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传-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并且相信在联合国或者可能像在日本和朝鲜这样的共同
占领地区,中国能成为在政治上考验苏联意向的一个有用的
平衡舵,因此他主张给中国以一种被费正清称之为〃形式上
的非实质性的〃大国地位。考虑到国民党的垮台或中国发生②
内战会破坏这一计划,罗斯福也极力主张成立联合政府。他
明白,由于蒋介石的反对将使这个主张难以实现,但他希望,
①1944年初,日军发起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拥有650万作
战部队的蒋介石不加抵抗,丧师失地,举世为之震惊。
②(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45页。
如果要蒋介石在同有苏联背景的共产党打内战中可能遭到垮
台和在苏美支持下由国民党领导的联合政府间作出抉择的
话,蒋会选择后者。罗伯特·达莱克认为,罗斯福像所有其
他同中国打交道的美国政治家和军事首脑一样,错误地设想
那样的联合政府是可以实现的目标。事实上,无论是美国还
是苏联,都没有力量强求这个结果。
但是,达莱克的话似乎有点绝对。副总统华莱士尽管在
严厉指责蒋介石政府是〃一个由地主、军阀和银行家支持的
没落愚顽的政府〃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目前能够做到的,只
是设法影响蒋介石〃采纳中国进步人士所指导的政策,以唤
平民众支持并把新活力注入中国的抗战努力中。〃但是,华莱
士清醒地认识到:对蒋介石充其量不过是一项短期的投资。认
为他并没有治理战后中国的智慧或政治力量。战后中国的领
袖将在政治演变或革命中涌现出来,而现在看来更可能是出
于后者。
华莱士是在1944年7月10日对罗斯福提出上述告诫
的。时间似乎晚了些,如果罗斯福引起重视的话。
罗斯福的战后世界安排广泛地涉及到殖民地问题。他预
见到战后民族独立浪潮的高涨,认定英、法、荷老殖民主义
帝国难以照旧维持下去,而美国则可乘虚而入甚至取而代之。
他似乎相信,可以用〃开明而仁慈的美国渗透〃取代旧的殖
民主义国家的残酷的掠夺,而无论对当地人民还是对美国商
业都是有利的。他忌恨大英帝国特惠制,指责欧洲殖民帝国
的银行家们把世界贸易〃牢牢地装在自己的口袋里的时间太
久了〃。他呼吁丘吉尔为〃健康的竞争〃开放市场,并废除各
种英帝国贸易协定。对此,丘吉尔寸步不让。当美国代表在
雅尔塔会议上提出托管制方案时,勃然大怒的丘吉尔指出:在
任何情况下,决不允许联合国插手干涉不列颠帝国的命脉。理
查德·霍夫施塔特评论道:罗斯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所作的
〃一切似乎都富于特色——非常同情受压迫的殖民地、开明和
提供福利的理想以及为促进美国利益的老谋深算……美国对
世界市场新的征服也完全可以在国际繁荣的旗帜下进行〃。
1944年下半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又取得重大胜利。
经过世界海战史上规模最大的莱特湾大海战,日军的航空母
舰全部被歼,从此一蹶不振的日本海军就不起多大作用了。
1945年1月9日,声势浩大的美军在菲律宾登陆,向马尼拉
推进。在这期间,美国的B—29重型轰炸机频繁空袭日本本
土,加速了日本战争经济的崩溃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在
欧洲战场上,苏军已在1945年初将德军赶回柏林地区,波兰
和东欧的大部分已经解放;西线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扑被彻
底粉碎;意大利战区的盟军正计划北进:三面受敌的德国的
失败已成定局。
战时盟国间的猜忌、矛盾和利益冲突伴着胜利的即将来
临必然地加大了。罗斯福已经多次建议尽早举行三国首脑会
议。在征得对方同意后,罗斯福与斯大林就会址的选定问题
在频繁的电报来往中协商了多次。斯大林最大的让步是在苏
联南部的黑海海滨雅尔塔举行会议。这样,身体极度衰弱的
罗斯福又得远涉重洋——先需要在海上航行为期10天的
4883英里,再飞行1375英里,然后才能到达满目疮痍、卫生
条件和其他设施板差的雅尔塔。丘吉尔抱怨说,即使我们花
10年时间去寻找,在世界上也找不到比雅尔塔更糟糕的地方
——那里只对斑疹、伤寒和要命的虱子有利。
罗斯福一行于1月23日乘〃昆西号〃巡洋舰横渡大西洋。
途中为总统的63岁生日举办了欢庆会,全体船员向总统赠送
了一个由铜弹壳制成的烟灰缸。总统的女儿安娜·伯蒂格夫
人在旅途中照料父亲。会议从2月4日开到2月11日。
雅尔塔会议是盟国在战时所有9次会议中争论最激烈的
一次。它在协调盟国最后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战略计划方面
卓有成效,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大国势力范围的划分有
重大关系,也为战后冷战和国际间的纷争播下了某些种子。三
方围绕着处置德国问题、波兰和东欧问题、联合国问题、远
东问题等展开了激烈的讨价还价。会期匆匆,许多棘手而分
歧太大的问题被搁置,只留下了一个框架性或意向性的协议。
尔后,三方对已经一致的方案又都持不一致的解释。
罗斯福在会其中可能相信,美国公众和国会将认为对苏
联的领土等要求作出让步,会使战争早日结束,使美国人的
生命少受损失并使中国战后获得和平。必要的让步换来苏联
