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第24章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24章

小说: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3 页)。
  在《福利经济学》第三版第163 页,皮古教授说:“‘等待,这一种劳役之性质,一向非常受人误解。有时说,等待即是提供货币;有时说,等待即是提供时间;根据这两种说法,于是有人说,等待对于国民所得毫无贡献。
  这两种说法都不对。所谓‘等待’,只是把现在可以即刻消费的东西暂时延期不消费,于是使本来即将毁灭之资源变为生产工具。②? 。故‘等待’之单位,乃一特定量资源③例如劳力或机器使用一特定时间? 。更广泛点说,等待之单位乃一年值单位(year…value…unit),或用卡赛尔氏说法(比较简单,但亦比较不正确),等待之单位乃一个年镑(year…pound)? 。通俗看法,以为在任何一年中所积聚之资本,一定等于该年之‘储蓄’量,对于这种看法,我们要审慎。即使把储蓄解释为净储蓄(即不计借给他人,以增加他人消费的这种储蓄),又把暂时存入银行,未曾动用之劳役支配权也不计在内,即使如此,这个看法还是不对,因为有许多储蓄,本意是要拿来变成资本的,但因纳入浪费之途,故事实上并未变成资本。”①皮古教授唯一论及何者决定利率之处,乃在彼所着《工业变动》(第一版)第251…253 页。在该处,彼不同意下列一说:利率既定于真实资本之供需,故不在中央银行或其他银行之控制之下。彼提出反对意见,说:“当银行家为工商界创造更多信用时,实在是为工商界向公众强迫征课实物,扩大真实资本之供给源流。故银行多创信用,有使一切真实利率下降之作用。此处应加说明之点,则已见前第一编第十三章。②总之,银行放款利率,固然机械地追随长期真实利率,但这并不就是说,决定真实利率之条件,全不在银行家控制之下”。
  我对于以上各家所下随手批评,都已放在脚注中。我对于马歇尔之说所以大惑不解,其基本原因乃是因为。“利息”这个概念属于货币经济范围,故不应闯入不讨论货币之着作中。“利息”实在不应当在马歇尔《原理》中出现,利息乃属于经济学之另一部门。皮古教授在《福利经济学》中,几乎从未提及利息,他让我们觉得:等待之单位,就是当前投资之单位;等待之② 为什么不出诸资本品之供给价格之提高呢?例如,设一般资本之需求之所以大量增加,乃起千利率之降低,则资本品之供给价格将上涨。我主张这句应重写如下:“设对资本品之需求大量增加,而资本品之总供给量不能即刻增加以满足之,则此需求之未满足部分,将暂时因资本品供给价格之提高而受到抑制:提高之程度,乃使投资量不必有多大改变。而资本之边际效率已等于利率。同时(亦永远如此),生产原素之适于生产资本品者,将用以生产在新环境下边际效率最高之资本品。”
  ③ 简直不能用。利率只适用于惜贷交易,放我们只能说,为购买新旧资本投资品或为其他目的,所借之钱所出之利率。
  ① 此处行文含糊,到底是说,延迟消费一定会产生这种效果呢?还是说,延迟消费只腾出若干资源,至于这些资滤或失业或作投资之用,须视环境而定呢?
  ② 注意,并不是所得持有人可以,但井未,作消费之用之钱;故等待之报酬,乃准地租而非利息。这句话言外之意,似乎是说,如此腾出之资源必作投资之用。盖设腾出之资源而失业,则等待还会有什么报酬?
  报酬,就是准地祖。这倒是和他的暗中假定相一致的。然而这些学者并不是讨论一个非货币经济假使有这种东西的话。他们明明设想有货币之使用,还有银行制度之存在。皮古教授《工业变动》一书,主要是研究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变动,《失业论》=书,主要是研究:如果没有不自愿的失业,则何者决定就业量。然而在该二书中,利率所占据之地位,竟不比在“福利经济学”中所占据之地位更重要。
  Ⅱ以下引文,录自李嘉图《经济学原理》第511 页,乃其利率论之要旨:
  “规定利率者,不是英格兰银行之放款利息,不论是5 厘、3厘或2 厘,而是使用资本能够得到的利润率;后者与货币之数量或货币之价值毫无关系。不论英格兰银行放款100 万、1,000 万或1亿,该银行不能永久改变市场利率,只能改变发行额及币值。为完成同样业务,在一种情形下所需之货币,将为他种情形下之10 倍或20 倍。故向英格兰银行要求贷款之多寡,须视该银行愿意贷款之利率,与使用此款能够得到的利润率,二者之比较而定,设该银行所要求者低于市场利率,则无论多少钱都放得出去;设该银行所要求者高于市场利率,则只有浪子败子才借款。”
  李嘉图说得如此刻划分明,故较之以后学者之说法容易讨论。后之学者,实在没有脱离李嘉图学说之要旨,但觉得此说有些欠妥,只能含糊其词以求掩饰。以上引文,当然应当解释为一种长期学说,着重点放在文中“永久”
  二字,李嘉图常常只讨论长期情况。这种学说需要何种假定才能成立呢?
