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06-中国医籍考 >

第97章

606-中国医籍考-第97章

小说: 606-中国医籍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要旨论。十万余言。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帙。习医要用直格书三卷。医方精要宣明论二帙。(心印绀珠经) 
王 曰。刘守真论风火之病。以内经病机气宜十九条者。为原病式。曲尽精微。其治法则与子和相出入者也。 
(青岩丛说) 
张介宾曰。刘河间原病式所列病机。原出自内经至真要大论,盖本论详言五运六气。盛衰胜复之理。而以病 
机一十九条。总于篇末。且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写之。虚者补之。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是可见所言 
病机。亦不过 
契运气之大纲。而此中有无之求。虚实之异。最当深察。总惟以和平为贵也。故五常政大论。又详言五运三气之 
辨。则火之平气。曰升明。火之太过。曰赫曦。火之不及。曰伏明。此虚实之辨。则有如冰炭之异。而内经不偏 
不倚之道。固已详明若是。奈河间不能通察本经通旨。遂单采十九条中一百七十六字。演为二百七十七字。不辨 
虚实。不察盛衰。悉以实火言病。着为原病式。以讫于今。夫实火为病。固为可畏。而虚火之病。尤为可畏。实 
火固宜寒凉去之。本不难也。虚火最忌寒凉。若妄用之。无不致死。矧今人之虚火者多。实火者少。岂皆属有余 
之病。顾可概言为火乎。历观唐宋以前。原未尝偏僻若此。继自原病式出。而丹溪得之定城。遂目为至宝。因续 
着局方发挥。及阳尝有余等论。即如东垣之明。亦因之而曰。火与元气不两立。此后如王节斋戴原礼辈。则祖述 
相传。遍及海内。凡今之医流。则无非刘朱之徒。动辄言火。莫可解救。多致伐人生气。败人元阳。杀人于冥冥 
之中。而莫之觉也。诚可悲矣。即间有一二特达。明知其非。而惜人阳气。则必有引河间之说。而群吠之者矣。 
何从辨哉。矧病机为后学之指南。既入其门。则如梦不醒。更可畏也。医道之坏。莫此为甚。误谬之源。不可不 
察。(景岳全书) 
李中梓曰。刘完素选述六书。发明亢制之理。洞如观火。然偏主于热。岂能尽六气之变乎。遂令后世喜用寒 
凉。伐天和而罔悟。伊芳谁之咎也。(颐生微论) 
四库全书提要曰。素问元机原病式一卷。金刘完素撰。完素字守真。河间人。事迹具金史方伎传。是书原素 
问至真要论。详言五运六气。盛衰胜复之理。而以病机十九条中。 
采一百七十六字。演为二百七十七字。以为纲领。而反复辨论以申之。凡二寓余言。大旨多主于火。故张介宾作 
景岳全书。攻之最力。然完素生于北地。其人秉赋多强。兼以饮食醇酿。久而蕴热。与南方风土原殊。又完素生 
于金时。人情淳朴。习于勤苦。大抵充实刚劲。亦异乎南方之脆弱。故其持论。多以寒凉之剂。攻其有余。皆能 
应手奏功。其作是书。亦因地因时。各明一义。补前人所未及耳。医者拘泥成法。不察虚实。概以攻伐戕生气。 
譬诸检谱角抵。宜其致败,其过实不在谱也。介宾愤疾力排。尽归其罪于完素。然则参桂误用。亦可杀人。又将 
以是而废介宾书哉。张机伤寒论有曰。桂枝下咽。阳盛乃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明药务审证,不执一也。故 
今仍录完素之书。并着偏主之弊。以持其平焉。 
〔薜氏(时平)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 存 
〔刘氏(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 存 
