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义疏-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下,地气主之,湿气中之,阳明不降,则包络上结,心阳不能下通(栀子汤主治之上热不
去,即同此理)。三阳以气为用,今气虽有余,而血少渗荣之力,故令水气不行,注下焦
而留连血分,脉象当寸关滑大,而尺中涩弦。凡滑而按涩者,即水入血分之象。牡蛎泽
泻散者,敛心气下行,导水邪出自血分之妙剂也。牡蛎敛心阳以下交(味咸性涩微凉,入心
肾两经),泽泻导水津使内注(泽泻味咸凉,引药下行,入肾与膀胧,旧释有谓泽泻能引水上升者,
盖指泽泻导水入肾,若水气在身半以上者,则导而下行,水气在身半以下者,必引而上注,始得复还于
肾,是知升者必本于降,而降者亦必升而后降也),栝蒌、葶苈清燥而泻气(栝蒌根合葶苈,则破
肺中痰饮之结,即同时可生津润燥),商陆、海藻软坚以入血(商陆根,味苦辛酸性寒,破痰饮,
消水肿,白者可用,赤者杀人,服后勿饮水。海藻入肾与膀扰,利水除湿,直达下焦,能消水胀),
蜀漆有通经脉寒热结阻之功(味苦性寒,入肝胆三经,消水除痰,治寒热结于径脉),合之则气
分血分之水,皆可搜涤下行。气上盛而下降格阻者宜之。若背气寒而下焦溢为水者,则
治当峻温其下,又非本法所能治矣。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伤寒杂病论义疏
—440—
多唾之证,有寒有热,但以胃寒津泄上溢者为多。大病差后喜唾,恐府有余热,不
敢遽进温补,故必待久不了了者,乃以丸药缓服。理中丸,即理中汤内参、术、姜、草
四味为丸,温胃气之良剂也。亦有肝热移胃而多唾者,其人当吐涎沫,渴欲饮水,脉数
而弦者,宜黄连、吴茱萸、茯苓、乌梅、半夏、甘草之属,进退治之。旧释于大病之义,
失其正解,故于病后调理,皆反复用清凉之法者,不免触途成滞,读此可爽然也。
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斤麦门冬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炙粳米
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
服一升,日三服。
此亦指传经化热,解后调理之治。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者,此胃有余热,而壮火气
消之后,真气尚未复也。竹叶石膏汤,为清燥生津益气之妙剂(竹叶味平,性微凉体轻,入
肺经,清燥热,利水道),故虚而热化者宜之,若中寒而少气欲吐者,不可与也。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
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经于伤寒、温热解后,有劳复、食复之异,所谓食肉则复,多食则遗者是也。盖食
饱则心气注胃,令气郁而微烦。以脉已解,故知里不病(脉已解,即应指自和之意),损谷
以节消化之力,则胃气复而三阳之气皆王,日暮微烦解矣。日暮为阳明王时,故有宿食
者,亦暮发热,其义可类推也。
伤寒杂病论义疏
—441—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十三上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
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自此以下,可与不可诸篇,汇病由体变之例,示汗下妄施之戒,教后贤以通贯活法,
随证消息。所谓疾病至急,仓卒寻按,其要难得者,明检方不足以应病变,学者当于读
论之时,每一病必综合各证(如各经皆有头痛,各经皆有发热之类。病者总名,证者分候),析
其异同;每一法必参稽诸变(如同一误汗,而汗后之病变不同);揣其源本(《脉法》曰:本之
不齐,在人体躬,必揣本乃得知源),有同名而异病,有同经而异脉,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源之不知,触途成误。此师所以重集可与不可方治,乘示医律,比之分系于三阴三阳篇
中者,此易见也。又时有病象繁杂,不可归经,今亦出于可与不可中,又不止是三阴三
阳之正病也。读论之法,必当以脉变证变,参伍错综,臂之头痛项强,皆罗列于目前,
举一脉浮,而各种之脉浮,皆仿佛于指下,因熟得精,因精见巧,则料度府藏之明,独
见若神之妙,庶可循规矩以求之矣。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此寒热内陷少阴之证。少阴为精气性命之源,误汗则下厥上竭,故禁汗以少阴为首。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
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浮紧为表实当汗之脉,兼尺迟则里虚血少,肾气内微。故凡当汗之证,必先审尺中
应指有力,乃为脉气内充,根蒂牢固,发汗始无亡阳之虑。若尺迟则下焦虚,不可汗也。
《内经》举疝脉大急沉,尺涩而不应者,便当温里,知相对斯须,按寸不及尺者,凶凶
嘻嘻之祸,有不胜言者矣,假令尺迟而表证又急,不可汗又不可不汗,则当权衡于标本
轻重之间,相体消息,以求实里达表之法,俾阴阳和而濈然汗解,是在制方之化裁云尔。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伤寒杂病论义疏
