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现代中国(三卷合集)-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暾L邉悠陂g被指定為共產黨員的必讀教材。到了一九四九年,陳雲已經是中共黨內制定經濟計畫的領導幹部,並負責振興經濟的工作。
政府權力結構最頂端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枺@選為主席:委員會總計有五十六名委員,其中包括延安時代以來共產黨內知名的領導幹部,或一九二○年代之後黨內因「犯錯」而遭整肅、如今已獲平反的領導幹部,或業已脫雕國民黨的軍事將領,例如令蔣介石揣揣不安的二次大戰盟友——前雲南軍閥龍雲。在毛澤枺飨略O有六位副主席;其中三位備受敬重:孫中山的遺孀宋慶齡,以及兩位長期以來就是反國民黨的積極分子——「民主同盟」的主席(譯按,張瀾)及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反對蔣介石戰後政策的分離主義者(譯按,李濟琛)。
其他三位就不是因聲望而榮膺副主席的了,而是共產黨二十年來最富權力、最具影響力的領導人;其中兩位是兼任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的朱德與劉少奇。第三位是高崗,他出生於一九○二年,在一九三○年代初就是陝甘邊界蘇區的創立者之一,對於一九三五年從江西蘇區徹退的毛澤枺烷L征隊伍而言,高崗的陝北蘇區是比較安全的根據地。高崗曾任「陝甘寧邊區參議會議長」,枺眹矁葢鹌陂g於吉林、黑龍江地區擔任「枺泵裰髀撥姼闭姹睗M軍區副司令」。當林彪部隊擊敗國民黨軍隊、摚熑腙P後,高崗留守枺睋巍笘|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其司令部就駐紮在瀋陽。人民共和國宣佈成立之前,高崗曾經率代表團赴莫斯科,臨商貿易談判以利枺惫I再起飛。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領導團隊是一群身具豐富軍事及行政經驗的幹部,他們的工作與另一中央政府機構「政務院」(State Council,譯按,一九五四年後更名為「國務院」)相互配合。政務院在總理周恩來領導下成立了二十四個新部會,均以國家發展的各個重要課睿秊槊恨r業部、交通部、文化部(部長為小說家茅盾)、教育部、財政部、食品工業部、外交部(由周恩來兼任部長)、林墾部、燃料工業部、重工業部、內務部、司法部、勞動部、法制委員會、輕工業部、民族事務委員會、華僑事務委員會、啵щ姴俊⑿l生部、公安部、鐵道部、紡織工業部、貿易部、水利部。在二十四個部會當中,司法部、衛生部的首長由女性擔任。
政府的體制經常與共產黨的黨組織結構重疊交錯,而政府與黨部透過群眾組織將全國各地區有著相同業務或共同利益的許多人民團體結合起來,以擴展政府和黨的影響作用:一九四九和一九五○兩年間,成立的群眾組織有:「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蘇友好協會」、「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等。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是由蔡暢任主席,蔡是來自長沙的青年激進分子,一九一九年她參加勤工儉學計畫前往法國留學。蔡暢尤擅長組織工廠的女工,曾赴江西蘇區任職(江西省委組織部部長、婦女部部長)。隨紅軍參加長征,在被拔擢擔任婦聯會這一重要新職之前,是延安時期著名的政治人物。
