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马云如是说2 >

第28章

马云如是说2-第28章

小说: 马云如是说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注重文化、注重人才、注重价值观体系,对这些东西的兴趣远远大于业务。因为我建一个阿里巴巴,同样的制度、价值观,可以复制到淘宝,只要业务看好,我可以再复制一个支付宝出来,看好软件,还可以复制一个“阿里软件”出来。 
  马云这样做的另一个理由是,阿雅合并之后,微软、Google、新浪、搜狐、网易、QQ通通把阿里巴巴当成了对手。要对付以后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的对手,必须打造出一个阿里巴巴系。因此马云呼吁阿里巴巴、中国雅虎、淘宝、支付宝“四兄弟”必须手拉手、心连心地合作,“赢的概率才会比别的公司大”。 
  对于此次改造的复杂程度,马云深有感触。 
  这次整合我们很难,这次的难度比大家想象的难,很多员工不了解。这次整合的难度确实很大,我发现雅虎跟3721并没有整合,我要把雅虎、3721、一拍、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等7家公司的整合都完成。 
  在收购案进行的前一个月,阿里巴巴成立了专门的整合小组。这个整合小组都是由功能型的领导组成的,其主要任务除了稳定雅虎的技术人员和了解管理层外,还要发掘更多的人才。 
  马云为整合小组定下的基调是:要低调进入雅虎中国,在整合过程中处于协调和帮助的角色,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是发现雅虎中国的人才,并帮助他们顺利了解阿里巴巴。 
  最初,马云希望快速引进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和管理体系,但“雅虎中国当时是挺脆弱的,就像你对体弱的病人不能下猛药,而要慢慢地调整,否则适得其反”。据原雅虎中国执行总经理田健回忆,马云刚开始“也是挺失落的,因为大家并不接受”。 
  马云最希望将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观输入到雅虎中国,但“激情”和“客户第一”、“拥抱变化”这些理念与原雅虎中国文化冲突最大。雅虎中国是一种典型的工程师文化,重事实胜过激情,而阿里巴巴则不一样,总是激情洋溢。其中“客户第一”最难输入,花的时间也最长,“雅虎文化是搬文化,把美国的搬过来”。为此,马云首先切断了他们和美国雅虎的关系,他希望员工“从今天开始,不允许和(美国)雅虎联系”。 
  马云认为: 
  其实阿里巴巴和美国雅虎的企业文化倒是很相近,只不过雅虎中国保留太多3721原有的文化,差异就在这上面,阿里巴巴讲究服务和客户,他们强调攻防和技术。 
  马云在员工大会上发言说,在文化上,阿里巴巴更加注重战略,而雅虎更加注重战术。雅虎走的路子相对比较“野”,阿里巴巴管理层的领导艺术则更高一些。 
  整个整合过程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05年8月11日~9月15日的自由考虑期:在这段大致为1个月的时间里,阿里巴巴给雅虎中国员工一个自由考虑期——自主决定去留。如果走,放人同时给一定补助;选择留下,薪酬、岗位不变甚至提升,同时给一定的阿里巴巴期权。第二个时期是2005年9月15日~9月22日的整合期:经过自由考虑,留下的员工们已经调整好心态,阿里巴巴按照新架构对他们的工作进行重新分工调整,让他们熟悉新同事、新架构、新业务。 
  在第一个时期时,雅虎中国经历了最严重的“挖墙脚”,很多员工面临多个诱惑,大家开始举棋不定,不知道是离开还是留下。通过多方面的沟通,到9月15日,从雅虎离职的员工只有4%,高层团队全部留下了。 
  但是,完成心理和文化上的跨越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阿里巴巴必须让雅虎中国的员工更近一步地了解总部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完成他们对阿里巴巴整个公司的感性认识。于是在9月22日上午8点23分,马云亲自指挥上演了年度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企业整合大戏:从北京发出的Z9次专列到达杭州总部参观考察,车上是雅虎中国的600多名员工。 
  差异不是问题,关键则在于“沟通”。马云表示: 
  以后阿里巴巴总部人员都有固定时间去北京工作,雅虎中国的中层半年内都会来一次杭州,以后这样的交流工作会很多,还要实行轮岗和换岗。类似的文化整合活动将来考虑每个季度会有一次。 
第12章长江里的鳄鱼与海里的鲨鱼——马云论竞争战略 
  eBay是大海里的鲨鱼,淘宝则是长江里的鳄鱼,鳄鱼在大海里与鲨鱼搏斗,结果可想而知,我们要把鲨鱼引到长江里来。 
  真正的威胁来自自己 
  “并购了雅虎中国之后,我们开始成为所有中国网络公司的竞争对手了。”对于马云而言这是一个战略的转折。同之前马云在B2B市场的孤独以及在C2C市场的赶超不一样的是,这一次马云要接受的挑战是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赶超。 
  在2005年9月23日,“阿雅”杭州大会上,马云大声对员工们说: 
  我也可以预感到未来3年我们的竞争会非常残酷,无论是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我们惊动了全世界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在电子商务领域里面eBay今天还是全世界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也碰上了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司——Google公司——也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国内各互联网公司,新浪、搜狐、网易、QQ也全部把我们当成竞争对手。 
  2004年,雅虎和新浪“混血”成立“一拍网”,且采取的是和淘宝网相同的免费措施。 
  但马云并不认为这些会给自己带来压力。马云认为压力是来自于自身的。 
