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1-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沈齐也,以其宾长是臣,助祭终献,远下於君,故从丘下酌沈齐。”《通典》
曰:“七献者,荐血腥後,王以匏爵酌泛齐以献尸,所谓朝践是也,此为一献。
次,大宗伯摄王后之事,亦以匏爵酌醴齐亚献,亦为朝践,是二献。每献奏乐一
成。次,荐熟於神前,荐毕,王乃以匏爵酌盎齐以献尸,大宗伯以匏爵酌缇齐以
亚献,所谓馈献也,通前凡四。尸乃食,食讫,王更酌朝践之泛齐以尸,所谓
朝献。大宗伯更酎馈献之缇齐以亚,所谓再献,通前凡六。又有诸臣为宾之一
献,凡七。其尸酢诸臣之酒,皆用三酒,其法如袷祭之礼。毕献之後,天子舞六
代之乐。”),小宗伯逆(逆,受饣喜人之盛以入。《春官》),大宗伯奉
(疏曰:“谓黍稷。天地当盛以瓦。”《春官》),大司徒奉牛牲(奉,
犹进也。疏曰:“按《国语》,郊之事有全┵。若然,则郊事先全┵後豚解也。”
《地官》。奉稷牛同。杨氏曰:“奉盛、奉牲,皆正祭献爵之时也。但《周礼》
献天爵数,经无所考,惟疏家及《通典》之说可见大略。近世祀天神、祭地祗、
享宗庙,通用三献之礼,恐未为正。尝闻富郑公家祭用三献,程子谓之曰:‘礼
有九献,乐有九变,公上公之家,三献太薄。’夫大臣用三献之礼,以享其祖考,
君子犹谓其太薄,况人主躬行祀天之大礼,而只用三献,可乎?”)。
右祀天礼始终之序。
大祝辨六号,一曰神号。凡大祀,执明水火而号祝。(明水火,司ピ所共
日月之气,执之号祝,明此圭洁也。《春官》。陈氏曰:“神号,如曰昊天上帝
也。”)“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礼运》曰:“地秉阴
窍於山川。”)。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言覆施均)。维予一人某,
敬拜皇天之祜(古祝辞则云“嗣王某”,或曰“一人某”。王者亲告之辞也)。
维某年、某月、上日(年谓太岁所在,月,正月也。《大戴礼记·公符篇》)。”
《思文》,后稷配天也。“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民,莫匪尔极。贻我来
牟,帝命率育(叶日逼反)。无此疆尔界(叶讫力反),陈常于时夏(朱子曰:
“赋也。思,语辞。文,言有文德也。立、粒通。极,至也,德之至也。贻,遗
也。来,小麦;牟,大麦也。率,遍育养也。”言后稷之德真可配天,盖使我
民得以粒食者,莫非其德之至也。且其贻我民以来牟之种,乃上帝之命,以此遍
养下民者。是以无有远近、彼此之殊,而得以陈其君臣父子之常道於中国也。或
曰:“此诗即所谓‘纳夏’者,亦以其有时夏之语而命之也。”《周颂》。杨氏
曰:“《生民》,《诗序》言尊祖配天,而朱子以为未详所用,疑其为郊祀之後,
受颁胙之礼,今不备载。又《昊天有成命》,《诗序》言郊祀天地,而朱子亦
辨其不然。”说见《祀地礼》)。”大祝既祭,令彻(疏曰:“祭讫,大祝命彻
祭器。”《春官》。杨氏曰:“《周礼》以彻祭为重,观宗庙歌《雍》以彻可见
矣。况敬天之诚纯亦不己,令彻於终,其礼尤严,所以防人心之懈怠也。”)。
右祭天祝辞、乐章。
《郊特牲》疏曰:“先儒说郊,其义有二。按:玉肃《圣证论》以天体无二,
而郑氏谓天有六者,指其尊极清虚之体,其实是一;论其五时生育之功,其别有
五。以五配一,故为六天。又《春秋纬》,紫微宫为大帝,又云太微宫有五帝座
星,青帝曰灵威仰云云,是五帝与大帝六也。又五帝亦称上帝,故《孝经》曰
