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06-中国医籍考 >

第155章

606-中国医籍考-第155章

小说: 606-中国医籍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可不慎欤。治痘者若不能表里虚实。气血寒温。毒势深浅。而施治焉。未有不为害者。于深慨夫治痘之医。 
或有拘于日数者。或有拘于方书者。当用升麻药保元汤。而强执不用。不当用者。则又妄用之。血不足矣。反补 
其气。里本实矣。反补其虚,热毒盛矣。反助其火。阳气脱矣。反解其毒。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 
者。非医杀之乎。病死不之知也。为人父兄者。亦不之知也。至于方书所载。又有偏于温补者。有偏于凉泻者。 
有先人之妙用则可。无先人妙用则误矣。岂应以当今粗率孟浪之见。滑诈嗜利之人为之哉。予素研穷于此。尚未 
得其奥旨。因被逮淹禁比部二载。遂将闻人氏钱氏陈氏蔡氏。及痘疹全书。玄机博爱心鉴等书。细加参详。将其 
已出未出,长发灌浆收靥。形色治法。肤浅易晓之 
说。采集及予素所经验者。编成一帙。名为治痘详说。不特宜于东南。虽西北之人。亦不越是矣。惟高明同志者 
校之。时万历癸巳夏后学孟继孔识。 
〔柳氏(樊邱)痘疹神应心书〕二卷 存 
谭起岩序曰。余家世南云。去和夷七千里而遥。戊戌夏。捧檄来游。维时母大人春秋高矣。儿才五龄。意犹 
豫不欲发。母大人 曰。而夙志谓何。何以吾为念。吾尚能与而俱西也。如虑此五龄儿。独难得一岐黄家乎。遂 
促装行。今年春之正月。儿偶发热。医不意痘也。药之。已而见点矣。又药之。转见昏闷。舌黑。头腰痛。诸恶 
证并生。医无所复之。察形诊脉。第谓必死。余母大人与余妇。携持号哭。声彻外庭间。而余亦勉强从延陵季子 
事。乃阖境人士。犹皇皇为余走望于神。有如卫父兄而捍头目者。顷之。部民刘文光扣璧请见。余因辟内而见之。 
渠以捻子照儿面三部。便跪而前曰。民得请于神矣。请听民。民传有九味神功散。当令必生。余造次恍惚。计莫 
知所出。一惟是听其便宜。而专制之。日晡散就。煮以饮儿。稍得睡。再煮以饮儿。稍得睡。再煮以饮儿。稍知 
寻母。又再煮以饮。东方白矣。儿遂大悟。索粥饮。更穷日夜。进一服。副痘渐出。佐以紫草茸。毒尽解。而红 
活可爱。余始大神其术。至问所从来。即以是书进。余受而卒业。则正统壬戌间上饶樊邱公教授凌江时所着。而 
其弟子裴生庶为之论治者也。嗟乎。方神方也。公神人也。余见再生。又神视于民而应之者也。独恨公以南人宦 
南方。而其着述编刻。更自南方始。南人治痘疹家。往往不闻珍录。即录之亦第引其发渴痒塌一二款。以备参互。 
如类聚保赤诸书止尔。无甚赏识也。岂不谓参着难常试。遂于神剂妙论。一切资覆瓿乎。抑其所编次者。浮漫不 
雅训。剞劂氏又鲁鱼任意。或令观者厌薄之。致未尝致目乎。不然。何此土此书。既廑廑有之。而用其万一。而 
在吾南土。则尤泯泯也。余特为之正其讹。汰其冗。补其阙。叙而一再锓之。题其额为痘疹神应心书。一以庆吾 
儿之遇。一以拜神人之嘉。一以广邱公神明之德于无穷也。至其立论主方。圆神断制。具方论中。中所称紫草茸 
者。出乌思藏。自是一种。用之化毒活疔。活血排脓大有神。又邱公所未常见。未常用矣。并缀数语。具入心书。 
只眼者当自得之。 
按是书收在于王象晋简易验方第六卷。题曰贵溪柳樊邱可封裁定。余别藏钞本痘疹心书二卷。不题撰人名氏。 
盖亦是书。考书中载逆顺险三候图。及保元等汤。则其说原魏氏心鉴而演之者。非正统中人所着。起岩之语。殆 
