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初步-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50岁,这个适于思想家采摘果实的黄金季节,他怀着满腹经纶,从第三次欧游中回到了英国,打算静下心来,铺开稿纸一展胸臆。岂料,由资产阶级掀起1640年革命即将爆发,国内战争迫在眉睫,全国陷于一片混乱之中。霍布斯只得逃离英伦三岛,直到内战结束,他才蹒跚地返回祖国,重新拾起已被搁置多年的建立哲学体系的工作。
霍布斯完全采纳了新兴的机械力学的观点,对自然、人、心理、认识和社会等一切现象,都从物质的机械运动这个角度去看待,从而建造了历史上第一个机械唯物主义体系。
在培根的世界里,物质是千差万别、五光十色的,人们能通过感官感受到质的多样性,而运动则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这种宇宙景观,一经霍布斯用力学和几何学原理的视眼的扫描,立刻就改换了面貌。在他看来,物质的唯一属性便是其占有空间的广延性和形状(即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冷热、颜色和重量等性质都只是为某些特殊物体所具有,而且是可生可灭的,因此不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他称之为“偶性”
,意即偶然的属性。例如,往雪白的墙壁泼上一飘墨汁,白就不复存在了,但墙依旧岿然不动。至于运动,那纯粹是因为外力推动而产生的位移现象,没有外力的推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这与机械力学定律所断言的完全一致。
156
251西方哲学初步
霍布斯之所以如此主张,无非是想告诉人们:世界是一部巨大的机器,一切事物都按照力学的结构组成,并依据机械的规则而运转,大至天体运行,小至尘埃飘忽,无不如此。
与庞大的宇宙机器相比,人体则是一架更为细致精巧的小机器,就像一只需要人拨动的钟表一样: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就是连接筋肉的齿轮。人一来到世上,就仿佛上足发条一样,“嘀嗒嘀嗒”地走下去,直至发条松弛、心力衰竭为止。
许多人对此可能会感到忿忿不平:“人不是还有欲望、感情和思想等更高级的心理和精神活动吗?人怎么能比作一架机器呢?”对此质疑,霍布斯会冷静地作出答复:“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机械原因引起的、有始有终的机械运动。”
就说感觉吧!
由于外物的运动,对我们的感官产生一种压力,引起感官的一种抗力,从而导致感觉的出现:作用于眼睛,产生了颜色;作用于耳朵,就有了声音。欲望则是跟随感觉而来的一种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它便停止出现。当你腹中空空如也,或者当你看到香气扑鼻的美味佳肴,你便会食旨大动、垂涎欲滴;但当你填饱了肚皮,你的口腹之欲就停顿了。这一切都是机械运动使然。
和培根一样,霍布斯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坚持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原则。这与他的法国朋友笛卡尔的唯理论显然是针锋相对的观念。依笛卡尔的看法,人心中固有许多不是从经验得来的,而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
,譬如上帝存在、道德原则、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之类的几何公理,都属于这类天赋观念。天赋观念的存在,是肯定认识
157
西方哲学初步351
起源于人心而非经验的唯理论的理论基础。霍布斯严厉地批判了天赋观念这种意见,指出一切观念都来自事物的作用,认识正是从这种直接经验开始的,即使象有关三角形的观念,也纯粹来自人所见过的三角形的物体。
但是,对欧几里德几何学和伽利略数学方法中的推理方法无比倾心的霍布斯,显然又不满于培根贬低演绎方法的做法,他更重视推理和理性认识。他描述了概念的形成(即理性推理)的过程。例如,“人”的观念就是经过这样的心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当我们看到远处有个模糊的东西时,心中就出现了“物体”的观念;再靠近一些,发现这个物体能前后左右移动,心中便产生了“活的物体”的观念;更近一些时,注意到这个物体的形状,听见其说话的声音,并看见其他一些作为理性的标志;最后,在心中把上面三个观念按先后秩序迭加在一起,便组成了“物体—活体—理性的物体”
这样一个名称,那便是“人”的概念。霍布斯用数字的加减来说明理性推理的活动,将其简单地归结为计算,充分表明了他认识论的机械性质。
当然,其中包含了某些合理性,因为现代电脑的发展表明,人类思维活动中的确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机械性活动,它们可以为机器所执行和代替。但人的认识是不能完全等同于机械活动的,电脑不能彻底取代人脑。霍布斯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重视理性认识。
他认为感觉只能把握现象,仅仅达到事物“是什么”的知识,这是连许多动物都能做到的事;人的理智的根本特点在于,它还知道事物的“为什么”
,即知道事物的原因,而这就得依靠推理。因此,霍布斯虽然
158
451西方哲学初步
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但同时却也接纳了笛卡尔倡导的理性演绎方法,把几何学的方法(即从清楚明白的基本命题开始,依照三段论的推演)看成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这种看法与他将感觉当作一切知识来源的说法,往往显得不那么协调合拍。同时,霍布斯把概念这一理性思维的形式视为脱离了现实世界的幻影,或者说是这些幻影的符号,而不是事物共性和本质的反映。
