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股市大财神-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乎是所有人的通病。抛出去了,发现还在疯涨,悔恨不已。
心态失衡后,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于是频频出手。频频出手的结果,当然又是频频的失败。这就是所谓的“买了就开始跌,一卖就开始涨”。其实这些情况首先是因为技术不精,不懂得股票运行的规律所致。炒股如跳舞,节奏很重要,如果踩错了节奏,可能步步走错,所以需要适时调整节奏。由技术不精引发心态不稳,还情有可原。可怕的是一些所谓的“高手”,不断在震荡中看空大盘,带动身边的投资者在涨势中连续做空,犯了方向性错误。
曾经有人对“什么样的人适合炒股”这个问题总结了如下答案:①聪明的人并不见得炒股就行,有些人理论上行,但实践上差,而炒股也是需要某些“灵感”的;②遇事头脑冷静、不慌不躁而又大胆果断的人才容易在股市上获得成功;③遇事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的人会贻误战机,而刚愎自用、谁的意见也不听更会栽跟头;④不计得失、波澜不惊的人因为有平静的心理状态,对金钱有一颗平常心,反而无心插柳柳成荫。
美国著名炒家朱尔有句名言:“股市是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炒股技术来自于经验的积累,这一过程是艰难且痛苦的。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这行的技术不是死的,它是一种“心态”,看不见摸不着的“心态”,只能用心来感悟它。
炒股炒的是心态(2)
赢家不贪心
的确,炒股有它太特殊的一面:学习修车,轮胎坏了换轮胎,刹车坏了换刹车,只要肯花时间,你就会成为修车专家;而股票就不同了,上次出这个新闻时股票上涨,下次出同样的新闻,股票却可能跌。那你怎么知道股票会升还是会跌呢?靠的就是感觉。你必须对股票运动何时正常、何时不正常有正确的感觉。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一来靠经验积累,二来就是良好的心态了。
而其实所谓良好的心态,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以赢家心态做股市赢家。炒股高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态好,绝不浮躁,也不贪心,选股有自己的原则,握股有耐心,卖股当机立断。如同一篇文章所说,股市里有很多故事,聪明的人既到场听到了精彩的故事,又没有贪婪到在故事结束时仍不舍得离去,从而充当了买单的角色。以赢家的心态面对股市,涨时视为寻常,跌时也气定神闲,最佳状态自然就形成了,灵感也就不期而至。
赢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贪。投资者应该懂得市场的不确定性,承认炒股是一门永远带有遗憾的艺术,你不可能抓住所有的机会,所以只能专注于自己有把握的机会。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收益率到40%以上也就足矣。100%甚至更多,那当然是理想的追求,不过目标必须符合实际,不切实际的过高追求,只会导致南辕北辙,最终落得个赔本的下场。
好心态是炒股的好伙伴、好帮手。有了好心态就能看得远,想得开,捂得牢,赚得到。
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说起投资理财,许多人都知道一条“定理”——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至于实际操作,鸡蛋该放在一个还是多个篮子里,其实还是见仁见智的问题。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条定理?
对于一些谨慎保守的人来说,把钱放在银行里生利息,这种做法最安全,完全没有风险。尽管储蓄是一种风险小、收益稳定的理财方式,但若想凭借储蓄实现资产增值,那是几乎是毫无可能的。倘若遇上通货膨胀,存款还会无形中“缩水”。这种只求稳定而不顾收益的行为,实在令人可惜,有违理财的宗旨。
有些人对某种单一的投资工具有偏好,如房地产或股票,遂将所有资金投入,孤注一掷、急于求成,这种人若能如愿获利也就罢了,但从市面有好有坏、波动无常的状况来说,依靠一种投资工具的风险未免太大。
还有一部分投资人是走投机路线的,也就是专做热门短期投资,今年或这段时期流行什么,就一股脑儿地把资金投入。这种人有投资观念,但他们宁愿冒高风险,也不愿扎实地从事风险较低的投资。这类投机者往往希望“一夕致富”,若时机好也许能大赚,但时机坏时就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
不管选择哪种投资方式,上述几种人都犯了理财上的大忌:不是消极保守,就是急于求成,“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缺乏分散风险观念。
对于“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种观点,巴菲特的看法是:“投资者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从表面看,巴菲特的看法似乎和大家发生了分歧,其实双方都没有错。因为理财上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巴菲特是国际公认的“股神”,自然有信心重仓持有少量股票;而我们普通投资者由于自身精力和知识的局限,很难对投资对象有专业深入的研究,分散投资就不失为明智之举。另外,巴菲特集中投资的策略基于集中调研、集中决策。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决策次数多的成功率自然比决策次数少的要低,就好比独生子女总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顾多一些,长得也壮一些。