—442—
脉微则气血上下俱虚,不可发汗,较为易见,故系之前例之末,但世有舍脉从证之
论,则脉微发汗亡阳之变,当亦不胜指数,此医律之所以宜申戒于谆谆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
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厥发
汗,躁不得眠。
此示宗气外泄,不可发汗之例。巅之部在寸口之上,脉气泄于鱼际者是也。凡'juzhuo
校注:原作凡凡'脉势之升坠,曰升'juzhuo校注:据后文补升字'坠;脉象之上下曰覆溢。
气有余则脉溢而升,气不足则脉覆而坠。今脉举濡而按弱,濡为气衰,弱为血少,气衰
血弱,不当升溢,故曰濡反在巅。关为升降之枢,濡在巅则关部应强,气乃上举,今关
上更弱,故曰弱反在关。气血虚而脉气反升,故知为宗气泄也。微反在上者,上指寸口;
涩反在下者,下指尺部。合审诸部,其人当寸微、关弱、尺涩,而濡象上巅,此素秉血
虚中风之证。以寸微知阳气不足于上,以尺涩知阴血虚弱于下(尺脉弱涩者,不可汗,亦不
可下,见《少阴篇》)。尺为根而寸为叶,血虚不能涵气,故阳气反微而上泄,所以谓之反
微者,以血虚化热者为常,无血阳微者为变,故曰反。脉濡在巅,阳微气泄,皮毛不固,
易感外风,风邪中肤,腠开自汗,外证见阳虚气弱之象。阳衰者当从寒化,今其人反见
躁烦,故亦曰反。所以反躁烦者,因尺涩无血故也。阳气上泄于表,阴亡化热于里(此属
虚热),故外虽自汗,复厥冷而恶寒,以外厥内烦,故当属之阳厥。阳厥发汗者,指自汗
而言,非医发其汗之谓。发汗因令躁不得眠者,以阳厥汗出必亡阴故也。综合脉证,以
寸微、关弱、尺涩之脉,辨身热,恶风,自汗(既曰中风汗出,自当见身热恶风之证),手足
厥冷,时且恶寒,躁烦不得眠之证,见濡反在巅,决其为血虚中风,宗气外泄。既不可
汗发其阳,复不可凉陷其表,此必由中风迁延,为治不早,汗多亡阳,阴血素弱,初病
宜桂枝汤加人参、当归主之,久则宜加黄芪五味,躁甚宜'juzhuo校注:原作至'加枣仁、
阿胶、龙骨、牡蛎之属。服汤汗止仍厥者,宜四逆汤加当归救之(汗不已止而厥亦可用)。
若庸工不辨在巅之诊,复不明揣本之治,斯发汗清热,两无措手足矣(此非阳厥之正病也)。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者,血痹于外(此以血统诸液),气动于中,上下左右,病有分部,气立无形,
血流有质。假令外无血阻,气行本自周流,虽奔驰亦无气动之象,故知血凝而气力未负,
则为动气;血阻而气行已惫,遂成藏结,进而为瘕为聚,莫不由是生。但气之动也,其
主在冲;血之结也,其司在任。故论动气之因,宜求冲任之治,乃上下左右之分部,则
仍不外肝心肺肾之主气也,所以列举四方而独遗中央者,以中央属于脾土,凡内见血气
之阻,悉关运化之失,故四方见证,无不与脾藏有关,且中府结则大气不运,气亦无由
动矣。今曰动气在右者,乃肺气之内动也。动气之证,多见于腹部脐之四旁,有气筑筑
然冲动而痛,各有畔界,各有形状,或大如覆杯,或小如李实(亦有不甚痛者),时聚时
散,乍缓乍剧,聚则有形,散则无迹。盖由津液汁沫,乍而结聚,气涩不行,迫欲强通,
冲激于聚沫之界,因见气动奔驰之象。其动皆在藏府之外,胸腹之郭,荣为乍留,卫乃
伤寒杂病论义疏
—443—
标疾,亦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之所为也。发汗则动经,经动则脉动,脉动则血动,其变
证无穷,各随藏气所主之畔界而异。故发动气在右之汗,必引肺气上冲,气动迫血,出
鼻为衄。鼻者肺之窍也。肺津以发汗而伤,故上见口渴,心液以津亡而燥,故内为苦烦。
虚热在上而不在中(中,指胃府),化燥在血而不在气,病责心肺而胃家本寒,故渴欲引
水,复饮即吐水。饮水即吐者,胃逆而脾寒也。动气之脉,当应指数动微弱。气动则脉
动,各见于上下左右。治动气宜敛纳气冲,调达荣郁,而佐以本藏报使之剂,相体定治,
随证消息,盖无方可执也(动气在右,宜仿肺藏结之治,加沉香、当归、牡蛎之属。误汗后,宜百
合、阿胶、丹皮、茯苓、半夏、白芍、五味之属进退)。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动气在左,肝之部也。误汗必引肝气上逆而外越。肝气上逆,则内风干脑,故为头
眩。肝气外越,则肾阳随动,卫气外泄,故汗出不止。汗漏不止者,肾气之失纳也。汗
发其阳,津亡气泄,筋惕肉瞤者,阳不养筋,血不维气,真气不能外温分肉,致内风浮
动于肤表之间,故筋脉掣惕而肌肉瞤动。未发汗,当脉象沉弦,时一动数,位见于左;
汗后,必虚弦大散,去来不匀。宜以养荣纳肾和肝之剂,进退消息(大抵用桂枝法加附子、
当归、龙牡之属。阳偏衰者佐以干姜,阴偏衰者佐以阿胶之类)。发厥阴之汗而不至动血者,以
经为阴尽,血动无由外溢,非气动而血独安也。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正在脐上,心之部也。误汗必引心气上逆,合冲阳而内动,则气上冲而正在心
端。盖冲脉之浮而外者,下主腹气之街,上合呼吸之府,故冲动于外,必逆气烦冤。冲
动于里,则心气跳动。气冲正在心端者,今所谓怔忡之候。未发汗,脉当来微去大,头
大本小,寸口时动,汗后,必数动微弱,去来微见参舂之象。治当寻心阳下交,相体消
息,其寒热阴阳之偏,病随体异,所谓交通心肾者,盖责效仍在于知源也(如心气浮热,
则当清而敛之;心血虚动,则当润而补之。有补脾而心气自敛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