‘严父莫大於配天’,下即云‘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帝若非天,何得
云严父配天也?而贾逵、马融、王肃之等,以五帝非天,唯用《家语》之文,谓
太、炎帝、黄帝、少、颛顼五人帝,其义非也。故《周礼·司服》云:‘王
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五帝若非天,何为同服大裘?又
《小宗伯》云:‘兆五帝於四郊。’《礼器》云:‘飨帝於郊,而风雨节,寒暑
时。’帝若非天,焉能令风雨节、寒暑时?”唐永徽二年,长孙无忌奏请革郑元
六天议,事见《唐郊祀下》。
陈氏《礼书》曰:“《周礼》有言祀天,有言祀昊天上帝,有言上帝,有言
五帝者。言天则百神皆预,言昊天上帝则统乎天者,言五帝则无预乎昊天上帝,
言上帝则五帝兼存焉。《周官》: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典瑞》:
四圭有邸,以祀天;《大司乐》:若乐六变,天神皆降;凡以神仕者,以冬日至
致天神。此总天之百神言之也。《大宗伯》:以祀祀昊天上帝;《司服》:大
裘而冕,以祀昊天上帝。此指统乎天者言之也。《司服》言祀昊天上帝,祀五帝
亦如之,则五帝异乎昊天上帝也;《大宰》:祀五帝,掌百官之誓戒,祀大神示
亦如之,则五帝异乎大神也;《肆师》:类造上帝,封於大神,则上帝又异乎大
神也;《掌次》:大旅上帝,张毡案,设皇邸,祀五帝张大次、小次,则上帝异
乎五帝也;《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则上帝异乎天也。‘上帝’
之文,既不主於天与昊天上帝,又不主於五帝,而《典瑞》‘旅上帝’对‘旅四
望’言之,‘旅’者,会而祭之之名,则上帝非一帝也。上帝非一帝,而《周礼》
所称‘帝’者,昊天上帝与五帝而已,则上帝为昊天上帝及五帝明矣。《孝经》
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则明堂之祀上帝,其为
昊天上帝及五帝可知也。《易》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
考。’以配祖者,天也;以配考者,兼五帝也。合天与五帝而谓之上帝,则《易》、
《孝经》之於《周礼》,其义一矣。《周礼》明其祀之大小轻重,故天、帝之辨
如此。《诗》、《书》之文未尝有称五帝,而《书》亦未尝有称昊天上帝者,其
称天及上帝,类皆泛言之而已,此固不可援之以议《周礼》也。且周人明堂之制,
有金、木、水、火、土五室。自汉以来,皆於五室以祭五帝,惟晋泰始及唐显庆
中尝议除之,後亦遂复。则明堂之祀五帝,其来远矣。郑康成以上帝为五帝,而
不及天;王肃以上帝为昊天上帝,而不及五帝。二者之说,皆与《礼》、《经》
不合,不足信也。昊天上帝之名,历代不同。汉初曰上帝,曰泰一,元始曰皇
天上帝,魏初元曰皇皇天帝,梁曰天皇大帝,惟西晋、後齐、後周、隋、唐乃
曰昊天上帝,而郑氏以《星经》推之,谓昊天上帝即天皇大帝,名虽不同,其实
一也。今之南郊,既以昊天上帝位乎其上,而坛第一等又有天皇大帝,是离而两
之也。宜讲求以正之。”
又曰:“五帝与昊天同称帝,不与昊天同称天,犹诸侯与天子同称君,不与
天子同称王。《周官》祀五帝之礼,有与天同,以极其隆;有与天异,以致其辨。
故皆祀,皆服大裘,此其所同也;祀帝於圜丘,兆五帝於四郊,此其所异也。
郑氏之徒谓四圭之玉、黄锺大吕之乐,夏至以祀感帝於南郊;苍璧之玉、六变之
乐,冬日至礼天皇大帝在北极者於圜丘。天皇大帝,耀魄宝也;五帝,太微之帝
也(《晋书·天文志》:中宫钩陈口中一星日天皇大帝,其神耀魄宝。《史记·
