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作者:徐浩渊-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假如你真的爱我
…
【衡量真爱的两把尺子:
1、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
2、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妈妈,你最爱谁?是爸爸?还是我?”
四岁的儿子方方,眼睛瞪得溜园,期待着我的答复。我正忙着学习烤蛋糕,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当然是都爱囉。”
“那不行!到底谁是第一名?”望着儿子涨得通红的小脸,我方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肃性。放下手里的活儿,我坐在方方的小桌子旁边,用他的彩色画笔,并排地描了几个小方格,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我的心里有好多小房间,每个里面都装着对一个人的爱。爱就是爱,没有第一第二,也没有多和少。”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显然有些失望。
爱的全新定义
今天,爱可是个全世界的时尚字眼。“爱你没商量”、“让爱做主”、“将爱情进行到底”、“爱江山更爱美人”……在美国的自我帮助书籍和流行小说中,也是“爱”字大泛滥。忙着教给夫妻如何做爱,妻子如何拴住丈夫的爱心,父母如何爱护孩子等等。然而,人们似乎对于什么是爱,反而越来越感到糊涂了。来心理咨询和心理热线的人,只要说到爱,都是迷茫得一头雾水。
打是亲?骂是爱?
小龙语文考试不及格,爸爸把他揍了一顿,并且告诉我:“就这么一个孩子,我们爱得不得了。打他也是为了他好,再这样下去,他以后连个象样的工作都找不到,那可怎么办?”
挨了打的小龙,更加讨厌上语文课。甚至,遇见了给自己52分的张老师,扭头就跑。他觉
得张老师不喜欢他,所以给了坏分数。期末考试,小龙的语文还是不及格,为了害怕再挨打,
他索性把成绩单给撕了,躲在同学家里,不敢回家。
你怎么看这件事?小龙的父亲对我说:“打是亲,骂是爱,我怎么就不打邻居的孩子啊?”
按照中国的传统,家长和教书先生打孩子,是为了让他们有出息、有前途,是“爱”孩子的
行为。可是结果呢?非但小龙的语文成绩毫无长进,从此,他还对语文老师和语文课产生了
厌恶感。显然,小龙消受不了父亲的“爱”。让我们再来看看,一个美国家庭的真例。
牧师家的故事
一位美国的牧师,他的妻子得了慢性抑郁症,他的两个儿子已经从大学辍学,住在家里接受精神科治疗,为此,他很不情愿地去见心理医生——派克博士。尽管他的整个家庭已经陷入了“病态”,这位牧师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行为对于家庭成员的心理病态所起的作用。他很委屈地说:“我竭尽全力去照顾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除了睡觉之外,我每时每刻都在关心他们。”
医生仔细询问了牧师的家庭状况,发现他为了满足妻子与孩子们的需求,全力以赴地日夜劳作。尽管他觉得儿子们应该付出更多努力变得自立,他还是给他们分别买了新汽车,并为他们支付汽车保险。尽管他自己很不喜欢进城,而且讨厌听歌剧,但是,他还是每个周末都带妻子到城里的歌剧院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将自己在家的几乎全部的自由时间,用于照顾妻子和孩子,而他们三人整天呆在家里,一点家务事都不做。
医生问道:“难道你不厌烦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他们吗?”“当然烦了,”他回答说,“但是有什么办法?我爱他们,如果我不照顾他们,那他们多可怜呀!我是太关心他们了,永远不会在他们有需要而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自己站在那儿袖手旁观。我也许不是一个最出色的男人,但是,至少我懂得爱与关心。”
显然,这位牧师没有意识到,正是他自己的行为,促使了家庭的幼稚化。他总是把妻子称作“我的猫崽”;而把他那两个已经长大成人、健壮魁梧的儿子称作“我的小宝贝”。他不能理解,爱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活动,爱要求另一个人的完全参与——使用他们的头脑和心智。他不明白,很多时候,不给予其实比给予,需要更多的勇气。而且培养独立性要比照顾那些原本可以照顾自己的人,更加是一种真爱行为。此外,他还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愤怒、不满与期望,这对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几次心理治疗,牧师逐渐明白了以上的道理,并且开始做出改变。他停止不适当地照料家里的每一个人。当他的儿子没有参与家务劳动的时候,能够公开表示自己的愤怒。他拒绝继续为儿子的汽车支付汽车保险费,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想开车,就必须自己去工作,挣钱买保险。”他还建议妻子应该自己一个人去纽约听歌剧。
在施行这些改变的时候,他面临着变成一个“坏人”的危险,而且不得不放弃他以前作为家庭全部需要的提供者所具有的全权控制地位。一开始,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对他的变化表示愤怒。但是不久,一个儿子回去上大学了,另一个儿子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并且搬到自己租的公寓里去住,交上了女朋友。他的妻子开始享受自己的独立生活,按自己的方式成长起来。这位牧师则发现,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生活也变得更加有乐趣了。
牧师家里发生的事情,对你并不陌生吧?因为在今天中国的家庭里,父母面对自己的独生儿女,也常常陷入相似的困境。可惜中国还没有派克博士那样合格的心理医生,不能教给来访者,什么是真正的爱,怎样去爱。我是从派克博士的书中,开始领会爱之真谛的。
在我的记忆中,美国1987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从北京传来了噩耗,我最亲爱的父亲与世长辞。在极度的悲恸之中,我翻开派克博士的畅销书《无路之行》*,看着他给爱下的定义,我愣住了。
