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创业成功案例集 >

第18章

创业成功案例集-第18章

小说: 创业成功案例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亿日元几乎增加了一倍。
  
  案例62:  惟真才是举
  日本本田技研工业公司董事长本田宗一郎在他创业25年后,即他60岁时,自感需要让贤,于是他把这份事业交给当年才45岁的河岛喜好。10年后,河岛又把接力棒传给51岁的久未是志。正是他们几位奠定了本田四轮汽车事业的基础,成为继“丰田”、“日产”后日本汽车行业第三把交椅的占有者。本田宗一郎压根儿没有想过由儿子来接手他的事业。他自有他的经营哲学:“家庭归家庭,事业归事业。”为了让贤,甚至用眼泪去劝说任该公司常务董事的弟弟一起退休。可见,重视人才是使本田公司事业走向顶峰的秘诀。
  一向以独创技术驰名的“索尼”公司,曾有一段时间却在成倍增长的计算机市场上落后于人。“索尼”知道,要想后来居上,必须尽快拿出新产品。按常规,让科研部门研制新产品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这显然不利于市场竞争。于是“索尼”公司的决策者们出人意料地决定在企业内进行公开招标,结果三位被认为“怪才”的员工中标。尽管不少人反映,他们自尊心太强,点子太多,清高而不合群,但“索尼”领导却放手让他们“组阁”。课题、经费、时间、设备一切自主决定。结果只用了半年,印有“索尼”商标的NEMS型微型计算机便出现在商店,其性能高于同类产品,价格却便宜一半。“索尼”占居了大片市场。1年以后,“索尼”又推出高速度大型计算机,其研制速度使其他计算机厂家大为惊讶。
  如果说“索尼”公司是选用“怪才”的话,那么,“本田技研社”则是只用“怪才”。因为他们坚信“没有个性鲜明的人才,就不会产生独具特色的商品”。“本田技研社”专门招收个性不同的“怪才”。本田的职工,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本田迷”,即对本田喜欢到入迷的程度,他们不计较工资待遇,而是想亲手研制发明新型本田车;一种是一些性格古怪的人才,他们或爱奇思异想,或爱提不同意见,或热衷于发明创造。本田认为:对职工必须大胆委托工作,但要提出高目标。至于如何达到,领导无须指手划脚,让“怪才”们自己想办法。“人只有逼急了,才能产生创造性。”在美国获汽车设计大奖的本田新车型,都是那些“怪才”发明的。
  
  案例63:  三星的“人才第一”主义
  韩国三星企业集团,由停战时的一家制糖厂发展成拥有20多个企业、8万多员工、54亿美元资产的巨型企业,堪称韩国的第一企业、发达工业国之外的第一企业。
  三星企业的成功与创办人李秉喆的“量才用人”、“人才第一”的管理思想有直接关系。“三星”是韩国最早采用考试取才的企业。李秉喆每年都要亲自与几百名新进“三星”的人面谈。每一个新进来的人,首先要在三星培训中心接受一个月到半年的职前训练,培养其爱“三星”、为“三星”忠诚服务的思想,树立“我就是‘三星’,‘三星’就是我”的信念,提高职业技术水平。
  在训练结束之前,还要接受一项适应生活及提高能力的训练,方法是交给学员每人两件三星产品,用汽车把他们送到乡下,让他们分头去推销,把货卖掉了,才能回公司分配工作岗位。
  此外,李秉喆还制订了“三星人生活守则”,让公司上下遵照执行。“守则”的十条要求是:第一,每天清晨六时起床;第二,养成节俭朴素的生活习惯;第三,节省物资;第四,苦干实干,决不懈惰;第五,自动自发,完成份内工作;第六,公私要分明;第七,要养成至少积蓄10%的习惯;第八,爱本公司产品;第九,不用外国货;第十,出差回国,不带(或不购)礼物送人。
  李秉喆说:“我对属下既不排斥,也不礼遇,而是尽力做到不违背公平的原则。这就是我坚持的用人原则,此外没有别的秘诀。”他认为“量才用人”是发挥人才最大效用的惟一办法。
  而他“量才”的标准,主要是工作业绩。他专以业绩作为人事任免的惟一标准,不让当事者申诉任何理由;给下属的待遇,也同样以个人的工作业绩为惟一标准,绝不“大拉平”——这就是李秉喆所强调的“人才第一”主义。
  
