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细节-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同时学生们还成功推动了30所大学和8个州断绝与苏丹的投资关系。其他像“大屠杀
纪念馆”、“人权观察”、“伊斯兰救援”等等组织,都纷纷采取了行动。
表现达富尔主题的文艺作品也开始出现。流行美剧“急诊室”、“白宫群英”、“第七
天堂”,都有与达富尔相关的剧情,反映达富尔危机的电影、音乐、漫画、图书纷纷出台。
去年12月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62%美国人认为政府应该把阻止达富尔屠杀当作优先政策,
在外交政策上,其重要性仅次于伊拉克问题。来自民间的这种压力强化了美国政府对达富尔
危机的干预态度。从去年8月“达富尔和平与责任法案”的通过,到布什政府对冲突双方
的几次调停,从公开谴责苏丹政府到对苏丹政府实行经济制裁,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府对
民间压力的呼应。
当然,仅用“心地善良”来解释美国社会这种去扫他人“瓦上霜”的“非理性”行为是
不够的。这种风起云涌的人道主义关怀,很大程度是活跃的公民团体动员能力的表现,而不
仅仅是民间自发的热情。就算民间能够自发地迸发高度热情,这种热情的“可持续发展”,
往往要依靠民间团体的机构力量。10万人为了远方的痛苦聚集到白宫前,绝不可能是谁一
挥胳膊就能实现的,只有公民社会发达的组织资源才能让一盘散沙的社会在必要时迅速“凝
结”起来,并且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意”给人们冷却下去的激情加温。当然,发达的公民团
体也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政治自由、政策导向、一定经济水平、长期公民意识教育的
结果,一句话,美好的人性源于美好的制度。
美国社会对达富尔危机迸发的异乎寻常的热情,也与当年的卢旺达屠杀有关。1994年
卢旺达有50-100万人被屠杀,无论是联合国还是美国,都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干预。美国
社会始终对当初的沉默不能释怀,一定意义上,这次面对达富尔的危机反应激烈,可以说是
美国社会“赎罪”的一种努力。
在所有的杀人武器中,沉默无疑是最有效的。当苏丹总统巴希尔用主权论将联合国维和
部队描述成“殖民主义势力”时,他是在试图给人类的恻隐之心划一个国界。而当那10万
个人站在广场上为远方的痛苦呐喊时,他们仅仅是在表达人类最天然的同情心,他们是在说,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无法用选择性失明为冷漠辩护的时代,我们只能做一个世界公民。
哗众取宠主义
------------------
如果我想证明文化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恶果,我一定会端出杰瑞斯布林格秀。
这是美国的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杰瑞斯布林格。管它叫“谈话节目”显然是一种美化,
,
因为这节目的大部分内容是嚎叫和斗殴。
听听这节目的标题,你就知道它大概是怎么回事了:我和我妹睡了”“你不是孩子的爸爸”
“ , ,
“我其实是个妓女”“我和你最好的朋友上床了”“为了吸毒,我抛弃了自己的孩子”……
, ,
一般来说,这节目的典型程序是这样的,一个“有肮脏秘密”的人A,把被她欺骗的人B请
到演播室,向他坦白自己的秘密,比如, 你其实不是孩子的爸爸” B往往勃然大怒。两人
“ ,
架还没吵完呢,第三者C,也就是孩子的亲爸爸,突然也出现在演播室里,B和C于是扭作
一团。这时候保安D,跑出来拉架。观众在台下起哄,大喊: 杰瑞!杰瑞!杰瑞!”或者骂
“
ABC, 婊子!婊子!婊子!
“ ”“草包!草包!草包! 有时候台上的人被观众激怒,又会跑到
”
观众席上揪住某个喊得特别来劲的E开打。
你看,最后,B打A,C打B,D打BC,ABC再打E。整个斯布林格秀,就是一团混战。
所有人打得喊得像吸了毒一样high的时候,无数电视屏幕前面的观众,也看得如痴如醉。
就这么一个“秀” ,在美国一播就是十几年。《电视导航》把它评为“美国最差”电视节目。
多么生动的反面教材啊,国内有人肯定会说,你们不是要低俗文化吗?不是要自由化吗?这
就是自由化的恶果。
如果整个美国也就一个杰瑞斯布林格秀,也就罢了,但事实上,美国还有无数类似的节目,
它们只是“欲最差而不得”而已。比如MauryPovichShow;JennyJonesShow; 还有一些法官
审判秀,都是温和版的斯布林格秀。另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FearFactor,有一个程序是让
参赛者吃恶心的东西,这周是鹿睾丸,下周是活蟑螂,再下周是老鼠粥。还有一个约会节目,
The Fifth Wheel,总是节目还没演几分钟,电视上就充满了大腿屁股乳房。还有一些摔跤秀、
警察抓人秀,都一样垃圾。
这些节目,虽然形式不同,赢取收视率的原理都大同小异: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刺激神经,