不可信焉。孙一奎痘疹心印。朱一麟治痘大成集。采录其论。似出于嘉万间者矣。 
〔亡名氏毓麟芝室秘传痘疹玉髓〕二卷 存 
〔治痘三法〕一卷 未见 
〔小儿痘科〕一卷 未见 
按上二种。见于淡生堂书目。 
〔卢氏(铣)痘疹证治要诀〕五卷 存 
〔丁氏(凤)痘科玉函集〕八卷 存 
蔡曰兰跋曰。竹溪丁先生幼习举子业。卓有致君泽民大志。历数科而名不流。慨然托医道以利物。且曰。诸 
证惟痘科杀人较多。由药误之也。独留神在此三十余年。闻善理痘者。无远近师之。又上交黄龙二先生医谱。每 
看方书。虽夜分不寝。是于痘科真有得者。至壬午春。大试其所得。以活都中残喘。诸药附应。兰异其有秘书。 
乃恳之授。及授间乃 
校阅黄龙旧着。又百恳之。又出黑舌等六心方药。兰检诸书无为。乃拊兰背笑曰。老友此腹稿也。兰叹服久之。 
始信先生之心法在是。余可推矣。盖先生与兰。犹晦翁季通也。出是托梓人。刊附玉函集。而先生莫可。兰又以 
昔之活人心讽之。先生遂自道曰。子之言然。壬午夏江西门生丰城县虚所山人蔡曰兰恳刻。 
按江宁府志。为丁毅所着。是书全袭黄廉痘疹全书。而第八卷。附古西蜀龙公说心法六条。无复所发明矣。 
〔管氏( )保赤全书〕二卷 存 
沈尧中序曰。书云。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盖赤子之心。真心也。而未必能施之民。苟以保子之心保民。 
然后可以为民父母。虽然。九垓一家。万物一体。而若之云者。犹两之也。岂以理一而分殊耶。若乃方书所贻。 
则保子保民一而已矣。余阅素问。知医之道渊深微奥。未易窥测。世所传丹溪东垣诸书。其术颇备。独痘证书。 
多所缺略。吏治之暇。访之管孝廉。得所遗书若干卷。因命医工。互相校正。梓之以传。可以保子。可以保民。 
可以保陵民。亦可以保四方之民。故直命曰保赤全书云。时万历乙酉仲夏之吉。赐进士第文林郎嘉禾沈尧中执甫 
书于阳春堂。 
聂尚恒曰。近年有庠生管 。编集保赤全书。载痘疹方论。颇为详备。然其人博而不精。未谙妙理。所论气 
血虚实寒热等。理多混杂。未能融通。所论其证该用其方多卤莽。又多乖舛。而不得其宜。在明者得之。犹可备 
参考。若昧者执而用之。鲜不误事。予恐其无益于世。而反惑世也。 
〔朱氏(惠明)痘疹传心录〕十九卷 存 
朱凤翔序曰。吾家济川有深心。少学儒成。毕业辄弃去。以为老逢掖无补世用。其不如他道也多。我其为秦 
越人哉。于是遍搜岐黄家书。读之至哑科。心动曰。隶是科者。其有深意乎。科以哑称。志无言也。无言之疾。 
不由已致。无言之医。不由形治。疾不由己者。小子所不免。治不以形者。庸医所不能。心解者垣外遇之矣。然 
则吾所读糟粕已夫。于是废书兀坐觅心。了不可得。而会王先生从云间来。言下似有醒悟。曰。心在矣。由此试 
其术。 然已解。自予族党。达乎 。以及乎乡。遂之子弟获寿者良多。以故济川声藉甚吴中矣。而间又取其 
所已试。作为日录。凡如干篇。诸缙绅好为之序。而付杀青以广之。弁曰传心。盖济川得心于起云氏。起云云。 
得心于虚明氏。虚明吾不得而知。吾以题吾词。 
臧懋中小传曰。济川先生姓朱氏。纬惠明。考亭一十四世孙也。其先生父钮宦长兴。遂徙家居焉。世世以儒 
术箕裘。而缙绅青衿。肩摩毂击。先生少习毕业。数不偶于有司。辄掀髯念曰。儒者究明心学。其在仁天下哉。 
世有晦其身。以行其道。使此心生意。周流活泼。以传之乎无穷。吾愿足矣。于是遍搜岐黄卢扁仓公之书。以哑 
科为揣摩。揣摩成。候阴阳。调虚实。刀圭之所投。十不失一。先生曰。此犹以方书治也。赤子疾不由己。而口 
不能言。成方安可凭也。退而深维。察表里。测顺逆。耳目之所望。百不失一。先生曰。此犹以意见治也。呱呱 
