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要记住,是性德,自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佛菩萨制定的标准,是性德。从这个地方认知,我们就欢喜持戒,就不会把戒律看得好像是吃人的礼教。过去人讲儒家的礼教是吃人的礼教,对一个人有许许多多的约束,让人家没有自由。不是的,性德是真正的自由,是圆满的开放,得大自在。你迷了,你觉得它是约束你,悟了之后,完全自然,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要想破迷开悟,持戒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迷,去学觉悟人的行为,去学他,学他对我们自然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帮助我们悟入,所以因戒得定。我们现在听到这句话,在现前这个社会感触就太深,现前社会是什么社会?心浮气躁。我们知道这个不好,怎样叫我们心定下来,清净心现前?持戒就能得清净心。持戒,很多戒律叫你放弃这个、放弃那个,你的欲望愈少,心就清净了。欲望太多,你的心怎么会清净,你的气怎么能平和?欲望太多、妄想太多、念头太多,烦恼太多了,不是好事。
真正修道人,心里有没有事?没事,般若经上说的般若无知,心像一面镜子一样,什么都没有,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起念头?因为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起念头错了,《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给你讲真话。《大般若经》我们读了一遍,总结六百卷《大般若》说什么?说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就说这个,说十二个字。你还起心动念,你不就错了吗?分别执著就更错了。他心是定的,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叫自性本定。可是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不起作用的时候无知,就是清净心,起作用是教化众生,教学的时候无所不知。但是无所不知跟无知是一不是二,妙就妙在这里。正在起作用的时候,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我们世间,讲经说法教学四十九年,我们看这个老人家很辛苦,到处奔波,教化众生,我们看到这一面,没有看到另外一面,他如如不动。我们看到照的一面,没有看到寂的一面,他确实为我们示现寂照是同时的,动静一如,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人家是这个境界。大乘教里面说「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是不思议境界。
这些全都是事实真相,佛经里面讲叫诸法实相,我们能够体会,体会得少分就生欢喜心,这个体会在佛法讲是解悟,明白了。明白之后,我们怎么样来学,我们也能够做到这样,那叫证悟,证悟自己有受用,有真实的受用;解悟能生欢喜心,还不能得真实受用。所以进一步向佛学习,从外面样子上学,学久了,从表层就能渗透到里面,里面是自性,渗透到里面,慢慢就见性。从小悟到大悟,从大悟到彻悟,所以从修行渐渐的就生贵,贵是什么?贵是贵人,贵人是诸佛菩萨,我们生到佛菩萨家里去,那叫生贵。今天第七就讲到不退,不退多分是让我们听到佛在大乘里面所说的,以及我们在现实里面所看到的这些境界,都不退心了。他为什么会不退?他完全了解事实真相。我们现在的社会反常,我记得好像是《左传》上有句话说,「人弃常则妖兴」,应该是这么样一句。常是什么?五常,仁义礼智信。中国讲五伦五常,仁义礼智信,这叫常道,弃常,这五个字都没有了。你看现代社会上,有没有仁、有没有义、有没有礼、有没有智、有没有信?古大德用五常配佛门的五戒,不杀是仁,不盗是义,不淫是礼,不饮酒是智,不妄语是信。这五样没有,妖魔鬼怪就出来了,妖魔鬼怪不是青面獠牙,人只要把这五德放弃,人就变成妖魔鬼怪。这是《左传》上说的。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这不是地区性的,是整个世界是这样,我们可以说,人舍弃五常好像是现前时代的风气、时代的潮流,生活在这个时代里还看到仁义礼智信,这个不一样,这太稀有了。所以你只要能真正理解,在这里头能守住五常八德,在社会上处事待人接物不离伦常道德,这就不退心。你看到他们完全违背的,点点头,他们符合潮流。我们在这个潮流里面,要把传统的清流保持住,不要让它失掉,这个清流再细都没有关系。你看看中国禅宗,达摩祖师传到中国来,五代单传,一个人,到第六代才开花结果。只要它不断,有一个人能传下去,所以说佛法的慧命没断。众生失去五常,他要受许多苦难,你慢慢等,苦尽甘来他就回头了。回头的时候,传统文化又会发扬光大,为什么?传统文化是从性德里生的,人性本善,他跟这个相应。没人教,只要有人教的话,很容易就接受,他自性里本来有的;反常的是自性里头没有的,他一时迷了,他才走这个路子,一旦觉悟,马上就回头。所以,你有信心你就不退。
