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学聪明的故事 >

第2章

学聪明的故事-第2章

小说: 学聪明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微镜)对酸酒进行观察,其结果当然只能束手无策。而巴斯德所以能找
出原因,就在于他能够进行认真的观察。换一句话说,巴斯德所以比作坊老
板聪明,就在于他有很强的观察能力。所以,我们认为,观察力是使人聪明
的一种能力。

那么,怎样教孩子进行观察呢?

1。要有明确的观察任务
如果一个人无目的地去观察一切,就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很好地集中起
来,就会对许多事物和现象熟视无睹,结果只能是一知半解,印象模糊。相
反,目标明确,观察就会持之以恒,产生无穷的力量。如下面的实例: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的生活情况,
晚年他详细观察研究了栖息于未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他观察的热情,
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为了了解昆虫的生活,他在野外有时纹丝不动地
伏在地上,从太阳上山一直观察到太阳下山。有一次,有几个村妇早上去摘
葡萄,看见他躺在路上,睁大眼睛望着一块石头;到黄昏时,村妇们收工回
家,看见法布尔仍躺在那儿。他为了捕捉一只昆虫,还常常跟着昆虫跳来跳
去。

由于长期的观察,法布尔获得了大量关于昆虫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第一手
资料和感性知识,后来他写成了《昆虫记》10 卷,对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达尔文曾赞誉法布尔是“举世无双的观察家”。

在未进行观察之前,就要把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弄清楚,这样,才不会盲
目地观察,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写作文,到公园去观察时,就要明确
观察什么,才能把作文写好。

2。观察应有顺序地进行
观察不是漫无边际的走马看花,而应有顺序地进行,这样才能达到观察
的目的。


传说2000 多年以前,有个学生,仰慕亚里士多德的大名,不远万里来
向这位大哲学家求教。亚里士多德问明来意后,想了一想,就给了这个学生
一条鱼,叫他观察有什么特征。这个学生一想,这有什么难的。于是胡乱看
了一阵,结果什么特异的迹象也没有发现。后来,亚里士多德启发他要有顺
序、有系统地仔细观察,这个学生才终于发现鱼没有眼皮。

这个事例说明,在观察中,不能东看一点,西看一点,要有步骤有顺序
地进行,这样才会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至于遗漏某些重要的特征。也只
有有顺序地观察,才能对所观察的事物有一个清晰的印象。这一点,对学生
的记叙性作文特别重要。只有有顺序地观察,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有条有理、
头绪清楚。

3。观察要仔细
观察要仔细,才能发现问题。粗枝大叶的观察是不起什么作用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立国瑞士南部一个边境小镇的火车站月台
上,一天早晨,一名衣着考究但皮靴上沾有泥土的壮年旅客在等车,这时另
一个旅客手持香烟向他借火。壮年旅客信手从上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给了对
方,借火人用完火就客气地说:“对不起,请拿出证件看一下!”结果该人
在身上掏了一阵后无可奈何地说:“对不起,忘了带啦!”借火人立即亮出
瑞士秘密警察的证件,要求该人和他走一趟。最后该人以间谍罪被瑞士当局
逮捕。

这名瑞士秘密警察凭什么识别出对方有可疑的地方呢?一是瑞士人出
门旅行衣着都很整洁,而该人皮靴上沾有泥土,说明该人刚刚经过长途跋涉;
二是瑞士人都用瑞士产的火柴,该人身上却带有意大利火柴,说明该人是刚
刚爬越阿尔卑斯山偷渡进入瑞士的,而且身上没有证件。

这个警察所以能识别间谍,在于他的仔细观察。如果他不仔细观察,就
会放过这个间谍。

观察要仔细,就是在观察时连一个细微的细节也不能放过。

如果我们也能这样观察事物,那么观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在作业上的
错误电就会大大减少。

4。观察要有耐心
观察要有耐心,这就是说当观察碰见困难的时候,要耐心地观察下去。
只有这样,观察才会有结果。

1942 年的一天,平托上校受命审查荷兰难民德隆格尔。德隆格尔看似诚
实、自爱、自信,但经空军情报部门审查,认为该人可疑。平托上校对其进
行了12 天的审查,没有发现任何破绽,所有随身物品仔细检查也无可疑之
处,最后剩下一本《英荷字典》,有500 页之多。平托上校用放大镜逐页逐
行逐字检查,终于在432 页上一个大写字母“F” 下面发现了一个小小的记号,
接着又发现了一系列带记号的字母。这些字母连续排列起来是:

斯德哥尔摩福洛肯·阿尼特·伊沙莱,哥列夫马格尼卡唐街13—V;里
斯本费尔南多·劳雷罗,索隆·马丁大街。

显然这是德隆格尔情报接收者的姓名地址。最后德隆格尔不得不交代自
己的间谍罪行。1943 年元旦,德隆格尔被处死。

如果平托上校没有耐心,不一页一页地检查到432 页,那么,德隆格尔
将会漏网。


如果我们也能这样耐心地对事物进行观察,那么,事物的特点,甚至可
疑之处,怎么能不被发现呢?在考试时也就不会出现看错题目的事了。

5。观察要和思考结合
观察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观察的深入,观察和思考相结合,观察才能
更加深入。

