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娜死哿耍艺镜娜瞬焕邸N夷鞘焙蛴刑辶Γ衷诰裉辶Σ还唬衷诿刻旄蠹医菜母鲂∈被剐校舶烁鲂∈蔽铱峙戮褪懿涣耍饩退得鳎蘼鄹墒裁炊家昵帷�
你们诸位要记住,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黄梅得法几岁?二十四岁。诸葛亮初出茅庐,在新野把曹军打得大败几岁?二十七岁。所以诸位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认真努力发愤。六祖能大师二十四岁就明心见性,我们为什么不能?他为什么能?他之能,他能放下;我们不能,没放下,还有一些牵肠挂肚,受这个累赘。你要真正想学佛菩萨,没有别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他能,你也能。然后所行之行才具足清净,所行之行又升了一级,为什么?具足清净升了一级,这一级就升到普贤菩萨的大行,必须具足清净之后,这个行就是普贤行。所以这一句清凉大师配在法云地的菩萨,他说的不无道理。
第四句『於出离道已能善出』,这里头关键的字眼在「善」,这个字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道」是无量道,通常佛把无量道归纳为十法界,如果特别对我们凡夫来讲归纳为六道,而实际上是无量道。道要怎么出离?出离六道,出离十法界,对我们来讲是真实法,你要不能出离,你就免不了生死轮回,既然逃不过生死轮回,一定要知道在三善道的时间短,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寿命最长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个大劫是我们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八万大劫是多长的时间?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他还在定中,世界成住坏空与他不相干,为什么?他在无色界,他不在色界。这个寿命不长,《地藏经》里面佛给我们讲地狱,地狱的寿命经上讲得很清楚是无数劫,八万是有数,无数劫你才知道三恶道的寿命比三善道的寿命长得太多了,难怪莹珂法师造作罪业,想想自己堕地狱,不能不害怕了。诸位对六道轮回的状况,你要是能了解一些,你就知道这个问题严重。我们世间这些事情有什么大不了,小事一桩,轮回生死才是大事情。
你怎么样脱离?有什么方法脱离?这样严重的问题摆在面前,我们迷惑颠倒,麻木不仁,怎么得了?佛菩萨来给我们讲经说法,慈悲救拔,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真是《地藏经》上所讲的「刚强难化」。什么叫刚强?自以为是,把佛菩萨所说的看作迷信,未知数,不见得是真的,总是这么怀疑,不能够深信。所以诸佛菩萨苦口婆心的教诫,这个因缘当面错过,你说多可惜!什么时候才相信?那就是天天听,天天读,听了很多遍,读了很多遍,搞了几十年豁然开窍,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哪有听经听一遍就开悟的?没这道理。听一遍就开悟,是再来人,不是凡夫,凡夫哪里可能?决定不可能听一遍就开悟。天天听,天天读,锲而不舍,听了之后思惟经义,依教奉行,这样才叫精进。可是这个缘困难,我很有这个心,我有这个愿望,我有这个毅力,我有恒心,我很想修、很想听,谁给你讲?没人给你讲;我每天想听八个钟点,找不到这个老师。跟诸位说,你们还算是有福报的,诸佛菩萨都恭喜你,从前没有办法,现在有办法,录相带拿回家去,一天听八个小时,行!一天听八个小时,不要听八个录相带,听一个,一个从头到尾反覆听八个小时,你才会有用处,这叫一门深入。你每天听八样东西,听第一个后头不知道,听后头一个前面忘光,那有什么用处?我们根性不利,每天我们就用六十分钟带子,一天听八次,如果你三年不间断,准有悟处;你悟的境界浅深我不敢说,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悟处,三年能够锲而不舍,你的心定了。所以现在有办法,现在人有福报,科技帮了忙,我们利用这个工具,善於利用它就好。这样多听多学,听了之后能够解其义,把这些道理方法、原理原则,活用在自己生活当中就是修行。解行都能与佛经所讲的相应,你就知道怎样出离,不但是永脱轮回,而且永脱十法界,这就是超越生死。
可是它下头有个「善出」,这个善字可妙了。什么叫善?确实超越十法界,菩萨他又不离十法界,确实超越六道轮回,他还在轮回之中,这叫善。这是大乘了义经上常讲,「不住生死,不住涅盘」,这叫善住,也叫善出,空有二边不住。超越生死,是出离轮回、出离十法界;不住涅盘,依旧在十法界、在六道里度一切众生。正是像观音菩萨一样三十二应,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随机说法,丝毫不染著;染著就是住生死,不染著就是住涅盘,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可是诸位要知道,我们现在是生死凡夫,这一生当中纵然是个聪明伶俐汉,在佛法里面有一点体悟,好像是生死、涅盘都不住了,寿命到,来生怎么办?如果真的出不了三界,一个轮回前生的事情忘光,菩萨也有隔阴之迷,前世的事情不记得了,来生能不能遇到好缘分再继续不断的学佛?没有把握,靠不住,所以这是一条险道。最稳当的道是什么?决定求生净土,这个要懂得。华严会上文殊、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海会文殊、普贤对他们的教诲,统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知道华严海会这些菩萨们,数量是无量无边,他们所学的法门不同,所以在华严会上你能够看到无量无边的法门,每个人学的都不一样。但是都能够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破无明烦恼,他才能超越十法界,而证入华藏海会,真正是殊途同归,都归华严海会,就是华藏世界。到那个地方遇到文殊、普贤,接受这两位大菩萨的教导,跟著他们两位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华严经》,我们要知道。