积极对日作战,这是值得的。但是,罗斯福的这种〃让步〃涉
及的是中国的权益。所谓雅尔塔秘密协定充分体现了大国强
权政治。因为它未经中方参与,且在协定中有关中国的条款
生效之前,是否需中国方面表示同意,协定的措辞含混不清。
罗斯福的雅尔塔之行对他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而言,更
是雪上加霜。孜孜于自己的规划和理想的罗斯福似乎在和已
经不多的飞逝的时光赛跑。在雅尔塔,丘吉尔的医生莫兰勋
爵认为,他是个〃病情很重的人。他的症状是动脉硬化,已
经发展到了晚期,因此我觉得他只能再活几个月了。〃不过,
艾登外交大臣认为,罗斯福总统的健康状况很差并不影响他
的判断力。
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上坚持他先前提出的大部分方案,
并取得了他所期望的巨大成果:成立联合国、分割德国、关
于波兰的声明和关于获得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等。三巨头分
手的前夜,斯大林在宴会上提议为美国总统的健康干杯。他
说,〃他和丘吉尔先生在他们各自的国家里,相对说来,下定
决心还比较简单。这两个国家都是为它们自身的生存而同希
特勒德国作战。这里有第三个人,他的国家未曾遭受侵略的
严重威胁,也还没有濒临即时的危险,他就已多半出于对国
家利益的更广泛的考虑,成为导致全世界动员起来以反对希
特勒的种种手段的主要锻造者。〃斯大林还动情地谈到,总统
最突出和关系最重大的成就就是租借法案。罗斯福在答辞中
说:〃我们这些领导人在这里的目的,就是要给这个地球上的
每个男人、妇女和儿童以安全和幸福的可能。〃
尾声:丁香满园时
〃昆西号〃巡洋舰载着罗斯福一行经苏伊士运河——亚历
山大抵达阿尔及尔。疲惫的罗斯福和助手们得在航行期间拟
定向国会发表的关于雅尔塔会议的讲话稿。在横渡大西洋的
9天间,他们为此忙个不停。〃昆西号〃驶出阿尔及尔两天后,
沃森老爹病逝于船舱里。临死前,他要求成为天主教徒,随
行神父主持了皈依仪式。罗斯福守在一旁,怆然泪下。他没
有像以往那样试图掩饰或克制悲怆,以致深知他性情的人感
到惶恐。旅程在沉郁和痛苦的氛围中结束了。2月28日,罗
斯福回到华盛顿。
3月1日,罗斯福出现在国会大厅。这么多年来,他第一
次也是最后一次被迫坐着向议员们发表演说。他请求大家理
解,并解释说,〃这对于我要比不得不在我两条腿的下部带上
差不多10磅钢架要方便的多;另外我刚从行程14000英里的
旅程归来。〃总统的容貌令在场的人震惊。当总统在谈到自己
归来后顿感〃精神振作,灵感丛生〃时,大家早就一眼看出
他〃十分明显地健康恶化〃:他吐词含糊不清,念讲稿时结结
巴巴,时而停顿,时而插入一些无关的枝节问题;他的右手
颤抖,艰难地用左手翻读讲稿;灰蓝色的眼睛有些迷朦,脸
上肌肉松弛,背也有些驼。但是,当罗斯福在描述雅尔塔会
议的成就、并要求国会接受〃永久性的和平结构〃——联合
国时,激情使他的脸上重现光彩,语调激昂慷慨,往昔那种
站在讲坛上的状态又恢复了,随即又消逝……
罗斯福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制订了一系列国内行动计
划:引导美国实现从战时体制向和平时期的全面平稳过渡,遣
散服役人员并向其提供充分的就业、培训和教育机会,协同
各州在过渡时期提供适当的失业救济等多种社会保险,保持
在私人品业制度下实现一揽子的经济权利法案,扩大美国的
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人力和物质资
源〃,要求制订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发展计划,等等。〃
这年3月,华盛顿天气异常的热。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
堆满了等着总统办理的文件。白宫记者招待会如期举行,总
统似又恢复了往日的敏捷与风趣。3月17日,白宫举行小型
宴会,庆祝罗斯福夫妇结婚40周年。来自罗斯福家族故乡的
荷兰朱丽安娜公主、荷兰大使夫妇在座。3月23日,罗斯福
会见了将代表美国出席旧金山会议的5位议员代表。他就雅
尔塔会议上有关联大席位的协议问题侃侃而谈。当晚,他回
到了海德公园。麦金太尔坚决要求总统休息一个较长的时期,
埃莉诺也焦虑地抗议丈夫的固执。终于,罗斯福决定月底去
佐治亚温泉作为期3周的疗养。在海德公园的几天中,罗斯
福时常静坐窗前,眺望远处的牧场和赫德逊河水。他几乎每
天都要去4年前落成的粗石图书馆,那里存放着他多年收藏
的书籍和纪念品。饭后,他在他的房间里摆弄他的集邮册。他
一生中收集了数十万枚邮票,每册的每页上都留有他的手迹。
在罗斯福逝世一年后,这些邮票以25万美元的价格出手。
4月初的佐治亚温泉,莺飞草长,阳光明媚。早暖的气候
下万物生机盎然。山坡上的山茱萸、野紫萝兰和玫瑰花都已
争妍怒放。置身于这里的罗斯福似乎恢复得很快,他情绪开
朗,兴致也好。这里的邻居在一棵老橡树下为总统举办一顿
烤全猪的露天聚餐。尔后他就坐在那里观赏四周的景致。
每天都有邮件送来,里面主要是前日或当日的报纸以及
需要总统批阅的文件。各大战场上捷报频传:攻占马尼拉市
后的美军乘胜扩大战果,琉璜岛在3月底被克复。4月1日,
规模浩大的冲绳岛会战开始,几乎绝望的日军旗死守护着日
本本土的这最后一道屏障。4月11日,罗斯福从《亚特兰大
宪章报》上看到这样的大字标题:第九集团军离柏林57英里,
一日前进50英里,美俄两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