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中国医籍考-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外。曰前。曰后。曰中。曰间。曰侧。曰交。曰会。传注之名。曰上。曰下。曰出。曰入。曰径。曰直。曰横。
曰邪。曰起。曰从。曰及。曰循。曰历。曰注。曰行。曰走。曰之。曰去。曰乘。曰过。曰还。曰络。曰绕。曰
系。曰属。曰结。曰合。曰交。曰贯。曰布。曰散。曰至。曰抵。曰并。曰挟。曰别。曰约。曰究。曰兼。以别
表
里。以分虚实。以明营卫。以测传变。以辨补泻。以审汗下。以决死生。皆于是乎取之。彼寸关尺者。特以候之
而已。针石灼艾。固以此为要。而汤液丸散。亦必藉焉。苟不先寻经络。而茫然施治。乌能中其肯綮。而收万全
之功哉。其说盖与沈君合。固知此道渊微。唯精研者乃相契也。爰乘稍暇。为之删校。复述枢要。以续斯编。更
名曰经络全书。一以酬沈君见托之急。一以缵先君不传之绪。一以裨后学搜括之勤。虽问与沈君异同。要不失为
忠臣矣。死者如可作也。吾将质之。万历四年丙子。五月望日。吴江徐师鲁序。
〔尤氏(乘)重辑经络全书〕二卷 存
凡例曰。医学之道。以洞视脏腑为贵。非扁鹊有神授也。轩岐之书。皆所以救人洞视者。后人竟忽焉。而莫
能察。其不至费人也几希。所幸沈承之先生。编为经脉分野。而脏腑咸得以洞视矣。惜其书迄今。将二百年。未
寿诸梓。虽有传写。故得其益者尚寡。兹刻之所以不客已也。一沈君之书。已经伯鲁先生为订正矣。伯鲁以为引
证繁复。故爰加删校。予得是编。窃心喜而朝夕读之。是以知其尚未备也,因僭加补订。亦经三易稿矣。不谓戊
辰冬闻有吴君聘者。隐于西郊。予慕往就教焉。见予手订则曰非沈君之原本乎。乃出其姻亲顾君所增订者示予。
予不胜击节。先得吾心之所同。然抑又幸也。由是采以所增。广以未备。辨以讹。删以复。庶可称全书。洵为不
易之典也。一伯鲁删校之后。复续以经络枢要。因名曰经络全书。似可谓尽善矣。然脏腑经络及筋。有正有别。
有直有支之类。悉加详注。不厌重复。务使读者无遗憾矣。
〔吴氏(嘉言)针灸原枢〕二卷 存
严州府志曰。吴嘉言。分水人。世以医名。尽得素难等书玄妙。当道重之。授太医院吏目。有当世名医之
誉。礼部尚书潘晟祭酒余有丁皆有赞赠。所着有医学统宗。针灸原枢等书。行于世。子学易亦以医知名。后任雷
州吏目。徐氏(廷璋)活人妙法针经 二卷 未见
〔李氏(时珍)奇经八脉考〕明志一卷 存
顾问序曰。奇经八脉考者。李君濒湖所撰辑以活人者也。经有正有奇。独考奇者奇经。人所略。故致详焉。
并病源治法。靡不条具。若指诸掌。岂惟医学有赖。玄修之士。亦因以见身中造化真机矣。用心之勤如此。何其
仁哉。濒湖世儒。兼以医鸣。一门父子兄弟。富有着述。此特见一斑耳。问不佞。尝推其直谅多闻之益。因僭识
卷端。以舍后之君子。明万历丁丑小暑日。同里日岩顾问顿首书。
四库全书提要曰。奇经八脉考一卷。明李时珍撰。其书谓人身经脉。有正有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
为十二正经。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冲任督带。为八奇经。正经人所共知。奇经医所易忽。故特评其病源治法。
并参考诸家之说。荟粹成编。其原委精详。经纬贯彻。洵辨脉者所不可废。又创为气口九道脉图。畅发内经之旨。
而详其诊法。尤能阐前人未泄之秘。考明初滑寿尝撰十四经发挥一卷。于十二经外。益以任督二脉。旧附刊薛己
医案之首。(案薛己医案。凡二本。其一本不载此书。)医家据为绳墨。时珍此书。更加精核。然皆根据灵枢素