  所需假定就是经典学派常用假定:充分就业常能维持。设充分就业常能维持,又设劳力之供给曲线真实工资与劳力供给之关系不变,则在长期均衡中,只有一个就业量是可能的,根据这个假定,再加上各心理倾向不变,预期不变(由货币数量之改变所引起者除外)这两个假定,则李嘉图学说可以成立;意思是说,在这许多假定之下,只有一个利率,与长期充分就业不冲突。但李嘉图及其继承人忽略了一点:即使在长时期中,就业量也不一定充分,也可以改变;有一个银行政策,就有一个不同的长期就业水准与之相应;故长期均衡之位置,亦随金融当局之利息政策而改变。
  设当局之金融政策,乃在维持一特定货币数量于不变,则在此种情形之下,只要假定货币工资有很大伸缩性,李嘉图学说仍能成立。换言之,如果李嘉图说,不论金融当局所决定之货币数量为一千万或一万万,利率不会因之而有永久改变,这种说法还是对的。但设所谓金融政策,是指金融当局增减货币数量之条件,换言之,指金融当局用贴现或公开市场交易等方法,增减其资产时所要求之利率(李嘉图在上引文中明白说明,这就是他所谓金融政策),则当局之金融政策,既非毫无影响,又不是只有一个政策与长期均衡相协调。但设当有不自愿失业存在时,失业工人即作无谓的剧烈竞争,无限制削减工资,以争取就业机会,则在此种极端情形下,只有两个长期均衡位置:充分就业,或利率低至不能再低时之就业量(假设此就业量小于充分就业量)。所谓利率低至不能再低者,即若利率达到该水准,则灵活偏好可以无限制吸纳货币;再换句话说,利率达到该水准时,灵活偏好便变成绝对的。假定货币工资有很大伸缩性,则货币数量本身固然不发生作用,但金融当局愿意增减货币数量之条件,确是经济体系之一个决定因素。
  有一点值得注意,从以上引文中最后几句看来,李嘉图似乎忽略了:资本之边际效率,可以随投资量之改变而改变。但这一点刚是一个好例,说明李嘉图之学说体系要比其后继者来得严谨,前后一致。盖设社会之就业量不变,又设社会之心理倾向不变,则只有一个可能的资本积聚率,因之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值,亦只有一个。李嘉图在智力上之成就甚高,远非其他小脚色所可及。他可以把一个离开现实很远的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然后始终生活其中。而大部分李嘉图之后继者,则不能不兼顾常识,于是其学说在逻辑上之前后一致性遂受到损害。
  Ⅲ密赛斯(Von Mises)教授有一个奇特的利率论,为哈那克教授以及(我想)罗宾斯教授所采用。其说是:所谓利率之改变,实即消费品物价水准与资本品物价水准之相对的改变。①我们不清楚这个结论是如何得来的。但其论证似乎如下:先用一套假定,使得情况极度简单化;根据这套假定,然后用新消费品之供给价格与新资本品之供给价格之比,来衡量资本之边际效率。②于是说这个比例就是利率。因为利率降低利于投资,故当上述比例降低时,亦利于投资。
  用这种方法,于是个人储蓄之增加与社会总投资之增加有了联系。盖一般人以为,若个人储蓄增加,则消费品之价格下降,且其下降之程度,很可能大子资本品价格之下降程度。依以上推理,此则表示利率降低,故刺激投资。但设某数种资本资产之边际效率减低,以致一般资本之边际效率减低,则其效果适与以上论证所假想者相反;盖刺激投资者,可以是资本之边际效率表之提高,也可以是利率之降低。因为把资本之边际效率与利率混淆不清,故密赛斯教授及其信徒所得结论恰与事实相反。遵循这种思路所引起的混淆,可用汉逊(Alvin Hansen)教授一段文章,作为好例:①“有些经济学者说,减少消费之净结果,将使消费品之价格较之消费未减少时为低,故投资于固定资本之动机,因之受削弱。但是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这种看法是把(一)消费品价格之高低对于资本形成之影响,以及(二)利率之改变对于资本形成之影响,二者混起来了。减少消费及增加储蓄,固可使消费品之① 在这段里,皮古教授没有告诉我们,设我们不计使用不当之投资,但计及“暂时存入银行,未曾动用之劳役支配权”,则净储蓄是否等于资本增量。但在《工业变动》第22 页,皮古教授明白说明,这种存款对于他所谓“真实储蓄”(realsavings),并不发生影响。
  ② 在该处(前引书第一版第l29…34 页或第二版第146…50 页),皮古教授讨论当银行创造新信用时,可供工商界之用的真实资本之源流将扩大多少。他的办法是“从银行创造出来交给工商界的流动信用之中,减去如果没有银行也会产生的流动资本”。此种减数有二。自此以后,其论证即非常晦涩。开头,固定收入者(rentiers)有所得1,500,消费用去500,储蓄1,000;后来因为银行创造信用,故其所得减为1,300,消费用去500…储蓄800+x。皮古教授乃下断语;此X 即因银行创造信用而净增之资本。雇主们之所得到底增加多少?等于由银行所惜之数(减去以上二减数)呢?还是等于固定收入者所得减少之数即200… …呢?不论增加多少,是不是雇主把全部增加数都储蓄起来呢;投资量之增加,是否等于银行所创信用减去以上二减数呢?还是等于X 呢?故皮古教授之论证,似乎在应当开始之外反而戛然中止。
  ① 《货币与信用论》第339 页,及全书;尤其是第363 页。
  价格较之资本品之价格相对地降低;然而此即表示利率降低,利率降低可以刺激投资,故在以前利率下无利可图之投资,今则亦可以从事矣。”
  第十五章 灵活偏好之动机Ⅰ在前第十三章中,我们对于灵活偏好之动机,已约略提及,今再作较详细分析。此处所讨论者,约略等于他人所谓货币之需求;又与货币之所得流通速度(ine-velocityofmoney)关系非常密切。盖货币之所得流通速度,乃衡量公众愿意以其所得之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