稚。生存亡绝。动关一剂。苟乏真传。总亦 而中耳。于是凝神索玄。务得其所以不能言之心。官知止神欲行。 
挥霍之乃疗。千不失一。佥曰。神哉。技至此乎。先生曰。此犹以治治。非以不治治也。吾所以验立断案。参画 
成法。留为左券。俾一览而人尽 
知医。吾足迹之所不到。心息到焉。傥所谓周流活泼。以传无穷者。其在兹乎。先生为人。冲夷恬雅。德质履素。 
动止自渠。有先辈风。医声甲于郡邑。绝不作时医矜饬态。无分贵贱与早莫。叩无不应。应无不中。间逢不治。 
亦以宜陈。而毋或延缓其期。狐疑其见。当夫破群议。排俗说。持论侃侃然。及其成功奏效。呐呐耳。恂恂耳。 
是以缙绅大夫。不独神其技。而贵其人。至于乡里之孤寡。村落之茕孑。亦狎于先生亲昵。而毋至却走也者。盖 
先生之仁风。实有以来之也。以故济益博。试益多。法益变。用益神。奚独仁被一世。后有作者。恐亦不能易已。 
然则如先生者。且尝不愧考亭。奚负缙绅青衿哉。赐进士出身兵部观政臧懋中撰。 
〔朱氏(栋隆)痘疹不求人〕一卷 存 
徐维楫序曰。余亲家春海朱君乃江西宪副朱平野公之长子。自幼颖异。攻举子业。补京庠弟子员籍。有文名。 
屡屈场屋。后因母氏遘疾。侍汤药者十年。遂刻意医学。自轩岐素难诸书而下。迄守真子和仲景东垣诸家着述。 
悉考究精详。至于痘疹一科。尤注意焉。凡钱仲阳之药证直诀。陈文中之痘疹方。闻入规之痘疹论。魏直氏之博 
爱心鉴等书。更与名医参考研究。殆二十余年。撮此易简切要者。直指以示人。俾一展卷。而方证了然于心目。 
取效易如反掌。又访制蜡丸三种。以备危急。治痘初出者。名稀痘丸。五六日用者。为快斑丸。十日后者。为解 
毒丸。俱应效如神。真治痘疹始终之圣药也。倘远方下邑。医药所不及者。预蓄此丸。临时服之。即可保全婴 
幼。免求医药矣。故名其书曰。不求人。呜呼。公之用心仁矣哉。使此书行之一方。则一方之婴幼全矣。行之天 
下。则天下之婴幼全矣。其与良相博施济众之功用。岂有二乎哉。君文刻廷寿易简周天诀。即能健脾祛病。其谓 
延年可知。且明农于天津静海。已舍药几三十年。无非欲人并跻寿域意也。故余乐为序云。春海讳栋隆。字子吉。 
号瓶城子。锦衣籍。镇江府丹阳县人。时万历二十三年。岁在乙未。夏六月望日。渤海徐维楫并书。 
〔翁氏(仲仁)痘疹金镜录〕三卷 存 
〔陆氏(道元)痘疹金镜录补遗〕三卷 存 
自序曰。金镜录者。乃翁氏所辑诸书精要。与其平生鞅掌历试。汇而成集。真儿科妙诀也。医称寄人生死。 
故与儒家共名为活人术。俗以儿科。不列于大成。不知天地生人。初无二理。况痘疹所关非细。岂浅浅肤见所能 
尽哉。元自幼业儒。不获窥宫墙咫尺。乃谋诸家君。命习弓裘。苟得一展活人艺术。亦于此生无忝。遂以家传翁 
氏旧本。讲究初终。潜玩融液。按而行之。参酌时宜。元父子借以少效微劳。虽不敢自谓活人几许。然皆翁氏力 
也。补遗者。补录中诸论。诚金镜隙光余照。未附杂证。亦以补痘科所未及。殆望闻问切具备。而保传之力。尤 
不可阙也。孰非所以拂金镜之尘者乎。痘科方书浩博。然旨趣要归。曲中膏肓者。殆不越此。愚是以多赘。幸同 
志者鉴云。明万历戊午阳月。云间南阳陆道元识。 
平湖县志曰。陆金二子。道光号明 。道充号宾 。道光精幼科。道充诸生。亦精医。人称二难。有陆氏金 
镜录。 
〔亡名氏金镜录钞〕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 
〔唐氏(守元)后金镜录〕未见 
〔顾氏(行)痘疹金镜重磨〕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