问。以究其委曲。而得其端绪。此以知征实之学。由于考证。递推递密。虽一技亦然矣。
〔徐氏(凤)针灸大全〕(医藏目录。作针灸捷法。通行本。作针灸捷法大全。)明志七卷(医藏目录。
作六卷。)存
〔杨氏(济时)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三卷 未见
王国光序曰。三衢杨子继洲幼业举子。博学绩文。一再厄于有司。遂弃其业业医。医固其世家也。祖父官太
医。授有真秘。纂修集验医方进呈。上命镌行天下。且多蓄贮古医家抄籍。杨子取而读之。积有岁年。寒暑不辍。
倬然有悟。复虑诸家书弗会于一。乃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
题曰玄机秘要。诚稽此而医道指掌矣,世宗朝命太宗伯。试异选。侍内廷。功绩懋着。而人以疾病 疡造者。应
手奏效。声名藉甚。会在朝善杨子,究其自出是编。诸公嘉之。乃寿诸梓。以惠后学。请序于余。素知杨子去儒
业业医。今果能以医道侔相功。益信儒道之通于医也。是编出。而医道其指南焉。神明在人。寿域咸济。诸公之
仁溥矣。远矣。是为序。
蕲贤曰。玄机秘要。三衢继洲杨济时家传着集。(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十卷 存
赵文炳序曰。医关民命。其道尚矣。愿古之名医。率先针砭。而黄岐问难,于此科为独详。精其术者。立起
沉。见效捷于药饵。迩来针法绝传。殊为可惜。余承乏三晋。位时多事。群小负 。万姓倒悬。目系民艰。弗
克匡济。由是愤郁于中,遂成痿痹之疾。医人接踵。日试丸剂。莫能奏效。乃于都门。延名针杨继洲者。至则三
针而愈。随出家传秘要以观。乃知术之有所本也。将付之梓人。犹以诸家未备。复广求群书。若神应经。古今医
统。乾坤生意。医学入门。医经国小。针灸经。针灸聚英。针灸捷要。小儿按摩。凡有关于针灸者。悉采集之。
更考素问难经。以为宗主。针法纲目。备载之矣。且令能匠。于太医院省。刻铜人像。详
着其穴。并刻画图。令学人便览而易知焉。余有忧于时事。愧无寸补。恨早年不攻是业。及能济人利物也。因刻
是书。传播海内。必有仁人君子。诵而习之。精其术以寿斯民者。是为序。时万历辛丑桂月吉日。巡按山西监察
御史燕赵含章赵文炳着。
四库全书提要曰。针灸大全十卷。明杨继洲编。继洲万历中医官。里贯未详。据其刊版于平阳。似即平阳人
也。是书前有巡按山西御史赵文炳序。称文炳得痿痹疾。继洲针之而愈。因取其家传卫生针灸元机秘要一书。补
辑刊刻。易以今名。本朝顺治丁酉。平阳府知府李月桂以旧版残阙。复为补缀。其书以素问难经为主。又肖铜人
像。绘图立说。亦颇详赅。惟议论过于繁冗。
〔吴氏(昆)针方六集〕六卷 存
自序曰。良医者,非人司命。任不啻与九鼎争昂。然必针药并诸其极。始为无忝。隆古圣神。既尝百草。而
示人以药。作作九针。而喻人以刺。亦以人命至重。拯救之术。不得不详且悉也。正统中。圣虑宋制铜人。日久
漫灭。命复范铜为之。建诸医官。式广教诏。又砻石图经。序由御制。圣心之保民也弘矣。其所望于医者至矣。
语曰。不针不神。不灸不良。良有以也。近世刀圭之徒。才能不及中庸。分科疗病。更不讲求。神良精艺者。万
夫一辙。无亦法妙。无方探之。犹望洋尔。昆自束发修儒。游心灵素。诸砭 针经。皆时讨究。盖未及壮年。负
笈万里。虚衷北面。不减七十二师。念在取善发蒙。不谓一 非律。一篑非山故也。时以所授针方。对证施治。
种种神验。然穷其所以神者。 牾背驰。阻于顿悟。益之三十余年。觉以岁积。始破前迷。今樗
栎之年。六十有七。视昔考医方时。年则倍矣。志在公善于人。成斯六集。首神照。次开蒙。次尊经。次旁通。