  没有公司会对阿里巴巴构成威胁,真正的威胁来自于我们自己。中国市场上也许会有50个和阿里巴巴相似的公司,但是只会有一个阿里巴巴。可以说以后C2C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也会更精彩,还会有新的市场进入者。市场竞争者越多,对领先者越有利,淘宝会继续成为中国C2C市场的领导者。 
  当别人问到阿里巴巴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的时候,马云的回答更精彩: 
  寻求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现在的商业模式是中小企业将阿里巴巴当作销售平台,而未来,阿里巴巴希望中小企业将自己的财务、管理、产品研发、咨询都放在阿里巴巴上面,阿里巴巴提供平台、品牌、技术支持,而具体的应用则由阿里巴巴联合全世界的软件开发商。今年(2005年),我们将在技术上做文章,可以说技术和客户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左右手,成为我们未来5年战略的重要支持力量。 
  马云为什么这么狂?真就没有竞争对手了?其实不然。马云解释说: 
  并不是阿里巴巴有多了不起,也不是马云有多了不起,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不相信B2B模式能赚钱,可我们一直看好这个行业,始终没有改变。2002年,网络经济泡沫破裂,许多做B2B贸易的网站一个个相继倒下,最后只剩下阿里巴巴。无论是互联网的冬天也好,泡沫期也好,我们都始终坚定地一路走来。有些人是晚上想试多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注定成功不了。 
  每一个人都很平凡,我马云也没什么了不起,这几年被媒体到处吹捧,其实自己很难为情。我一点儿也不聪明,也没有先见之明,只是一步一步走来,刚开始创业时被4家公司骗得晕头转向,但是那些骗人的公司今天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2002年,在互联网最为困难的时候,多数企业全面收缩战线,马云不但没有关闭阿里巴巴在美国、欧洲的办事处,反而继续四处参展,开拓市场。坚持到底的回报就是阿里巴巴在海外培养了大批有实力的买家,为进出口贸易打下了基础。 
  好的竞争对手 
  就像武侠小说里所描写的,一个有资质的人才总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比武中得到一些非同寻常的顿悟,进而功力大增。而他身上必然有这样一种特质:善于选择好的竞争对手并向他学习。 
  竞争者是一个最好的老师,我认为选择优秀的竞争者非常重要,但是不要选择流氓当竞争者。……如果你选择一个优秀的竞争者,打着打着,打成流氓的时候你就赢了。 
  所以当有人向你叫板的时候,你要首先判断他是一个优秀竞争者,还是一个流氓竞争者,如果是一个流氓竞争者你就放弃。但是在我们这个领域里我首先自己选择竞争者,我不让竞争者选我,当他还没有觉得我是竞争者,我就盯上他了。所以我觉得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我自己的心得体会就是你去选谁是你的竞争者,不要让人家盯着你,人家盯着你,人家一打你就跟着稀里糊涂的打。所以这几年人家在跟着我们模仿,但是不知道我们究竟想做什么,我选竞争对手的时候首先要看他们要去干什么,我在那里等着。 
  在马云看来,竞争最大的价值,不是战败对手,而是发展自己,“竞争者是你的磨刀石,把你越磨越快,越磨越亮”。在竞争的过程中,选择好的竞争对手,然后最重要的是向竞争对手学习。 
  eBay在全球C2C市场的实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窥视,使马云选择了eBay作为竞争对手。在淘宝总裁孙彤宇看来,eBay是一个非常好的“陪跑员”。孙彤宇说:“就像小时候我考体育,跑百米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一开始不懂,两个人两个人地考,我就找一个比我差的人,我觉得我比他跑得快,感觉很爽。后来我发现不对,我要找一个比我跑得快的人,这样两个人一块跑,我才会跑出比原来好的成绩,因为他跑在我前面,我想要超过他,这是‘陪跑员’的责任。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这可能比较自私。但如果身边有一个跑得慢的人,你真的很爽,尤其是离得很远了,你不断地回头去看,甚至还停下来朝他望望,有可能还点根烟抽抽。所以,我们要的是比我们跑得快的人。” 
  马云认为,竞争是一种游戏,不是你死我活的事儿。电子商务行业的成熟是多个互联网公司共同发展的结果,只有竞争才会有更快速的发展。 
  我希望到时候能看到一个百花齐放的景象。阿里巴巴为其他公司提供了经验教训和资源,其他公司发展起来,也会给阿里巴巴带来很多好处。在一个行业里,一枝独秀是不行的,也是危险的。中国的事情凡是三足鼎立才能使一个行业发展起来,至少做大三家才有钱赚。一个很好的例子是TOM进来了,三大门户网站之间不打架了,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成熟了,这个行业也渐渐成熟了。 
  这也就是竞争对手共同把蛋糕做大的市场效应。市场的扩大使企业获得的份额也相应地增大。正如竞争战略第一权威——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所言:“‘竞争对手’的存在能够增加整个产业的需求,且在此过程中企业的销售额也会得到增加。” 
  倒立着看世界 
  倒立,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公司特有的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被具体化了的价值观。关于它的起源,马云是这样说的: 
  在SARS暴发的高峰时段,大家都被隔离了。但是在那80天里,我们的业务从来没有停止过。没有人知道我们被隔离,我们都在家里工作。我们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在自己的公寓,没法进行锻炼。所以我们想到了“倒立”。 
  倒立是一项可以不借助任何器械完成的健身运动。“非典”过后,马云为了迎接他年少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