自序曰。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盖济世者凭乎术。愈疾者仗乎法。故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 
玄机。此经固不可力而求。智而得也。况轩岐问答。理非造次。奥藏金册。宝典深隐。生化玄文。为修行之径路。 
作达道之天梯。得其理者。用如神圣。失其理者。似隔水山。其法玄妙。其功深固。非小智所能窥测也。若不访 
求师范。而自生穿凿者,徒劳皓首耳。余二十有五。志在内经。日夜不辍。殆至六旬。得遇天人。授酒美饮。若 
橡斗许。面赤若醉。一醒之后。目至心灵。大有开悟。衍其功疗。左右逢原。百发百中。今见世医多赖祖名。倚 
约旧方。耻问不学。特无更新之法。纵闻善说。反怒为非。呜呼。患者遇此之徒。十误八 
九。岂念人命死而不复者哉。仁者鉴之。可不痛欤。以此观之。是未知阴阳变化之道。况木极似金。金极似火。 
火极似土。土极似木。故经曰。亢则害。承乃制。谓已亢极。反似胜己之化。俗流未知。故认似作是。以阳为阴。 
失其本意。经所谓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医徒执迷。反肆傍识。纵用获效。终无了然之语。其道难与语哉。仆见 
如斯。道述玄机。刊行于世者。已有宣明等三书。革庸医之鄙陋。正俗论之舛讹。宣扬古圣之法则。普救后人之 
生命。今将余三十年间。信如心手。亲用若神。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比物立象。直明真理。治法方论。裁成三 
卷。三十二论。目之曰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此集非崖略之说。盖得轩岐要妙之旨。故用之可以济人命。舍之无 
以活人生。得乎心髓。秘之箧笥。不敢轻以示人。非绝仁人之心。盖圣人之法。不过当人。未易授尔。彼之明者。 
当自传焉。时大定丙午闰七月中元日。河间刘完素守真述。 
杨威序曰。天兴末。予北渡寓东源之长清。一日遇前太医王庆先家。于几案间。得一书。曰素问病机气宜保 
命集。试阅之。乃刘高尚守真先生之遗书稿也。其文则出自内经中。摭其要而述之者。朱涂墨注。凡三卷。分三 
十二门。门有资次。合理契经。如原道则本性命之源。论脉则尽死生之说。摄生则语存神存气之理。阴阳则讲抱 
元守一之妙。病机则终始有条有例。治病之法。尽于此矣。本草则驱用有佐有使。处方之法。尽于此矣。至于解 
伤寒论。气宜说曲尽前圣意。读之使人廓然有醒悟。恍然有所发明。使六脉十二经。五脏六腑。三焦四肢。目前 
可得而推见之也。后二十三篇。随论出证。随证出方。先后加减。用药次第。悉皆蕴奥。精 
妙入神。尝试用之。十十皆中。真良医也。虽古人不是过也。虽轩岐复生。不废此书也。然先生有序。序已行藏。 
言幼年己有直格宣明原病式三书。虽义精悫。然有不尽圣理处。今是书也复出。与前三书相为表里。非曰后之医 
者龟鉴欤。至如平昔不治医书者得之。随例验证。度己处药。则思亦过半矣。予谓是书。虽在农夫工贩。缁衣黄 
冠儒宗。人人家置一本可也。若已有病。寻阅病源。不至乱投汤剂。况医家者流者哉。惜哉。先生卒。书不世传。 
使先生之道。窃入小人口。以为己书者有之。予悯先生道。屏翳于茆茨荆棘中。故存心精较。今数年矣。命工镂 
版。拟广世传。使先生之道。出于茆茨荆棘中。亦起世膏肓之一端也。岁辛亥正月望日。大卤杨威序。 
宁献王序略曰。是书者。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丙午。守真所撰之书也。时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焉。始守真蕲 
惜无传。至胡元宪宗元年辛亥。乃宋理宗淳 十一年也。相去六十五年矣。大卤杨政亨谓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 
之。不可私也。乃锓诸梓。惜乎古板于兵燹不存。久矣。世无其传。今命工重刊既完。必用序以纪其实。姑书于 