这种彻底的唯名论倾向,使他忽视了认识的辩证性,但也给了他强大的理论勇气去否定上帝的存在,使他成了一个当时罕见的无神论者。
霍布斯思想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是他关于国家和政治的学说,这是他的机械论唯物主义的推广。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处于一盘散沙般的“自然状态”中,盛行着弱肉强食的原则,人人都为利己心所驱使,就像物体受外力推动那样,为了保存自己就要排斥乃至消灭别人,造成人对人像狼一般凶狠的战争状态。为避免同归于尽,使人群得以繁衍生存下去,人们就凑起来订立了“契约”
,互相把自己的权力转让并交付给一个“第三者”
,由他来治理。这样,围绕着这个统治者建立起了一系列统治和管理机构,国家就因此出现了。霍布斯用《圣经》所说的一个巨大的怪兽——利维坦(Leviathan)来指称这种国家,因为他从自己的机械论出发,把国家看作为一种对应于自然物体的“人造物体”
,它就像一个由许多普通人构成的巨人。他那本讨论国家和政治理论的主要名著就叫做《利维坦》。
这套观点就是近代政治思想史中相当流行的“社会契约论”的理论,霍布斯是它的最早倡导者之一。根据霍布斯的
159
西方哲学初步551
学说,统治者并非定约的任何一方,而是执掌权力的仲裁者,他根本不存在违约问题,人民无权以其违约为由来推翻他,他有无限的权力为所欲为。这实际上表明了他所鼓吹的是绝对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人们在马基雅维利那里早已见过这种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霍布斯把国家看成人们为保护私有财产而产生的产物,将主权视为人们以契约的方式授予的权利,这就公开否定了“君主神授”的理论。
《利维坦》于1651年出版,其时霍布斯正旅居巴黎。书的面世激怒了保皇党人,也得罪了法国的天主教士,霍布斯不得不潜逃回英国。后来,伦敦发生了瘟疫和大火,一些保皇党人趁机造谣说,这是由霍布斯无神论所招惹来的灾难,终于促使国会成立了特别委员会进行调查,烧毁了包括《利维坦》在内的他的著作。此后霍布斯再也不得在国内发表任何关于社会和政治的文章。尽管处境并不顺当,这位无神论者不靠上帝的祝福,却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当他带着自己的机械论宇宙图式平静地离开人世时,他生命的年轮上已经刻下了九十一个圆圈。这在有记载的西方哲学家中,几乎是最长寿的一个了。
霍布斯的学说,是在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深受当时流行于科学和文化领域的机械决定论的影响,用精确的数学方法和严密的几何学推演方式来看世界和人生,克服了培根在科学真理和神学真理这两重真理中间的犹豫不定,更加彻底地贯彻了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原则。
因此,从另一方面看,其唯物主义彻底得生硬呆板、机械冷酷,致使他对认识的经验主义思想也沾染上了过强的机械性,
160
651西方哲学初步
不能理解认识的复杂性和辩证性。尽管如此,霍布斯仍然是英国经验主义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他成为从培根过渡到洛克的思想桥梁。
三、洛克:站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1670年一个隆冬的日子,伦敦一座私人宅邸里,一班政见相近的上流社会的朋友,正围坐在暖烘烘的火炉旁,争论着许多有关政治、道德、宗教和哲学的问题。大伙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争得脸红耳赤、难分难解,气氛之热烈与窗外萧瑟的寒风适成鲜明的对照。当话题涉及到人的认识能力时,喧闹的场面忽然沉静了下来,大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此情此景强烈地震动了房子主人——一位私人医生的心灵,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暗暗发誓不将它弄个水落石出,就决不罢休。
自此以后,他便一门心思投入这个问题的研究,直至20年后,一本认识论巨著《人类理解论》的面世,他才解决了长久萦绕心中的问题。此书一出,登时洛阳纸贵,整个欧洲的文人学士、甚至达官贵人和名媛淑女都争相传诵,成为当时除《圣经》以外最为畅销的书之一。这本书既非浪漫绮丽的爱情小说,亦非诲淫诲盗的黄色传奇,更不是教人修德从善的圣书,而只是一部洋洋数十万言枯燥乏味的讨论人类认识的哲学专著,为何竟能引起如此轰动?它包含了什么引人注目的内容?它的作者又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一张留传下来的肖像画,带给我们关于作者这样的信息:
161
西方哲学初步751
披肩长发的上部长着一个宽阔高耸的额头,一双略显忧郁的大眼睛深藏着不可测度的智慧,鹰勾鼻下是紧抿着的薄嘴唇,下巴微微向前翘出,显出一种深沉的内在力量。整个形象留给我们这样一种印象:这是一个具有强大心智力量而略带些许神秘感的人物。这个人便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大师约翰。
洛克(John
Locke,1632—1740)。
洛克出生于一个乡村律师的家庭,20岁时进入牛津大学这所培养上流人物的英国顶尖学府,从此踏上改变天生命运的飞黄腾达之路。然而,正像培根和霍布斯等心智锐利、志存高远的人一样,洛克也非常厌恶充斥于牛津课堂上的经院哲学,而对潮水般涌进大学的各种新科学和哲学著作兴趣盎然,广泛阅读了培根、霍布斯、笛卡尔、伽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