全中國有六大行政區,每一區各自擁有軍事指摚到y,而人民解放軍(PLA)的權力就透過這套系統伸展到社會中。這些大行政區是以「軍政委員會」*為統治機構,大行政區的黨部領導兼具軍事與政治權力,地位凌瘢¢L之上,故其權力模式類似清朝時代兼管數省的「總督」。這種大行政區的制度是源自共產黨在內戰時期邊區政府的經驗,中共將幾個地緣和經濟單位整合為大行政區,而一些分析亦認為這種行政劃分符合自然地理區位。這些行政區包括:
一、枺本郑汉邶埥⒓帧岷印⑦|寧。
二、西北局:甘肅、寧夏、陝西、新疆、青海。
三、華北局:察哈爾、河北、山西、綏遠。
四、華枺郑喊不铡⒏=ā⒔K、山枺⒄憬
五、中南局: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廣西、廣枺
六、西南局:貴州、西康、四川、雲南。
*譯裕В河行┑貐^不稱軍政委員會而稱人民政府,枺本志驮O枺比嗣裾
依據中央政府結構黨、政、軍三大系統的性伲泄苍诿恳恍姓䥇^內設置四大職位:軍政委員會主席、黨的第一書記、軍隊司令員和軍隊政委。所以理論上,大行政區的權力應由二十四位領導幹部分享,不過因為許多幹部都是身兼二職、甚至數職,是故,實際上所有權力僅僅集中在十三個人手中。
在大行政區政府內有五位領導人別具權力。第一位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副主席高崗,他在枺钡貐^權傾一時,同時身兼枺本炙拇笾匾毼弧8邖徟c蘇聯軍、政要員均有密切往來,而俄國對枺辫F路和豐富礦藏的覬覦也讓他備顯重要。第二位是彭德懷,這位常常在攻擊敵人時故作武勇的軍隊司令官(例如,一九四○年的百團大戰,一九四八年進攻四川未果),如今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及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因為該地區與蘇聯接壤,境內少數民族雜處,所以中蘇關係顯得格外重要。第三位是饒漱石,他是新四軍的資深領導幹部,在華束地區權力顯赫,在這裡則同時位居三項重要職位:中共中央華枺值谝粫洝⑷A枺妳^政委書記、華枺娬瘑T會主席。此外,饒漱石還被指派擔任上海全國總工會黨團書記一職。最後是林彪和鄧小平。同樣的,林、鄧各自有其主要的區域權力基礎:林彪在中南局的四大權力職位中身兼三項(中南軍區司令、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鄧小平則是在西南局四大權力職位中同時擁有兩職(西南局第一晝記、西南軍區政委書記)。
這五位領導人日後都分別曾與毛澤枺l生衝突而遭到整肅。於今觀之,中共政府結構的重建固然令人印象深刻,但中國國內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老問睿5胤脚c中央、平行的官僚機構之間,個人野心及其權力基礎之間的緊張關係,自晚明以來就不斷以各種形式困擾著中國,而且無法輕易根絕。
韓戰
即使在國民黨軍隊尚未遭徹底掃蕩之前,毛澤枺銓崿F他「一邊倒」的主張,前往蘇聯與史達林會面。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六日,毛澤枺诌_莫斯科,適逢史達林七十歲壽辰的前夕。這趟莫斯科之旅是毛首度跨出國界遠行。對於這個深刻影響他那一世代中國人的國度,毛澤枺冀K未能親臨一窺堂奧。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正式成立了,毛澤枺仨氉呱蠂H政治的外交舞臺,而許多國家(不只是共產集團的國家)給予新政權外交承認,這顯示國際社會的部分成員已經迅速倒向毛澤枺@一邊。
毛澤枺@趙蘇聯行可謂滿佈荊棘且百味雜陳。幾天下來,史達林不曾對毛造訪莫斯科流露出歡迎之意。這位蘇聯的領導人先前就明白表示,不喜歡毛在中國的擁立者援引毛的觀點鋪陳理論,並禁止一位美國社會主義者所撰寫美化毛澤枺膫饔浽谔K聯境內流傳。經過中、蘇雙方八星期的討價還價,毛澤枺玫揭环蒈娛掳踩珬l約,目的在防範日本再次侵略中國;蘇聯給予中國一筆三儯涝馁J款,分五年攤還;承諾在一九五二年自旅順、大連撒兵,將主權歸還中國。然而中國並非洠в懈冻龃鷥r,毛澤枺黄瘸姓J地處新疆北方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因而勢將無法脫離蘇聯的控制。過去毛曾數度對外宣稱,有朝一日定讓蒙古重歸中國版圖;現在他則不得不放棄收復西疆、恢復盛清版圖的希望。
