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

第433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433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世间时间虽然不长,你看看佛讲的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本子。世尊讲这个经,就是把他开悟,开悟了之后,这个一切法的真相详细为大家说清楚、说明白。听众呢?听众没有能力参加释迦牟尼佛定中的法会,你就没有缘。所以你一定要有定功,什么样的定功?自性本定必须得现前。自性本定现前是什么人?就是我们现在读的这品经,初住以上的菩萨。《华严经》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才有资格参加释迦牟尼佛定中的这一会。初住之前,换句话说,十法界里面的众生,是权小,权是权教。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菩萨法界是权教,十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是小乘,权小他们都没有分,无分参加。这部大经我们常常在一起学习,已经用了四千多个小时,学了多少?看看全经大概是五分之一,四千多个小时。还有五分之四,估计这部经,我们从头到尾学过一遍,需要多少时间?需要两万个小时。像我们现在这种学习讨论的方式,要两万个小时;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二七日中,时间不长。可是《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念劫圆融」,所以这时间,现在我们讲的是有时差,释迦牟尼佛定中的时间,跟我们这时间不一样,有很大的时差。
  我们细心观察这部经,我们所谓看的这部经是目录提要,没有看到全经经文。全经的经文,龙树菩萨告诉我们,是他有缘到大龙菩萨的藏经阁里面去参观,见到的。见到之后他都呆了,这部经有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别说我们人间没有能力受持,天人也不行,也没有能力受持,声闻、缘觉、权教都没有法子,法身菩萨的境界。所以龙树菩萨再看,它还有中本《华严》,看看中本数量还是太大,六道甚至於十法界还是没有法子接受。再看有小本,这个情形,我们做个比喻,诸位会有个概念。中国在清朝初年,康熙、雍正、干隆这个三代的帝王,非常欢喜传统的文化,他们用了很多的人,用了很多的时间,将中国的图书重新整理一遍,编辑成一套《四库全书》,这个我们中国人大概能熟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分量很大,一个人一生有没有办法把它念完?看起来是不可能。台湾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跟我谈过这个问题,他说假设一个小孩从小就会念书,每天不间断天天念,一天念十个小时,念到一百岁,这部书还没念完。单是说念不是说研究,把这书从头到尾念一遍还念不完,你就晓得这套丛书之大,世界之冠。干隆皇帝下令编这套书的时候,好像是六十多岁,他知道这个时间很长,恐怕自己没有那么长的寿命,看不到全书编完。所以在当时,就下令给总编辑纪晓岚先生,纪晓岚是《四库》总编辑,要他在全书里面看到好的、最重要的,先编一套给他看,这就是《四库荟要》。《荟要》的分量是三分之一,全书的三分之一,特别给干隆皇帝编的,就是《四库》的精选。所以不是全书,而是全书里面的精华,最好的,这就好像是中本《华严》,这全书是大本《华严》。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叫《目录提要》,这个全书有多少本,每本书内容大概是什么,简简单单的,用二、三百个字介绍出来,这本书的内容,这叫《目录提要》。《目录提要》分量就少了,你看现在的本子是缩编的,全书是一千五百册,《目录提要》五册。
  传到世间来的《华严经》,十万偈是目录提要,我们连精选的本子都没有传到世间来。龙树菩萨看到这小本,就是目录提要,很喜欢,这行,这个阎浮提众生可以接受,所以他就把这个本子带到世间来。这个本子传到中国,实在讲还是太大,古时候经本写在贝叶上,诸位到故宫博物院就能看到,贝叶经,你就知道这部经分量多大,太大了容易散失。所以传到中国来的只有一半,还有一半没传到中国来,但是这一半把《华严经》的义趣,大致上都完备。现在讲《华严经》,只有中文的译本,梵文经典已经失传。我们今天看起来,好像是这么大的分量,其实这是《华严》里头的一滴。里面讲什么?佛开悟之后说他开悟的境界,他所见到的宇宙,我们今天讲宇宙,佛法里面讲法界虚空界,这里面的万事万法,性相、理事、因果,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总结,佛告诉我们万法皆空,不但相是空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性也是空的。性是能现、能生、能变,相是所生、所现、所变,讲现象,现在人讲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再加上一个自然现象,都不可得。
  这在我们前面学习过两遍,贤首国师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学过这部小论,对於常随空心自然有个概念,有个很清楚的概念,这样你才真正能够净八万四千法门。法门是对治烦恼的、对治习气的,烦恼习气放下,你的心就清净洁白。「清净洁白」是形容词,它的意思跟《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是一个境界,这在宗门里面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佛就是证得初住以上这成佛,这二住,在教下里面称为「大开圆解」,通了,古人说一部经通了一切经都通,世出世间法全通,这就是明心见性,在净土宗讲「理一心不乱」,你看名称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都是说的一桩事情。在这个境界里面,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十法界里面六道是凡圣同居土,上面的四层,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四法界是方便有余土。再向上就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也叫一真法界。到清净洁白,你就脱离十法界,恭喜你,你生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换句话说,也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才真正是净八万四千法门。