篇端云。或曰。不书中国之正朔。而用金虏之正者何。当宋季也。河间为金虏所有而执用之故也。岁在宣德辛亥。 
三月初二日丙寅。 仙书。 
李濂曰。刘守真晚年着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凡三卷。分三十二门。首原道原脉摄生。以及于处方用药。君臣 
佐使之法。无所不备。而秘藏 笥。不以示人。(医史) 
李时珍曰。张元素病机气宜保命集四卷。一名活法机要。后人误作河间刘完素所着。伪撰序文词。调于卷首。 
以附会之。 
四库全书提要曰。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金张元素撰。元素字洁古。易州人。八岁应童子举。二十七试进 
士。以犯庙讳。下第乃去。而学医。精通其术。因抒所心得。述为此书。凡分三十二门。首原道原脉。摄生阴阳 
诸论。次及处方用药。次第加减。君臣佐使之法。于医理精蕴。阐发极为深至。其书初罕传播。金末杨威始得其 
本刊行。而题为河间刘完素所着。明初宁王权重刊。亦沿其误。并伪撰完素序文词。调于卷首。以附会之。至李 
时珍作本草纲目。始纠其谬。而定为出于元素之手。于序例中。辨之甚明。考李濂医史。称完素尝病伤寒八日。 
头痛脉紧。呕逆不食。元素往候。令服某药。完素大服其言遂愈。元素自此显名。是其造诣深邃。足以自成一家。 
原不必托完素以为重。今特为改正。其伪托之序。亦并从删削焉。 
按线溪野老刘守真三消论跋云。麻征君寓汴梁日。访先生后裔。就其家。得三消论气宜病机之书。又杜思敬 
济生拔萃。称东垣活法机要。与洁古家珍。及刘守真保命。大同小异。考征君则麻九畴。为张子和友。乃在当时。 
其言若此。与杨序所谓先生卒。书不世传。屏翳于茆茨荆棘中者符。杜思敬编书。在于元延 二年。时八十一岁。 
其生距守真之时。未为辽阔。则是书之出自守真。断可知矣。且其所述方论。与宣明论原病式相出入。李时珍有 
何所证。以为张元素之书。夫元素所着。虽佚不可见。东垣李明之尝从受其法。则读明之诸书。以溯源委。其理 
趣判然。与是书不同。元素子璧。着有保命集论类要。时珍岂非以此相混者耶。提要未察此义。随袭其谬。并以 
序文词。称宁王伪撰。郢书燕说。莫甚此焉。活法机要。为李明之所着。时珍又只是书一名。实为歧误。 
〔三消论〕一卷 存 
线溪野老跋曰。三消之论。刘河间之所作也。因麻征君寓汴梁。暇日访先生后裔。或举教医学人。即其人矣。 
征君亲诣其家。求先生平昔所着遗书。乃出三消论。气宜病机二书。未传于世者。又多不全。止取三消论。于卷 
首增写六位脏象三图。其余未遑润色。即付友人穆子昭。子昭乃河间门人。穆大簧之后也。时觅官于京师。方且 
告因征君。欲因是而惠之。由是余从子昭。授得一本。后置兵火遂失其传。偶于乡人霍司承君祥处。复见其文。 
然传写甚误。但根据仿而录之。以付后之学人。详为刊正云。时甲辰年冬至日。线溪野老书。 
〔灵秘十八方〕佚 
按上见于古今医统。 
〔张氏(元素)家珍〕一卷 未见 
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医学启源〕读书敏求记三卷 未见 
钱曾曰。金易水张元素着。洁古治病。不用古方。刻期见效。刘守真尝病伤寒。洁古诊其脉。而知其用药之 
差。守真大服。自是名满天下。是书采辑素间五运六气。内经治要本草而成。其门下高弟李明之请兰泉张建吉甫。 
序于卷首。 
〔张氏(璧)医学新说〕佚 
按上见于医学源流。 
〔张氏(从正)儒门事亲〕三卷 存 
颐斋引曰。医之为道尚矣。自本草灵素之书作。而传之者。代不乏人。和缓以降。若越人。若淳于。若张若 
华。皆明其理。神其术。而能济众于夭阏者也。然其着书垂世。为医流之指南者。独长沙公而已。尔后百论千方。 
纷然杂出。 
览之者。但若可采用之。则莫适所从。求其洞达是理。而□□夫至要者。殆若晨星。然近世惟河间刘守真深得长 
沙遗意。故能以斯道。鸣乎大定明昌。南渡以来。宛丘张子和出。专探历圣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