用英语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sensationalism”我把它翻译成“感官刺激主义” 。
对“感官刺激主义”的泛滥,有识之士们自然痛心疾首。堕落啊,恶俗啊,文化快餐时代人
文主义沦丧啊,资产阶级文化霸权啊,这些我们经常从崔永元、张承志嘴里听到的词汇,在
美国评论圈里也屡见不鲜。
有识之士责怪电视制片人,制片人责怪观众。谁让观众爱看呢?节目再滥,收视率不在这儿
摆着嘛?要知道,斯布林格本人可并不欣赏自己的节目。他公然跟人说,这个秀很变态,他
基本不看。他自己是个“正常人” 法律系毕业,曾任辛辛那提市市长。在斯布林格秀之外,
。
还主持一个正统的政治广播节目。据说在考虑竞选参议员。
“感官刺激主义”是文化市场化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激烈竞争要求文化产品制造者不断突
破底线——无论从好的方面,还是从坏的方面。
但是,如果说自由是一枚硬币的话,你不可能只得到它的一面。自由是阳光雨露,它可以养
育出玫瑰,也可以养育出罂粟。如果为了给文化消毒而消灭自由,也就是为了消灭罂粟而消
灭阳光雨露,那玫瑰也必将不保。别忘了,美国的文化土壤养育出斯布林格秀这样的“变态
秀”,但是同一片土壤,也养育出了许多优秀的电视节目以及世界上最丰富的电影、音乐、
美术产品。在某种意义上,百老汇剧院里上演的那些经典音乐剧,和斯布林格秀的那些镜头,
是同一个母亲的两个孩子。同理,在中国的一些年代,不会有斯布林格秀这样的变态秀,但
是也不会产生真正优秀的作家和艺术家。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说,既是罂粟,何不把它除掉。问题是,文化产品中的罂粟可不像植物
界的罂粟这么清晰可辨,你的罂粟可能是他人的玫瑰。怎么办?要么让一个人将自己的标准
强加于整个社会,要么让社会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抵抗文化的病毒。
就拿斯布林格秀来说,根本不用政府严令禁止,大部分美国人,提到这个秀都是叹气摇头。
人民群众又不是傻子,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就算群众有时候把它当一个笑话来看,
这也不意味着他们只有看笑话的能力和兴趣。就不许群众偶尔看看变态秀逗逗乐,同时也偶
尔听听莫扎特陶冶情操?
事实上,“感官刺激主义”横行这么多年,并没有搞垮美国的精神文明。文化艺术照样繁荣
昌盛。相反, 感官刺激主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反而黔驴技穷,让人麻木。麻木之后的
“
人们,还是想回归细腻、回归美感,回归智慧。政府与其花时间精力去打击它,不如让它放
任自流,让民众自己看穿它、唾弃它。自由的尽头,会有洪水猛兽,那又怎么样?走近了看,
不就是几只不堪一击的小老鼠么。
斯布林格自己就说,这就是个电视节目而已,又不是西方文明的末日。你也可以用痛心疾首
的语气说,资产阶级自由化走到尽头,就是这个样子!也可以用如释重负的语气说,原来资
产阶级自由化走到尽头,也不过就是这个样子。
大学向左,草根向右
------------------
以前跟国内的朋友聊天,他说:我很欣赏美国那些敢于批评布什政府的左翼知识分子,因为
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做一个左派需要非凡的勇气……我立刻纠正他,你说错了,在美国知识
分子圈子里,尤其在高校里,做一个左派是非常时尚的事情,做一个右派才需要真正的勇气。
先从我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说起吧。
今年 10 月,哥大一个共和党学生组织邀请了一个叫约翰吉尔克里斯特的人来演讲。这个
吉尔克里斯特,是“民兵”组织的发起人。这个组织专门招募志愿者,在美墨边境巡逻,阻挡
非法移民从墨西哥入境。近年来非法移民问题是美国的一个热点问题――右翼势力倾向严格
禁止非法移民入境,左翼主张更宽松的政策。吉尔克里斯特来哥大讲演,无非是来宣传他在
移民问题上的右翼主张。
本来这应该是一个很普通的校园活动吧。不,让你个老右来放毒,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演讲
之前,该活动的广告就被撕扯、涂抹。演讲那天,很多学生在讲演厅门口示威,身着3K党
白大褂讥讽“民兵”组织。主持人一开讲,就有人不断起哄喝倒彩,有的人干脆背对讲台示威。
等吉尔克里斯特开讲时,一群学生干脆冲上讲台,砸桌子椅子,双方发生肢体冲突,最后吉
尔克里斯特不得不仓惶逃走,示威学生们则高喊着胜利的口号打出一条横幅:没有非法的人。
这个情形虽然极端,但却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高校校园里的左右势力处境:左翼趾高气扬,
右翼垂头丧气。
这里先停顿一下,说说在当代美国的“左”“右”含义。这个分野有三个方面,第一,外交事务
上,一般右翼倾向于扩张性外交,传播美国价值,强化美国地位,支持伊战;第二,经济事
务上,右翼一般主张自由贸易,削减福利,削弱工会;第三,在社会文化上,右翼一般是“保
守”的代名词,反对堕胎,反对同性恋婚姻,反对非法移民入境等。而左翼则主张外交上的
收缩、经济上的政府干预,社会文化上的开放。因为文化上的分野,一般右翼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