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初步-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魂是不朽的”
、“意志是绝对自由的”
,从而可以建立起一整套形而上学体系。
比莱布尼茨晚出几十年的沃尔夫(Chris-tian
Wolf,1679—1754)袭用了莱布尼茨的学说,并将之系统化。尽管他在哲学上并没有作出新的贡献,但由于他迎合了德国当时的社会形势,遂使他的理论风靡一时,他写的教科书曾成为德国大学的通用教材,而经他之手加以系统整理而成的莱布尼茨—沃尔夫形而上学体系,则一度独霸了德国思想界达数十年之久。康德本人就曾是这种独断论的崇信者。
休谟的主张与莱布尼茨是截然相反的。他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个人感觉,并且必须由经验来检验其真伪,任何超出经验的东西都是不可知的,因此人不可能得到普遍必然的客观知识。正是休谟这种怀疑主义态度,将康德从莱布尼茨—沃尔夫的教条主义中解救了出来,尤其是休谟对因果
226
22西方哲学初步
关系这个概念的严密分析,给了康德以极大的刺激和启示。
他忽然之间醒悟到,“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就是它的武断性:在不曾对人类认识能力进行仔细考察以前,就预先盲目地断定人无需经验之助,仅靠理性便可对宇宙某些根本问题作出绝对正确的解答。因此,必须彻底抛弃这种形而上学。
然而,康德并不因此就满足于休谟的怀疑主义,因为它立刻就会导致否定科学知识、进而破坏人类社会稳定的文化基础(道德生活与真正的信仰)
,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他发誓要拯救被休谟抽去根基的人类知识,但又不能用唯理论那种武断的方法,而必须另辟蹊径。
他认为,休谟的错误正如莱布尼茨一样,对于知识的本性和人类的认识能力采取了一种非批判的态度。有鉴于此,他终于发现了自己哲学的出路,那就是一种批判的哲学:在考虑认识之前,首先对人的认识能力(即理性)进行批判性的考察,以便确定人类知识的界限、来源和有效范围。
1781年,57岁的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哲学巨著,这是他积12年沉思而结下的硕果,也是他三大批判的第一部。恰如康德枯燥乏味的生活一样,这本洋洋数十万言的大作非常的晦涩难懂。一个读者对康德抱怨说,读你的书十个指头都不够用,因为你写的句子太长了,我用一个手指按住一个从句,十个指头用完了,一句话还没有读完!也许正是这一缘故,该书出版了近十年依然默默无闻。后来,由于一些哲学家的引介和评论,才使它逐渐地名扬四海。虽然世上没几个人真能认真通读这本名著,但康德深刻的思想仍然力透艰深难懂的语句扩散出来,动摇了莱布尼茨的体系,推
227
西方哲学初步32
翻了沃尔夫的权威,康德哲学真的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成了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成了德国精神革命的象征,康德的名字似乎变成德国理论界的唯一主题,解说或批评康德哲学以及为它作注和辩护的书籍充斥着欧洲的大小书店,而康德的著作则成为最时髦的商品,也成为无知之徒附庸风雅、装点门面的法宝,甚至连贵族小姐和少妇也不甘落后,纷纷在自己的卧室摆上几本康德的大作,以显示其博学多才。
《纯粹理性批判》从批判的立场出发,走上一条与唯理论和经验论迥异其趣的知识论思路。康德不去追问知识的来源这个传统认识论的问题,而是深入地去考察知识所以可能的内在条件。
康德接受经验论关于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这种主张,但同时又强调要把实际产生知识的东西(即经验)与这种知识所采取的形式(即认知方式)区别开来。这样,人们就会看到,知识虽然是通过经验而产生的,但并不仅仅来源于经验,即感官经验对知识是必要的,但却不是充分的;知识所采取的形式(即那些将经验材料转化为知识的组织原则)本身并非导源于经验,而是人的大脑先天固有的一种认识能力。人的认识正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形式)去整理后天经验,从而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虽然康德本人没有明言,但人们不难发现,他所谓的先天形式具有某种笛卡尔和唯理论的天赋观念论的特征。因此,实际上,他对知识的看法是一种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调和物。
当然,对康德而言,重要的不是指出知识有经验和形式这两种来源,而是要说明为什么先天的形式既能使人获得普
228
422西方哲学初步
遍必然的知识,同时又将人的认识紧紧地束缚在现象界领域之内、不能深达世界的本质这个问题。为此,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着重分析了人的三种先天认识能力(即感性、知性和理性)及其内在功能。他认为,与这三种能力相对应的,是三门重要的学科:即数学、物理学与形而上学。
数学和物理学这两门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学问,是由感性和知性这两种先天能力与经验材料相结合而形成的,因而是可以成立的科学知识。相反,理性这种先天能力,总是试图超越经验和现象世界去把握人无法认识的“自在之物”
,结果陷入重重谬误之中,所以由理性所构造的形而上学并非一种科学知识,而是假学问。
康德赞同体谟的经验论的观点,认为来自经验的东西都是个别性和概然性的,永远不可能达到普遍必然性的高度。