不過在一九五○年春天,外交政策畢竟並非中共領導人的第一要務。他們主要關切的課睿是在於如何建立有效咦鞯男姓軗k、遏制嚴重的通貨膨脹,以及重建國內的工業體系。在林彪軍隊於四月順利攻克海南島之後,中共軍方把焦點轉向統一中國最後的兩大障礙:收復西藏和臺灣。雖然出兵西藏在理論上十分眩s,不過對於身經百戰的人民解放軍已不成問睿貏e是印度在一九四七年獨立之後,英國就已經失卻了讓西藏成為緩衝國的利益動機。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於一九五○年入藏,「解放」受到「帝國主義壓迫」的國度。儘管藏人激烈反抗,「從誰手中解放?自什麼狀態下解放?我們原是擁有解決問睿苷目鞓穱取!梗ㄔ'八)然而聯合國並洠в袙袢∪魏涡袆樱《群陀瑯右参凑驹诓厝说睦娼槿搿R荒陜龋袊司鸵呀泚最I了西藏各個重要據點。
比起西藏,臺灣問睿玛P緊要。國民黨歷經一九四七年臺灣居民的暴動與陳儀的屠殺後,局勢已經穩定。一九四九年一月,下野六個月的蔣介石撒退到臺灣。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間,臺灣在日本政府的殖民統治下經濟繁榮,蔣介石到臺灣之後,很快就在島上居民、流亡的國民黨,以及本來就已經駐守在臺灣和一九四九年中共佔據大陸後撇退至此地總計約一百萬的軍隊之間重獲領導地位。解放軍的指摚Ч賮K未妄想輕易拿下臺灣。一九四九年十月,解放軍已經在臺灣的前哨站金門初嚐敗績。
一九五○年二月,駐守在福建、浙江「三野」的司令官原本計劃渡海攻臺,而今也不得不坦承:
首先必須指出的,枺涎睾VT島嶼的解放,尤其是臺灣,是個極大的問睿覍墙袊鴳馉幨飞献畲蟮囊灰邸瓉最I(全灣)需要有充分的咻敼ぞ撸m當的軍備,以及足夠的後勤補給。更何況蔣介石為數不少的陸海空兵力,連同一小撮自中國大陸脫逃的頑固反動分子都集結在那裡。他們構築堅實的防禦工事,還仗著四周大海的保護。(裕Ь牛
基於種種困難,毛澤枺驼渌I導人對軍事行動的下一步驟意見分歧。一九五○年夏天,華南的軍事掃蕩大抵完成,一支實力強大的解放軍向福建沿海地區移動,不過並未接獲進攻臺灣的命令。對於解放軍突然停止前進,實非關後勤補給和海上咻數膽鹇砸蛩兀幸环N解釋認為這是因為中共領導人寄望於臺灣人自己策劃暴動,反抗國民黨。另一種可能的說法則是那年夏天解放軍因流行病肆虐,無力興兵動武。
中共一方面擔心軍費支出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又謹記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後,一下子解除太多軍隊武裝所面臨的問睿恢醒胛瘑T會因而決議在政府密切監控下,先讓部分軍隊卸甲歸田。就中央委員會的話來說:
在保隙有足夠力量用於解放憂灣、西藏,鞏固國防和鎮壓反革命的條件之下,人民解放軍應在一九五○年復員一部分,保存主力。必須謹慎地進行此項復員工作,使復員軍人回到家鄉安心生產。行政體系的整編工作是必要的,必須適當處理編餘人員,使他們獲得工作和學習的機會。(裕
當時,雖然憤怒的美國共和黨人強烈要求通過援助法案,以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但並洠в雄E象顯示美國政府會進一步介入中國人的衝突。一九四九年夏天,在杜魯門總統的要求下,國務卿艾奇遜(Dean Acheson )蒐集了所有關於中國抗戰時期與內戰過程的經驗以及美國涉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