爱,是一种为了哺育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延伸自我的意愿。
Idefinelovethus:Thewilltoextendone’sselfforthepurposeofnurturingone’sownoranother’sspiritualgrowth。
这句话翻译成中文以后,变得有些生涩,但是英文原文却具有非凡的震撼力。细细咀嚼之后,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行为,很多模糊不清的事情变得清晰起来。
在此基础上,美国的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博士夫妇在《假如你真的爱我》一书中,将这个精辟的定义,用更加明晰、易懂的两句话展开:
1、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
2、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有了这两把尺子,我们便可以比较容易地衡量我们的各种行为、分析我们的情感,判断它们是不是真爱。
用爱的第一把尺子,衡量父亲打小龙的行为,是非爱行为。因为打小龙,不能解决他学不好语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小龙的情感和精神没有成长进步。如果父亲真的爱儿子,应该和他坐下来,好好一同查看,究竟孩子在学习语文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具体困难,找出解决的办法来。如果父亲是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可以设法请求别人来帮助。但是,这需要父亲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财力。
另外,父亲打儿子,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在这种情绪中,含有对自己文化底子薄的羞愧,以及对自己随时有可能下岗的焦虑。把这些负面情绪,借着小龙的学习问题,发泄在儿子身上,是很不公平的,对父亲自身的提高也毫无裨益。所以,小龙父亲的行为,从自身成长的角度讲,也不爱他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路之行》的英文原文为TheRoadLessTraveled;作者M。ScottPeck;M。D。该书在台湾翻译出版时,被误译为《心灵地图》,恰恰违背了原名中,世上无人可以为他人绘制心路历程,每个人必须摸索自己的心灵之旅的深刻涵义。
用爱的第二把尺子衡量牧师的前后行为,显然,前者属于非爱行为,因为它们抑制了其他家庭成员自身的情感和精神能力的成长。经过心理治疗,牧师被修正的行为是真爱行为。由于他的改变,使得每个家庭成员有了自身发展的空间,逐步承担起他自己应负的责任,助长了每个人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给予”不是爱
从古至今,饥饿的母亲把食物省给孩子吃;一个人把性命献给自己心爱的人,都是爱的明证,都是被颂扬的美德。今天,这些定论还灵验吗?好像接受给予的人,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有感激之心了。
我经常听到家长们感叹,“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比起我们小时候,要什么有什么。”我的一对朋友夫妻苦着脸,无可奈何地开玩笑说:“我们家,两个贫农,养了一个小地主。”让家长更加困惑的是:“我们什么都替她做了,长到十七、八岁,连自己的内裤、袜子都没洗过,就是为了给她腾出时间来学习,可是她就是不爱学!什么兴趣也没有?你说这孩子是怎么了?”
答案是,家长给予孩子的物质条件太多了,饱和了他们的基本欲望,使得他们失去了做事情的原始动力。人的行为动力(motivation)和人的欲望(desire)是平行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行为/心理学原理。如果我不渴,就不会去找水喝。渴得越厉害,喝水的欲望越强,寻找水的动力就越大,行动也就越积极。
然而,今天中国城市里的大部分孩子,在家长的悉心呵护下,不能直接体验到生存的压力,同时,应试教育又扼杀了他们天生喜爱学习的好奇心,当然要失去学习动力。其实,并非现今中国的孩子如此。8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芝加哥做过一个统计,第一代菲律宾移民的孩子,学习成绩比同年龄的其他学生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但是他们的第三代,学习成绩就和所有的孩子没有什么差别了。原因是,第一代移民的生活很艰苦,他们的孩子有很多欲望不能被满足,使得孩子们不得不自己非常努力。但是等到这批孩子长大成人,为人父母的时候,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结果是,他们的孩子,因此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用我们两把真爱的尺子衡量,菲律宾第二代移民父母,对孩子的作法是非爱行为。因为他们的作法,不是从孩子的情感和精神成长的需要出发的,而是他们自己的感情需要。下面就来看看我们的深层心理需求。
…
到底是谁的需要?
…
【1、人的很多行为,经常不是被我们意识中所认同的“道理”所控制的,更多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潜意识中的能量支配左右着;
2、真爱行为不是自然产物,而是自我培育的结果】
很多时候,父母亲的给予,并不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而是他们自身的心理需要。小龙的父亲,借着打儿子,发泄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菲律宾第二代移民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优厚生活条件,以补偿自己小时候的缺失感。
“不对,我根本没有那样想!”小龙的父亲委屈地向我提出抗议。
的确,小龙的父亲从来没有在脑子里想过:“我要拿儿子出出气。”因为他知道那是不对的,是不讲道理的表现。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