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

第63章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第63章

小说: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蓝天,观日轮,这些都是方便法门,非究竟。如果认为这是第一义谛,那就犯了法有取舍,犯了法有行处,犯了法着处所。佛法是活泼泼的,你着了处所是呆板的。「处」是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念佛是意处在念,观想也是。无上大法是无处所,用有处所之心求佛法,已经被处所困住,不是真正求佛法。

  刚才休息时间有一位道友找我讨论,学佛很多年了。他说现在什么都对,就是觉得好像放不下,所以没有多大进步。我说:这个问题正是现在讲的,刚才不是听过了吗?所以你听经要拿到心上才用得到,不然就白搞了。「法无取舍」,你觉得一定要放下了才是,这就有了取舍,本来就是放下的。譬如有人说自己的心无法空灵,你们现在专心听我讲话正是空灵嘛!否则你怎么听得进去,对不对?本来不用放下,自然是放下的。你有一个放下之心就有所取舍了,就是行于法,行于生灭法,行于取舍法,也是行于染污,因为你认为放不下是染污了,法是没有染污的,自性本来寂灭。这位道友问:那么该怎样呢?我说,就是这样,没有那样,这样就是这样。如果你真到了这样就是这样也差不多了。

  所以一般人修持都有取舍心,或者求清净,或者求放下。放下是个名称,你上了座想我要放下!放下!早就放不下了。因为你有一个求放下之心,这个念头挡住了,就有所取舍。那你问,我这么坐在那边岂不是傻不楞登?嘿!就怕你不傻,真傻了蛮好。世界上的人都太聪明了,所以找了许多烦恼,真求傻而不可得。所以我说这一位道友是现身说法的菩萨,我们藉这个机会,给大家再把《维摩诘经》这一段讲了一次。

  「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第一义谛、真正佛法是无相的。我常说,一般人以有所得心来学佛,想求无所得果,是背道而驰。所谓「相」,是佛学名辞,用现在的话讲,普通人都想求一个境界,尤其是学密法的。有的人天生个性如此,这种人来找我,我就说:你不要跟我谈,最好去学密宗。他一听,眼睛都亮了,还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你脑子里充满了神秘主义。很多人都是好奇,有神秘观念,打坐修道就想求个境界,若是没有境界,还要埋怨为什么没见放光、没这没那。他这是求有相法,而佛法是无相的,非境界。有个境界就有染污,有所取舍。无上大法是「法名无相」的。「若随相识」,你以为境界是佛法,「是则求相,非求法也。」那是错误的。

  「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这更要注意了!刚才讲无相的道理,大家研究过《金刚经》,其中谈了很多,我就不再多说了。现在很流行禅宗,大家都知道六祖悟道的故事,他未出家前大字不识一个,听到别人念《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有所悟了。当然后来见了五祖,所谓三更入室,才真的大彻大悟。这里《维摩诘经》也是说「法不可住」。

  讲到这里,我要告诉你们,现在研究佛学最好的办法,近百年来的著作最好不看,包括我的在内。不是说这些完全不对,而是最好读原经。这不只是研究佛学,做其它学问也应该读原典。原典读熟了之后,可以「以经注经」,会融汇贯通。像我们读到「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注这里了,或也可以用《维摩诘经》这句话去注《金刚经》,就清清楚楚了,后人的著作就变多余了。

  清乾隆年间的大学问家纪晓岚,他奉皇帝之命编成了《四库全书》,共五万多册,不过其中有不少已被古人烧了。纪晓岚编了这样的巨构,自己没什么著作,他自言再写什么书,古人都说过了,何必再多浪费纸张呢?这是真话,书读多了就不想写了,有时自己认为发明了什么大道理,一查,古人早就说过了,只有气自己不如古人了。研究原典就有这个好处。

  前几天看了一位在国外的同学寄来的日记,他写平日修行都不错,有一次就很不对劲,最近他自己找到出路。这是不在一起的好处,常在老师身边会依赖性太重,一有问题就找老师问。那位同学忽然想到,白骨观中讲过要「易观」,修行做功夫要「知时知量」最重要。同吃饭一样,你吃饱了不能再加一碗。譬如做数息观,你不要老数下去,只要觉得呼吸到了息的境界,马上就要放掉数息,跟着就要用随息了。随到心息相依,马上要换成止的境界,就是要易观,马上变更方法。所以知时是要知道什么时间要换,知量是知道够了。你练气功尽练下去就成了蛤蟆功,肚子鼓得那么大,越练脾气愈大。《大学》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要不断地进步,今天的成就不算数,满足于今天的成就就是退步。

  「法不可住」,你停留在一个境界,抓住某一点,「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也不是佛法,法无定处。佛也告诉过我们,「诸法不定」。不论你学哪一宗的,对了就用一用,明天不对了,这一宗就暂时摆一摆,后天又拿来用,你的目的是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取佛道,不被这些方法所困,才是真正学法。

  接下来维摩居士快要作结论了,你看他说法是有层次的,不要把他当作平面的一篇读过去了。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佛经分类中,《维摩诘经》在《大藏经》中不归在般若类。《维摩诘经》这一段内容的要点,在《大宝积经》里也有。《大宝积经》就是大杂烩,像百货公司,什么都有,不能归般若,也不能归法相唯识。真要研究佛学,大宝积部的经典应该多看,所谓净土三经,也包含在大宝积部的。

