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60-类证活人书 >

第23章

460-类证活人书-第23章

小说: 460-类证活人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添 圣散子方 
(此药性温,若阳证有热,不可轻服之) 
(圣散子)苏内翰云∶昔尝览《千金》三建散方,于病无所不治,而孙思邈特为着论,以谓此 
方用药节度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验特异。乃知神物效灵,不拘常制,至理开感,智不能知。 
今予所谓圣散子者,殆此类也。自古论病,惟伤寒为至危急,表里虚实,日数证候,应汗下 
之类,差之毫厘,辄至不救。若时毒流行,用圣散子者,一切不问阴阳之感,连服取瘥, 
不 
平居无病,能空腹一服,则饮食倍常,百疾不生,真济世之宝也。其方不知其所从出,而故人 
巢君世 
初 
着书,故以授之,且使巢君之名与此方同不朽。东坡居士序。 
草豆蔻(十枚去皮面裹,炮) 木猪苓(去皮) 石菖 
麻黄(去根节) 浓朴(去皮,姜汁炙) 本(去沙土) 芍药 枳壳(去根麸炒) 柴胡( 
辛(华阴者) 
防风(去芦头) 白术 藿香 半夏(姜制各半两) 甘草(一两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八分,去 
x调中汤(五十一)x 治夏月秋初,忽有暴寒折于盛热,热结于四肢,则壮热头痛,寒伤于胃则下利,或血、或 
水、或赤,壮热迷闷,脉数,宜下之。 
大黄(去皮三分) 葛根 黄芩 芍药 桔梗(去芦) 本(真者无,则以芎代之) 茯苓(去皮) 
白术 甘草(炙以上各半两) 
上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取一中盏,移 
时再服之,得快利,壮热便歇,小儿辈减与服之。凡秋夏暑热积日,或有暴寒折之,热无可 
散,喜抟着肌中,作壮热气也。胃为六腑之表,最易为暴寒伤之而下也,虚冷人亦不壮热, 
但下利或霍乱也,不宜服此,少实人可服。五石人喜壮热,适与药断下,则加热喜闷而死矣 
。亦不止,便作痹热毒,壮热甚不歇则剧,是以宜调中汤下,和其胃气也。调中汤去大黄 
,即 
黄煎之,殊验也。 
x射干汤(五十二)x 治初秋夏月豪雨冷,及天行暴寒,其热喜伏于内,咳嗽曲折不可得气息,喉哑失声,干嗽 
无唾,喉中如哽。 
射干(二两) 半夏(五两洗) 杏仁(三两去皮尖双仁,炒) 生姜(四两炮) 甘草(二两炙 
肉桂(二两) 枳实(二两炙) 当归(二两) 橘皮(二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 
x半夏桂枝甘草汤(五十三)x 治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少 
阴经,始不觉病,旬月乃发,脉便微弱,法先咽痛,似伤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 
夏桂枝甘草汤主之,次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二日便瘥,古方谓之肾伤寒也。 
甘草(炙) 半夏(汤洗) 桂心(各等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 
x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五十四)x 病患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因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 
冷所 
麻黄(去节秤,汤泡二分) 甘草(一分炙) 薏苡仁(半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 
x防己黄 汤(五十五)x 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炙) 白术(三分) 黄 (一两一分去芦)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 
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 
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 
后坐 
x杏仁汤(五十六)x 疗风湿,身体疼痛,恶风微肿。 
桂心(二两) 麻黄(一两去节,汤泡,焙,秤用) 芍药(一两) 天门冬(一两 
尖 
双仁,炒)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生姜四片,水一盏半,煎 
至八分,去滓温服。 
x小续命汤(五十七)x 治中风及香港脚痹弱,不能转侧者。又兼治小儿慢惊风。 
附子(生,削去皮脐五钱) 防风(一两半) 芍药 白术 人参 川芎 麻 
芩桂枝 甘草(各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取八厘清汁,入生姜汁再煎一二沸,温服,日三夜二。 
若柔 
x附术散(五十八)x 伤寒手足逆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直摇头口噤。 
附子(一两炮) 白术(一两) 川芎(三钱) 独活(半两) 桂心(二钱) 
上捣罗为末。每服三钱,水一中盏,枣子二枚,同煎至五分,温服。 
x桂心白术汤(五十九)x 治伤寒阴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者。 
白术 桂心 附子(炮,去皮脐) 防风(去芦头) 芎 
上锉如麻豆大。以水二盏,药五钱,生姜四片,枣三枚 
x附子防风散(六十)x 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者。 
白术(一两) 白茯苓(三分) 柴胡(一两半去苗) 五味子(一两) 干姜(三分炮裂,切) 甘草(三分炙 
微 
赤,切)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 桂心(半两) 防风(三分去芦头) 
上件药,捣筛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盏,入生姜四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x八物白术散(六十一)x 治伤寒阴痉,三日不瘥,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不出,恐阴气内伤。 
白术(半两) 白茯苓(半两) 麻黄(半两去节泡三沸,焙) 五味子(半两) 桂心(三分) 高良姜(一 
分) 羌活(半两)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 
上件药,捣筛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四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 
x柴胡半夏汤(六十二)x 治痰热头疼,利膈除烦闷,手足烦热,营卫不调,肢节拘倦,身体疼痛,嗜卧少力, 
饮食无味。兼治五饮,消痰癖。 
柴胡(八两) 人参(三两) 半夏(二两半洗) 甘草(三两炙) 
两 
去心)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x金沸草散(六十三)x 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头痛,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但不头痛为 
前胡(三两) 荆芥(四两) 半夏(一两净洗,姜汁浸) 赤芍药(二两) 细辛(一两 
复花(三两) 
上件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未知再 