1893 年,在当时的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脚气病
猖獗流行。患病的人脚上流着脓血,甚至溃烂得不能走路。艾克曼被派到这
里来研究这种疾病。开始,他认为脚气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可是用显微镜观
察研究了几年,却一无所获。幸运的是,艾克曼发现了患脚气病的鸡,便以
鸡作为实验动物进行观察研究。后来,实验用鸡大部分因患脚气病相继死亡,
剩下的几只也奄奄一息了,但奇怪的是,大约4 个月后,几只鸡竟奇迹般地
恢复了健康。这是怎么回事呢?艾克曼没有找到任何细菌与这种疾病有关,
感到迷惑,就着手研究鸡的饲料。他仔细调查后发现,原来喂鸡的人用从军
医院病房中剩下的食物——主要是精白米饭喂鸡,而把领来的鸡饲料克扣下
来贪污了;几个月后接替他喂鸡的人,没有贪污行为,用领来的饲料——带
壳的稻谷喂鸡,结果病鸡得以痊愈。艾克曼又进一步用实验进行证实:用精
白米喂鸡,不久鸡就患了脚气病;改用未去壳的稻谷饲养,患病的鸡就能康
复。经过这一系列的观察实验,使艾克曼的研究得到了突破。

于是,艾克曼和他的同事又接着研究稻谷的壳中什么物质可以防治脚气
病,从米糠中提取了一种有效物质,被定名为维生素B1。脚气病病人服用维
生素B1 后,都痊愈了。

艾克曼所以发现维生素B1,这是他观察、思考、实验的结果,也即观察
和思考相结合的结果。

6。观察离不开知识
知识是观察的基础,缺乏一定的知识,那对观察的对象,就无法理解。

请看下面一个故事:

有一天,法国大生物学家居维叶在午夜时被吵醒,他看见一只怪兽,正
把有角的头及两只蹄子伸进窗口,嘴里发出阵阵叫声,好像要一口吞下居维
叶似的。居维叶看了一下怪兽,却满不在乎继续入睡了。这只怪兽原来是顽
皮学生装扮的,想吓唬一下老师。当时居维叶并不知道这是学生的恶作剧,
可他为什么一点不怕呢?学生带着好奇心去请教老师。居维叶笑着回答了他
们,学生们被说得口服心服。

你知道居维叶是怎样回答的吗?

居维叶说:“有角有蹄子的动物,都是只吃植物而不吃肉类的。所以我
没有什么可怕的。”

一般人一见到这头怪兽会吓得要死,而居维叶对动物有丰富的知识,他
知道有角有蹄子的动物是不吃人的,所以照常睡觉。

所以,观察要依靠一定的知识,观察才能准确,对观察的对象才能真正
理解和认识。7。观察不能放过异常现象

在观察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现象不是本来观察所要寻找的
东西,而是偶然发现的。对这些异常现象,不能轻易地放过,因为这些异常
现象,就可能包含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

请看科学史上著名的一件事:


1928 年,英国著名细菌学家弗莱明研究葡萄球菌的变异。葡萄球菌是一
种圆形小点样的细菌,常常聚集成串,像葡萄一般,因此得名。它是引起人
类许多疾病的罪魁。

弗莱明每天用几十个培养皿接种上葡萄球菌,并配制各种养料,调节不
同的温度,观察它们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以了解影响细菌变异的种种条件。

一个早晨,弗莱明照例进行观察实验,突然,一种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他
的惊异,原来是一种来自灰尘的绿色霉菌落到培养皿里,并且生长繁殖起来
了。为了弄出个究竟,他对着亮光仔细观察起来,结果发现在这种绿色霉菌
的周围,所有原先生长着的葡萄球菌全部溶化了。这引起了弗莱明极大的兴
趣。他小心翼翼地把这种绿色霉菌培养繁殖起来,继续进行观察实验,终于
发现了霉菌可以制服凶恶异常的葡萄球菌的事实。他把这种由青霉菌分泌的
杀菌物质,叫“青霉素”。但遗憾的是,当时弗莱明没有办法把青霉素从溶
液中提取出来。

直到以后,在弗洛里、钱恩及其他几位科学家的支持下,在1940 年,
终于首次制出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现及研制成功,轰动了整个世界,使许多恶性病再不能肆
虐。1945 年,弗洛里、弗莱明和钱恩,获得了诺贝尔奖。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他在观察时没有放过异常现象的结果。如果在观
察时不注意这一异常现象,那么,青霉素的发现可能会推迟若干年。

在科学史上,这叫做“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栽柳柳成荫”现象,这可
以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所以,在观察时不能忽视这一点。

8。观察要注意角度
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来。所以,观察
要注意观察角度。

有一年,乾隆皇帝要在一处殿阁的顶楼悬立一块“天子重英豪”的5 字
竖匾。按照清朝皇家惯例,凡皇宫内亭、殿、堂、宇立碑造匾,都应由皇帝
亲笔题字。乾隆这次却一反原先的规定,要请别人来题写,而且草、隶、篆,
不拘一格。凡被选中者,要官封官,要钱奖银。皇榜贴出以后,震动整个北
京城。各部官员竞相献字,可没有一个让乾隆满意的。后来,有一个落第的
举子,托一个长老将5 个字送给乾隆,乾隆就召集几名大臣来品评。大臣一
看,只见字体大小不一,于是个个都摇头。乾隆听了也不反驳,就命挂上去
试试。挂上以后众臣抬头一看,只见“天子重英豪”5 个大字,摆布得当,
浑然一体,苍劲有力,与在下面看时完全两样。于是纷纷请罪,都说自己有
眼不识泰山。

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是因为殿阁顶楼很高,又是竖匾,如匾上的字写得一般大,从下往上
看,就自然会出现上端字小、下端字大的毛病。这个举子按照近大远小的透
视原理,故意将第一个字写大,依次按比例缩小,远看正好合适。

其实,这是角度不同的缘故。诸大臣是从平地这个角度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