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热门畅销书]经济思维 >

第3章

[热门畅销书]经济思维-第3章

小说: [热门畅销书]经济思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斯科的怪现象

20世纪90年代初的莫斯科街头,政府提供了诸多设备良好的商铺,却没有商贩去租用,商贩们宁愿在寒冷的冬天沿街叫卖,也不愿搬到温暖的商铺中去。何也?来自耶鲁大学的法学家赫勒发现了此奇怪现象的制度根源:那些商铺的所有权安排很分散,通常的情况是:对于一家商铺来说,六个政府机构共享出售权、五个机构有权得到售款,或者三个机构有权出租店铺、五个机构有权收取租金,因此要获得商铺的经营权就需要各路打点,实非易事,而街头叫卖就容易多了,最多给工商局交点税费,再给黑手党交点保护费就可以了。

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导致什么样的人类行为。好制度鼓励人们行善,坏制度鼓励人们从恶,荒唐的制度带来荒唐的行为。苏联的出租车司机和灯具生产工人是经常被举到的例子。出租车司机的激励是根据行车里程来进行的,灯具生产工人的报酬是根据灯具重量来计算的。结果是,出租车司机驾着空车在莫斯科郊外的高速公路上飞奔;灯具厂工人生产出全世界最重的灯具,我还记得曾看过一份资料说这个国家中房屋的天花板经常被沉重的吊灯拉下来,不知是否真的如此。

犯人船

制度一旦发生变化,人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18世纪英国对澳洲的殖民对此提供了一个经典例子。

1770年,库克船长带领船队来到澳洲,随即英国宣布澳洲为它的领地,开发澳洲的事业开始了。为了开发蛮荒的澳洲,政府决定将已经判刑的囚犯运往澳洲,这样既可解决英国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又可给澳洲送去丰富的劳动力。开始时英国私人船主向澳洲运送罪犯的条件非常恶劣,船上拥挤不堪,营养与卫生条件极差,死亡率很高。据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写的《犯人船》一书记载,1790―1792年,私人船主运送犯人到澳洲的26艘船共4082个犯人,死亡498人,平均死亡率为12%。其中一艘名为海神号的船,424个犯人死了158人,死亡率高达百分之37%。如此高的死亡率不仅在经济上损失巨大,而且在道义上引起了社会强烈的谴责。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政府是按上船时运送的罪犯人数向私人船主付费的;此制度下船主便拼命多装犯人,而且不给罪犯吃饱,把省下来的食物在澳洲卖掉再赚一笔,至于有多少人能活着到澳洲与船主无关。

第一章 经济思维(6)
1793年,政府对付费的制度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整,按下船时实际到达澳洲的罪犯人数和罪犯健康状况向船主付费,对于成效良好的船主甚至还有奖金,此制度实行后,罪犯的死亡率立即下降到1%~1.5%。

没有对船主进行政治和道德说教,没有立法管制船主,只是改变一下报酬制度,就实现了政府和社会所希望的目标。这就制度的力量,制度改变个人行为的巨大力量!这也正是经济学家强调制度的原因。

行为创造性与制度设计的困难性

制度对于激励个人行为是重要的。但是设计制度和政策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任何个人都不会像棋子一样任由制度设计者摆布,他们会针对制度的潜在缺陷,创造性地做出最有利于其个人利益的行为反应。若制度设计者未能充分考虑到个人行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策略性的反应,制度就可能遭致失败。

杀毒软件公司令人沮丧的激励计划

看一个例子。一家软件公司经理想要更快地发现和杀灭病毒,他设计了一项激励计划,对于质量检验人员,每发现一种病毒就给付20美元;而对于程序人员,每杀灭一种病毒也给付20美元。对于制造病毒同时也杀病毒的人,他们对这一计划做出的反应就是在软件中制造出更多的病毒。这种反应使得该计划的成本迅速上升,因为有了更多的病毒需要发现和杀灭。该计划只推行了一个星期就取消了。但在这一个星期中,有的员工已经赚到了1700美元的奖金。

林肯公司失败的激励政策

事实上,即便是很有经验的制度设计者也容易犯错误。林肯电气公司,一个以奖励系统闻名的企业,就在奖励政策上栽过跟头。20世纪80年代,它曾经对打印员按照打印的字数来进行激励――为此,公司在打印机上装了计数器。但这项政策实施不到三个月就取消了,因为经理人员发现,打印小姐在午休时通过打印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来增加打印字数。

事与愿违的香港租务条例

在经济和社会政策层面,决策者似乎更容易忽略个人行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政策的效果适得其反。譬如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项很有名的研究《露宿街头还是有屋可住?――租务条例宣称的意图与实际效果》,他发现,20世纪20年代以来香港政府为了帮助穷人租得起房屋而对房屋租金进行管制的政策,结果反而导致了更多人无房可租、无房可住而流落街头。何也?因为租金管制导致业主没有动力维护房屋,故既有房屋损坏较快;而人们也没有动力购买用于出租的房屋作为投资,故房地产市场需求裹足不前,开发商也就很少开发新的房屋。既有房屋快速损坏和新房屋供给增长停滞意味着长期中住房供给变少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反而无房可租(住)。

