的单位组成的,这些单位之间可以进行重组,但单位之内则不能发生重组。我们现在知道,重组的最小单位可以小到只有DNA分子中的一对碱基。
将各种突变体成对地进行杂交,计算基因内重组的相对频率,我们就可排出某个基因内各种突变位点之间的顺序和相对位置。所以根据基因重组可以建立详细的基因图如rⅡ区的精细结构图5…11。基因内得组作图与基因间重组作图一致的,其差别只是距离大小有所不同。
图5…10 T4噬菌体的重组分析
各种突变位之间的顺序和相对位置。所以根据基因内重组可以建立详细的基因图。如rⅡ区的精细结构图5…11。基因内重组作图与基因间重组作图是一致的,其差别只是距离大小有所不同。
5。2。2。2 缺失作图
采用前述重组作图方案需要对所有突变体成对进行杂交,若要对数千个突变体进行分析,就要作数百万次杂交,这几乎是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对Benzer采用了另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所获得的突体进行作图,他依据这些突变体在rⅡ区中的位置,将其分成47个不同组进行初步筛选。一旦某个突变体被归入一个组对后,只要将其与
同组中其他成员杂交,就可精确地对其定位。这种初
步筛选方法称为缺失作图(deletion mapping)。
缺失是指某个基因丢失了相当大一部分,或者
丢失整个基因,甚至一个以上基因。假定有2种突变
体如图5…12,我们可以利用这2种缺失确定该基因中
有3个不同区域。将各种突变体分别与含有缺失1和
缺失2的突变体进行杂交,选择野生型重组体。如果
某个突变不能与缺失1但能与缺失2产生野生型重组
体,就可知道该突变位点位于a亚区,同时,我们还可知道b亚区或c亚区中的突变体也都不能与缺失2杂交产生野生型重组体。另一方面,如果某个突变体不能与缺失2但能与缺失1产生野生型重组体,那么该突变位点必须位于c亚位。同样道理,如果该区段中某种突变既不能与缺失1,也不能与缺失2产生野生型重组体,该突变必然位于这2个缺失区的重叠区即b亚区之内。采用这种缺失作图法,Benzer确定了rⅡ区中47个不同的亚区,每一亚区都是通过一组缺失末端加以确定的。这些亚区以及用于确定这些亚区的缺失突变如图5…13所示。Benzer是如何进行缺失作图的呢?他首先将某个新突变体分别与图5…13顶端的7个缺失突变体(1272~638)进行
图5…13 rII区的精细缺失作图
水平粗线表示缺失的末端,从A1到B10为通过缺失突变体鉴定出的47个亚区段,水平粗线的左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