  像这样的佛经分类,很合现代人的用处,把人生用见、闻、觉、知四个字概括了。见是眼睛所见的,闻是耳朵听到的,觉是感觉状态,身上感受,知是知觉状态,思想观念。打坐时觉得腿麻、气脉发动了,是感觉状态的范围。看到光是见的范围。观音法门是听的范围。《维摩诘经》告诉我们,真正佛法是不能用见闻觉知去求的。大家反省一下,不论你学哪一宗,都是在用见闻觉知求佛法。常有人告诉我他做了个什么梦,我一开口就骂他,又来痴人说梦,本来是梦幻空花,还没有睡醒。见闻觉知就是在梦中,你求个境界,看见什么了,听见菩萨给你说法,都是在做梦。

  真正佛法不在见闻觉知上求,假使在见闻觉知上去修佛法,那是凡夫境界,非求法也。凡夫都在见闻觉知中转,各位现在号称听经,我冒充讲经,都在见闻觉知境界中。修行还在这上面转,就走冤枉路了。放下,就在这个地方放下,放下了,不以见闻觉知为是,也不须要放下见闻觉知,不以见闻觉如为非。现在结论来了。

  「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开头讲自性本来寂灭,最后讲自性本来无为。是不是很有层次?这就是以经注经的办法,你不要靠老师了,就把本经读熟就好了。释迦牟尼佛就在你的前面,他就告诉你了,为什么不去求呢?这里的结论是无为法,以有所求心,求无为无所得之果,是颠倒众生。一切修行都是在有为当中求,是求有为法,非求法也,不是真正学佛。

  我们形容维摩居士说法,如银瓶泻水,哗啦啦就倒出来,停都停不了。他说法的气概像庄子的文章,不知道哪里来,只可借用李白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形容。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最后吩咐舍利弗这一句,同《金刚经》一模一样。真做到一无所求,就是如来大定境界,像我家乡那位和尚,他睡三年就是在定中,醒来只觉得是弹指间事,因为他完全静止了,无所求了。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什么叫法眼净?《金刚经》提到五种眼,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如果有人脸上长了五只眼,你看了非把他当怪物不可,不会认他作菩萨。但是天人境界不一定啊!其它星球上众生,不一定长得像我们这样的,密宗画的佛像有那么多只手,像蜘蛛似的。天人看我们可能觉得我们臭美,难看的要死。我们认为是美食的,天人连闻都不敢闻的,好像我们看到狗吃大便似的,境界不同嘛!我们如果真有修持,肉眼就具备了五眼,这是真的,《法华经》上说:「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你真到了,天眼、慧眼、法眼都会有。

  你们年轻人喜欢谈密宗的,真照密宗规矩,弟子要去找已证了道的具德上师。随便找一位上师的话,弟子是犯戒的。上师传法给弟子,如不是功德具备的话,上师也是犯戒的。那么怎么选呢?又没有法眼。只好靠自己多生累劫的法缘,作人做事求法要依正因。你种的因正,所得的果,法缘自然好。我常告诉你们,多结人缘,多做好事,多结法缘。像我对密宗的法,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我的愿力是:法应该属于众生公有,道是天下的公道。你有那个资格一定传你,但是如果你没有那个功德就免谈了。因此我这一生的法缘也很好,有时碰上了还硬要我学,一定要把秘本塞给我。后来想想何以如此?应该是同我个性有关,我什么秘本拿到就把它印了,不印就断了,我不守秘的,要我守秘就不要传我。

  法眼就是说人真有眼光,认识得很清楚。维摩居士把佛法真正的道理告诉你,但是跟文殊菩萨去的,共有三万二千人,而能得到法眼净的,却只有五百天人,除此之外,舍利弗有没有得法眼净,我们不知道。其实他当然得了,他是佛弟子中智慧第一,早超过法眼净了。其它有的人听了还是听了,仍然不懂。可见得法眼净之难,得法眼净者是相等于菩萨功德,一看佛经就知道,哪是方便法门,哪是究竟法门。

师子之座

  现在我们要讨论《维摩诘经》的这一段,一般人的观念认为是在说神话,像演电影,或者把它当宗教信仰。事实上这一段非常难研究、难了解,必须要先了解《华严经》的菩萨境界、《佛说大方广十地菩萨经》、性宗(般若)、相宗(唯识)的道理,才能彻底了解这一段。

  「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这平实的文字中包含了许多问题。

  「仁者」这个称谓,是佛教界客气尊称平辈或师友之间所用,是从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维摩诘经》之后才出现。例如唐代六祖在《坛经》中也常客气称呼他人为仁者。仁者就像是中国人老师写信给弟子,比较谦虚,会称对方为贤弟、贤契、贤者。维摩居士以仁者称呼文殊师利菩萨,非常恰如其份。

  他说,你文殊师利菩萨「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可见文殊师利菩萨,经常在十方上下一切佛国经行、供养、礼拜中。由这一句想到,我常劝年轻同学早晚要念《普贤行愿品》,培养自己的愿力与心境。当你在念诵礼拜之时,不是只对着一尊佛像,自己此心心量扩大,遍礼于十方三世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