次纷署。次兼罗。其间一得之愚。实千虑之所开也。良工之心独苦。今乃验之。籍是以翼图经。岂至自与。 瞻
天朝。轸念疲癃。泽同雨露。兹六集者。倘有补于圣政。亦桔槔之助甘霖耳。遑自功哉。所 望者。一人有庆。
寿域同跻。林总万方。家松龄而人鹤算。参苓不饵。针石永捐。俾池上神工。挟术而无所施。则岩穴之私慰矣。
他尚何求。岁丁巳。海阳程处士标病剧得起。进不肖为医林长。侧弁六集而左袒焉。复捐阿堵。以鸠剞劂。义之
纪也。惟是并序。皇朝万历四十六年岁次戊午长至日书。
〔砭 考〕未见
按上见于鹤皋山人小传。
〔吴氏(文炳)神医秘诀遵经奥旨针灸大成〕四卷 存
〔亡名氏针灸快捷方式〕二卷 存
按〔飞腾八法〕(绛云楼书目。作飞腾八法神针。)医藏目录卷阙未见
〔针灸纂要〕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针学提纲〕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南干针灸书〕医藏目录二卷 未见
〔针灸治例〕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姚氏(良)考古针灸图经〕未见
吴县志曰。姚良。字晋卿。宋谥文康爽七世孙。明医所着尚书孔氏传。律吕会元。溯源指治方论。考古针灸
图经。
〔过氏(龙)针灸要览〕一卷 未见
苏州府志曰。过龙,字云从。吴县人。手神超逸。隐于医。着针灸要览。十四经发挥。茶经。各一卷。时与
祝京兆文待诏游。生平不 不畲。所需自足。自号十足道人。年九十三卒。文征明有十足道人传。
〔十四经发挥〕未见
〔刘氏(继芳)发挥十二动脉图解〕未见
太平府志曰。刘继芳。字养元。精治外证。得华佗肘后之传。四方造请者屦尝满。着有发挥十二动脉图解。
并怪证表里因等集。长子翱鲤绳家学。亦负重名。考授太医院吏目。三子腾鲤拔贡。任灵宝令。
〔金氏(孔贤)经络发明〕未见
浙江通志曰。经络发明。万历义乌县志。金孔贤着。字希范。
〔吴氏(延龄)经络俞穴〕未见
浙江通志曰。经络俞穴。归安县志。吴延龄着。字介石。
〔黄氏(渊)针经订验〕未见
按上见于浙江通志经籍类。
〔亡名氏铜人针灸方〕一卷 未见
〔针灸集成〕一卷 未见
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绀珠针法〕未见
〔密治针经〕未见
按上见于绛云楼书目。
〔针书〕一卷 未见
〔碧峰道人八法神法〕一卷 未见
按上见于也是园书目。
〔吕氏(夔)经络详据〕未见
按上见于江阴县志。
〔邓氏(良仲)针灸秘传〕未见
按〔张氏(三锡)经络考〕一卷 存
〔赵氏(献可)经络考〕未见
按上见于鄞县志。
〔李氏(中梓)铜人穴经〕未见
按〔施氏(沛)经穴指掌图〕一卷 存
〔凌氏(千一)针灸秘要〕四卷 未见
大樵山人序曰。粤自神农氏以草木治病。说者谓非大圣人不能。夫以草木治病。犹以身尝之。而得其性味者。
若针灸则于何而知说。见五经四子之书者。惟孟子求三年之艾一语耳。而针无闻焉。灸之法。今所在皆有。惟针
不尽传。即传亦不得其秘要。深以为恨。然余尝阅黄帝内经。秦越人难经以下。所论针灸最多。而尤详于针法。
何今能者之寥寥也。迎随补泻之异其法。男女老幼之异其宜。人各一说。意惟论之者多。故愈烦而无当。人莫知
所适从。故愈以失其法欤。双林凌氏之以针灸名旧矣。有千一者。博综群书。留心济世。于是弃举子业业医。尤
精于针灸学。着针灸秘要四卷,而亦于论针为特详。别是非。辨疑似。发先圣贤之微言。汇众见而归于一是。予
于医绝无所知。今读其言。若自视其掌纹。井井然可数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