天官书》:太微三光之庭,其内五星、五帝座)。分郊与丘以异其祀,别四帝与
感帝以异其礼,王肃尝考之矣。然肃合郊、丘而一之则是,以五帝为人帝则非。
夫有天地则有五方,有五方则有五帝。《月令》之五人帝,伏牺、神农、黄帝、
少昊、颛顼而已(春大,夏炎帝,中央黄帝,秋少,冬颛顼。魏相曰:“太
乘震,执规,司春;炎帝乘离,执衡,司夏;少乘兑,执矩,司秋;颛顼乘
坎,执权,司冬;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素问》谓春阳气柔而中矩;
秋阴升,阳气降,有高下而中衡;冬阳气居下而中权。”然则魏相言五帝之所司,
则是言五帝之所执,以夏为衡,以秋为矩,则误矣)。果以是为五帝,则前此其
无司四时者乎?古者,祀五帝必配以五人帝,从以五人臣。《月令》之五人臣:
春句芒,夏祝融,中央后土,秋蓐收,冬元冥(《春秋传》曰:“少氏有四叔:
曰重,曰该、曰,曰熙。重为句芒,该为蓐收,及熙为元冥。颛顼氏有子曰
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然即太、少,以春秋之气言之
也;炎帝,以火土之性色言之也。万物之象句芒於春,而其气祝融於夏,其荣也
以秋而蓐,其发也以秋而收;色以冬而元,体以冬而冥,后土居中央以君之。此
五人帝、五人臣命名之不同也)。春、夏、秋、中央之臣皆一人耳,而冬有与
熙者,盖冬於方为朔,於卦为艮,於肾有左、右,於器有权、衡,於物有龟、蛇,
於色有青、黑,则官有、熙,宜矣。司马迁不纪少,以黄帝、颛顼、高辛、
唐、虞为五帝;孔安国以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其说与四时五行之
理不合,当以《月令》为正。”
程子曰:“六天之说,起於谶书,郑元之徒从而广之,甚可笑也。帝者,气
之主也,东则谓之青帝,南则谓之赤帝,西则谓之白帝,北则谓之黑帝,中则谓
之黄帝。岂有上帝而别有五帝之理?此因《周礼》言‘祀昊天上帝’,而後又言
‘祀五帝亦如之’,故诸儒附此说。”又曰:“六天之说,正如今人说六子,乾
坤之外,甚底是六子?譬如人之四肢,只是一体耳,学者大惑也。”
《朱子语录》曰:“问:‘而今郊祀也都祀许多帝。’曰:‘《周礼》说上
帝,是总说帝;说五帝,是五方帝;说昊天上帝,只是说天。郑氏以昊天上帝为
北极,看得不是恁地。北极星只是言天之象,且如太微是帝之庭,紫微是帝之居。
紫微便有太子、后妃许多星,帝庭便有宰相、执法许多星。又有天市,亦有帝座
处便有权、衡称斗星。’又问:‘今郊祀也祀泰一。’曰:‘而今都重了。汉时
泰一便是帝,而今添了帝多,都成十帝。如一国三公尚不可,况天而有十帝?’”
杨氏曰:“愚按程、朱二先生之言,则天帝一也。以一字言,则祀天、飨帝
之类;以二字言,则格於皇天、殷荐上帝之类;以四字言,则惟皇上帝、昊天上
帝、皇天上帝之类;以气之所主言,则随时随方而立名,如青帝、赤帝、黄帝、
白帝、黑帝之类。其实则一天也。是以前乎郑康成,如郑众、如孔安国注《书》,
并无六天之说;郑康成後出,乃分为六天,又皆以星象名之,谓昊天上帝者北辰
也,谓五帝者太微宫五帝座星也。夫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草木非地,则星象非
天,天固不可以象求也。以象求天,是何异於知人之有形色、貌象,而不知其有
心君之尊也?况又附以纬书,如北辰曰耀魄宝之类,缪妄不经,莫此为甚!且郑
於此章注云:‘皇天上帝亦名昊天上帝’。既已知其为一矣,及考《月令》季夏、
季冬两处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