  这前面我们讲过很多次,应当常常提醒,他真放下,净就是放下,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放下执著。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难,我们现前,现前是凡夫,可以说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不断不行,一定要断,也就是一定要放下。从哪里放起?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从身见做起,不要再执著身,就是不要再执著有我。执著有个我,这个我是假我,不是真我;假我放下之后,真我就现前。所以佛法里头有,有真我,讲自性的四种净德,第一个是常,第二个是乐,第三个是我,第四是净,常乐我净。什么时候证得?初住以上就证得,真我找到了。这在禅宗里面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真我。不但六道凡夫迷了,找到是假我,不是真我,四圣法界也没有找到真我,统称为凡夫。六道里面叫内凡,四圣法界叫外凡,这个内外是以六道做界限,六道里面叫内凡,六道之外叫外凡,这四圣法界,这不容易,转凡成圣。我们一般概念上讲,天台讲四教,华严讲五教,四教里面藏通别都是权说,圆是真说;五教里面小始终这是权说,后面顿教、圆教是真说,跟你讲真话。你不到那个程度,佛不会跟你讲的,佛是应机说法,你程度不够、程度小,跟你说小法。所以他放下。
  现在是凡夫,烦恼习气很重,从哪里放起?从断恶修善下手,善恶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晚近在中国,佛门里面采取儒跟道来做为学习的基础,这非常之好,所以不必学小乘。采取儒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采取道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用这个基础,修十善业道就没问题。我们今天十善业道为什么这么难?下头没有根。如果有这么好的根底,就一点都不难。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怎么个学法?《弟子规》就统统具足,这一千零八十个字,具足古圣先王所教的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都在其中。所以我们这些年来,鼓励大家用《弟子规》扎根,用《感应篇》扎根,然后再学《十善业道》,再提升三皈、众戒,这佛法的戒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按照这个次第慢慢向上提升。真正练功,除了认真的实践《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还要认真学习放下控制、占有,这两个念头不好,这两个念头是所有烦恼的根本。练习什么?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没有对立,别人对我有对立,我不跟他对立。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你的心才会清净;如果你有控制的念头、有占有的念头,这个清净洁白永远没分。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们底下讲的练治心地,这个练是锻炼,治是整治,就是修行,把错误修正过来。邪正的标准就是戒律,从《弟子规》起步,《弟子规》是基本的戒律,《感应篇》都是属於基础的,所以佛法是建立在儒道的基础上。因此中国的佛教就离不开儒道,要非常认真的奠定儒道的基础,这才能入佛。用这个方法练治心地,心地纯净纯善。下面,悲智增明,就是说自性的性德圆圆满满的现前,佛家常说「烦恼轻、智慧长」,这个地方烦恼统统断尽,你看净八万四千法门,烦恼完全没有了,所以自性里面的智慧就圆满的现前。治地住,就是第二住菩萨所学习的功课圆满,圆满之后才能升级,就升到第三住。
  第三住「巧观空有,增修正行故」,第三住是修行住,你看修行。先要把这个名词术语的意思搞清楚,修是修正,是修理、修学,行是行为。行为有三大类,起心动念是意业的行为,言语是口业的行为,造作、我们这个动作是身业的行为。行为多,无量无边,佛用这三大类,身、语、意就全部都包括。行为错误,你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标准呢?标准是性德,随顺自性就是正的,违逆性德那就是错误的,错误的你要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中国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个改过自新就是佛家讲的忏悔法门,我在早年初学佛的时候亲近章嘉大师,那个时候章嘉大师教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话我们听起来很欢喜,大师接著告诉我,有很多人求他不应,这是什么原因?大师说:不是不应,是你自己有业障,是自己把感应障碍住,所以佛菩萨的应不能现前。那个时候说这些话我还不很懂,现在我们明白!那要怎样才真正能叫感应现前?忏除业障,业障除尽了感应就现前。感有显感、冥感,显是我们有心求佛菩萨,冥是我们没有起心动念,没有求佛菩萨的这个念头,可是怎么样?我们确实有愿、有求。愿求虽然没出来,没有表现的时候,可是你心里头有极其微细的波动,佛菩萨全都接收到了。他只要一接收到立刻就有反应,这种反应也有冥、也有显,冥是他的反应,真的他来帮助你,你自己并不觉察;显的时候,那你非常明显感到佛菩萨加持你。
  李老师特别告诉我们,李炳南老居士,我们学讲经的人,那时候一班同学二十多个人学讲经,对於感应这桩事情特别明显。尤其在答问,别人提了个问题问你,你也没有准备,也不知道怎么答,突然你就能够解答,而且答得很圆满。根本你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这佛菩萨冥冥当中加持你。读诵的时候有,礼拜的时候有,上台讲经答问就更明显,你能感触到。所以业障消了,跟诸佛菩萨,实在讲跟遍法界虚空界都通,为什么通?一体!《还源观》上讲「自性清净圆明体」,从一体起二用,二用里面无论是依、是正,都是三种周遍,它怎么不通!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