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客观上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投资理财多元化的环境。国人的投资渠道也越来越多,单一的投资工具已经不符合国情民情,而且风险太大,于是“投资组合”的观念应运而生,目的既为降低风险,同时也为能平稳地创造财富。
炒股炒的是心态(3)
目前的投资工具十分多样化,有银行存款、股票、房地产、期货、债券、黄金、共同基金、外币存款、海外不动产、国外证券等,不仅种类繁多,名目亦分得很细,每种投资渠道下还有不同的操作方式,若不具备长期投资经验或非专业人士,一般人很难完全弄清楚。
因此,专家认为,一般大众应该对基本的投资工具都要稍有了解,并且认清自己是倾向保守还是更具冒险精神,再来衡量自己的财务状况,“量力而为”地选择较有兴趣或较专而精的几种投资方式,搭配组合“以小博大”。投资组合的分配比例要依据个人能力、投资工具的特性及环境时局而灵活转换。
从投资到投机的代价
不可否认,在如今的股市当中,投机氛围是很浓厚的。但投资股票的本质是什么呢?是投资而不是投机!所以,如果大家是以投资的心态面对股票,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你以投机的心态来操作股票,那你早晚会交上一大笔“学费”。
我有一位律师朋友,在加拿大留学时曾到美国炒股,有赚有亏,也算积累了一些经验。他回国后重入股市,第一件事就是在6元价位上买入了招商银行。那段时间,他逢人就说价值投资好。可到2007年1月份,招商银行上涨的步伐放缓,他就变得不耐烦了,抛弃了价值投资理念,转而买题材股,赚了几把。据他说,投入60万元,到2007年4月,已经赚了一倍多。
2007年5月初,他炒股炒得更加疯狂,竟大举购进ST股,最多的时候同时持有29只ST股票。那时,ST股票“鸡犬升天”,我每天都会接到他的电话:“哈哈,又有十几只股票涨停啦,今天进账8万元,爽啊!”每当他买入什么股票,就打电话告诉身边的朋友。有一次,我问他当天买的某只ST股企业生产什么产品,他在电话那头不耐烦地说:“管它生产什么产品,能涨停就行!”
5月30日,财政部上调印花税税率,他一看报纸就傻眼了,一开市就急急下单抛售,弄得手忙脚乱,跟赚钱时的手舞足蹈形成鲜明对比。还没有等他下完抛售指令,ST股已经全部跌停。还好,他卖出了十几只股票,但还是有7只没有卖出。在其后几天里,他天天早上挂单,苦苦等候成交,但一只也没有卖出去。为这,他在家里没少挨父母唠叨,这让他心情很不好,那些天,再也听不到他的欢呼声,他对手里那些烫手的ST股票也懒得理会了。
你看,我的这位律师朋友从一个价值投资者彻底蜕化为一个投机分子,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以,无论是长线还是短线,我们都要把买卖股票看作是一种投资,而不是投机。
开辟第二财富通道(1)
谁不把谁当谁
谁就不把谁当谁
现代都市人都在感慨:活得太累了!为什么?可能有各种回答,比如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压力大之类的,其实各种回答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了。房价涨得太快,百米赛跑的速度都追不上!连治个感冒都能让你花上千儿八百的医院,让大家愣是不敢生病。没有房子,婚就不好结,孩子更是养不起,上个幼儿园一年都得上万。总之,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就是个人的那点儿工资,却不怎么见长。
怎么办?
理财,开辟个人第二财富通道。
理财?那不是有钱人的事儿吗?
错!如果真有这种想法,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不论贫富,理财都是人生的大事,在生活中,越穷的人就越输不起,对理财更应要严肃而谨慎地去看待。假如你20岁开始每年投入10000元购买基金,每年得到10%的回报,到60岁退休时,你将获得近500万元的回报。千万不要忽视小钱的力量,就像零碎的时间一样,懂得充分运用,时间一长,累计起来的数量也会大得惊人。
生存压力:不理财怎么活?
假设你是一个普通的都市人,你知道你一生大概需要花多少钱吗?
很多人没算过这笔账,那么我们不妨在这里算一算(所有的要素都以平均值和最可能出现的情况为标准)。假设你生活在中国的一个中等发达城市,从你23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开始,直到大约73岁离开这个世界,在这50年(工作30年,退休后20年)时间里,你所必需的花费主要有这些:
1、房子:60万+10万装修费=70万。
2、车子:比较一般的汽车,按15万计,30年时间你需要3辆汽车,平均每个月的燃油费、管理费等各种费用大约1000元,你需要15×3+0。1×12×30=81万。
3、结婚费用:按普通婚礼标准,各项花销大约在10万左右。
4、退休前家庭生活开支:每月开销3000元,你需要0。3×12×30=108万。
5、孩子:养育一个孩子直至其大学毕业,按目前的生活消费水平和教育消费水平,大约需要60万。
6、孝敬父母:夫妻双方父母按总共每月1500元计,在30年间,你需要0。15×12×30=54万。
7、生活杂费:包括每年的过节开支、亲戚朋友的婚丧嫁娶份子钱、旅游费用等,按每年1。5万计,你需要1。5×30=45万。
8、退休生活:按夫妻俩每月3000元生活费,在20年间,你需要0。3×12×20=72万。
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总数:70+81+10+108+60+54+45+72=500万。夫妻两人平摊的话,每个人也要分到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