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马未都说收藏_家具篇 >

第6章

马未都说收藏_家具篇-第6章

小说: 马未都说收藏_家具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浅5汀N蚁氲舱釩EO要知道这一点,他也就不去应聘了。

  所以,在对中国历史不太了解的时候,尤其在你想使用的时候,要查查专业书,多了解一点历史知识,才不至于发生谬误。

●【交椅的形制】ǎ|ǎ|ǎ|ǎ|ǎ|ǎ|ǎ|ǎ|ǎ|ǎ|

nter》
黄花梨直后背交椅 清代
  交椅的形状有很多,圆背交椅是最基本的形制,也是最高等级的形制。另外一种直背交椅,有点儿像躺椅,容易用来休息。我们在古画中常可以看到。再有就是没有扶手、光有靠背的交椅,也是作为休息用的,等级相对来说比较低。
  黄花梨木交椅全世界的存世量也就百余件,而且大部分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破损。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博物馆都有交椅入藏,这样,能够留在民间私人手里的黄花梨木交椅就属凤毛麟角了。

●【山东买交椅(1)】ǎ|ǎ|ǎ|ǎ|ǎ|ǎ|ǎ|ǎ|ǎ|ǎ|

  我有一个很熟的朋友,没事就到我这儿来聊天。头两年突然心血来潮,也想开始收藏。我告诉他先要做点理论准备,他照做了,懂得了收藏的一些知识。他就问我:“什么椅子最值钱啊?”我说:“中国的椅子到目前为止,交椅最贵。”他说:“那我就收一把交椅吧。”他说完这话,我就没当真。隔了一段时间,他真弄了一把交椅,拿来给我看。

  我问:“你哪儿弄来的?”他说:“你甭管我哪儿弄来的,你先告诉我,这东西好不好?”我说:“这东西好不好,要知道以什么要求来看。”他说:“还有什么要求啊?”我说:“我先问你,这个东西是什么时候的?”他说:“这正是我想问你的啊!这把交椅是什么时候的?”我问:“你以什么时候的东西买回来的呀?”他说:“这是宋朝的。”我问:“你怎么知道是宋朝的?”他就说,他跟我聊天的时候,知道交椅最贵重,交椅的地位最高。于是自己就奔山东了,到了山东菏泽的郓城,找水浒的家乡去了。他到了那儿以后,带着图,按图索骥,给人家看,问人家哪儿有这椅子。

  他去之前,问我:“怎么能够有效地买到古董?”我教给他一个知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当地找行家,人家领道儿。你自己两眼一摸黑,你上哪儿买去?他就真找了个行家带路。但当时我忘说了一句:“你找到行家可以,但不能暴露你的真实意图。”结果他找到行家以后,开门见山说:“我想买交椅,你带我去。”那行家说:“你睡一宿吧,明儿我带你找去。”估计他睡的那一宿,那个行家就找了一把交椅,设好局了。

  第二天行家就带他跑到乡下去了,进了村,迎头碰见一个老大爷。他就拿着图,问人家老大爷,找这椅子。老大爷一看,说:“我们家牲口棚里好像有这么一个,扔多少年了。”他就迫不及待地钻到牲口棚里,真有这么一把交椅,如获至宝啊。赶紧买下,扛回北京。花了多少钱?不是我不告诉大家,是他就没好意思跟我说。

  我说:“你的交椅是新仿的。”他说:“不可能!”我问:“为什么不可能啊?”他说:“村里的人都姓宋,是宋江的后代。”他知道交椅是权力的象征,误认为交椅的象征也会遗传下去。那个村里的人都姓宋,交椅就是真的吗?同时,他又暴露了自己的意图,人家事先把这个东西搁在那儿,他就上套了。我告诉他这把交椅一定是新的。他一开始不承认,最后我说:“这个很简单,你看椅子挺脏的吧,你要是不嫌麻烦,把它搁在卫生间,弄点儿热肥皂水,刷一刷,它就锃新。”隔了一个礼拜,他跟我说:“我在家给椅子刷了一遍,所有的做旧痕迹全下去了,特新。”他承认这把交椅是新仿的了。

●【山东买交椅(2)】ǎ|ǎ|ǎ|ǎ|ǎ|ǎ|ǎ|ǎ|ǎ|ǎ|

  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当你收藏的时候,理论非常重要。但是不能死读书,不能按图索骥。在收藏当中,你不能时时暴露目的,很多人知道你想找什么,很可能就会把这个东西事先准备在那里。这是一个经验教训。

  我们通过交椅,了解了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我们知道了这种起居方式对中国人的影响;知道了我们的文化,在这样一个宏大背景中产生怎样的变化;知道了我们由席地而坐逐渐转为垂足而坐。

  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我们后一千年的生活变得非常幸福。期的设计中,不是为了坐,更多是为了看。让视觉获得一个满足,这是鼓凳的设计初衷。

  凳子的总体形制,从明到清,由长方转向正方。明代的凳子长方形居多,清代的凳子则是正方形居多。有的专家之所以一眼就看出凳子是明代的,就是知道了这个长方形向正方形转化的过程。后来就出现了鼓凳,还有椭圆凳、梅花形凳、海棠形凳,都是为了装饰我们的生活。再有就是板凳,属非常常见的家具,城市里非常少,农村非常多。还有午凳,原来是从北京话“杌凳”这个名字音变而来。