  案例64:  惠普以人才兴业
  “人才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人才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人才的内涵;知识是企业无形的财富,人才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
  美国惠普公司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斯坦福大学毕业生休利特以1 538美元起家,建立惠普公司,使之发展成为美国十大电子公司之一。2004年度惠普公司销售收入达7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4%,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5年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上位居第28位。
  惠普公司的成功,得益于休利特两条有趣的“管理公式”。
  公式之一:人才 + 资本 + 知识 = 财富
  1983年,《财富》杂志对全美700多名企业经理、管理人员普遍调查,给各企业评分,惠普获最佳企业的“亚军”;在“吸引、留住和培训人才”方面,得分最高。
  作为公司老板的休利特认为,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电子仪器公司不同于传统工业,是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最多最快的工业部门。这样的企业对知识的渴求,远远大于其他企业。只有占据人才优势,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通过人才竞争,知识才可以发挥作用,产生威力。
  用惠普公司经理的话讲,就是:“本公司发展的主要经验,就是寻求最佳人选。”
  为了获得人才,惠普公司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经常选派工程师到高等院校去学习、深造,工资照发;鼓励青年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半脱产学习,公司为他们支付学费,报销路费,甚至于在住宿方面给予补贴;公司开展全员培训,每年举办上千个各种学习班。
  惠普公司还十分重视吸纳人才。公司成员大多数是工程技术人员,但他们每年都派出一批知人善任、有管理经验的技术管理干部,前往有名的高等学院,了解应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再由公司出路费,请他们到公司来,当面考评,优选慎聘。
  公式之二:博士 + 汽车库 = 公司
  这条公式的内涵较为丰富。首先休利特尊重每一个员工,认为大家都是惠普的“博士”。休利特所坚持的信念是:“不论男女,大家都想有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工作,有好的工作环境,大家都会把工作做好。”“惠普公司的传统是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尊重员工,认定员工的个人成就。这听起来像陈词滥调,其实不然……”“每个员工的尊严与价值是惠普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
  “汽车库”式的方针,反映在惠普公司新产品开发的密集型战略上。他们每年用于新产品开发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8%~10%,但他们从不离开公司原有的技术专长,而是围绕已有的骨干技术和骨干产品进行系列开发。
  
  案例65:  锲而不舍,以诚待人
  人才难得,尤其是在社会人才不足的条件下更是如此。但是,只要企业家爱人才,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人才,就能聚集一支人才队伍。而对人才的吸引力,主要表现为以诚待人。
  台湾中钢公司创办初期,总裁赵耀东四处寻访人才,把台湾赫赫有名的建厂、建港、采购、贷款、管理等方面的各路人才都揽到自己的麾下,从而使该公司发展迅速,事业蒸蒸日上。在赵耀东诚聘名单里,排名第一的就是台湾财经界“四怪”之一、脾气又臭又坏的建厂高手刘曾适。刘曾适虽然脾气暴劣,但头脑冷静,思维缜密,素有“刘电脑”之称。当时,“刘电脑”在基隆和平岛台船公司任协理,为了将他争取到手,赵耀东八顾基隆没有结果,仍不死心,到第九次,“刘电脑”终于心软,应承这位锲而不舍、真诚的赵老板。再如赵耀东网罗财经奇才陈世昌的办法为世人称道。陈世昌有“财来自有方”的能力,他借钱的本事被赵耀东称为世界第一。可是,当邀请陈世昌出任中钢财务顾问时却被拒绝,一请二请不奏效,赵耀东干脆就跪在这个奇才的面前。陈世昌大惊,慌忙下跪还礼。赵说:“你不肯应承,我就不起来。”陈说:“何必强我所难。”如此对跪了整整15分钟,这两位年已近花甲的老人,终于握手大笑而起,陈世昌被赵耀东的真诚所打动,应允出山相助。赵耀东常说:“办中钢这样大的事业,最要紧的是选人才。”
  
  案例66: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才
  北欧航联总经理卡尔森是一个经营天才,他上任两年就扭亏为盈。北欧航联的董事会是怎样发现他的呢?当初,出身于公务员家庭的卡尔森,1968年从斯德哥尔摩经济学校毕业后,进入温雷索尔旅游公司从事市场调研工作。3年后,北欧航联买下了这家公司。卡尔森在旅游公司先后担任了市场调研部主管和公司总经理。由于他经营有方,到1978年,公司已发展成瑞典第一流的旅游公司。
  1978年瑞典航空公司出现危机,无力偿还债务,北欧航联即任用他为该公司的总经理,他调任总经理不久,即抓住了问题的症结:国内民航公司所订的收费标准不合理,早晚高峰时间的票价和中午空闲时间的票价一样。
  卡尔森将中午班机的票价减了一半以上,以吸引去瑞典湖区、山区的滑雪者和登山野营者。这样一来,顾客们在机场外面扎起帐蓬,等候空座。卡尔森主管下的第一年,瑞典航空公司即转亏为盈,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
  1980年整个北欧航联都出现了危机,此时董事会就想到了卡尔森。当年北欧航联起用卡尔森在总公司主管民航事务,1981年卡尔森为总经理。
  卡尔森上任后,大胆改革,除下放权力外他还翻新飞机,把飞机的走道加宽。给订飞机票(价格较高)的商业旅客安排较好的舒服座位,并把企业分成规模不等的利润包干中心。短短两年时间北欧航联在大多数航运公司亏损的情况下扭亏为盈,重获生机。
  然而卡尔森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董事会有些董事十分不喜欢他。就个人作风而言,卡尔森自称是个“有表现癖”的好出风头者,声称“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表演亮相”。一些同事对他动辄对报界发表谈话的夸夸其谈作风大为不满。他曾要求将公司改名为“斯堪的纳维亚皇家航空公司”,觉得这更符合这个君主国的国情,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董事会的第一副董事长反唇相讥:“你自己是不是也想改名换姓。”尽管这些人不喜欢卡尔森,但只要卡尔森能为他们赚钱,他们还是愿意让卡尔森当总经理。
  某些人才爱出风头、有野心并不完全是坏事,野心有时也是一种令人积极、认真、敏捷、勤奋工作的动力,对这样的人要提防他的野心,尽量限制他不良的一面。
  
  案例67:  “信人,人亦信己”
  香港企业家李贵辉是个年轻的创业者,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他在海外、香港拥有了庞大的企业,赢得了众多的荣誉。
  李贵辉以诚待人,对待助手们,他首先是信任,其次是依靠。对企业管理,他以指导性计划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