此地大师讲,「对治大慈大悲同行摄生不圆满自在障,令圆满故」,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字眼就是「同行」。四摄法里,同行就是同事,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最后一条。菩萨大慈大悲,特别是在现前这个社会,跟这些大众同事。在这个时候摄受一切众生,当然不圆满、不自在,也就是你做得好辛苦。这个事情,我们老师确实真有智慧,我们不能不佩服,为什么?他早就把这个话告诉我们了。我们学佛虔诚,尊师重道,接受老师教诲,我们都跪在那里接受,我们经典是捧在头上的,顶戴著佛经接受老师教诲,恭恭敬敬。老师笑著说:今天你来听我教导,你们都是跪著在这里求法,将来到你们传法的时候,你们要颠倒过来向求法的人跪著把法送给他,他还未必接受。这老师教的,现在真是这样的。想想我们小时候念书在学校那个情形,跟现在学校里的师生关系完全不一样。在我这个年龄,小时候我们上小学、中学的时代,那是抗战期间,确实师生如父子。抗战期间我们是流亡学生,离开父母、离开亲人,没人照顾,老师照顾。老师照顾这批学生就如同儿女一样,无微不至,我们对老师感恩的心永远不会忘记;同学真的比亲兄弟姐妹还要亲,真的互相尊重,关怀照顾,互助合作,你才能活下去。
不像现在,我们看看现在的学校,那怎么能教?学生批评老师,听说还有学生替老师打分数,分数不足,老师下个学期就被学校解聘。所以老师要巴结学生,应了李老师的话。连出家人也是如此,出家人教学也要巴结学生。到这种时代,你能不退心吗?佛在此地勉励我们不能退心,我们一退心,佛法真的就灭了。发现一、二个、少数真有善根的人,那就是传法的种子,不能求多,一生当中得到一个就稀有难逢了。《华严》讲得清楚,世代兴衰是众生共业所感,有圣贤出现在世间,那一定是大治之世。人心善,人的行为善,都能顺著性德,这种感,圣贤他就来应,没有一样不好,佛菩萨也来了,天人也来了,这个世间善人也很多。如果在这个时代,舍弃圣贤的教诲,舍弃三纲五常,社会就大乱,大乱那得受苦。这个时候需要真正大慈大悲的人,就是委曲求全,真正肯向学生顶礼。学生能够接受传法,那是大好事,要时常去鼓励他、勉励他,防止他退心。
真正要把这些事实真相讲透彻、讲明白,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一般人来,那是经典上所说的,是来酬偿业报。你过去生中行善,你到这个世间来享福,你过去生中造恶业,你到世间来受苦、来受难,就这么回事情。所以佛说「人生酬业」,一句话就答覆了,这些人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酬业的,业是自己造的,不是别人造的。大圣大贤、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他来做什么?他来教化众生,来成就众生。根熟的众生帮助他作佛去,念佛往生的都是根熟众生,生到极乐世界就是去成佛,这是无比殊胜的大事;没成熟的帮助他善根增长,他已经有善根,没熟,帮助他成长,提升他;没有善根的帮助他种善根。觉悟的人他到世间是干这个,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乘愿再来,是来帮助苦难众生的、是来传法的,无论是什么身分,各行各业里都有,也就是他示现的是个好的样子。
在现前我们也看到了,出家里面有,在家更多。这些年我们从根下手,儒释道三个根,有很多做企业的开始在做了,那都是菩萨,都是来示现的,不是凡人。他们从自己本身扩大到家庭,再扩大到公司,所有员工一起学,做出成效出来,让别人看到也模仿来学。社会虽然有灾难,金融危机造成社会严重的灾难,传统文化在这个时候就能做一个转机,把这个灾难转过来。只要认真去做,能不能转得过来?肯定可以转过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金融危机从哪里来的?贪婪心变现出来的。佛菩萨、圣贤是清净心、真诚心,就能把贪瞋痴化解,贪瞋痴带来的是灾难,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带来的是祥和,现在讲和谐,就能够化解。你自己心一转,你在金融危机里面就回头了,你不受它干扰;你一家回转,你这一家不受这个灾难;你这一个公司行号要都转了,你也与它没有干涉;一个地区转、一个国家转,真能转得了,整个世界都转了,还是从自己做起。
我们中国老祖宗、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中国五千年来长治久安,靠什么?靠教学,真的要教。教什么?教伦理,什么是伦理?伦理是讲关系,人跟人的关系是伦理,人跟大自然的关系也是伦理,人跟天地鬼神的关系还是伦理。所以关系要知道,关系要处好,人和,古大德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才真正能解决一切问题,家和万事兴。制度是其次,再好的制度如果人不和,那个制度也不能够建立,关键确实是在人。中国老祖宗有智慧,自始至终就认定要把人教好,要教他知道这关系。所以中国人重视家,修身、齐家,然后国就治,国治就是今天所讲的和谐社会,天下平就是讲的和谐世界。从哪里做起?从修身、齐家,要从这里做起,修身、齐家的根本就是格物致知,格物是放下欲望。得少就要满足,知足常乐,一定要晓得人生在这个世间,生活需要的不多,一天三餐饮食,选择素食是最健康的。
我在年轻念初中的时候,那是抗战刚刚胜利之后,在南京,我住在一个同学家里,老同学了,现在还在。他们家里面是个多宗教的家庭,他的祖母念佛的,烧香拜佛的,他的父亲是回教,伊斯兰教,他的母亲是基督教,还是母亲影响大,儿女统统都信基督教,父亲是回教,多宗教。我在他们家里住了一年,很不容易,他的父母对我很好,现在好像都不可能有这种现象,他兄弟姐妹多,我们跟一家人一样。我跟他们上基督教的教堂,跟他的父亲上清真寺,所以那个时候对这些宗教就有一点涉猎,但是没有到佛教去,老太太影响力不大,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教。在那个时候就跟伊斯兰教结了缘,我喜欢伊斯兰教超过基督教,因为伊斯兰教里有五功五典,五典就是讲的伦理,五伦,跟中国传统文化相应,所以很喜欢。这是个很特殊的家庭,信仰不相同,和睦相处,互相尊重,难得!
了解宗教里面有很多好东西,跟中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