  还有一种凳子,是比较宽大的二人凳,叫“春凳”。今天除了在一些边远地区还能看到,城市很少用了。“春凳”这个名字来历不明。有一种说法是春天来了,可以搬到室外去坐,所以叫春凳。还有一种说法,说它过去跟春宫画有很多不解的关系,所以叫春凳。《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以后,凤姐就指挥小丫头说:“你们还搀着走呢,都打成这样了,走得了吗?赶紧把带藤屉的春凳抬出来,抬着宝玉走。”可见春凳比较大,能躺下一个人。

  最矮的一种凳子叫脚凳,也叫脚踏,踩在脚底下,最符合它的原始功能。古人很聪明,在脚踏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凳子,叫滚凳。凳子中间有四个轴可以转动,可以按摩脚底。当时的读书人,一边写文章,一边把脚在上面来回搓动。今天不是有足底按摩吗?古人早就有了,不花钱,自己做,这就是我们的滚凳。你说中国人有多聪明!

  这一讲讲的是中国的坐具,跟坐具息息相关的家具就是桌子、案子。下一讲就讲中国的桌案。

●【举案齐眉】ǎ|ǎ|ǎ|ǎ|ǎ|ǎ|ǎ|ǎ|ǎ|ǎ|

  我们先讲一个故事。东汉有一位名士叫梁鸿,有气节,有文采,在当地非常有名。他的同乡有一个女子叫孟光,一心一意想嫁给他。孟光长得不好看,肤色比较黑,但特别有劲儿,史书上记载她能“力举石臼”,像个举重运动员。孟光到了30岁还没嫁出去,她父母就问:“你为什么还不嫁啊?”30岁很大了,不要说是在古代,就是在今天,30岁没嫁出去的人,父母也得问。是不是?她回答说:“我非梁鸿不嫁。”梁鸿一听这话高兴了,心想:还有这样的女子?那我就娶回来吧。我估计当时就是请媒人牵牵线,搭搭桥,也没见过真人,就把孟光娶回来了。孟光很高兴,就紧着饬,描眉画眼。但梁鸿一见她这样,就不高兴了,连着七天没有搭理她。孟光就慌神了,不知道因为什么:怎么娶了我又不理我呢?她就向梁鸿请罪。梁鸿说:“你描眉画眼不如素面朝天好看,我得要个能过日子的老婆。”我估计他也不敢说你长得不好看,怎么画都没有用。孟光说:“那我就不画了,咱好好过日子。”于是孟光每天把饭菜弄好了,端到丈夫面前,高高举起。

  这就是“举案齐眉”的故事,这个成语也变成今天夫妻相敬如宾的一个象征。这里的“案”,当时就是一个托盘。今天的托盘就是一个盘子,当时的托盘“案”,带有四个足,四足是缩进去的。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书案的“案”,形制上非常接近。这种托盘今天日本还在用,日本很愿意沿袭我们的古制。

●【案和桌的区别】ǎ|ǎ|ǎ|ǎ|ǎ|ǎ|ǎ|ǎ|ǎ|ǎ|

  案和桌在形制上有本质区别。何为案、何为桌呢?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而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为桌。

  除了形制上的区别,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案的等级比桌高。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如果我们说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拍案惊奇是惊讶,拍桌子瞪眼是愤怒,它表达的情绪不一样,这是它的精神层面。再比如,我过去当编辑的时候,经常挑灯夜战、伏案疾书,是吧?如果趴在桌子上,恐怕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写检查。感觉到了吗?凡是跟桌子相关的事都偏低,跟案子相关的事都偏高。

  中国人把一个承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是我们的文化高于别人的精髓之处。我们平时不注意,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词汇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都跟案有关。因为我们过去办公,都使用案,与桌相对来说无关。只有中国有这样的家具,形制上不一样。那么西方呢,没有这个概念,英文中就是一个“table”,没有桌案的区别。中国人把事情分得特别细致,比如做菜的方法就分成煎、炒、烹、炸、汆、熬、咕嘟、炖,分得特别清楚,对吧?外国人做菜估计就一个方法,我看就是煎,恐怕连炒都不会。

●【翘头案】ǎ|ǎ|ǎ|ǎ|ǎ|ǎ|ǎ|ǎ|ǎ|ǎ|

  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首先一种叫做翘头案,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和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衙门里也用供案。这里的供案翘头非常高,非常夸张。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今天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那儿,估计犯人心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子重要的本意。那么,衍生出来的词汇就是“案件”,原义指案子上的文件。“审案子”,原义指在案子面前审理事情,最后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审桌子就是要拍这桌子了。

  对于文人而言,他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用的书案,非常温和,它也有翘头,但把夸张的气氛都去掉了,翘头很小。这个小翘头干嘛用呢?我们知道,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叫手卷,卷起来是一个轴。比如《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看的时候要横向打开。过去看手卷有讲究,你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搁在方桌上看,就得在这种翘头案上看。为什么呢?如果在桌子上看,手卷打开时,它的轴很容易滚到桌边,你一把没抓住,它咣当就掉下去了,很可能就把画撕了。但你在翘头案上看,轴走到案子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古人的生活非常讲究,看画时都要设计一个小小的机关。翘头的部分既可以产生视觉上的变化,又有实际的功能。

  我当年在上海碰到过一个特别好的红木翘头书案,它的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