这在理论上来说是合理的,因为人的经验无论重复多少次总是有限的,今天有效的经验明天就可能失效;今天我们看见了太阳,但明天它能否升起,这是没有任何把握的事情。因此,经验认识充其量只有概率论上的意义,即只有概然性。
然而,对人类知识抱有坚定信念的康德不能满足于这种摇晃不定的处境,他竭尽全力去证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他所采取的方法与唯理论者有共同之处,就是用先天性来保证普遍必然性,因为他坚信先天的东西不受任何具体经验的影响和限制,而又适用于一切经验,换言之,是普遍有效的。用先验性来解决知识的普适性问题,至少是一条可以想象到的出路,但关键在于先验的东西是否存在和可能。康德似乎没有回答这一根本性问题,而别出心裁地提出“先天综合判断”这个全新
229
西方哲学初步52
的概念来解决其认识论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径直断言先天的感性形式〔时空〕乃是人理所当然的天赋能力,以此为基础,他进而肯定数学知识是可以成立的:数学既依赖于经验,同时又具有普适性,因为时空的先天性恰好为算术和几何的普遍必然性提供了条件)。
康德追随莱布尼茨,将构成知识的所有命题划分为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两大类。分析命题指那类主语本身包含了谓语的命题,如“所有物体都有广延”
,“物体”本身就内涵有“广延”的内容,通过分析就能得出上述命题是真的,不必依赖于经验,而否定它必将导致自相矛盾。相反,综合命题不能从概念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而必须与经验相联系才能判断其真伪,例如“所有物体都有重量”
(?)就是一个综合判断,因为“物体”这个概念并不包含“有重量”这个概念,它可以被否定而不至于自相矛盾。
分析知识只是重复原有的东西,只有综合知识才能增加新的知识。
另外还有一种知识的分类:原则上独立于经验的知识被统称为“先天的知识”
,而其他任何来自经验的知识都叫“后天的知识”。
休谟等经验论者通常都把上述两种知识的分类混为一谈,把分析命题归属于先天知识,而将综合命题看作为后天知识。这种混同使他们陷入了经验知识只有概然性的困境。为避免重蹈这一覆辙,康德除了承认休谟的归类外,别出心裁地设立了一个“先天综合判断”。
这一独创对康德认识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依照他的意思,先天综合判断是使有关经验的知识获得普遍必然性的关键。
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本身是否可能?
康德以数学、物理学为例子来说明这是完全可能的。
230
622西方哲学初步
他指出,纯数学(即算术)的每一个命题和几何学中的定理都是典型的先天综合判断。
譬如,5+7=12这一命题,光从5+7中根本无法分析出12这个新概念,而必须依靠与数目相应的直观(如5个点或5个指头)
,逐一相加到7上面去,才会得出12这个数目。
根据这样的理由,他断定数学中一切判断都是综合的,同时它们又都具有非经验所能提供的普遍必然性,即适用于一切经验,因此又是先天的。康德进而认为,纯科学(即物理学)的基本原理都是先天综合判断。例如,命题“在物质的一切变化中其量保持不变”
、“任何一个变化都有其原因”
(即因果必然性)等,都有着不能来自经验的普遍必然性,同时从其主项中不能分析出谓项,因而它们都是先天综合的判断。康德据此得出结论:先天综合判断的存在的不容置疑的。这样一来,对人类认识能力的考察的中心论旨,就不再是先天综合判断是否可能,而转变它如何可能的问题了。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这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内容,他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去证明,其主要途径是,指出人的先天认知能力可以与经验相结合,从而证明人能够获得关于现象世界的普遍必然认识。在这里,他把人类认识能力(即广义的理性)区分为三个环节,它们的活动联合构成同一个认识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即感性、知性和理性(狭义的)。他具体地论述了这三种不同的认识能力本身所固有的先天认知形式及知识原理,阐明它们不同的功用、以及起作用的条件和运用的界限等问题,从而最终决定先天的认识能力在什么范围以内能够产生科学知识,超过何种范围就必然会导致假知识
231
西方哲学初步72
和伪科学。
根据康德,人认识的第一阶段是感性,由这种认识能力所产生的知识是“感性直观”。
康德把外在于认识主体的对象称为“自在之物”。自在之物是一种客观的独立存在,当它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便产生感觉经验,但这种感觉还是杂乱无章、昏然莫辨的原初心理状态,只有经过人的先天的感性形式的整理,它们才能形成较为清晰的感性对象,构成感性直观的知识。能够整理感觉的两种先天感性直观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作为直观形式并非来自经验,而是人脑天赋的一种认识本能,它们是使人把握经验对象成为可能的内在先决条件。譬如,当人要确定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时,头脑中首先就必须有一种前后左右、上下四方的空间观念,只有这样人才能将物体按一定秩序排列起来;同样,要确立事物的先后持续关系,人也必须预先拥有时间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