卷第十八
属性:x(大半夏汤)(六十四)x 治痰饮及脾胃不和。 
半夏不拘多少。如法汤洗了。薄切干焙。每遇膈间有寒痰。用半夏白茯苓生姜各一 
分。细切。水二盏半。煎至一盏。滤去滓。临睡温呷。如有热痰。加炙甘草一分。如脾 
胃不和。去甘草。入陈橘皮一分同煎。 
x(越婢汤)(六十五)x 治风痹脚弱。 
石膏(四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白术(二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 麻黄(三两去节汤泡焙干) 
上件锉如麻豆大。每服四钱。以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x(脾约丸)(六十六)x 治老人津液少。大便涩。及香港脚有风。大便结燥者。 
大黄(二两酒浸焙干) 浓朴(刮去皮用姜汁炙) 枳壳(麸炒去穣) 白 
芍药(以上各半两) 麻子仁(一两半微炒) 杏仁(去皮尖麸炒三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不拘时候。未知 
加五丸十丸。止下利。服糜粥将理。 
x(黑神丸)(六十七)x 治温疫时气有积食者。 
巴豆(新好者一两轻捶去壳。以急流水约二碗浸一宿。然后更煮三五十沸后。冷漉 
出。去心膜。以帛子拭去水。然后研如膏。用浓纸十数层。裹以重物压去油。 
五灵脂(二分。黑色者为上) 杏仁(半两。烧过后研。入药再研) 大戟( 
半两。生用去皮。里面如粉白者为妙) 荆三棱(半两生用) 豆豉(二两须要新软 
者为妙。不得令晒干。与巴豆等同研匀细) 
上三味为极细末。方始入巴豆豆豉研匀。后入杏仁更研令匀细。别入飞罗面半匙。 
以井花水调如糊。渐次拌药。搜和得所。入臼中捣三二千下。丸如绿豆大。晒干。入瓷合 
内。频晒。或微火焙亦得。如遇伤寒有食积者。脉沉结。身体不热。即下之。量患人脏 
腑虚实加减丸数。服用煎姜枣汤吞下。取微利为度。不可太过。溏泄身热。下之则为痞 
气结胸。若病在上可吐者。同生姜干嚼三五丸。 
x(神功丸)(六十八)x 治三焦气壅。心腹痞闷。六腑风热。大便不通。津液内枯。 
大肠干涩。里急后重。或下鲜血。痰唾稠粘。风气下流。腰疼脚重。脐下胀痛。溺赤如 
金。 
大黄(三两) 人参(半两) 麻子仁(五两另研) 诃子皮(炮取二两) 
上杵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以通利为度 
。产后大便秘者。每服十丸米饮下。 
x(五柔丸)(六十九)x 治老人虚人香港脚。亡津液。虚秘。大便结。调补三焦。 
大黄(四两) 前胡(一两) 半夏(洗七次) 苁蓉(酒浸) 芍药 
茯苓(去皮) 细辛 当归 葶苈(炒。各半两) 
上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温水下二十丸。以通利为度。 
x(大三脘散)(七十)x 治三焦气逆。胸膈虚痞。两胁气痛。面手浮肿。大便秘涩。 
兼治香港脚。 
独活(一两) 白术(三分) 甘草(三分微炙) 干木瓜(切焙干秤一两 
)紫苏(一两) 大腹皮(一两炙黄用) 陈橘皮(三分) 沉香(一两 
)木香(三分) 川芎(三分) 槟榔(三分) 
上十一味。同一处。杵为粗散。每剂秤一分。水二盏。同煎至一盏。去滓。分二服 
。带温服。取便利为效。如能临晚常进半剂。根据法煎服。即腑脏调和。风气人多秘滞。 
数宜服之。未通利者。根据法煎服。此药极不虚人气。经验多矣。香港脚心腹气闷。大便秘 
滞者良。 
x(槟榔散)(七十一)x 治脚肿。 
橘叶(一大握) 沙木(一握) 小便(小盏) 酒(半盏。同以上药煎) 
上煎数沸。调槟榔末二钱。食后服。 
x(薏苡仁酒法)(七十二)x 治脚痹。 
薏苡仁 牛膝(各二两) 海桐皮 五加皮 独活 防风 杜仲(姜汁炙。以上各一两) 白术(半两) 枳壳(一 
两炒) 生干地黄(二两半) 
上锉为粗末。以生绢袋内无灰酒五升浸。春夏秋冬二七日。夏月盛热分作数剂。逐 
旋浸酒。每日空心温服一盏。或半盏。日三四服。常令酒气醺醺不绝。久服觉皮肤下如 
数百条虫行。即风湿气也。 
x(木瓜散)(七十三)x 治香港脚。 
大腹皮(一枚) 紫苏(一分) 干木瓜(一分) 甘草(一分炙) 木香(一分) 羌活(一分) 
上细锉为散。分作三服。每服用白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通口服。 
x(葱豉汤)(七十四)x 治伤寒一二日。头项腰背痛。恶寒脉紧无汗者。此汤主之。 
豆豉(二大合) 葱白(十五茎) 麻黄(四分去节) 干葛(八分) 
上件以水二升。先煎麻黄六七沸。掠去白沫。干葛煎二十余沸。下豉煎取八大合。 
去滓分二次温服。如人行五六里。服讫良久。煮葱豉汤热吃。即取汗。 
x(连须葱白汤)(七十五)x 治伤寒已发汗。或未汗。头疼如破。 
生姜(二两) 连须葱白(寸切半升) 
上以水二升。煮一升去滓。分作二三服。服此汤不瘥者。服葛根葱白汤。 
x(葛根葱白汤)(七十六)x 治头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