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60-类证活人书 >

第16章

460-类证活人书-第16章

小说: 460-类证活人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属太阳) 
桂枝(一两三钱。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一两三钱) 附子(一个炮去皮) 
甘草(三分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 
服。 
x桂枝加葛根汤。(十八)x 太阳病。项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者。此主之。(伊芳尹汤液论。桂枝汤 
中加葛根。今监本用麻黄误矣) 
桂枝 甘草(炙) 芍药(各六钱三字) 葛根(一两三钱) 麻黄(一两一钱)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服。覆取微 
汗。 
x桂枝加浓朴杏子汤。(十九)x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此主之。(属太阳) 
桂枝(去皮) 芍药(各一两) 甘草(六钱三字炙) 杏仁(去皮尖。十七个) 
浓朴(去皮。姜汁炙。六钱三字)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煮至八分。去滓温服。覆取微汗。 
x麻黄汤。(二十)x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恶风无汗而喘者宜服。○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 
。不可下宜服。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服之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 
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此主之。○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衄。此主之。 
(以上属太阳)○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发汗则愈。宜服。○脉但浮无余证者与服。若不溺 
腹满加哕者。不治。(以上属阳明) 
甘草(半两炙) 桂枝(一两) 杏仁(三十五个去皮尖) 麻黄(一两半。去节。 
百沸汤泡去黄汁。焙干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覆取微汗。不须啜粥。(加 
减法)伤寒热病。药性须凉。不可太温。夏至后麻黄汤须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黄芩一分。盖 
麻黄汤性热。夏月服之。有发黄斑出之失。唯冬及春。与病患素虚寒者。乃用正方。不在加减。 
x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二十一)x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此服 
之。(属太阳) 
甘草(一两炙) 石膏(四两碎绵裹) 杏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麻黄(二两。去节。 
汤泡。去黄汁。焙干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x麻黄附子甘草汤。(二十二)x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可与此药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 
汗也。属少阴) 
麻黄(二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 
破八片)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相次三两服。以身微汗为度。 
x麻黄细辛附子汤(二十三)x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此主之。(属少阴) 
麻黄(二两。去节。汤炮去黄汁。焙干秤)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 
片)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x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二十四)x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此主之。(属阳明) 
麻黄(一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秤) 甘草(一两炙) 赤小豆(半升) 杏仁 
(二十枚去皮尖) 生梓白皮(切二两) 连翘(一两。或作半两连翘根是)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x麻黄升麻汤。(二十五)x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 
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此主之。(属厥阴) 
麻黄(二两半。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秤) 升麻 当归(各一两一分) 知母 黄芩 
葳蕤(各三分) 芍药 麦门冬(去心) 
桂枝(去皮) 茯苓 甘草(炙) 干姜(炮) 石膏(碎绵裹) 白术(各一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相次一炊久。进一服。汗出 
愈。 
x葛根汤。(二十六)x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又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利。此并主 
之。(属太阳) 
葛根(二两) 桂枝(去皮) 甘草(炙) 芍药(各一两) 麻黄(一两半。去节。汤泡去黄汁。 
焙干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覆取 
汗为度。 
x葛根加半夏汤(二十七)x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此主之。(属太阳) 
葛根(四两或作一两) 半夏(六钱一字) 麻黄(三分。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秤) 
甘草(炙) 桂枝(去皮) 芍药(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覆取 
微汗。 
x葛根黄芩黄连汤(二十八)x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 
出者。此主之。 
葛根(四两) 黄芩(一两半) 黄连(六两或作二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日进二三服。 
x小柴胡汤。(二十九)x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设胸满痛。与服。脉但浮者 
。与麻黄汤。○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痛。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烦而不呕。或 
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此主之。○血弱 
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邪正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此主之。○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 
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此主之。○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发汗吐下之后。四五日柴 
胡汤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即愈。○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此 
主之。○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为阳微结。必 
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 
里半在表也。脉虽沉紧。不得为 
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令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服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 
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腹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以上属太阳)○阳明病发潮热。大便 
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服之。○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服之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汗出而解。○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 
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身前后 
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此药主之。(以上属阳明)○太阳病不解。转 
入少阳。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此主之。若已吐下发汗。温针 
谵语。小柴胡汤证罢。此为坏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以上属少阳)○呕而发热者宜服。○ 
伤寒瘥已。后更发热。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属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 
证) 
黄芩(一两半。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一两半。芍药或作三分。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二两) 
人参(一两半。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一两半。温覆微汗愈。若咳嗽者。去人参并枣子加五味子一两一分干 
姜一两) 枣子(六枚。若胁下痞硬。去枣子加牡蛎二两熬。牡蛎或作一两) 半夏(一两一分汤洗。若胸中烦不呕者。 
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用四分之一。若渴者。去半夏更加人参三分栝蒌根二两) 柴胡(四两去芦) 甘草(一两 
半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三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服。 


卷第十三
属性:x大柴胡汤(三十)x 太阳病过十余日。发汗吐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 
不止。(一云呕止小安)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十余 
日。热结在里。往来寒热者与服。○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此主之。 
(以上属太阳)○阳明病汗多者。急下之。宜服。○少阴病下利清水。心下痛。口干者。可下之。 
宜大柴胡、大承气汤。○病腹中满痛。此为实。当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腹满不减。减不足 
言。当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伤寒后脉沉者。内实也。下之解。宜服。○伤寒六七日。目 
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太阳 
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宜服。○病患无表里证。发热 
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大柴胡汤主之。○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 
。属阳明。脉实者可下之。大柴胡大承气汤主之。(属可下病脉证) 
柴胡(四两) 黄芩 芍药(各一两半) 半夏(一两一分洗) 枳实(二枚去穣炒。千金 
云。枳实去穣一分准二枚)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以利为度 
。未利再服。(本方无大黄。欲下者。加大黄一两) 
x柴胡桂枝汤(三十一)x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头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此主之。(属太阳)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此药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属发汗后病脉 
证) 
柴胡(一两三钱) 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 芍药(各半两) 半夏( 
四钱一字洗) 甘草(三钱一字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 
温服。 
x柴胡桂枝干姜汤。(三十二)x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 
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宜服之(属太阳) 
柴胡(四两) 桂枝(去皮) 黄芩(各一两半) 牡蛎(熬) 甘草(炙) 
干姜(各一两) 栝蒌根(二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食顷再服。 
x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十三)x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 
尽重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