女性保护对女性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很多善意的政策其结果恰好事与愿违。比如政府对女性就业规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看起来对女性群体有利,但结果却导致企业提高了女性进入企业的门槛,保护女性就业的规定反而使女性更难找到工作,也更难在职业上有更好的发展。有研究发现,英国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对妇女就业的保护远甚于美国,而欧洲的妇女就业却难于美国,欧洲妇女能够在组织中担任高级职位的比率也远低于美国。又如,政府为了保护工人而制定最低工资,恰恰使得一些边际上的工人求职更加困难。

第一章 经济思维(7)
制度设计需考虑行为互动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意味着要注意到人们对制度和政策的创造性反应及其后果,应当把关于行为的推理向前更深地推进几层再来理解最终的后果,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单一层次的考虑。这也正是经济学家与一般大众在思考政策问题时的最大区别。

譬如,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一般大众往往要求政府承担部分医疗费用(尤其是穷人的医疗费);而经济学家却认识到,政府负担部分医疗费用将导致医生和医院收费更高,而政府为了承担医疗费用也不得不增加税收。一般大众往往要求政府管制住房租金以便穷人可以租得起房,而经济学家却认识到,租金管制下过低的租金会使得房东吝于房屋维护,长期来看用于出租房的建设投入减少,反而使得穷人更难以租到房屋。一般大众支持对高档娱乐场所征收高额消费税,然后用这笔税收救济穷人,但经济学家却认识到这只会导致富人减少去高档娱乐场所的次数或者寻求替代的娱乐消费(比如到不征此税的城市去消费,或者去消费征税较低的项目),很可能不少高档娱乐场所将关门大吉,结果不但此笔税收难以征到,反而使得原来在高档娱乐场所就业的人们失去工作。

坏事不一定是坏人干的,也许恰恰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的精英所干下的。60多年前,经济学家哈耶克曾如此感慨。的确,恶意的“恶法”,很容易被人们反对;但许多善意的“恶法”,却常常被人们从道义上热烈追捧而不知其“恶”。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也意味着,从结果上判断政策的好坏比从道义上判断政策的好坏更明智。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政策所宣称的目的与其实际效果并非水到渠成的关系:出自良好愿望的制度设计并非得到良好结果的充分条件,制度设计必须重视个人行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将其纳入考虑。

其实早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公认的现代经济学开创者)就已经在《道德情操论》中告诫政策制定者:“在政府中掌权的人,容易自以为非常聪明,并且常常对自己所想象的政治计划的那种虚构的完美迷恋不已,以致不能容忍它的任何一部分稍有偏差。他不断全面地实施这个计划,并且在这个计划的各个部分中,对可能妨碍这个计划实施的重大利益或强烈偏见不作任何考虑。他似乎认为他能够像用手摆布一副棋盘中的各个棋子那样非常容易地摆布偌大一个社会中的各个成员。他并没有考虑到:棋盘上的棋子除了手摆布时的作用之外,不存在别的行动原则,但是,在人类社会这个大棋盘上每个棋子都有它自己的行动原则,它完全不同于立法机关可能选用来指导它的那种行动原则。如果这两种原则一致、行动方向也相同,人类社会这盘棋就可以顺利和谐地走下去,并且很可能是巧妙的和结局良好的。如果这两种原则彼此抵触或不一致,这盘棋就会下得很艰苦,而人类社会必然时刻处在高度的混乱之中。”

人们在决策中关注机会成本

选择与机会成本

有一个男人走到一家金店,要在一枚金戒指上刻上“我爱你一生一世”。金店老板问:“先生,何不在这枚戒指上刻上心爱的人的名字?这样岂不更有纪念意义?”这个男人回答说:“不。要是我们分手了呢,岂不又得重新刻名字?还是一句通用的话比较好。”金店老板惊讶地问道:“先生您是商人?”答曰:“我是一个经济学家”。

第一章 经济思维(8)
哦,这又是一个戏谑经济学家的笑话。编造这个笑话的人其实并没有完全了解经济学家;没有什么经济学家会这样做,而且越是懂得经济学的人越不会这样做。【越是懂得经济学的人越不会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他们更懂得“行胜于言”这个道理。在博弈论中,有一个术语叫“承诺行动”,它指的是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只靠嘴巴说说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实际行动限制自己的行动空间。具体到这枚戒指的问题上,刻上一句简单的“我爱你一生一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它没有限制受赠方的任何行动空间;但是,如果在“我爱你一生一世”之前,刻上了对方的名字,那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赠方的行动空间(其很难把这枚戒指再用于赠送其他人),所以加上戒指受赠方的名字,就是一个有意义的承诺行动。如果笑话中那人真的是经济学家,他应该不会不懂得“承诺行动”。】这里给大家讲这个笑话,是因为这个笑话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经济学家的又一重要思维模式:他们看重得到了什么,却更看重为了得到而放弃了什么。

选择,在另一个意义上也就是放弃。只有在备选项唯一的情形下,才不会有任何放弃,因为这个人已经别无选择,只有一条道路可走。但这样的“不得不”式的选择,又如何能称为“选择”呢,它被称做“被强迫”倒更合适。个人的行为一旦是出于“被强迫”而采取的,那是不会让人感到幸福的。是的,人生的幸福来自人们还能有所选择!但在众多的可选择路径中,选择其中之一,也就意味着放弃了走上其他路径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选择确实就意味着放弃。

为了选择而放弃的一切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