唐朝时候有一位法照禅师,你们同修都晓得,以后是净土宗第四代的祖师。法照禅师原来在衡州,衡州就是现在的衡阳,南岳,有那个地方修行。有一天早斋的时候吃粥,我们叫稀饭,那时候出家人都是用钵,在吃饭的时候忽然低头向钵里一看,钵里现出境界、现出寺院,文殊菩萨在讲经说法,看得很清楚,连山路都看得很清楚。他吃完饭之后,把这个事情告诉他的同参们,讲这个境界;同参们有些人知道,他说你看到的境界大概是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他就发心去朝五台。到五台山果然看到这个境界,跟他钵里面看的一样,他就找到文殊菩萨的道场「大圣竹林寺」,看到文殊、普贤在讲经说法,听众一万多人,他进去了,也把这一座经听下来。听完之后他向文殊菩萨请教,他说现在佛法已经进入末法时期;实际上唐朝那时候是像法的末后,接近末法时期;问菩萨:众生修学哪一个法门契机?文殊菩萨劝他修净土法门,菩萨劝他的。他向菩萨请教怎么修法?文殊菩萨念「阿弥陀佛」给他听,他跟著文殊菩萨学,学会了,以后就把这个念佛方法传下来,叫「五会念佛」。所以当时有人称他叫五会法师,他建念佛堂提倡念佛,学文殊菩萨的腔调。当他离开大圣竹林寺,路上还做记号,希望下一次来的时候能找到,结果回头一看一片荒山,那个境界完全没有了,才知道是菩萨示现的。他与这个法门有缘,菩萨传授给他,他不愧菩萨的指引,成为净宗一代祖师。这是五会念佛的由来。但是诸位同修要晓得,现代社会上也有五会念佛,还有一个录音带,我也听过,那个不是法照禅师传的,不是的。为什么?我们听了之后不能摄心,也就是听了之后心不能清净。如果是祖师传的念佛方法,你念了之后心一定很清净、很摄心,那才是。它这个五会念佛是唱歌,唱得很好听,不摄心;也有好处,不念佛的人叫他唱佛也好,结结法缘,所以它是唱歌,它是音乐。这个五会念佛是民国初年有一位法师,他懂得音乐,他自己编出来的。所以法照禅师从文殊菩萨传的五会念佛已经失传了,我们知道有这么一桩事情。
所以此地善出,「善」字非常重要。我们明白了,怎样才真正能做到善?决定先生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见了面,这是「往生经」上讲得很清楚,你见过阿弥陀佛,如果你的慈悲心很切,你就可以向阿弥陀佛报告:我现在还想回到娑婆世界去度众生。只要在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见一面,你就可以请求回来度众生,你就能做到善出。为什么?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在六道里决定不会迷失。你要不到西方极乐世界打个转,跟阿弥陀佛见一面,你在六道里决定会堕落,决定会迷失,这一点重要;千万不能自负,自以为了不起,不行,要知道有隔阴之迷。所以一切诸佛如来、历代祖师大德,苦口婆心劝导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大道理。
现在在这个世间,我跟诸位同修讲过好几次,你们细心体会。我讲经四十年,四十年当中没有间断过,一个星期最少也讲三次,现在在这边每个星期是七天;我当时在年轻的时候,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那一段时期,我一个星期讲三十多个小时,没有离开讲席。我常常讲,谁得受用?我自己得受用,为什么?我一堂课没缺,你们听的人不行,缺课太多了;我得受用,这是我自己亲身的体验。习气毛病是真难断,天天讲,天天劝人,天天也劝自己,这样劝了四十年才觉悟、才醒过来。所以你们要不发心上讲台怎么行?讲台是磨炼自己,我们哪有本事讲给别人听。所以听众都是老师,都是我们的监学,都是我们的护法,他们来督促我们,来警惕我们,勉励我们,我们决定不能够松懈。明白觉悟了,决定求生净土,然后倒驾慈航,乘愿再来,这正确;你乘愿再来是善出。《无量寿经》里面讲得很详细、讲得很清楚,不但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同时也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护念。小本《弥陀经》说得多清楚,「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依这个经修行的人当然也得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你说这个法门多么殊胜!实实在在找不到第二个法门。我们有幸遇到,这个缘相当不容易,一定要珍惜。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十六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96
请掀开经本,从五十二面第五行看起:
「种无量善获众大福。悉已入於方便愿海。所行之行具足清净。於出离道已能善出」,昨天讲到此地,今天我们再看第五句:
【常见於佛分明照了。】
这是「结成见佛」。见佛已经是很难的事情,又何况『常见』?不但常见,而且能够分明。『分明』是真见到,见到真佛,不仅分明而且能『照了』,「照了」这两个字很重要。见佛,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见佛?凡夫偶尔在善根成熟的时候,因缘具足的时候,见到佛的化身。我们同修当中有些告诉我,他见到,多数是在梦中见到,很少数是在自己静坐的时候、念佛的时候、经行的时候见到佛,也有缘很殊胜见到佛相高大,这些见佛并不常见。此地讲「常见於佛」,这里头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十地菩萨德行高超,他们常常随侍诸佛如来的身边,这是常见;第二个意思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虽然烦恼没断尽,无明一品也没破,只要生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